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2 2023-06

    “阳光玫瑰”带来阳光生活

         5月23日,鲁山县琴台街道马洼社区闫寨组,村民周长国正在他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里查看葡萄长势。青绿的枝叶间,一串串葡萄如绿宝石般晶莹剔透。     “阳光玫瑰葡萄颗粒饱满,鲜脆多汁,吃起来没有一丝酸涩感。”48岁的周长国说。     周长国之前一直在外务工,3年前,妹妹周国妍大学毕业,看到家庭农场的发展契机,劝说哥哥返乡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兄妹俩外出考察学习,掌握了种植技术,遂流转土地20余亩建立了国妍家庭农场。今年,兄妹俩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预计产量能达七八万斤,以批发价每斤10元计算,毛收入可达70万元以上。“除去各项开支,获利20万元不成问题。”周国妍说。     据周国妍兄妹介绍,种植阳光玫瑰葡萄除支付村民土地租金外,葡萄种植园内的除草、剪枝、采摘、打包等农活,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     “近年来,街道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不少能人积极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琴台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旭光说。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优质小吊瓜畅销城乡

         5月26日,走进沈丘县周营镇森桦农业种植合作社大棚西瓜基地,一座座同款大棚排列有序。大棚中,一个个油光发亮的小西瓜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蜿蜒向上的藤蔓上。这些小西瓜个头匀称,看上去只有三四斤大小,在翠绿瓜叶的衬托下生机盎然,让人看了既新奇有趣又垂涎欲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一片繁忙景象。     “这个吊瓜品种叫‘冰糖仔’,是我从山东引进的,这项种瓜新技术叫吊蔓种植法。”森桦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佳润告诉记者,和传统的爬蔓西瓜种植方式相比,吊蔓种植避免西瓜和地面接触,既充分利用空间,又保证了通风透光,利于西瓜生长和增加甜度,成熟后还便于采摘。所以无论从外观色泽,还是内在品质,吊蔓小西瓜都比普通爬蔓贴地生长的西瓜好。     32岁的“新农人”刘佳润介绍道,吊秧“冰糖仔”西瓜皮薄、瓤脆、汁水多、糖分高,预订的人特别多,除了供应本地外,还大量销往周边地区。今年是他第二年种植,共有40多亩,一茬亩产达3000公斤,整个生长期可接连种植三茬,亩均纯收入达1.5万元左右。     据了解,森桦农业种植合作社共在周营村流转土地100多亩,搭建了30个吊蔓西瓜和绿宝甜瓜大棚,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年种植三茬吊蔓西瓜,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10多人。     “村里有了这个大棚基地,闲时就来这里务工,一个月能赚2000多块钱。”当日,正在大棚搬运西瓜的周营村村民赵柳青颇为兴奋地说。     目前,该镇在刘佳润的辐射影响带动下,已发展“8424”“美都”“冰糖仔”等大棚生态优质西瓜品种1200余亩,成为当地有名的“西瓜之乡”。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野山果蝶变良好产业

