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5 2023-04

    家门口发中药“财”

         4月21日,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许沟百草园内,绿油油的田七长得正壮,三五成群的村民拖着水管,麻利地施肥浇水。“我家有10亩地,流转给深圳百世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现在是在自己地里打工,一天能赚80块钱,离家近,活也不累!”药田边,金山街道庞村村张秀红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金山街道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出台土地、奖补等政策,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以田七、艾草、金银花为主,总面积1000余亩,逐渐形成规模。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以来,金山街道相继吸引多家优质中药关联企业入驻投资,采用“基地+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土地700余亩,用于金银花、红花、冬凌草等中草药种植,示范带动农户80余户,其中65户为脱贫户和困难家庭。同时,基地优先选用困难群众从事土地管理、药材采摘及初加工等工作,每年可增加季节性用工100余名。     “我们正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种植、加工、销售等中药材产业链条,让中药材产业形成气候、创出品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金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泽新说。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田间山药种植忙

         眼下,正是种植山药的最佳时节。4月20日,在内黄县繁阳街道李小汪村山药种苗地里,农户们正抢抓时节种山药,他们有序进行去土、筛检、测重、种植等工序,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     繁阳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小汪村党支部书记张瑞民说,村党支部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学习借鉴河北山药种植技术,引入麻山药、铁棍山药、双棒山药等多个品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药种植。目前,全村山药种植户12户,山药连片规模种植达300亩,成品平均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预计10月下旬开始采收,每亩收入约3万元,农户每户纯收入约1.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引进优质品种和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群众提供健康、绿色、环保、优质的山药产品,让特色种植业成为全村群众致富增收的新途径。”张瑞民说。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百名画师画牡丹

          眼下,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火如荼,市区各大牡丹园游人如织,人们争相观赏牡丹芳容。而在距市区15分钟车程的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4月15日,百名农民画师欢聚在“中国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激情满怀创作百米牡丹画长卷。     画师们摆开长阵,经过几笔勾勒、几笔晕染,一朵朵饱满、富贵的牡丹便在纸上悄然绽放,花头富贵、叶子洒脱、枝干大气,长卷整体生动活泼、神韵兼备。     据介绍,平乐村通过强化培训、定期交流、级别评定等多种途径,催生了1000多名牡丹画师群体,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5000余人,被称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成功创建了洛阳市首家国家级淘宝村,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推动牡丹画年销量40余万幅,综合收益达1亿多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心愿墙”帮村民圆心愿

         4月24日一大早,宝丰县石桥镇师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清锋便与村“两委”干部来到村文化广场东侧的“五星”支部创建“建议墙”前,记录村民最近留下的小心愿。     师庄村为什么要在村中的文化广场设置“建议墙”?     “‘建议墙’也叫‘心愿墙’,设立‘心愿墙’,目的是从满足群众的需求、诉求入手,在群众和村‘两委’之间搭建一个平台,让‘心愿墙’成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连心墙’。”胡清锋说,群众可以在“心愿墙”上晒出自己的小愿望、小诉求,村里在综合评估后,想方设法帮他们实现愿望,对于一些村里无法解决的愿望或诉求,会向上级反映或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在“心愿墙”上,群众近期用纸条留下的心愿有近20条,在“支部过硬星”的留言栏里,写有“希望村干部多带领群众致富,为有想法的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在“生态宜居星”的留言栏里,写有“村里的主干道修修,方便大家出行”;在“平安法治星”的留言栏里,写有“多在村民群里宣传防诈骗常识”;在“文明幸福星”的留言栏里,写有“希望开展几次乡村光荣榜评选”……     “看,村里500米的主干道铺上了柏油,群众方便多了,俺的小心愿也实现了。另一个村民提出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也已经评选,正在公示。”村民毛书红高兴地说,这面“心愿墙”真不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找村干部反映怕麻烦人家,但是在“心愿墙”上留下想法,村干部隔段时间就来记录了解,好多事不长时间就解决了。     自“心愿墙”设立以来,近30名群众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了上面,村“两委”主动认领,帮助群众实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心愿,把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宗旨落实到了行动中。目前,已为群众实现心愿或提供帮助19条(次)。     “我们将继续落实常态化服务机制,依托‘心愿墙’深入推进‘微心愿’服务,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胡清锋说。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河南俩乡镇,上火星了!

