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3 2023-11

    千红杨添彩中原

       10月27日,在新郑市辛店镇铁炉村,千红杨种苗总部基地里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鲜红色的叶子红得醉人。秋风轻拂,红叶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成片种植的千红杨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特有的秋景图。     站在基地里细看:秋日的千红杨顶部叶片呈鲜红色,中间叶片呈金黄色,下部叶片呈翠绿色。“千红杨一年三季260多天都能观赏到红叶,春天千红杨更漂亮,一发芽就是红色,整株叶片呈酒红色。”千红杨种苗总部基地负责人李智勇说。     千红杨是一种彩色落叶乔木,是彩叶杨最新一代品种。2018年,李智勇和他的技术团队意外地在一棵黑杨派系的速生杨品种上发现了一颗芽变种子,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他找来试验田,和技术团队一起开始了历时6年的研究,通过人工驯化,培育出彩叶杨最新一代品种千红杨。     “较之前几代彩叶杨品种,千红杨观叶周期更长久,从3月中旬到11月中下旬均有红叶;园林观赏价值更高,突破了彩叶树种只有春秋两季且色彩呈现短暂的弊端。”李智勇说。     从一颗芽变种子到1株树,从1株树到10株树,李智勇开始尝试种植千红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李智勇在铁炉村流转150亩地,开始基地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千红杨。     李智勇也成了行家里手。他发现,千红杨根系发达、枝干柔韧度好、抗风能力良好,对干腐病、褐斑病、根腐病有较强的抗性,对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抗性强,管理成本低,好养护。     每到育苗季节,李智勇会亲自带领工人进行育苗。千红杨抗病虫能力强,喜水、耐涝,采用扦插或嫁接繁育成活率可达90%以上。李智勇说:“基地的千红杨大概长一年时间,原生苗每年能生长约1.5米。”     “今年与新密市一景区达成协议,将在景区内打造千红杨红叶景观林。”李智勇说。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挣钱。“在育苗高峰期,基地每天吸引三四十人打工。”负责组织农民务工的铁炉村二组小组长王宗卫说。     千红杨适生区域广,在北纬42°以南、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20℃的地区皆可栽种,作为景观林生长周期达25年以上,高度在10米以上。     目前千红杨在我省平顶山、开封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均有种植,用于景区造景、农庄亮点打造、乡村建设、园林景观彩化提升、水库湖泊荒山彩化等。     从2019年开始种植,李智勇的千红杨亩均纯收入达1.5万元至3万元,2022年销售收入达80余万元。     “我省是千红杨种植适生区域,希望千红杨能够红遍中原,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李智勇说。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辉县市冀屯镇 集体经济强起来

         10月25日,记者从辉县市冀屯镇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明确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力争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达10万元以上。     该镇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建设,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三个一”包联机制。此外,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农村闲置资产效益;促进乡村文旅融合,着力打造一批文旅网红打卡点和精品线路;推进土地流转提质扩面,着力提升强筋小麦、食用菌、蔬菜瓜果等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化水平;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五轮驱动的发展引擎。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新乡市积极开展动物检疫监管规范提升活动

         今年以来,新乡市坚持“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三零创建”,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力度,开展动物检疫监管规范提升活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该市组织修订完善了屠宰检疫工作制度和检疫工作流程图,结合工作实际统一格式模板制定了展板公示栏,在全市动物检疫申报点进行公示。并组织印制生猪、犬猫等产地检疫申报指南和入豫动物指定通道政策宣传材料共17500份,进一步强化养殖业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菊花绽放“美丽经济”

         10月30日,在确山县瓦岗镇叶老庄村记者看到,连片的菊花盛开,清香四溢,与周边的群山、碧水交相辉映。     位于该村的大悦龙湖露营基地负责人张新生说:“今年是我第一次种植菊花,春上的时候种的是油菜,一是为我的野外露营基地引流,二是通过种植获得收益。其中菊花的试种面积大约200亩,每亩能采收120公斤左右,每公斤35元,经济效益可观。”在基地打工的一位大姐接过话茬:“俺20来个人在这里采菊花,每人每天150元,当天结账。”     今年以来,瓦岗镇主动“走出去,引进来”,考察了观赏性中药材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筹资100余万元实施中药材种植观光园项目,流转土地1000余亩,打造集药材种植、晾晒加工、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打造乡村旅游名片,是当前我镇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发展的流量来源。依托我镇的自然风光优势,在山水之间搞好药用、食用性观赏类农业,是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确山县委常委、瓦岗镇党委书记狄艳松说。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爱心护花助成长

