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5 2023-04

    油菜花开引客来

         4月16日中午,正是周日,在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杨沟村杨沟人家农家乐饭店里,前来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     “随着油菜花旅游节的举办,到我们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每天中午都是爆满。”杨沟人家老板陈要坤高兴地说。     在杨沟美食街的一家新入驻的商铺里,店员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生意好,今天应该能突破百碗。”擀面间隙,商户褚建玲摘下口罩,擦擦额头的汗珠说。     油菜花旅游节是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旅游+”作为切入点,立足农业特色,做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举办油菜花旅游节,吸引周边游客来赏花、游玩,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以花为媒、以节兴产、以产带富”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擦亮了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为了使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示范区鼓励当地村民打开家门做生意,规划摊位统一调配,免费制作美食节标牌,安装照明灯,支持群众摆摊设点。据统计,自3月30日油菜花旅游节开幕至今,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共接待游客20万人;家庭民宿、特色民宿共计接待游客1500人左右。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田园牧歌响中原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养牛大县、奶业重点县,推进母牛扩群倍增,发展肉牛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摘自省委一号文件     □于涛     4月12日,61岁的赵宝付微信运动步数为22556步,好友排行榜第三;13日,他的微信运动步数为26271步,好友排行榜第一。     日均步数2万多、名次保持在前三是赵宝付的每日运动常态,这一切都源于他家的两个简易牛棚建在不同山坡的空地上。     建在山坡上也是无奈之举,赵宝付养牛的地方在泌阳县马谷田镇堡子村,属于浅山丘陵区,平整的地块属于稀缺资源。     “上坡喂饲料,下坡清牛粪,我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围着牛转。”赵宝付说,“我现在想盖个大的正规点儿的牛棚,把48头牛放在一起,更方便管理,但是实在找不到一块地。”     赵宝付的问题不是个例,数据显示,河南省耕地总面积1.2288亿亩,永久基本农田1.0176亿亩,占比高达82.8%,可用于发展养殖业的用地非常紧缺,种养结合难度加大。土地已经超越科技、资金等要素,成为制约河南“两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围绕用地支持保障,《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经批准可利用一般耕地、未利用地及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建设肉牛奶牛养殖设施。     泌阳作为养牛大县,如何解决肉牛产业发展用地问题?泌阳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祁兴磊说,要用两条腿走路,靠近山区,就采用放牧加舍饲的方式,其他地区就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前者放牧,可以节约喂养成本;后者发展家庭牧场,牛数量在20头到50头,利用现有的庭院或者空房子就可行,不用雇工,一对夫妻从粪便到防疫都可以解决,也能逐步走向专业化,做到精细化管理。     泌阳围绕打造中国“牛城”目标,享受的相关扶持政策很多。“多亏国家的政策帮助,我现在已经有26头母牛,最多的时候卖小公牛一次就卖了12万元。”赵宝付算过自己享受的扶持: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22头小牛每头补贴1000到1500元、买牛补贴1.8万元……     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说:“从散户到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再到大规模的养殖场,针对肉牛养殖体系的不同范围,河南都因地制宜地给予了政策支持。”     我省对规模场新建标准化畜位肉牛500个的养殖场,按照每个畜位分别不高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年约0.75亿元。2017年~2021年,累计支持新建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293个,带动肉牛规模养殖比重提升至32%,较2016年提高9个百分点。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进母牛扩群倍增,发展肉牛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规模化养殖和养牛大县的背后,一定需要母牛扩群倍增。”闫祥洲说,“种业是芯片,母牛就是载体,有小牛,才有后面的一切,产业才能发展。”     为推进母牛扩群倍增,我省在40个养牛大县实施了基础母牛保险政策,每年省级补贴保费由900万元增加至1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投保基础母牛,每头每年补贴不高于1000元,每年约1亿元;对养牛大县符合条件的养殖贷款按不高于2%给予贴息,每年0.6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张全勇说:“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河南发展肉牛产业恰逢其时;河南每年投入肉牛产业资金总量约4.5亿元(不含8亿元衔接资金),发挥出了联农带农的效果,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     赵宝付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早早在养牛的路途中摘掉贫困的帽子,培育了4个大学生,并易地搬迁到新分的两层小楼。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2023中国社旗·赊店书会举办