         5月27日,在沁阳市常平乡张老湾村见到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靳怀鹏时,他还沉浸在前不久签订文冠果种植合作项目的喜悦当中。     “一次巡山时,发现几棵树开的花很漂亮,问了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是啥树。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树叫文冠果,由于其对土壤、气候要求特别高,在很多地方都无法存活。”靳怀鹏说,“我在朋友圈将张老湾村发现文冠果的消息一发布,立即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文冠果有“中华第一果”的美称,果皮有清热解毒、利尿、稳定毛细血管等药用价值,叶子富含钾元素,果籽提炼出的果油能清除血液垃圾、抗炎、消肿,是天然、绿色的保健品,市场前景广阔。     得到消息的河南融道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多次前来考察,经过协商,于今年4月与张老湾村签订合作项目,张老湾村开始规模种植文冠果,昔日的野山果变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据了解,河南融道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并不是第一家来张老湾村投资的企业。去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张老湾村共同探究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校企深度合作,产业化开发药食同源健康产品。     张老湾村位于太行山南麓,由于是全山区村,村内大部分土地已退耕还林,2020年以前还是省级贫困村。如今,漫步山间步道,青山环抱,云雾缭绕,徜徉漫山花海,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为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短短几年时间,张老湾村蝶变为产业良好、项目聚焦的“宝藏村”。     “要论种粮,这里肯定比不过平原地区,但要说发展中药材产业,这里山地多、水质好、昼夜温差大就成了优势。”来自帮扶单位沁阳市公安局的靳怀鹏一直探索带动村集体增收途径,增加村庄“生血造血”能力。立足于土特产做文章,张老湾村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土地入股+集体合作社经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和林下种养产业。     “看,这漫山都是野酸枣树。中医上讲酸枣有很好的助眠作用,以前村民们不懂,没人理会这些树。现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将张老湾酸枣叶茶推向市场,反响很好,回购率高。”靳怀鹏说,“合作社向村民收购酸枣嫩叶,一斤50元。采摘季节,村民一天能挣一二百块钱。”     为了提高产品的辨识度,村里注册了“张老湾”商标,圆形的logo撑起了山村文化自信,同时,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打造“张老湾”品牌。     “省际公路S238穿村而过,怀庆府八景之一‘水峪藏春——水峪寺’坐落于此,村庄绿化、硬化、亮化,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提升。下一步,我们还要发展乡村文旅项目。”对村庄的发展,靳怀鹏信心满满。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贾志勇 这个“羊倌”有点“潮”

        在洛阳市孟津区,提起贾志勇,不少人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很会养羊。从“门外汉”到“羊管家”,发展湖羊养殖,带动存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7家、小散户60余家,就业210余人;开发全羊宴、生产有机肥。     热心公益。无偿献血三万余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带头成立洛阳市牡丹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中心孟津志愿队,长期参与公益活动。     是个文化人。自办农家书室,免费对外开放,定期组织书画展、读书分享会。书香弥漫乡村,阅读滋养心灵,小小的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特色养殖带富一方     5月28日,周日,小雨。正午时分,在常袋镇石碑凹村,孟津区羴鑫家庭农场二楼餐厅,两张餐桌旁坐满了来自洛阳市区的近20名客人,他们是冲着负责人符建忠农家乐的湖羊宴来的。     清炖羊肉已经上桌,配以蒜泥黄瓜、西红柿炒鸡蛋、石磨豆腐、青稞酒,简约本真,色味俱佳。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30米开外的养殖区,成群的湖羊或卧或跑,悠然自得。     旁边露台厨房,贾志勇和符建忠正在分切刚刚出炉的烤全羊。60多岁的符建忠8年前跟着贾志勇养湖羊。疫情防控期间,肉羊滞销,在贾志勇的建议下,尝试以经营清炖羊肉和烤全羊为主的农家乐,现挑现杀,现炖现烤,引来不少回头客。     返乡8年,贾志勇向“羊”而生,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60余户养殖过上了幸福生活。     时间回到24年前,甘肃中医药学校毕业的贾志勇投靠亲戚,远赴青海省海西州一个小药店当学徒。头脑灵光,勤学上进,他的销售才能逐渐显现。后来“另立门户”单干,至2013年回洛前在当地开设7家大型连锁药店。     离家太久,思乡情浓。“金钱不能代替亲情,父母一天天变老,妻儿老小都在洛阳,必顺尽快回家!”贾志勇说。     2014年,贾志勇毅然决然地放弃青海生意,返回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村,走上了生态养殖道路。如今,养殖场在常年保持存栏200余只的基础上,还探索了餐饮服务、牡丹种植、有机肥加工项目等。     微光成炬向光而生     在贾志勇的书柜橱窗里,放着一摞整齐的荣誉证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状”……这些荣誉显得格外耀眼。     “B型血,2000年之前献过几次,那时还没有电子献血证。”5月28日,在贾滹沱村孟津大家牧业专业合作社特色养殖基地,贾志勇打开手机,全国电子献血证显示:2000年2月至2023年5月,献血88次,献血量30600毫升。     “献血能刺激骨髓造血、调整人体免疫力、有益新陈代谢,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学医出身的贾志勇深知献血的益处。一米八的大块头,加之常年在海拔2800多米的高原生活,身体健壮的贾志勇每年都会献血。     滴滴鲜血,点点爱心。2018年至2022年间,贾志勇分别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银、金奖。     2022年春节前夕,一个雨雪交加的深夜,贾志勇接到了孟津区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疫情吃紧,无人献血,库存告急,影响用血安全,请求支援。他二话不说,驱车前往,还积极动员身边朋友20多人伸出了爱的手臂。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到贾志勇热心公益,又是党员、有医学知识,在周边朋友的争取举荐下,2023年3月,洛阳市牡丹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中心孟津志愿队成立,贾志勇被推选为队长。目前,100余名队员常年活跃在公益、乡村振兴等方面,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小书屋香远益清     在贾滹沱村养殖基地,贾志勇的办公室隔壁,一间40余平方米的农民公益书屋,各类书籍摆满了书架,阅读桌、椅子、空调、饮水机一应俱用;窗外,翠竹挺拔,鸟鸣声声,沁人心脾。     “羊倌爱读书,是个文化人!”这是贾志勇身上的又一个标签。     “自己有藏书两千多册,不到一个月,朋友们陆续又送来了8000多册!”贾志勇说,朋友们的热情坚定了他办好书屋的决心。     整理、分类、编码……4月28日,书屋对外开放。     “基本24小时开门,管理很简单,群众在屋里看,或带回家看都行,想着书籍会越来越少,不承想却越来越多!”贾志勇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提高农民朋友思想和文化素质,乡村才有思想和灵魂。     书屋书籍不仅有种植养殖、瓜果蔬菜病虫害防治、美食烹饪、编织、书法摄影、儿童漫画等,还有政治、哲学,杂志、史志等,包罗万象,新旧不一,有的书还没有开封,有的书里有标注痕迹。     为增加基地文化氛围,贾志勇还开设了书法创作室,农闲之余,周末假日,周边群众、学生都会光顾,或读书或练字,其乐融融。     能为村民提供一个学习充电的场所,贾志勇感到很欣慰:“将依托书屋定期组织书画展、摄影展、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打造贾滹沱村文化‘CBD’,让读书学习成为新风尚,培育造就更多新型农民。”     贾志勇坦言,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人生下半场已经精彩开启,将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发展循环养殖产业,让家乡美起来,群众富起来,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播爱心。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开启你的童梦体验之旅

