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5 2023-05

    磨镰不等于少割麦

        麦梢黄,镰刀响。     曾经,镰刀是河南乃至全国收割小麦的重要农具,镰刀割麦,木杈挑麦,石磙碾麦,木锨扬麦,筢子搂麦……在农村生活过上了年纪的人们恐怕都有这样的麦收记忆。     如今,镰刀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已经光荣“下岗”,消失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在南阳农村有句老俗话:“磨镰不等于少割麦。”五千年来,人们收获小麦主要靠镰刀,靠人力。直到1952年,我国才开始生产畜力收割机;1962年,才有了机力收割机;1992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才出生;到了2003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只有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机化发展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截至去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以上,小麦机播率达98.6%,机收率达99.7%。     现在不仅小麦可以机播、机收,玉米、花生都可以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驰骋在田间地头。卫星遥控收麦、农机全程种地,各种“黑科技”给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了五千年的镰刀“下岗”了,但“科技之镰”“创新之镰”仍然要不停“磨”下去。相信不远的将来,无人驾驶收割机、播种机器人走进田间不是梦。

    [更多详情]
  • 25 2023-05

    趁晴抢收抢晒 确保颗粒归仓

         5月24日,记者从省气象局召开的“三夏”期间天气气候趋势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专家对未来一周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后表示,“三夏”期间干热风灾害风险较低,但局地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易造成小麦点片倒伏,阴雨寡照天气影响豫北部分地区小麦后期籽粒灌浆;降水过程后不会出现明显升温过程,雨后青枯、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风险较低。     省气象台预计,5月25日,全省多云转阴天,大部有阵雨、雷阵雨;5月26日夜里到27日,全省阴天有中阵雨、雷阵雨,京广线以东和南阳中东部有大雨或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5月28日,全省阴天,大部有阵雨、雷阵雨,西部、东南部部分县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5月29日,中西部、北部阴天有阵雨、雷阵雨;5月30日,全省多云转晴天。     气象专家建议,要趁晴抢收抢晒,已进入适宜收获期的麦区,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科学组织收获晾晒,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同时,加强麦田后期管理。豫北等部分地区仍处于灌浆期的麦田,充分利用有利天气形势,适当开展“一喷三防”,促进后期攻粒重增产量。

    [更多详情]
  • 25 2023-05

    第一名的奥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当前,河南小麦从南到北陆续成熟,“三夏”麦收大幕拉开。为报道我省各地“三夏”麦收的火热场景,展现我省干部群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责任担当,本报成立5支“三夏”报道突击队,来到田间地头进行深入采访,并于今日起,开设“豫见好丰景——开局之年探‘三夏’”专栏,刊发记者来自一线的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李梦露 于涛 曹相飞     “一等奖!张虔、陈海宽!”     5月24日,河南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唐河赛区现场,两名冠军从自己的“爱机”上跳了下来,走到台前领奖。     90后的张虔来自唐河县昝岗乡,驾龄不长,只有6年,戴着眼镜,文质彬彬;40多岁的陈海宽来自唐河县城郊乡,是驾龄12年的老司机,皮肤黝黑,笑容腼腆。他们两人的机收损耗率成绩在0.52%~0.56%之间。     什么是机收损耗率?河南全省小麦机收率高达99.7%,机收平均损耗率在2%以内,每个百分点里都是损失的粮食。     机收损耗率一降再降,收获量就能连增再增,首先需要农机手们把大型收割机当成绣花针一样精操细作,冠军们是怎么做到的?     “学院派”张虔觉得知识很重要。“我开收割机的时间不长,但县里经常办机收减损、机械维修培训班,我参加过很多次;平时也爱‘偷师’,经常跟合作社的老师傅们研究技术,总结方法。”     操作收割机时,张虔会严格按照专家教授的技术规程:“时刻观察天气,仔细查看小麦干湿度,随之调整机器参数和作业速度,割台尽量放低,避免漏麦。”     “经验派”陈海宽说不出什么专业术语,参数和技术都在心里。     “主要是得操心。平时多检修,下地前多问农户两句,有没有坑洼,有没有坟、井、桩,有没有电缆和线杆子,别因为麦子或者树挡住没看见。”     陈海宽不知道机损率是怎么算的,他的标准就是农民的评价:“老百姓认可,说你割得好,那你就干;说你割得不好,那你就走呗。这都是靠技术吃饭!”     除了农机手的个人技能,农业机械是否更新换代、先进适用也是减少损耗率很重要的因素。     “收割机的喂入量、动力和脱粒系统都会影响机收损耗率,我观察一等奖两名机手的机器用的技术比较新,喂入量高达10公斤,脱粒系统也是纵轴流,效率更高;动力大,那么收割机各环节的运转也会更顺畅。”和团队在现场提供机损率检测专业支持的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教授张红梅说。     小麦机收减损的战场上,农机手冲锋在一线,后方也需要政策支持。     “我们在麦收期间全程提供机械维修、送油下乡、热线电话、天气资讯等帮扶措施,让所有的农机手没有后顾之忧,为粮食丰收做好保障。”南阳市农业农村机械技术中心主任李奇说,唐河县的这种做法全省也在开展。     同时,机收减损培训班、技能比武也正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像张虔一样获得了学习机会,提升了机收减损的意识。     “像今天的大比武活动,就是想让农机手增强减损增产的理念,通过激发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的热情,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提本领,进一步推广机收减损技术,确保‘三夏’生产任务高质量完成。”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主任张金龙说。

