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5 2023-05

    书香催开文明幸福花

        “每天都有诗词,每一天都是华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月13日晚,在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河南孟电集团、孟电小学、南李庄村联合举办的《扬帆五月奋斗青春》“我是朗读者”第六季活动召开,朗朗书声响彻南李庄村上空。     活动现场文艺汇演分为“品味经典”和“致敬奋斗”两个篇章,通过“朗读+文艺”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一场仪式感满满的晚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孟电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梓伊的妈妈张金芳早早带着女儿来准备,她很感慨,女儿参与了《读唐诗》的舞蹈表演,最近学唐诗、看国学经典的热情更高了。     2017年,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风靡全国,南李庄村党支部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村集体活动,也组织了朗读者活动,第一季活动就有20名村民参加,如今已经举办到了第六季,全村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     不仅有朗读者,南李庄村还组织了“阅享会”读书、家音广播、道德讲堂等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和深化“书香之村”建设的内涵,让全民阅读在村里生根发芽。     当天的晚会上,“智慧南李庄2.0”亮相。2019年,南李庄村探索“互联网+积分制”管理,“智慧南李庄”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将数治融入乡村日常工作中。在发展中看待问题,“五星”支部创建以来,南李庄村发力点亮“文明幸福星”,打破原有的积分设置规则,将“智慧南李庄2.0”升级投用。     浓厚书香,催生了文明之花。作为全国文明村,南李庄村实施文明户认领制。“积分督促着我们做志愿服务,当文明南李庄人。”在南李庄村走访,村民们告诉记者,“智慧南李庄”投用以来,积分制充分调动起了大家伙的积极性:村里有垃圾,村民都主动去清扫;谁家有困难,大家争着献爱心;红白喜事村规,人人都自觉遵守。     “不是用标准约束行为,而是让行为优化标准,让‘智慧南李庄’成为服务生活,优化生活的平台。”南李庄村委委员董文洁上台推介时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表示,借力“五星”支部创建,南李庄村会持续开展各项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让“文明幸福星”更加闪亮。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宝丰县 留守妇女赶制出口订单忙

        5月8日临近中午,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郜辛庄村的宏森帐篷加工厂车间里,数十名女工埋头在各自的岗位上忙活着,白色的PE布、牛津布、涂层布在她们的巧手下变成一个个半成品帐篷。     “厂里现在有将近60名女工,有一半左右以前都在南方打过工,我在村里办起帐篷厂后,他们就都陆续回来了。”48岁的帐篷加工厂负责人程香珍说,“一匹匹布料通过她们剪裁、缝纫拼接后,就制作成了简易帐篷,回南方总厂装上支架再经过包装后,会通过国际物流外运并远销欧洲、南美洲。”去年宏森帐篷加工厂加工半成品帐篷65万个,产值以千万元计。     说话间到了午饭时间,车间里的女工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来到食堂吃厂里免费提供的午餐,刚刚还“嗒塔”作响的车间一下子静了下来。     “家就是这个村的,骑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厂里,也不耽误中午接孩子做饭。原来在南方干,两年前厂建成就回来了,厂里实行计件工资,每月收入2000多元。”47岁的徐会玲说。     当日下午,该县周庄镇余西村精瑞制帽厂车间内,女工们也正脚踩缝纫机忙着手里的活计。“我在这干了六年,相当于我们厂里的‘元老’了。”今年43岁的工人魏桂打趣道。精瑞制帽厂70多名员工,都是附近村的村民。     像宏森帐篷加工厂、精瑞制帽厂这样的出口型小微企业,在宝丰当地还有不少。通过引能人回归促进产业发展,让昔日在家的留守妇女找到了增收门路。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培训会举行

        5月13日,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系列培训第一期培训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会员单位成员及有关企业负责人1万多人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当前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在中药专利申报、新药申报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却日益突出,行业内侵权与被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河南中药材协会会长贾少谦表示,举办此次活动,目的就是强化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激发我省中医药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会邀请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三和资深专利代理师、专利分析师进行授课,围绕《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商标地理标志维护运用等进行解读。会后,与会人员表示,今后将努力挖掘和保护中医药这一民族宝贵遗产,为中医药振兴贡献力量。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宏志助航”专场双选会举办

         5月13日,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河南省2023届“宏志助航”专场双选会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23届毕业生夏季双选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本次双选会现场设立特色就业专区,提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选实效;线上采用“招聘直播+云播带岗”,拓展“云”就业招聘渠道。来自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0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9000余个。     此次参会招聘岗位信息还推送给全省6所“宏志助航计划”培训基地和周边高校,让更多毕业生提前了解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提高供需匹配成功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自2023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活动启动以来,在三个校区分别打造了“就业集市”,举办了20余场招聘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会100余场次,累计参与企业8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8万个。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全国公路品质工程示范创建交流会在信阳召开