             5月30日,从光山县传来消息,7月8日至30日,中国·光山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将在光山县举办,活动以“乡潮湃·乐享童年·艺起成长”为主题,旨在推动儿童青少年艺术活动扎根乡村,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据介绍,中国·光山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将亲子艺术活动、儿童教育交流、共创工作坊探索、花车大巡游、儿童友好示范街区作为落脚点,联动光山18处儿童友好场域打造,为孩子们呈现启智性、可持续、多元化、实地性的延伸教育及互动,通过戏剧、展览、共创、巡游、阅读、非遗等多种活动体验,找到并激活孩子们身上未知的多样可能性。     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发散光……以光山之“光”为核心,本届儿童艺术嘉年华不仅赋予孩子们一个巨大“发光岛”场域,让孩子们可以尽情探索,更是以戏剧、巡游、绘画、建筑、机械等“发光游戏”为载体,试图让他们点亮乡村和城市,“成为光的孩子”。     光山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县将通过举办中国·光山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以童心建设,促进儿童、社区、社群与城市的多元链接,为建设“儿童友好示范城市”注入新活力,把光山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儿童艺术之城。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分包乡镇开展技术指导

         今年新密市小麦种植面积37.93万亩,目前正处于成熟收获期,正加紧收割。截至6月1日,该市共有农机980台驰骋在麦田里。     新密市成立了农机服务专班、设立农机服务站,为机手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同时还成立了农技服务应急小分队,农技人员分包下沉乡镇,加强技术指导和巡查排查,对低洼积水的地块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新密市交通运输局抽调精干力量,不定时对全市高速下站口进行巡查,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保证入境农机作业车辆快速通行。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积极布设政策性夏粮收购网点,明确市场化夏粮收购便民服务网点,引导各类储备、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生态环境局对全市粮食收贮、加工等企业的烘干设备进行排查,保证正常运行;供销社积极做好“三夏”物资储备和供应工作;气象局重点关注降水、高温、大风等精细化预报,开展“三夏”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乡镇办动员农民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闲置厂房、平房屋顶等各类场所进行晾晒。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实现县域出入口全覆盖