      “让雷锋精神赓续传承,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近日,在全国雷锋学校、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社旗县饶良镇中心小学,该校二年级学生李硕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进行讲解。     该校是饶良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窗口和缩影。近年来,该镇大力弘扬“五老”精神,通过抓牢“三结合”、做实“三起来”,多措并举,护佑青少年健康成长。     让青少年眼睛“亮”起来     饶良镇持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快乐和谐共成长”“学雷锋、树新风、文明礼仪伴我行”“沿雷锋足迹、感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等主题教育,并设置“学雷锋展厅”,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培养孩子们的孝廉之心,该镇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孝礼文化节,并设立了“孝礼文化展厅”,通过分享自己读的好书、听的孝礼故事,让孝礼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将孝礼文化通过校园引入家庭,推向社会。     让青少年胸膛“挺”起来     该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充分关心以农村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特殊群体,持续开展“助困扶智”活动,切实帮助暂处困境的特殊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立自强,让困境中的青少年胸膛“挺”起来。     该镇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建立关工组织,对全镇留守儿童、困难学生、孤儿等特殊群体精准施策,兜底保障。     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扶梦计划”志愿服务活动,定期走访辖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持续进行资助,保障健康成长。     让青少年身体“强”起来     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清朗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该镇积极协同应急管理、消防、市场监管、派出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安全知识宣传,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工作,织密织牢校园及周边安全网,切实让青少年身体“强”起来。     该镇组织志愿者在各学校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开展重点水域排查和巡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设置防护工具和水上自救设备等措施,提高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邀请县交警队走进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平安出行意识。对辖区内小卖铺、文具店、超市、快餐店等“九小场所”进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监督检查,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辣椒“触网”销全国卖全球

         网上销售农产品早已不是新鲜事,柘城县不少年轻人更是以该县辣椒大市场为载体,以“柘城辣椒”品牌为卖点,通过互联网将柘城辣椒销往全国各地,成为线下交易之外的另一条重要交易渠道。     11月1日,记者在李原乡后营村帮扶车间看到,村民们正对各个品种辣椒进行装袋、粘签。当天,这些快递包裹将发往全国各地。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小顺告诉记者:“柘城辣椒网上销售火爆,日均销售3000单以上。我们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柘城县辣椒大市场,因为几乎全国所有的辣椒品种在柘城县都能找到,无论是卖给老干妈这种大客户的三樱椒,还是卖给个人的高辣品种829,都有巨大的市场。”     “采购辣椒不用四处奔波,只要到柘城县辣椒大市场走走逛逛,谈好价格后写清楚地址,辣椒经纪人便能直接把货送到指定地方,既方便又快捷。”李小顺说。     “我是咱当地的辣椒商贩。对于我们来说,一年365天几乎都在干辣椒买卖,可以说生意十分火爆,最多的时候一天卖过100多吨,客户分布国内各地,通过电商销售很方便。”柘城县辣椒经纪人赵禄介绍说。     现在柘城县从事辣椒经营的经纪人有5万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都参与过线上交易。据统计,该县在网络注册辣椒销售的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在网上依托“柘城辣椒”品牌进行交易,已成为柘城县辣椒大市场走向世界各地的一条重要渠道。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70座大棚的紫圆茄急盼买家