    [更多详情]
  • 25 2023-05

    正风肃纪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作保障。汝南县纪委监委扛责上肩、挺纪在前,加强对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以正风肃纪新成效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督导推动乡村车间引凤入巢     5月23日,在三门闸街道的乡村车间里,缝盘女工王春梅手指飞快地在缝盘机上穿针,“一天能缝合100多件毛衣”。     王春梅所在的云海服饰有限公司,是海澜之家的代工工厂,也是出口创汇企业。之所以选择在汝南落户扎根,与县纪委监委的倾力帮助和有力监督分不开。     2022年年初,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汝南县开始实施乡村车间项目建设。为此,汝南县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赵向阳担任,严督实查,跟踪问效。     三门闸街道乡村振兴办主任刘杰说:“乡村车间这块地原来是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于1995年,面积2.1万平方米。当时已荒废多年,但街道每年还要承担10多万元的租金。”     2022年6月,县纪委监委协调县财政、住建、发改委、自然资源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和政策框架内,解决了三门闸街道乡村车间建设和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用地规划、立项审批、招标、评审等方面的问题。     去年年底的一件事,让云海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亚龙印象深刻。当时正值疫情封控,载着75台服装加工设备的三辆货车,被阻隔在汝南高速口。收到求助后,县纪委监委协调县卫健委、交通运输局为其办理了通行证,并帮助进行消杀,设备得以顺利入库封存。     目前,汝南县31个脱贫村的乡村车间全部建成,另外有102个行政村乡村车间大部分实现正常生产。31个脱贫村乡村车间通过收取租金,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7.1万元;102个行政村乡村车间由县财政利用统筹整合资金,为每个村投入20万元奖补资金作为村级资金入股,村集体每年可分红0.8万~1万元。     为村集体“三资”管理保驾护航     5月23日,在三桥镇野猪岗村西头,溱头河畔一片形状不规则、高低起伏不平的麦地里,麦穗金黄正待收割。     野猪岗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立功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窑场,加上边角碎地共有五六亩地。2012年,付某义用钩机将土地平整后种上了庄稼。”     当时虽然签有土地使用协议,但付某义未向集体缴纳过租金。2018年5月,付某义担任野猪岗村村委会委员。     “2022年,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后,工作人员去现场测量,确定占用集体土地6.525亩。考虑到平整、养护土地需要费用,去除成本后,付某义补缴租金5000元。之后,在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付某义与村委会重新签订协议,按每亩300元的价格继续租用。”三桥镇纪委书记杨迪说。     作为党员和三桥镇野猪岗村村委会委员,付某义侵占集体资产,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经三桥镇纪委研究,并报请三桥镇党委批准,决定给予付某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件事处理过后,镇纪委联合镇农办,对全乡村集体资产开展了一次全面摸底,该追缴的追缴到位,确保流失、侵占现象不再发生。”杨迪说。     严查严惩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2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7年间“衍生”了10.8万元的使用费,一名村干部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5月22日,在汝南县纪委监委近期查处的6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上,记者发现其中一例颇有警示意义。     2016年2月,当时隶属于汝南县老君庙镇的孙屯村时任出纳管某平,在征得原村党支部书记武某成同意后,将20万元互助资金先后借给本村村民吴某、武某(2人非互助协会成员)以及互助组成员贾某东、非互助组成员贾某地,共收取2.8万元占用费。     2018年5月,由于孙屯居委会换届,管某平退出出纳职务,武某成将扶贫互助资金交给时任居委会副主任廖某顺管理。2018年年底,廖某顺和管某平一起找到贾某东、贾某地,收回占用费2万元和互助资金20万元。     2019年2月,廖某顺将20万元互助资金分别借给孙屯社区居民朱某安、廖某行(2人非互助协会成员),按每年10%的标准收取占用费。2020年2月,廖某顺收取朱某安、廖某行共计2万元占用费。     2021年2月、2022年2月,廖某顺没有按时收回朱某安、廖某行的上一年度的占用费和20万元的互助资金。2018年至2020年,在汝南县财政清理互助资金期间,孙屯居委会也未将2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上缴国库。     2018年春节前至2020年1月,孙屯居委会购买垃圾桶,打扫社区主干道卫生费,购买米、面、油用于节日慰问困难群众,从占用费中支出4.4899万元。     “直至武某成因违规使用扶贫互助资金的问题被汝南县纪委监委调查时,2022年5月9日,廖某顺等人才将20万元互助资金,以及2020年至2022年的占用费4万元和账目上的利息280元,共计24.028万元上缴至汝南县纪委监委账户。”汝南县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李晨说。     按照《汝南县扶贫开发互助资金借款制度》规定,“借款对象为扶贫资金互助组成员、借款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借款额度单笔不得超过2万元”。今年4月21日,因违规使用扶贫互助资金,廖某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若干举措,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资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让乡村振兴之路愈走愈宽广。”赵向阳说。

