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5 2023-06

    精心组织实施 争分夺秒抢收 全力做好豫北地区麦收工作

         6月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全省“三夏”工作专题视频调度会,听取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省长王凯作具体部署。     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商丘市汇报了当地“三夏”工作开展情况。     楼阳生指出,当前全省夏收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做好豫北地区夏收工作,事关我省夏粮产量,事关种子安全。要立足于抢,全力组织好豫北地区麦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最大程度保护农民利益。一要精准预报天气。密切监测天气变化,科学预测、实时研判、及早预报,灵活机动调整优化收割方案,做好应急准备,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二要精准调度农机。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省、市、县三级日调度机制,合理设置跨区作业服务站,及时向农机手发布信息,加强道路疏导,提前做好田间排水,引导联合收割机机动到位、有序作业,做到应收尽收、应收快收。三要精心具体组织。把打好夏收攻坚战作为检验能力作风的重要考场,主要领导靠前抓、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把力量配足,把责任压实,全力以赴打赢夏收这场硬仗。把保护农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增派工作人员、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快速理赔、应赔尽赔,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财政补贴资金兑付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把保障种子安全作为重要任务,种子田优先调度抢收、优先烘干晾晒、优先腾仓收储,在抢收的同时抓紧抢种,统筹做好农资调运储备、保价稳供等工作,千方百计确保秋粮及时播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王凯强调,气象服务要再强化、再精准,进一步加强天气监测和会商研判,精准靶向推送气象信息,为科学组织抢收提供服务。农机调度要更科学、更精细,根据收获进度有序调集机械,强化农机安全转运,确保充分发挥收割机械作用。豫北抢收要早发力、早攻坚,按照抢收次序科学组织,抓住降雨间歇期集中突击收割,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应急抢收服务队作用,千方百计做到能收快收。烘干晾晒要再挖潜、再加紧,用好用足烘干设备,加大湿粮收购力度,及时开展烘干、仓储。秋播种子要优先收、保障好,密切关注种子田情况,优先调度农机、优先组织抢收、优先烘干晾晒,分类分批检测、单收单仓储存,保障秋播小麦用种。夏粮收储要多渠道、兜好底,科学设置收购库点,强化分类收购、专储专销,帮助农民便捷顺畅售粮。保险理赔要早开展、快到位,快速摸排核查受灾情况,提高理赔效率,尽可能减少农户损失。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设视频分会场。周霁、孙守刚、江凌、王战营、陈星、安伟、张建慧、郑海洋、刘尚进出席。

    [更多详情]
  • 05 2023-06

    我省麦收近六成

         记者6月4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当日,我省已收获小麦4964万亩,约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58.2%。当日,全省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9.7万台。     据了解,南阳、信阳、驻马店地区的麦收大头落地。周口已收获小麦906.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2.3%;平顶山已收获小麦26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5.6%;洛阳已收获小麦174.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9.4%;商丘已收获小麦16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7.5%;开封已收获小麦142.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3%;漯河已收获小麦141.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9.8%;郑州已收获小麦129.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8.8%;新乡已收获小麦12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0.1%;许昌已收获小麦107.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8%;安阳已收获小麦43.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8%;焦作已收获小麦22.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濮阳已收获小麦19.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鹤壁已收获小麦13.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8%。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海外也能吃到汝州蔬菜

          “这两天正赶着收割白菜和萝卜,总共有40吨,随后将发往沙特阿拉伯,这是2021年疫情以来丝路实业公司发往国外的第一批出口蔬菜。”5月25日,在位于汝州市纸坊镇的汝州丝路实业有限公司蔬菜出口生产基地,负责人李亚丽说。     据李亚丽介绍,这批蔬菜能够出口,得益于汝州市商务局的支持和帮助。该局在公司出口蔬菜遇到难题时立即沟通解决,并邀请平顶山海关查验科科长王小波到现场指导蔬菜出口基地备案及检验检疫相关资料,从而使公司顺利通过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海关备案。     据了解,成为备案基地,需要满足面积相对固定连片,周围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带(网)并确定无污染源,大气、土壤和灌溉用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有完善的疫情疫病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生产和追溯记录等安全管理制度等条件。汝州丝路实业公司是一家集无公害蔬菜种植、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完全具备以上条件,因此成为汝州市目前唯一的蔬菜出口备案基地企业。     汝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青青表示,商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关在外贸进出口、口岸通关、服务企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回流,为推进汝州市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焦村镇欢迎您来“逛吃”采摘