         6月1日,方城县二郎庙镇后林村的麦田里机声隆隆,4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该县充分发挥县域12组小麦烘干机械的作用,日烘干收获小麦1200吨以上,并利用游园、场院、学校操场等场所进行小麦晾晒。     该县启动托市粮收购,县内国有粮食企业腾仓备库13万吨。同时,对接开展市级调控粮收购、代收代储贸易粮,县内11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畜牧、供销公司合作,计划收购小麦14.6万吨。开展“订购贷”收购,与想念集团合作,县农发行授信7000万元,计划收购小麦3万吨。     为保障农机跨区作业,该县在高速路口、国道、省道设置“三夏”跨区机收接待站21处,实现县域出入口全覆盖,对进入县域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信息指导、路线指引、协调作业等服务。实行“点对点接机服务”,对进入县域的外地农机手和随行人员,开辟绿色加油通道,落实农机专供站油品专项优惠政策,并开展免费“爱心早餐”和送油到田间活动。     截至目前,该县投入“三夏”生产农机2.5万余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000余台,其他农机2.3万余台,已收割小麦75.8万亩,占总收割进度的60.6%。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农户可随时申请收割机服务

         6月1日,在民权县白云寺镇白庙村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于广袤的麦田间,机器轰隆作响,金黄麦粒如数归仓,一派繁忙景象,民权县迎来了“三夏”麦收第一天。     “我们提前着手做好摸排统计,组织开展收割机驾驶员技术培训,农技专家提供跟踪管护和后期指导,及时征调2300余台收割机,全力确保全县102.12万亩小麦顺利完成收割。”民权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为加快推进机收,该局向全县农户公布了服务电话,对缺少大型收割机作业的地块,农户随时可以向农机、农技部门申请收割机前来服务。     “俺今年种了60多亩小麦,县里、镇里经常安排专家在微信群里科学指导播种、施肥、喷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人和镇金狮村村民耿宏昌开心地将已经脱粒的小麦往家运。看着收割机里流出的黄澄澄、金灿灿的麦粒,麦农们甚是欣慰。     “我们尽心竭力加快推进麦收工作,确保快收快种、应收尽收、应种尽种!”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帮助农户抢收抢种

         5月31日,记者从临颍县委组织部获悉,该县433个县直单位党组织,按照“双结对”工作要求,积极与结对村联系对接,成立服务“三夏”党员突击队397支,备好了帐篷、宣传标语、宣传车等物资,积极帮助结对村解决当前麦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临颍县将党员干部服务“三夏”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县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参与全县“三夏”工作。     目前,全县16个乡镇(街道)召开了“三夏”动员会,成立了“三夏”党员志愿服务队415支、火情处置应急分队16支、火情处置应急小组367个,要求党员干部齐上阵,通过包村、包地块、包困难户的形式,为“三夏”做好全方位保障。     针对无法返乡的农民和困难群众面临的“三夏”收割难题,该县由党员中心户牵头,成立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户协调机械、抢收抢种。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手绘麦收图 方便农机手

       近日,河南各地进入“三夏”麦收关键期,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所属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各级干部职工全力做好跨区联合收割机通行保畅和服务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三夏”麦收。     联勤联动,当好“护航员”。中原高速各单位加强与属地交警、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勤联动,携手开展“服务三夏”现场保通工作。收费站在专用绿色通道处合理调配外勤人员,积极维护现场通行秩序,及时处置收费现场应急突发事件;路产人员在关键路段设置保通点,及时为收割机提供引导服务,确保安全顺畅通行。     手绘麦收地图,当好“引导员”。中原高速各收费站提前收集掌握周边加油站、农机维修点、麦田分布信息,并由站内绘画能手手绘地图,发放给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车主,方便他们快速找到需要收割的麦田、加油站,为“三夏”麦收赢取时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