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3-05

    16名“好媳妇”“好婆婆”受表彰

         “和婆婆相处我有秘诀,把婆婆当成妈,不计较恁些,才能家庭和睦。今天能被评为好媳妇,非常高兴,我会把好家风一直传承下去,为左邻右舍做好榜样,希望小家更和谐,大家更和美!”5月12日,在郏县龙山街道“好媳妇、好婆婆”“五美庭院”表彰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现场,受到表彰的好媳妇胡银霞高兴地说。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龙山街道积极动员各社区深入挖掘在人居环境整治、邻里和谐、矛盾调解、孝老敬亲、家庭和睦等领域涌现出的“巾帼”典型,通过居民自荐、村组推荐的方式,逐级上报,经街道妇联和街道文明办审核把关,最终9名“好媳妇”、7名“好婆婆”、17户“最美家庭”、14户“五美庭院”脱颖而出,受到表彰。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微车间”助力留守妇女稳就业

         5月7日,沈丘县付井镇杨庄村村民王素荣骑电动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村里的东羽渔具加工车间。不一会儿,二十几位女工友陆续到岗,她们相互打着招呼,忙着加工各种鱼钩、拟饵:“来这能赚个零花钱,还能和姐妹们一块儿说说话,唠唠嗑,比待在家里强。”     王素荣今年53岁,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留守在家照顾两个孙子、孙女和老人。去年,杨庄村建起了这个渔具类微小来料加工车间,她经过短期培训后在这里上班,每个月能拿2000~3000元工资。     “工作时间灵活,不耽误家里的农活,不耽误接送孩子,有事打声招呼就走,这是我们加工车间最大的好处。”车间负责人杨志永介绍,这里距县城有五十多里路,村民缺少致富门路,如今有了这个加工车间,30多名当地村民在这里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像这样的“微小来料加工车间”,沈丘县22个乡镇(街道)已有800余家,涵盖服装服饰加工、电子元件组装、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种植养殖业,带动妇女就地就近就业40000余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镇平县老庄镇 擦亮新名片 吃上旅游饭

         5月的镇平县老庄镇,风和日丽,景色秀丽。彩虹公路串起来的樱桃沟、太公湖、菩提寺、楚长城、红岭窝山地运动公园等景点里,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欢乐。     “为吸引附近游客,镇里带领群众改良樱桃品种,现在全镇种植樱桃近万亩,早、中、晚熟的多个樱桃品种,可满足周边市、县游客的采摘需求。每到举办樱桃花节、樱桃采摘节,平均日接待游客量上万人次。”5月14日,老庄镇副镇长刘建光介绍说。     老庄镇境内人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独特,碧波荡漾太公湖、千年古刹菩提寺、生态休闲樱桃沟等旅游景点远近闻名。近年来,老庄镇党委政府秉承“诗画老庄”的愿景目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施工,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山村吃上了“旅游饭”。     游客雷蕾一边摘樱桃一边开心地说:“我是从南阳市区来的,我们一家人每年2月来赏樱桃花、4月来踏青、5月来摘樱桃,这里空气清新,景色秀丽,既能观光休闲,又锻炼了身体。”     “今年游客特别多,樱桃卖得快,周边地市的旅游团一拨儿接一拨儿,樱桃销售加上土特产零售,每天收入千把块没问题。”村民刘明榜说。     中午,在樱桃沟逐梦农庄,游客崔娜连连点头:“铁锅焖鸡、黄花苗炒鸡蛋、清炒二月兰、芝麻叶面条,这些都是我心心念念的农家菜,还有这个樱桃汁酸甜可口,今天这趟出游太值了。”     今年4月,老庄镇举办农家乐推介启动仪式,对农家乐一号至七号进行了授牌,同时现场推介了“玉乡樱姿”果品饮料,老庄镇的旅游逐渐向“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完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做好老庄的山水文章,擦亮‘诗画老庄’这一品牌,为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庄镇党委书记林迪说。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多彩农文旅 引客乡村游