         5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公路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河南信阳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促进行业典型经验交流互鉴,促进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全面推动交通工程质量稳步提升。郑徐高铁等项目荣获詹天佑奖,郑州机场二期工程荣获鲁班奖,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国道107官渡黄河大桥等17个项目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为河南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华东说:“全国公路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的召开,将对我省加快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等各项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必将推动河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全程跟踪服务企业

         “真没想到这么快,从项目签约到今天正式开工,你们帮了大忙了,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成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5月4日,经过短暂的假日休整,在位于邓州市三贤路与南二环交叉口的邓州市锦和纺织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秩序井然。面对税务局和花洲街道招商专班人员的回访,公司负责人杨浦激动地说。     据悉,该公司是花洲街道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该公司于4月25日正式开工,从项目确定正式入驻邓州,到开工投产仅用了36天,创出了花洲招商引资的“加速度”!     今年以来,花洲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聚焦全员全域招商,创出招商引资新效率。今年年初,该街道发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领导服务、双向激励和税收返还补贴等;街道干部全动员,横向联络,深度挖掘,不断拓宽招商渠道,针对新线索、新消息,成立专班,实地开展考察项目情况;组织招商专班与企业负责人对接,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落户。     下一步,花洲街道将以“企业服务日”活动为契机,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以优质服务、规范高效市场环境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地邓州。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开办企业“零成本”

         “我的企业要迁入新密,如何办理?”5月2日,在河北省开公司的樊先生来到新密市政务服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咨询。新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流程,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其办结了所有手续。     据了解,该市已与6个省市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实现跨省通办的行政审批。这一举措缩短了办事时限,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新密市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持续深入进行“多证合一”探索,优化企业开办环节流程,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同时,积极推行简易注销,目前已指导企业发布“简易注销公告”4200余份,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3800余件,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的比例已达到90%,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专区窗口综合受理和审批流程,构建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的服务模式,宣传推广营业执照智能审批,全力推进开办企业“零成本”。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尖椒移栽机械化达六成以上

         立夏过后,小麦正值灌浆期,内黄县的35万亩小麦套种尖椒也进入了最佳移栽、定植期,与往年不同,今年机械化尖椒移栽成了“主角”。     机械化尖椒移栽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移栽效果,同步实施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也奏响了当地尖椒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椒响曲”。     5月14日,在六村乡杨桑村尖椒种植大户李凤才的种植基地里,三台尖椒移栽机有序排开,工人熟练地操控尖椒移栽机进行辣椒苗移栽作业,大家分工合作,取苗、投苗、覆土。以前需要多人合作的工序,在尖椒移栽机的快速运行下,一气呵成。     李凤才说:“现在尖椒移栽都是机械化,三台机器同时进行。一台机器一天能栽7亩多地,三台机器一天就是20多亩。我这有260亩,12天基本上移栽完毕。如果是人工的话,三四十人,得半月时间。机械化移栽省工、省时又省力,成活率又高。”     内黄县大力推广实施尖椒机械化移栽,与传统的人工移栽相比,机械化移栽可一次性完成所有工序,并有效控制椒苗的行距、株距,不仅省去了间苗、除草、补种环节,也弥补人工移栽深浅不一、株距不均等缺点。同时配套铺设的水肥一体化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椒苗移栽效率、质量和成活率,也保障了椒农的经济收益。     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杨广军表示:“今年,全县机械化移栽面积将达60%以上,5月下旬,全县尖椒全部移栽定植完毕。”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淇滨区为农用水井买保险

         5月8日,记者从鹤壁市淇滨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区于近日创新建立农田水利设施投保机制,为政府投资兴建的304眼农用井购买保险,旨在有效破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难题。这种由市场主体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做法在鹤壁市尚属首例。     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权责不明、重建轻管的现象。为了有效破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难题,淇滨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引入“保险+维修”机制,通过发挥保险在风险保障、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新路。     据悉,该区统筹资金2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建设的可供农业灌溉使用的304眼农用井(含泵及其配套设施、地埋管、低压地埋线)纳入投保范围,对因暴雨、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和火灾等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坏由承保保险公司进行无偿维修,切实解决农田设施管护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管护不好等实际难题,实现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农用水井参了保,农田水利设施就有了‘护身符’。”淇滨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董长江表示,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投保措施,将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抗风险能力,解决灾后修复资金缺口大、维修成本高、修复不及时等棘手问题,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更多详情]
  • 15 2023-05

    全省设施蔬菜观摩会在汝南召开

        5月12日,来自我省与设施蔬菜相关的单位领导、合作社负责人等120余人相聚汝南,参观考察汝南县设施蔬菜产业,并就如何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发挥好设施蔬菜项目资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座谈。     据了解,驻马店市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建成蔬菜(食用菌)产业园区247个,打造了一批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供港蔬菜、蔬菜种苗等生产示范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75万亩,产量45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9万亩,年产量117万吨。仅2022年该市就投入2.81亿元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作为蔬菜大省,近年来,积极推进设施蔬菜发展,产量、规模不断提升,成为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设施蔬菜大县要将发展设施蔬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柱产业来抓,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作用。”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惠民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