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2 2023-04

    山野菜俏销农家乐

         4月9日上午,位于郏县茨芭镇北竹园村的马大姐土家菜馆,袅袅炊烟伴着鸡鸣、鹅叫,好一幅农家乐图景。北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菜馆负责人马孝果正将事先淘洗好的各类时令野菜摆放整齐,等待着食客的光临。     “这些野菜都是村民上山采来的,我们收购以后做成菜。每年春夏,咱这儿的游客特别多,都是过来吃山野菜的。”马孝果说。     “现在正是采木兰芽的时候,俺清早吃过饭就出去采,回来把菜焯水、洗洗后,就开始烙烙馍,好的时候一天光采木兰芽就能挣七八十块钱。”在菜馆务工的村民赵花挺说。     “这里山清水秀的,俺跟老伴儿没事就来玩。马大姐土家菜馆做的饭很好吃,具有当地风味。”游客荣凤婷说。     2016年,时任该村妇联主任的马孝果在镇政府和村“两委”的扶持下,带领村民到鲁山等地专门学习烹饪技术,回村后把特色野菜做成地道美食来吸引游客。如今,村里已开了近十家农家乐菜馆,家家生意火爆,日营业额均可达2000元以上。马孝果也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创业。     “下一步就是建设民宿,让游客吃好也住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马孝果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新乡市小店镇乡村“复兴少年宫”绘就七彩童年

        为丰富农村青少年儿童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河南师范大学“小康之翼”新乡村建设学会共同开展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支教活动于4月在该镇北街村正式开课。     第一周课程中,手工、绘画、篮球、礼仪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40余名儿童参与,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认真听讲、踊跃互动。     乡村“复兴少年宫”支教活动,不仅在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学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实践与展示的平台。     第一期活动于4月8日至5月14日间的每周末进行,该镇与学会将长期合作,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内容、提升成效、扩大范围,为农村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助力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在家门口圆梦。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地上树 树下菌

         4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禹州市方岗镇方南村的兰河林趣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整齐划一的地垄上,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撑着灰褐色的“小伞苞”破土而出;忙碌的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修剪、称重、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羊肚菌一年种植一次,一共能摘2茬,一亩地能收入四五万元。”望着长势喜人的羊肚菌,基地负责人方国灿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镇科学谋划,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羊肚菌种植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这是我第五年种植羊肚菌了,以前都是以每亩7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自镇里倡导发展林下经济以来,我开始尝试在国储林里种植羊肚菌,二次返租每亩只需要200元的土地租赁费,大大压缩了投资成本。”方国灿告诉记者,丰富的林地和优越的环境让他第一年尝试林下种植就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去年相比,他今年种的40余亩羊肚菌亩产提高了30%以上,产量达700~750公斤。     产业发展有动力,群众增收有底气。“制种、耕地,俺都在这儿帮忙,每天60元钱。由于离家不远,既能接孙子也不耽误干活。”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贾焕玲告诉记者。     据介绍,方岗镇拥有国储林种植面积15950亩,辐射15个行政村。为了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方岗镇科学谋划,充分利用林下经济不与粮争地的特点,加快推进“双绑机制”运行,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等经营模式,从育种种植、田间管理、企业销售等开展一条龙供销合作。     同时,该镇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发展林下草本中药材种植品种9个,种植面积达到1801亩,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国储林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羊肚菌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方岗镇副镇长张彦培表示。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完成与孩子们的“双向奔赴”

         两赴苍穹、在轨时间最长、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4月9日,英雄航天员陈冬回到家乡洛阳,到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见到惦念已久的孩子们。至此,陈冬和山里娃娃们双向奔赴,完成了绵延近500天的“太空之约”。     陈冬和栾川特殊教育学校结缘,要从一个“太空梦”讲起。“上太空,当宇航员!”2021年12月1日的一场公益活动里,学生李沛孺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陈冬听说孩子们的航天梦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视频互动。不仅送上祝福,陈冬后来又给孩子们寄来自己的签名照,鼓励孩子努力去实现冰雪梦、航天梦。     “可以说,李沛孺的心愿架起了陈冬与这群特殊孩子的桥梁。”栾川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吴拥军说,当得知陈冬再次出征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孩子们沸腾了,他们渴望从陈冬那里了解更多的太空知识。     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陈冬收到了两件家乡礼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为他创作的绘画作品及祝福视频,陈冬倍感欣喜。     春回大地,赴约栾川。陈冬的到来,让孩子们特别兴奋。“欢迎陈冬叔叔!”孩子们手拿五星红旗,为陈冬佩戴红领巾,赠送鲜花。     陈冬除了向孩子们赠送礼物,还向他们讲述了太空趣事和宇宙奥秘。当得知收到的手工作品要耗时几个月才能完成时,陈冬连连表示感谢。他说:“确实是我把我的梦想传递给他们,但是学生们坚持、努力拼搏的精神传递给了我,非常感动!”陈冬勉励孩子们:“坚持梦想,梦想终能实现!”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建言献策平桥区新集村发展