         4月22日,社旗县“说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社旗·赊店书会开幕。书会期间,除了河南省第四届“赊店杯”鼓曲唱曲大赛等活动外,还设有赊店书会全国摄影大赛、短视频大赛等赛事活动,让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让群众足不出户尽享曲艺盛会。     为打造文化社旗新高地,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赊店古镇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2018年,社旗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举办中断了30多年的农历三月三传统赊店书会活动,并已成功举办三届。在每届书会上,来自全省的专业团队曲艺工作者和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负鼓携琴会聚赊店,同台献艺,在赊店古镇上演了一场场原汁原味又接地气儿的曲艺“嘉年华”。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癸卯年灵宝黄帝铸鼎原拜祖大典举行

         4月22日,农历三月三,癸卯年灵宝黄帝铸鼎原拜祖大典在灵宝市举办,来自社会各界嘉宾、黄帝文化专家代表和灵宝干群齐聚一起,共拜始祖轩辕黄帝,弘扬黄帝文化,共祝祖国繁荣昌盛,愿人民幸福安康。     当天,同时举行了以“黄帝文化·文明探源·时代精神”为主题的黄帝文化研讨会,邀请专家对黄帝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深入挖掘黄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黄帝文化“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叫响灵宝“黄帝文化”品牌。     据悉,癸卯年灵宝黄帝铸鼎原拜祖大典是在省政协指导下,与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同一天举办,同一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并开展以新郑为主,灵宝、济源、新密等四地群众同唱《黄帝颂》活动。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珍爱地球 守护家园

         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举办系列活动,向群众展现爱护地球小知识、绿色矿山修复等内容,并为公众讲解如何爱护环境、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河南省自然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了“我的地球我来拍”摄影比赛、“豫知·自然——河南十大小小探险家”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     郑州环保教育博物馆开展了“环保博物馆+科普”系列活动,通过生动的科普让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强热爱地球的情感。     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利用旧物再利用进行创作,再次诠释了节约资源从娃娃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理念。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加强人工授粉 及时喷肥补充营养

         4月至5月是苹果的集中开花期,连日来我省降雨降温天气明显,为了将此次大风降雨的损失降到最低,4月24日,记者专门采访了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果树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苹果试验站站长郑先波,就花期遇雨的危害和补救措施为农民朋友及时支招。     苹果花期遇雨易造成花粉遇雨吸水膨胀,活力下降,柱头受精能力变差,受不了粉或受粉能力变差,导致坐果率降低。花期遇雨使花粉活力与到达子房的数量不足,落花后坐果不稳,造成第一次落花落果严重。     针对花期遇雨的补救措施,郑先波提醒农民朋友,雨后应加强人工授粉和放蜂,提高坐果率,适当推迟疏花疏果时间,待坐果稳定后再疏果定果。及时喷肥补充营养。在花期喷布非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用0.3%~0.5%的尿素水加0.1%~0.2%硼砂水溶液等,喷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坐果率并促进幼果生长。雨后及时加强霉心病防控。建议在雨后及时喷施多抗霉素或异菌脲。白粉病、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添加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或腈菌唑等;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添加乙蒜素或氯溴异氰尿酸等;喷药时要细致全面,树体喷药到有水滴为止,以减少腐烂病、枝干轮纹病的发生。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全员发动 争创“五星”