      5月11日,在孟州市槐树乡刘庄村的桑葚采摘园,游客正在采摘桑葚果。目前,该市“四好农村路”沿线的桑葚、樱桃等瓜果采摘园已成熟并相继开园,吸引当地及周边县市许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预计年收入8000余万元。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打造“蝴蝶谷”助推乡村游

         5月11日,在鲁山县磙子营乡里沟村的一条山谷里,工人们正忙活着建造小木屋,几个蒙古包餐厅已经投入使用。     “我们正在把这条山谷打造成‘蝴蝶谷’,让游客在观赏蝴蝶的同时,还能吃农家饭,住林间小木屋、太空舱等,真正享受拥抱大自然的快乐。”参与项目管理的当地居民郭新太介绍道。     据郭新太介绍,这条山谷毗邻中原霓裳风景区,双方可以抱团发展。该山谷环境幽雅,植被茂盛,是个天然氧吧,平日里蝴蝶就不少。为了让游客欣赏到更多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目前建起了一个小型养殖棚,先期从郑州一家专门培养蝴蝶的公司引进了数百个不同品种的蝴蝶蛹,放在养殖棚内,预计7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化茧成蝶了。     “等这批蝴蝶出来后养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挑选一些适合我们这里气候和条件的蝴蝶品种,随后再大量引进,依托山势建设真正的蝴蝶谷。”郭新太说。     “蝴蝶谷”除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蝴蝶外,还提供实惠的农家饭菜服务。“我们准备推出价格实惠的农家菜套餐,另外红薯干、南瓜玉米糁、烙油馍等免费不限量。同时也会推出烤全羊等高端服务,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郭新太说。     据悉,磙子营乡党委、乡政府目前正在协调项目资金,拟把该山谷打造成一个四季流水潺潺、两岸鸟语花香、蝴蝶翩翩飞舞的“世外桃源”。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老宋的烦心事了了

      前不久,一向“乐天派”的老宋蔫了。老宋叫宋宝林,家在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朱贾庄村,膝下一个姑娘、一个小子。     在四邻眼中,这一家儿惹人羡:女儿大学里念书,儿子更争气,大学毕业后在县城找了份好工作,准儿媳知书达理,眼下俩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按理说,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宋也该知足了。“咱的女儿不愁嫁!”老宋开玩笑地说,但让他犯愁的,是儿子的这桩婚事。     种了大半辈子的庄稼,老宋一向勤俭,这是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街坊邻居哪个不说他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儿子的婚事该咋办——婚宴要什么样式的?宴席上要不要烟酒?……老宋两眼一抹黑。     讲究的人家儿好面儿,花费没个尽头,但浪费的也多;节俭的人家儿,二三百元似乎也能对付,但攀比之心作祟下,或许有人背后说闲话:小气鬼,吝啬虫……四邻分成了好几派,你一嘴他一舌的,老宋心里更是打不定主意。     头一次办事,不能丢了份儿!老宋心里一横,打算豁出去了。     “咱不逞强,过日子就得踏踏实实。”老伴儿持反对意见。     到底咋办才好?跟未来的亲家商量好的5月1日就办事,眼瞅着日子越来越近,老宋顿时像是长足了的葫芦——急开了瓢,嘴上水泡都燎了起来。     这个当口儿,支书朱勇上门了。     “叔,听说恁这几天愁得睡不着、吃不下?咋回事,快跟俺唠唠。”     憋屈了好几天的老宋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这有啥可愁的,事儿包我身上。”朱勇打包票,“保管让恁老满意。”     作为村里的“大管家”,乡亲们的大事、小事,朱勇总是热心过问、一管到底。     “大侄子,这都火烧眉毛了,可不能逗你叔啊!”     “您只管通知亲朋好友,到日子来就行了。至于咋个办法,先跟您卖个关子。”     老宋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咦,对我这个老党员——”朱勇拉长了音——“您还不放心?”     一句话又逗乐了老宋。     5月1日这天,朱贾庄村乡村大食堂里,在廉政监督员的眼皮底下,二十桌饭,每桌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四个笼菜、两个汤,很快上了桌。     量足,味美!大家吃得尽兴。     “咱们乡村大食堂一般每桌不超过三百元,主打的就是文明、节约风!”结束后一算账,不足六千元。食堂老板会来事儿,又给老宋抹去了二百元。     实惠,便宜!老宋喜笑颜开。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党建+信访”助力创建“平安法治星”