            5月30日上午10时,连续阴雨天气终有一丝放晴,杜会霞抬头看看白云、蓝天,再低头看看杏树下、绿草间,遍地落果降低了杜会霞对杏园的期盼:“能保住3万元的收入就不错了。”     杜会霞是汝州市焦村镇靳村人,今年56岁。眼前的杏园,是她和老伴谢明春承包的,有5亩地。此外,杜会霞、谢明春还种有10多亩小麦、20多亩烟叶、8亩花生、15亩红薯、2亩桃子。     在这一轮降雨天气到来之前,杜会霞对今年5亩杏园的收入还是蛮乐观的。“应该比去年好得多,能收入5万元,去年是3万元。”5月25日那天,杜会霞这样说道。令她意外的是,仅仅过了5天,她对杏园收入的期待就下跌了2万元。     杜会霞的5亩杏园,远近有名,个大、香甜、汁多,引来许多采摘客。“5元1斤,都是采摘的人上门。”杜会霞说,除了嫁到纸坊镇的二女儿因有三个孩子留在家中,会回来摘杏子到纸坊镇售卖之外,杏园的杏全被上门采摘的人买走了,不愁销。     虽说只读过3年书,但生性乐观健谈的杜会霞很重视学习,微信朋友里有学习群,在杏园、桃园管理中遇到问题搞不明白时,杜会霞都会在群里请教专业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88元,一次交清。”杜会霞说。     相较于妻子而言,59岁的谢明春话语不多,但很热情,看见有人路过,不论熟悉与否,都会拿几个黄澄澄的杏子迎上前,热情招呼。     杜会霞、谢明春的儿子小谢在郑州荥阳一家工厂务工,两个女儿已经出嫁。所以种麦、种烟、种花生、种红薯,管理杏园、桃园,都由夫妻二人完成,忙不过来时再雇人帮忙。     其实,小谢曾多次劝杜会霞、谢明春二人别再辛苦了,但杜会霞婉拒了孩子的好心:“一是人不能闲着,闲着会出毛病,二是多挣点钱,好给儿子娶媳妇。”     受这一轮降雨天气影响,杜会霞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关注天气预报。天气不仅决定了她家杏园的收益,也决定了她家小麦、红薯和烟叶的收成。     同样期盼天晴的还有秋树李村的王培康。春节过罢,王培康就在位于山汝线8公里处的34亩、64个大棚里,种上了麒麟西瓜,5月上旬上市,目前第一批已基本卖完。“第一批每亩地收了3000多斤,能收3至4批。”王培康说,这么好的麒麟瓜,汝东只有他一家。     路经杜会霞家杏园的村民毕胜合说,他家种的有黄桃、西梅,尤其是西梅,特别甜。还有焦村的果桑采摘,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季了……     此外,靳村的毕会召、李非非家,还有桑叶鸡、桑叶蛋、桑叶茶、桑葚酒、桑叶面条等农产品。     在此,焦村镇欢迎您来“逛吃”采摘,这里有众多农产品供您选购。您一定会不虚此行。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汝州市夏粮收购蓄势待发