         这两天,连霞的情绪愈发焦躁,瞅着70座蔬菜大棚,盯着一个个紫圆茄,她直掉眼泪。     “这70座大棚,每座1亩地,平均两天摘一次,一次能摘1万多斤,不摘不行,摘了卖不出去,白白扔掉又太可惜了,我天天急着寻找买主。”10月31日上午,在汝州市庙下镇小寨村南侧连片的蔬菜大棚前,连霞心急火燎地说。     连霞今年55岁,是汝州市温泉镇南刘庄村人,今年7月,经人介绍引进了紫圆茄新品种,“一座大棚的租金是500元,加上除草、犁地、购苗、施肥、人工等费用,成本在1500元以上,前前后后投进去了36万多元。”     在连霞和两名合伙人的精心管理下,茄子长势良好,10月6日进入采摘季。看着一个个碗口大小、圆滚滚的紫圆茄,连霞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然而当他们拉着7吨半茄子赶到山东聊城的农贸市场一转悠,心里凉了半截,“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批发出去,一斤只有六角钱,算算根本划不来。”     可地里的茄子一天天在成熟,没有办法,他们只有开着货车在汝州周边县市销售。连霞说:“咱当地人没有吃紫圆茄的习惯,销量很小,还是得依靠外地的批发商来订购。”     相比汝州商超和农贸市场多见的绿皮茄子,紫圆茄口感更好,且营养价值更高。连霞前几天给汝州市区的一个饭店试着送了几十斤,饭店老板说用紫圆茄做的红烧茄子,客人都爱吃,但饭店的采购量太小了。     “怪我当初没有考察好市场,但茄子真的不赖,客商们可以过来实地考察后再订购。”连霞说,有订购意向的朋友,可以与她联系,手机号码13346714553。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1200亩唐店草莓,就要上市了

          深秋时节,地里的秋庄稼已经收割完,刚刚种下的小麦还没有露头,原野里显得光秃秃的。但汝州市庙下镇唐店村南侧的草莓种植基地却是一片嫩绿,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弯腰走进一座大棚,一垄垄田埂上,八九月份栽下的草莓苗已经开出鹅黄色的小花,走近细观,绿叶间花生粒大小的青果分外抓人眼球。     “上半年全村的草莓收成都不赖,亩均净收益在两万元以上。效益好,村民们种植草莓的劲头很足,今年下半年全村又扩种了200多亩,现在全村草莓的种植面积突破1200亩了。村里适合种植草莓的地已经租不到了,种植能手开始向周边村庄扩展,已经发展到周边的小寨、官庄、东营等村。”唐店村党支部书记都占立说。     唐店村是从2018年引进种植优质草莓的,在来自浙江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草莓种植面积和效益年年增长。     都占立说,一年下来,整个基地的净收益在2000万元左右。不仅种植大户个人致富,忙时,每天要安排二三百人从事田管、采摘等,为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是很有前途的特色产业。     8月29日,唐店草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目,“唐莓人”商标也已获得初步审定。现在,该村正在建设唐店草莓“五星”工坊,筹建草莓专业市场、停车场和草莓展厅。     都占立说,村里将对基地的草莓生产、销售采取全过程统一管理,确保产业健康发展,争取叫响唐店草莓品牌。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指导土壤普查剖面样点采样工作

          为深入了解汝州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开展情况,10月23日,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副校长刘晓永,省土肥站站长刘灿华等一行8人组成的专家组,莅临汝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样点采样技术指导工作。     专家组一行直接深入实地,听取采样团队关于剖面样点采样工作的汇报,就土壤类型、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在采样流程、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专家组对剖面样点进行现场校核,详细观察和研究了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从样点选址、开挖修整、剖面土壤发生层划分、剖面形态观察与描述、样品采集、信息填报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实地指导,严把质控关。同时,针对汝州市的土壤类型和特点,专家组指出了采样队在此次剖面调查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平顶山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贾宏伟、平顶山市土肥站站长柴文安、汝州市副市长李鑫琪、汝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朱同正等参加活动。

    [更多详情]
  • 03 2023-11

    汝州市麦播面积已过九成

         据农情数据调查,截至11月1日,汝州市播种小麦75.2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79.78万亩的94.26%。     10月30日下午,在米庙镇玉皇沟村的麦田里,3台小麦播种机正在种植大户潘自伟的地里往来穿梭。     潘自伟今年种了100多亩小麦,播种前一个星期进行了整地作业,将秋收粉碎的秸秆还田。他还购买了杀虫剂、杀菌剂等和小麦种子搅拌,以保证麦种的成活率。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用慌,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汝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薛振国在田间作业时提醒农户,10月底前为小麦最佳播种时期,要力保11月8日前全部播种完毕。     据悉,为确保来年小麦高产稳产,汝州市农业农村局派出工作组奔赴各乡镇、街道,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深耕、适时播种,帮助群众把好种子关、化肥关、技术关。该局农业科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发放2023年小麦播种技术“明白纸”,为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