    [更多详情]
  • 25 2023-05

    共青团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共青团中央将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抓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尤其是精准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同时,统筹抓好实习实践、持续抓好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奋斗观引导等工作。     据悉,自2023年“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启动以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稳步推进。     截至5月22日,全团共募集到包括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在内的5.2万家企业提供的89.7万个岗位,3.6万名团干部与2023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和2022届离校未就业学生一对一结对,已成功帮助其中3.5万名学生找到工作。

    [更多详情]
  • 24 2023-05

    “五星工坊”富民忙

        5月19日,在鲁山县马楼乡绰楼村桑梓巧手“五星工坊”,2000余平方米厂房内机声隆隆,一片繁忙景象,100多名女工正在加工内衣。     “我家就在厂房后面,以前在外打工,自从村里建了这个工坊,我就回来做衣服,一个月能收入5000元左右,离家近还能挣钱,再也不用出远门了。”绰楼村村民杨萍萍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闫钢锋介绍,桑梓巧手“五星工坊”是河南巧约服饰加工厂租用村属厂房而建立的,采用政府主导、联建企管、农户参与的方式,带动村集体年增收7.96万元,吸纳附近务工人员近200人,平均月工资4000元左右。类似的“五星工坊”,绰楼村还有2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今年以来,鲁山县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住“五星”支部创建契机,通过建设“五星工坊”,带动“产业兴旺星”创建。在摸清特色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工坊建设总体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四张清单”,围绕工坊建设五种模式,先期选定18个示范点重点打造,示范工坊由乡镇主要领导分包联系,完善规范运行、利益联结等机制,推动工坊有序运转。     为提升“五星工坊”建设本领,该县组织人员赴浙江等地参观学习,先后组织3次学习成果研讨会。县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为全县党支部书记讲授“五星”支部创建和“五星工坊”建设有关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示范点经验做法,召开现场会,全面铺开‘五星工坊’建设工作,打造更多的发展之坊、强基之坊、富民之坊、暖心之坊,努力实现‘年内一百、三年三百’建设目标,以实际行动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五星’支部创建,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鲁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姚金锋说。