          “目前,夏粮收购已进入关键时期,为此,汝州市粮食部门提高站位,迅速行动,将收购工作细化到岗,责任到人,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5月30日,从汝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传来的消息称,该局已全面完成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     腾仓备库 整修设备     及早腾仓备库。全市共准备有效空仓容4.65万吨,完成了仓库维修、卫生打扫、地笼铺设及空仓消毒工作。5月中旬,已组织财政、粮食、农发行等部门对空仓进行了联合验收。     提前做好小麦入库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对输送机、振动筛进行维修保养,对老化的电器配件进行全面更换,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安全。     备足夏粮收购器材设备。全市共准备输送机57台、检测仪器34台(套)、清理筛17台、通风机34台、地磅8台、塑料布1.2吨、篷布16块,全面服务于夏粮收购工作。     完成标准计量器具的年度备案、年度检定工作。一是做好计量器具的登记、备案工作;二是已将容重器、水分测定仪送到省粮食计量检定中心进行了年度检定;从5月30日开始,由汝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全系统的地磅进行年度检定,确保应检尽检。     落实防尘降噪等环保措施。每个粮食收购企业都配备了环保型防尘清理筛,努力减少粉尘排放,实现环保达标。     做好收购资金贷款相关工作。今年,汝州市第一批收购计划为2.41万吨,银行贷款流程正在进行中,相应的7230万元贷款银行授信工作已基本完成,可保证小麦收购资金供应,让售粮农民享受到粮出手、钱到手。     做好夏粮收购企业备案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备案的粮食收购企业26家,其中,国有粮食企业8家、民营粮食企业18家。     做好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库点的资料申报工作。按照中央储备粮河南省分公司的要求,汝州方面与中储粮、农发行共同研究、确定收购库点,按要求做好资料申报工作。今年,戎庄粮库和米庙粮库2个企业入围,是第一批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库点。     持续做好小麦品质调查及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小麦长势,调查小麦品质,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小麦价格监测,按时报送价格,分析市场行情,预测价格走势,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由于近期持续降雨,对小麦生产收购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汝州市将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敞开收购 颗粒归仓     全面了解种粮农民的售粮愿望和诉求,及时发现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烘干晾晒两手抓,充分发挥粮食部门主力军作用,各国有粮食企业尽可能拓展晾晒场所,免费提供给当地群众,组织开展晾晒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小麦发生霉变。     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和偏远地区抢收小麦。     提升服务意识。对质量不达标的粮食免费过风过筛、整理升等,想方设法提升小麦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开展夏送清凉、预约收购、上门收购等优质服务,及时向农民支付售粮款,让售粮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科学组织夏粮收购,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收购信息,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引导农民有序售粮、企业均衡收粮。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对于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要敞开收购、随到随收,确保不出现种粮农民“卖粮难”现象。     认真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在收购现场张贴公告,公开质量价格标准,做到样品上台。坚持仪器定等、依质论价,网银结算、不打白条,让种粮群众交售放心粮、舒心粮。     积极开展多元化收购,引导面粉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引导粮食经纪人开展市场化收购,及时为他们提供粮食供需及价格信息,组织购销经纪人根据不同品质小麦情况积极联系对接收购企业。     做好夏粮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从严查处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确保夏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汝州市 全力以赴战三夏

          5月29日,汝州市召开“三夏”生产大会。次日,汝州市委副书记韩玉科和市农业农村局的同志专程赶往蟒川、小屯、纸坊、寄料、大峪、陵头等乡镇调研,查看小麦遭受降雨影响情况。     根据农情调度,汝州市2022年麦播面积79.76万亩,截至目前,已收获0.88万亩,占总面积的1.1%,主要集中在大峪镇、蟒川镇、陵头镇、寄料镇、王寨乡、温泉镇等,其中机收面积为0.88万亩,油菜播种面积3.01万亩,现已全部收获;2023年,汝州市秋作物(含春播作物)预计播种面积95.77万亩,现已播种15.81万亩,占比16.5%,     目前,冬小麦处于成熟收获期。上周出现的持续降水天气,对小麦机收和晾晒有一定影响,主要集中在蟒川、寄料、大峪、陵头等山区乡镇。     5月31日上午,王寨乡柳树王村麦椒套播机收现场,汝州市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执行事务合伙人王光林熬了一夜不敢停歇:“乡长一上午来了三个电话,不让农机出王寨,保证随叫随到。”     据悉,5月30日、31日两天无雨,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0多台大型收割机全放了出去,抢收小麦。     同一时间,柳树王村南口,王二江、赵能正俯身挥镰割麦,只要麦穗。王二江今年76岁、赵能75岁,老两口种了2亩多麦子,因地快小,地势逼仄,为了抢时间,只好用上了镰刀。而在009县道沿线,已经硬化的门前和道路、场地上,晾晒着麦子。     为积极主动应对降雨天气,及时有效做好小麦抢收工作,汝州市积极行动,采取措施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四个专项督导组,专职负责全市小麦收获、秋作物播种等工作督导,并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对接协调机械设备抢抓收获时机,确保成熟一片、收获一片,不落一户、颗粒归仓。同时,联合气象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做好对天气的监测分析,及时通过广播、微信群等手段发布气象信息,确保群众把握时机、抢收、抢晒、抢种。     该市农机部门从机具调度、应急保障、组织服务等多方面,全力做好保障。据介绍,汝州市将有3200台(套)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机收会战,还有中大型拖拉机4035台、免耕播种机2800余台、捡拾压捆机171台、秸秆还田机2100余台、微耕机271台、整地施肥播种机450台等配套机具13000余台投入“三夏”生产,可确保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智慧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以前,政务公开栏都贴在村委会办公室,农忙时根本顾不上跑去看;现在,想知道村里有啥事,直接打开手机就能查。”5月30日,正在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关徐村蔬菜大棚基地采摘黄瓜的村民许恩乾笑着说,现在打开镇级智慧平台微信小程序,看看村里又有哪些党务、村务方面的新鲜事,已成了他的习惯。     今年以来,孟庙镇坚持党建引领,在产业高质发展、乡村高效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抢抓数字乡村建设机遇,主动作为,以数字化赋能,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开展智慧平台建设,在辖区各村、社区主要路口及重要场所,通过中国联通集中安装和村民整合接入等方式,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向下延伸,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守护群众安全的“千里眼”。除了“千里眼”,还结合孟庙镇城乡接合实际,通过架设智能音柱设备,实现无人看管、定时广播、村与社区差异化播发,让群众有了“顺风耳”。     不仅如此,依托智慧平台“随手拍”功能,村民随时随地上传发现的问题,结合“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和“村报告、镇处理、县办结”机制,构建民声反馈、网格分配、进度可见、群众满意、结果考核、公开监督等闭环体系,健全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群众机制。     孟庙镇党委书记李哲表示,下一步全镇将加快完善智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治理大数据中心,整合乡镇党建、平安建设、政务服务、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公益岗让脱贫户成“月薪族”