         4月24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其中,柘城县胡襄镇和濮阳县五星乡两个河南古乡镇成为火星地名。     胡襄镇为春秋时陈国开国之都所在,相传西周封舜后裔胡公于此筑胡襄城,故名。     五星乡是上古时代舜帝故里、卫国故都发祥地和五代后周开国皇帝郭威黄袍加身处。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14载,长居五星瑕邱达10年。如今,辖区内舜帝故里遗址被列为国家AA级景区,卫都遗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航天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鲁山酥梨“登上”省城公交车

         4月19日,一辆辆车身上印有“鲁山果岭酥梨硒梨之乡魅力董周鲁山果岭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认证标志”等字样的公交车穿梭在省城郑州的大街小巷,几个黄澄澄的大酥梨配图更是博得了市民的眼球。     鲁山县五里岭一带富硒酥梨种植面积覆盖董周、库区、观音寺等乡镇的38个行政村,种植规模近10万亩,年产酥梨5000万公斤,是鲁山县最大的富硒梨基地,也是鲁山县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据悉,五里岭酥梨已注册了“鲁山果岭”商标,并加以大力宣传推介。     如今驾车驶入沿五里岭岭脊修建的省道242,很远就能看见一座高高耸立的摩天轮,摩天轮直径有30米,在鲁山县尚属第一家,目前已经成了找寻五里岭酥梨基地的“新地标”。     “我们此次在郑州公交车上给酥梨做广告,就是要进一步提高酥梨的知名度,提升酥梨的品牌价值。”鲁山县副县长、董周乡党委书记王宏亮说。     据悉,此次鲁山酥梨在省会郑州进行宣传,共投放公交车20台以及电梯门横屏广告400块,时间将持续6个月左右。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信阳毛尖“云”上飘香

          “各位粉丝好!欢迎大家跟着我一起欣赏茶园风景,了解信阳毛尖制茶工艺,感受茶文化魅力……”4月18日,在信阳市平桥区震雷山的山间茶园里,卢青一边在茶树间穿梭,熟练地采摘茶尖;一边手持自拍杆,通过网络直播向全国各地的茶友们打招呼。     卢青在震雷山承包了300余亩茶园,今年春茶开采以来,她便尝试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既让网友实时体验“沉浸式”采茶,也介绍推广信阳毛尖的历史文化、制茶工序、冲泡储藏方法,并提供茶叶销售。半个多月来,她的直播间已经拥有3000多名粉丝,以生态茶园为背景的直播画面一经推出,就收获了网友的关注和不少订单。     近年来,平桥区坚持生态绿色理念,强化品牌建设,创新销售模式,引导茶企、茶叶合作社通过直播平台推进“互联网+”销售,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打造茶文化休闲体验线路,以“震雷山-郝堂-太平山-茶坛”红色茶旅、信阳毛尖故里平桥区茶乡春季踏青等旅游线路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杞县大蒜进京