         “谢谢街道领导,我们这么多年的信访矛盾,今天终于解决了。”5月12日,家住漯河市召陵区东城街道的陈师傅,紧紧握着东城街道纪工委副书记于永刚的手激动地说。     据悉,信访当事人陈某与贺某都是残疾人,2019年6月,双方在东城街道李村北地申办了香菇种植基地,后因当事双方产生矛盾,欲将种植基地作价分配,双方在资产分配上产生了较大分歧,后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均未得到妥善处理。无奈之下,今年年初上访人走近东城街道要求协调处理。     于永刚接到信访件后,立即向街道党工委汇报。街道党工委牵头召集街道党建办、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负责同志商讨研究,开展信访事项调查,经多方询问和走访后,从实际问题着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对信访问题化解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措施,最终这件历时多年的信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东城街道推行“党建+信访”工作模式,街道党工委牵头,以街道各部门联合助力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严格按照“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的原则,从源头化解信访矛盾,严把监督执纪问责第一道关口,为创建“平安法治星”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在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中向后看、向深治,找准问题症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力争达到化解一件、治理一片的效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源头预防,以‘平安法治星’的创建为东城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创优发展环境。”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阳说。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淇滨区 驻村“主星”带动“群星”闪耀

        乡村迈大步,驻村来帮助。去年4月省委部署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来,鹤壁市淇滨区驻村第一书记绘制“夺星”计划,细化“创星”清单,全员全力全速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因村施策,抓好“支部过硬星”和“产业兴旺星”两颗“主星”,以“主星”闪耀带动“群星”争辉,一幅乡村振兴宜居富民的美丽图景正在绘就。     靶向发力     比学赶超竞相出彩     5月8日,聊起驻村,钜桥镇塚儿章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文娟热情满怀:“定了个小目标,依托草莓、金银花等特色种植,年底村集体收入要突破20万元。”     2020年,塚儿章村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自助洗车机、共享充电桩、政务服务平台,各种数字化元素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村庄要发展,自身更要提升。“塚儿章要创‘产业兴旺星’,一点不敢松懈。”李文娟在与村“两委”商议后,化身“网红”,启动共享一分地菜园计划,一期项目已经签下认购合同。     无独有偶,在金山街道许沟村,同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赵立华也干得红红火火。     白芍、射干、黄芩、合欢……穿过田间的风车长廊,满眼鲜花,山坡似锦,中草药富了一方群众。     “不能落后,也不甘落后。”赵立华指着连续两年拿下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五强”村奖牌说,“我们立志要拿下‘支部过硬星’。”     后进看先进,先进赛先进。淇滨区33名驻村第一书记对照五颗星29项重点任务84个具体指标,绘出“作战图”“路线图”“施工图”,建立日碰头、周会商、月考评机制,村干部一星一专班,党员分星设岗定责,人人头上有星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截至目前,淇滨区第一书记派驻村争创“五星”支部2个,“三星”“四星”支部23个,创成率位居鹤壁市县(区)第一。     此外,淇滨区每月开展一次逐乡逐村观摩研讨,每季度举办一期“护航摘星”诵讲赛、擂台赛,倒逼第一书记成为“政策通”“星专家”。     重点突破     夯基创“星”坚强堡垒     “实践证明,驻村第一书记是推动‘五星’支部创建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淇滨区‘创星’实施的重要举措。”淇滨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肖宇靖说。     淇滨区委组织部实行“三色”清单管理,蓝色清单明任务,黄色清单发预警,红色清单督整改,为“五星”创建扫障清碍、保驾护航。     “支部过硬星”是“主星”,驻村第一书记内抓组织生活,外抓联系群众,向上争取项目,向下挖掘本村优势。强抓党员队伍这个“主干”,采取“党员亮星”措施,牵头组建先锋队、突击队、服务队,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成为“五星”创建的活力因子。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在争创‘五星’支部中以‘主星’带动‘群星’,有效促进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红色活力越发强劲。”淇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朝栋表示。     夺“星”晋级     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上峪乡上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申长飞带领村“两委”正在努力建设非遗创客小镇,“一山、一水、一书院”的规划布局已经迎来了合作伙伴,他对“支部过硬星”势在必得。     藏在山间的纸坊村,一张鲤鱼跃龙门的墙画很是吸睛,几间破旧的石头房被装扮成了民宿,100口人的村庄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甜美与静谧。驻村第一书记卢丰指着远处山坡上一处光伏发电自信满满地说:“俺这是太行山上光生金。”     发展上去了,村风变和畅。纸坊村评起“好婆婆”“好媳妇”,扭起了秧歌,唱起了歌,还成立了巾帼女子队、老人团等,种种举措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产业兴旺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数来数去,每颗“星”都关乎基层民生,群众获得感更强了。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办好民生暖心事