         4月20日,记者从漯河市召陵区委组织部获悉,自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荣获河南省2022年“五星”支部称号以来,该街道结合社区实际发展情况,吹响“全员争创五星”的冲锋号,发挥漓江路社区示范带动作用,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据了解,天桥街道对社区党员按照现住址重新编入所在网格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引导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成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参与者、支持者,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明确责任,建立工作台账,有效发挥社区党员服务居民的先锋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下沉机制,天桥街道结合网格化管理实际情况,由下沉干部在网格中担任网格长,全面充实社区一线工作力量。同时,实行网格员动态调整制,对“年事已高”和不能履职的网格员进行调整,选取热心志愿者担任,确保居民需求能第一时间回应,切实提高了网格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该街道还指导滨河路社区实施“1+4+N”工作法,创建法治社区,升级改造漓江路党群服务中心,重新划分功能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一张网”运行,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实施示范小区创建,以棉麻龙泰为重点打造“十美楼道”,推动形成爱党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风尚。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功夫市集千年庙会夜游经济

         4月24日,记者从登封市文广旅体局获悉,该市已为游客的“五一”假期备好“烟火气息与文化沉淀深度融合”的文旅盛宴,诚邀八方游客走进天地之中,深度体验少林功夫、感受厚重文化、品尝登封美食、观看嵩山日出。     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少林功夫的震撼,4月29日开始,少林景区游客中心广场每天将表演两场“印象少林大型迎宾仪式”,少林景区内2号演武场将举行武(舞)动少林大型功夫演艺,同期在嵩山少林景区打造首个以吸引年轻客流为主的功夫市集。同样在4月29日开始运营的嵩阳景区天中市集,是融网红美食、祈福文创、手工制品、汉服游园等于一炉的古风市集,将让游客沉浸在由“文化演艺区、特色美食区、文化文创区、非遗互动区、娱乐休闲区”等构建的江湖情境里。     4月26日,登封将启动运营的“夜游嵩山”项目,项目从嵩阳景区入口至峻极峰顶,以“景区夜间灯光亮化、主题文化场景打造、沉浸式特效体验、互动式演绎”等为主,将为游客带来嵩山游的全新体验。同时,“追光2023·首届登封嵩山电音节”将与“夜游嵩山”活动有机结合,为登封的城市夜生活注入新活力。     为保障“五一”期间游客出行安全和旅游服务的细致全面,少林景区在“五一”假日高峰期启用少林新游客服务中心换乘中心和少林景区生态停车场,共计能容纳车辆5000台次,循环可停放6000台次,嵩阳景区、中岳景区也将根据游客流量适时启用临时停车场。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今年以来,延津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推出“不动产登记+银行”工作新模式,简化不动产登记领域办事流程,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延津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回访活动。在回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开发商在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过程中存在领取预抵押证明困难,时间较长等问题。为此,该中心通过互联网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到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分别布设终端并开放办理业务权限,让企业和业主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登记手续。     据了解,延津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每周五将需要办理的登记业务报至银行审批,银行则在下周一反馈审批结果,中心再依据反馈结果办理登记手续。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以往从登记申请到银行审批再到不动产登记三个环节被压缩至一个环节,省去银行审批领取预抵押证明的时间,将整个流程缩短至5个工作日。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针织产业助增收

          4月21日,位于固始县张广庙镇的河南超翔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隆隆作响。“家乡发展得很好,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有搞头。”该公司负责人齐传国介绍说。     齐传国2019年从外地务工回来后,在张广庙镇创办了河南超翔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整合了优质的设计、生产和物流资源,从纱线到成品,专业从事针织生产营销工作,现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生产队伍和现代化生产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工艺,产品远销国内外,带动2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年产值达600万元。     近年来,张广庙镇以促进群众增收和巩固脱贫成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确定位以针织产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完善产业链条,用产业带动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张广庙镇有4家针织企业正蓬勃发展,并已初具规模。     “张广庙镇将以固始县纺织产业工作布局为契机,不断完善针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区域带动力和国内影响力,把张广庙镇建设成为能够满足国内外消费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在谈到针织产业未来发展时,张广庙镇党委书记许士科表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