         为进一步提升杞县大蒜及深加工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中国杞县大蒜北京推介会”活动将于4月2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杞县地处豫东平原,大蒜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杞县大蒜以品质优良、个大色白、肉质细腻、味美香辣、营养丰富著称,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当地特有的气候、土质条件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杞县大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被评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杞县大蒜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产量90多万吨,年交易量达200万吨,交易金额110亿元。杞县拥有河南省最大的大蒜电子交易基地,年网络销售大蒜14.5万吨,交易额超9亿元,被评为国家级出口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杞县大蒜冷藏业年储藏能力超100万吨,深加工能力40多万吨,蒜片、蒜米、蒜泥、蒜粉、“黑蒜”、腌制蒜等系列产品远销韩国、美国、中东、欧盟、东南亚、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15亿美元。     多年来,杞县县委、县政府持续实施大蒜富县战略,全力打造大蒜全产业链条,产业效益不断增加。2022年,大蒜产业总产值达242亿元,其中一产总产值约50亿元,二产总产值约62亿元,三产总产值约130亿元。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田园牧歌响中原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养牛大县、奶业重点县,推进母牛扩群倍增,发展肉牛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摘自省委一号文件     □于涛     4月12日,61岁的赵宝付微信运动步数为22556步,好友排行榜第三;13日,他的微信运动步数为26271步,好友排行榜第一。     日均步数2万多、名次保持在前三是赵宝付的每日运动常态,这一切都源于他家的两个简易牛棚建在不同山坡的空地上。     建在山坡上也是无奈之举,赵宝付养牛的地方在泌阳县马谷田镇堡子村,属于浅山丘陵区,平整的地块属于稀缺资源。     “上坡喂饲料,下坡清牛粪,我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围着牛转。”赵宝付说,“我现在想盖个大的正规点儿的牛棚,把48头牛放在一起,更方便管理,但是实在找不到一块地。”     赵宝付的问题不是个例,数据显示,河南省耕地总面积1.2288亿亩,永久基本农田1.0176亿亩,占比高达82.8%,可用于发展养殖业的用地非常紧缺,种养结合难度加大。土地已经超越科技、资金等要素,成为制约河南“两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围绕用地支持保障,《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经批准可利用一般耕地、未利用地及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建设肉牛奶牛养殖设施。     泌阳作为养牛大县,如何解决肉牛产业发展用地问题?泌阳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祁兴磊说,要用两条腿走路,靠近山区,就采用放牧加舍饲的方式,其他地区就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前者放牧,可以节约喂养成本;后者发展家庭牧场,牛数量在20头到50头,利用现有的庭院或者空房子就可行,不用雇工,一对夫妻从粪便到防疫都可以解决,也能逐步走向专业化,做到精细化管理。     泌阳围绕打造中国“牛城”目标,享受的相关扶持政策很多。“多亏国家的政策帮助,我现在已经有26头母牛,最多的时候卖小公牛一次就卖了12万元。”赵宝付算过自己享受的扶持: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22头小牛每头补贴1000到1500元、买牛补贴1.8万元……     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说:“从散户到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再到大规模的养殖场,针对肉牛养殖体系的不同范围,河南都因地制宜地给予了政策支持。”     我省对规模场新建标准化畜位肉牛500个的养殖场,按照每个畜位分别不高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年约0.75亿元。2017年~2021年,累计支持新建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293个,带动肉牛规模养殖比重提升至32%,较2016年提高9个百分点。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进母牛扩群倍增,发展肉牛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规模化养殖和养牛大县的背后,一定需要母牛扩群倍增。”闫祥洲说,“种业是芯片,母牛就是载体,有小牛,才有后面的一切,产业才能发展。”     为推进母牛扩群倍增,我省在40个养牛大县实施了基础母牛保险政策,每年省级补贴保费由900万元增加至1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投保基础母牛,每头每年补贴不高于1000元,每年约1亿元;对养牛大县符合条件的养殖贷款按不高于2%给予贴息,每年0.6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张全勇说:“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河南发展肉牛产业恰逢其时;河南每年投入肉牛产业资金总量约4.5亿元(不含8亿元衔接资金),发挥出了联农带农的效果,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     赵宝付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早早在养牛的路途中摘掉贫困的帽子,培育了4个大学生,并易地搬迁到新分的两层小楼。

    [更多详情]
  • 25 2023-04

    文化点亮生活

         专业级剧场设施、多功能文化服务空间……4月18日,随着洛阳市洛龙区正大文化交流中心开门营业,洛阳又增添了一处高品质的地标性文化服务场所。     当天,神都国色展演季活动首剧上演,国际歌舞剧《美美与共》与市民见面,40余位艺术家以精彩的歌舞演绎,让观众领略了丝绸之路沿线风土人情,感受多元艺术碰撞的文化魅力。     洛龙区是洛阳的政治、文化、商务和金融中心。据了解,正大文化交流中心包含正大剧院、沙龙空间、路演空间、复用空间等空间载体,试营业期间就以独具特色的外形风格与丰富的惠民文化活动“吸粉”无数。     据悉,神都国色展演季期间,主办方特别甄选推出“大师品牌——感受艺术之巅、青年品牌——乐享可劲造、亲子品牌——小蜜蜂艺术天地、城市品牌——市民乐享”4大系列近40场经典戏剧。由苏州昆剧院出品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心麻花”喜剧《瞎画艺术家》等将相继上演,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城市戏剧文化体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