         5月14日,在濮阳县梨园乡王刀庄村,一座座院落干净整洁,一条条道路宽敞笔直,好似一幅“水清、路洁、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俺村交通便利,治安好,还有广场、大舞台,环境优美,住着舒心。”说到村里的变化,王刀庄村村民交口称赞。     今年以来,王刀庄村种植绿化树137棵,拆除残垣断壁4处,清理河道246米,硬化路肩124平方米,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为持续做好常态化治安防范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带班,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治安巡逻等工作;动态开展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化解;重点做好防电信诈骗等群众关注度高、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治理,夯实平安法治创建基础。     王刀庄村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网格化分班,每人负责一片,定期对片区内群众进行走访,对困难的群众及时进行帮扶。

    [更多详情]
  • 16 2023-05

    “不怕扎”的九皋人靠皂角刺闯出名堂

        “每月能挣万把块钱,皂角刺产业让俺走上了致富路!”5月10日,在嵩县九皋镇中药材(皂角)产业园,说起“刺手宝贝”,56岁的货车司机高芳娃说。     高芳娃所在的产业园2020年建成投用,目前入驻皂角树育苗、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等30余家,生产加工皂角刺切片(饮片)等中药材2000吨,带动了仓储、电商、物流、培训产业发展,1.5万人务工。     正是看中了皂角刺的药用价值,能吃苦、“不怕扎”的九皋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接触皂角刺,“一根铲杆、一条麻袋闯天下”。     53岁的嵩县皂角产业协会会长郭绍波是第一代“皂角刺客”,18岁走南闯北收皂角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当地100多人成为主力军,采收半径扩大,九皋皂角刺采收、加工市场渐渐有了名气。     “皂角刺客”风餐露宿的生活,让郭绍波有了朴素的想法:家乡能不能种,树能不能变小些?     郭绍波的想法也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2001年,嵩县林业局进行大田种植试点,郭绍波积极参与,攻克了“一年出苗”技术。     2002年前后,嵩县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行动,荒山坡地上栽植皂角树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家家种皂角,户户剪皂角”,实现“人均二亩皂角,户均收入超万元”富民目标。     据了解,鼎盛时期的2009年,嵩县育苗基地有1000亩皂角树,年培育幼苗1000万株。     2014年,投资1000万元的河南豫博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九皋镇成立,以皂角刺切片(饮片)为主打品牌,兼营丹参、生地等中药材种植、收购和加工。     2021年10月,全国首届皂角刺产业大会在九皋镇召开,九皋镇被命名为“中国皂角之乡”,“嵩县皂角刺”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嵩县入选“中国道地药材强县”。     4月8日,河南嵩县“中原药谷”首届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会举行,嵩县皂角树、皂角、皂角刺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     九皋镇党委书记师见武说:“全镇目前皂角树种植有5万亩,辐射带动嵩县种植8万余亩,是全国最大的皂角刺集散地,2022年全产业链产值4.7亿元,年销售量占全国的75%以上,皂角刺种植加工成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