         “多亏了村里给我申请的公益岗位,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能挣钱,还能给村里出一份力。”5月30日,武陟县詹店镇溜村脱贫户赵栓喜激动地说道。赵栓喜身患慢性病,需长期吃药,家有一子在外打工。镇里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主动帮其申请了村中公益岗位保洁员一职。     在詹店镇像赵栓喜这样的脱贫户还有很多,该镇定制了卫生保洁、道路维护等岗位,要求人适其岗,让脱贫户变成了“月薪族”。     截至目前,詹店镇累计设置公益岗112个,一方面帮扶就业,解决村内特殊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增收,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也推动了村内各项事业进步。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近日,博爱县寨豁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重走英雄路,重温革命史。在讲解员的讲解引领下,全体党员干部依次参观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太行革命老区纪念馆等。透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印满岁月痕迹的历史展品,党员干部被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革命岁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党员干部。宣誓广场上,全体党员干部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永葆政治本色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参观学习结束,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辈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扎实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推进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更多详情]
  • 02 2023-06

    鲜桃种得好卖得好

         5月31日,光山县文殊乡南王岗村雨台山利民家庭农场的桃园里满目苍翠,桃香弥漫,茂密的枝条上挂满了黄彤彤的桃子,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包装,将黄桃送往市场销售。     光山县地处浅山丘陵地带,目前桃树种植面积5万余亩,桃树栽植品种13个,每年销往全国各地桃果3万多吨。     为打造优质品牌,抢占市场先机,光山县引导成立桃产业协会抱团发展,以集体之力应对市场风险,从品种、种植、销售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品牌知名度。县职能部门鼓励支持桃产业合作社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桃产业提质增效。仅砖桥镇就有4家合作社种植的黄桃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雨台山利民家庭农场成立于2016年,种植黄桃、蟠桃等果树280亩,西瓜、农作物100多亩,打造集种养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我们果园采摘从5月底一直延续至8月,产鲜桃5万多公斤,带动周边200多人就近务工,分别增收3000~3万元。”该家庭农场负责人夏桂梅介绍说。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光山县电商办依托网红博主矩阵,组织培训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化身直播达人,为桃农站台,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吸引客商前来采购。该县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摘节、斗桃大赛等活动,以桃为媒,扩大影响。同时,光山县还结合美丽乡村、“五美”庭院建设,将人居环境整治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新栽优质桃树1万余亩,形成特色产业,与整洁的村容村貌交相辉映,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