    [更多详情]
  • 24 2023-05

    聚“五星”力量 建和美乡村

        5月22日,记者从漯河市源汇区委组织部获悉,今年以来,该区着力补短板、扬优势,以更高规格、更高标准全面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全区98个村(社区)拟创建“五星”支部4个、“四星”支部14个、“三星”支部43个、“二星”支部33个,力争创建“三星”以上支部数量达70%以上。     源汇区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区委书记王奇山先后召开常委会、推进会3次,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健全完善“一办七专班”运行机制,实行“分星”责任制,对村(社区)提星审核、逐项把关。实行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制,明确各级书记责任7类68项,制定创建任务清单52项90余条,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按照基层党建“五化建设”思路,在全区创新开展以“补短板、固根本、强基础、提质效”为主要内容的“固本提质”行动,组织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90余人,召开推进会,举办“五星”支部创建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全面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编订印发知识读本、创建指导手册2000余册,掀起干群参与创建热潮。     为健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机制,源汇区优化区民呼我应“96771”服务平台,健全“村(社区)报告、乡镇(街道)处理、区级办结”民呼我应闭环运行机制,办理民生实事1300余件;建立县级干部分包制度,全区41名县级干部分包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全面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持续开展“三问于民”户户到大走访,累计走访群众63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70余条,推动创建工作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     不仅如此,该区在落实省、市奖励政策基础上,拿出8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2022年获得“三星”支部以上村分别奖励10万元、3万元、2万元,一次性给予“五星”支部村80岁以上老人每人200元生活补贴,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建活力。

    [更多详情]
  • 24 2023-05

    “比学赶超”促振兴

        5月15日,走进宝丰县张八桥镇姚店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景图:平整的街道、整洁的人居环境,道路两侧绿树葱郁,月季花开得正旺。“在广大干群的努力下,前不久我们村被评上了‘五星’支部,最近每天都有人来村参观我们的人居环境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姚店铺村党支部书记徐桂玲说。     姚店铺村是张八桥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镇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持续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有效夯实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乡贤回归凝聚振兴力量。近年来,张八桥镇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各村都建有村级人才档案库,并经常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加强与人才库中人才进行联系,适时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听取创业成功人士、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建议,对有意回村创业的,镇招商办有专人对接服务,提供政策咨询、证件代办等一系列专属服务,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住,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三治”融合提高村级治理水平。在张八桥镇,各村在夯实党建阵地的同时,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各村“一约五会”在村级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有问题及时排查处理,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镇信访办一季度共化解各类信访案件18起,化解率达到了100%,为全镇社会发展稳定奠定了基础。     支部带头激发产业动能。近年来,张八桥镇在促进产业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将各村产业发展列入每季度全镇观摩必看的一项内容,观摩成绩直接与各村工作经费、评先评优相挂钩,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各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正按照“五星”支部创建标准加紧创建,在全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更多详情]
  • 24 2023-05

    创建“五星”支部 引领基层治理

        5月17日,修武县以“文明幸福星”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这一资源优势,组织60余名老干部组建起舞蹈队、模特队等艺术团体,深入云台山镇岸上村,开展文艺会演,舞蹈队、模特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赢得了群众点赞。

    [更多详情]
  • 24 2023-05

    线上线下创新学 党员培训“不打烊”

      今年以来,安阳县白璧镇着眼于全面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多举措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坚持集中培训、集体学习、组织生活、实践锻炼等相结合,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     针对党员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对一般党员,严格运用“线下集中学习+线上自学”的方式,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鼓励村党支部组建宣讲团,送课上门;对在外流动党员,着重开展好线上培训,借助“安阳魅力白璧”平台,定期联系指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参学。     在线下教学中,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彰显干部担当本色。“支书讲党课”三个月一次结合时事召开,各支书讲课内容亮点纷呈,结合当前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课、上党课活动,形成书记带头讲、干部普遍讲、专家学者示范讲、先锋榜样言传身教讲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白璧镇“支书讲党课”160多堂、2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     线上教育以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用“亮亮打卡”“安阳魅力白璧”平台,扎实做好基层党员的日常教育培训。针对当下党员队伍流动性强、培训时间难以完全统一及信息接收渠道广、需求差异化等特点,白璧镇努力探索互联网新媒体下的党员教育模式,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依托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构建新媒体形式下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党员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至第十五期。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