        为留住乡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坚持以“花”为媒,打造春季油菜花、夏季荷花、秋季高粱等乡村美景,发展美丽经济,带火乡村旅游。     4月8日下午,一场专家大咖乡村设计沙龙在新集村拙匠书院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此,河南农业大学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淮学院拙匠书院导师许卫平为来自周边县市区及本地关注“三农”的干部、企业家、专家和村民开展讲座。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切入点,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沙龙讲座主持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拙匠书院院长、博士、教授陈秀云说,本次沙龙旨在分享乡村建设思路、搭建多元振兴资源、助力乡村三产振兴。     听完讲座,大家又来到拙匠书院茶室,边喝茶边听拙匠书院副院长、黄淮学院特聘教授、乡村顶层设计专家黄寅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故事。     当天参加活动的还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黄淮学院拙匠书院副院长、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赵辉。     “这些专家、大咖没想到会走进乡村,来到我们身边,面对面听他们讲课,真是太接地气了!”参加讲座的村民高彬激动地说。     据明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介绍,2017年,明港镇提出建设“三院七坊”(三院:拙匠书院乡村服务平台、拙匠书舍共享民宿、拙匠乡品;七坊:茶坊、拓印坊、雕塑坊、绣坊、豆腐坊、擂坊、酒坊等)理念,其中的拙匠书院由新集村老供销社改造而成。     2018年,明港镇与黄淮学院签约,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开展校地合作,把拙匠书院作为黄淮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我们热忱欢迎有才之士来到乡村,为乡村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文化振兴助力。”王亚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2023年兰考桐花节等你来

         4月9日,以“人民的节日·民乐的盛会”为主题的2023年兰考桐花节在兰考县人民广场盛大开幕。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代表、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宣布活动开幕,活动当天,除了精彩的开幕式外,还有乡村振兴书画摄影展、中央民族乐团专场演出等活动,在不同的场馆,为桐花节助力喝彩。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泡桐的原产地,在兰考,泡桐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近年来,兰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及乡村旅游等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叫响兰考文旅品牌。2022年,兰考荣获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称号。     本次桐花节以展示形象、宣传品牌、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开展“制琴大赛”“金钟奖决赛”“《兰考》话剧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兰考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据悉,此次兰考桐花节活动将于5月14日结束。其间,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兰考定制家居博览会、兰考招商引资签约大会等活动,以花为媒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郏县姚庄乡樱花节正火热

         具有民族风格的高大红砖结构门楼做背景,绿色麦田、缤纷樱花、蓝天白云为幕,4月7日,一场以“水美原乡自在姚庄”为主题的樱花音乐会在郏县姚庄回族乡北门楼处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乡亲们到场观看。     当天,姚庄4A级旅游区第二届樱花节在此开幕。     《新时代新姚庄》模特走秀、音乐舞蹈《苏轼游姚庄》……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结束后,寿茶忆民宿宽敞的广场上,百叟长桌宴开宴,40多位80岁以上老人和30多名优秀老党员,在小号手演奏出的悠扬音乐声中,吃起姚庄特色流水席。道路两旁的樱花观赏区内,缤纷樱花美不胜收,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花海中摄像拍照,流连忘返。     据介绍,本次樱花节活动将持续到4月16日,其中4月7日为樱花音乐节暨开幕式、百叟宴,4月8日举办半程马拉松赛,4月9日举行自行车骑行赛。     近年来,姚庄回族乡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环境,发展全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坚持全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构建起多元支撑、全业共融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闯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武陟县三阳乡一对一服务养殖业

         4月4日,记者在武陟县三阳乡,沿着S232(原郑常路)一路东行,看到路两边白色大棚数不胜数,畜牧养殖产业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蓬勃兴起。     该乡有两大养殖加工企业(河南旭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田中禾农牧有限公司),一个是鸭产业,一个是鸡产业,一路相连,产业辐射全乡。     河南旭瑞食品有限公司采取“政府+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基本模式,逐步开展以肉鸭养殖全产业链为主导的战略布局,形成饲料、养殖、食品三大核心战略,发展成为以畜禽饲料研发及加工,集畜禽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及熟食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企业。     与旭瑞公司相距3公里,就是河南田中禾农牧有限公司,该公司有11个分场,总占地1100多亩,鸡存栏40万只,年销售收入超9亿元,年毛鸡屠宰加工能力达3600万只,年产6万吨鸡肉分割产品,“田中禾”“穆清一品”“太行人家”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     为把“万人助万企”工作落到实处,三阳乡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对企业一对一、零距离服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确保企业在健康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全面提升整体实力,打造一流规模养殖业、智能化和附加值高加工业。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温县为小微企业发展清障

         面粉经过拌面、挤压、切段、老化、洗面、烘干等长达20多个小时7道工序,化身为一块块圆形面饼……4月10日,河南省捞面姑娘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生产不停,产能不减。     作为温县的民营企业自主品牌,2022年4月才开始投产的“捞面姑娘”是典型的小微企业。“面粉来自本地优质小麦,料包取自本地调味厂,原材料全部来源本地,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带动了整个产业。”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温县在做强做优大项目大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激活产业内生动力,不断活跃“内循环”,推动乡村振兴。“财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这150万元贷款解了我们公司的燃眉之急,下一步我们要扩大产能,还得再招些工呢。”温县中桂圆瓦楞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2023年一季度,该县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这一平台,为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25万元,为193户农户发放贷款3335.7万元,稳住“三农”基本盘。此外,该县通过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给予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方式惠及小微企业,并且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该县还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小微企业“急难愁盼”,抓好“一件事一次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五件事,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四电”推广应用。     “下一步,温县将精准施策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让小微企业迸发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温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任之有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叶县残疾人办证免跑腿

         4月10日,叶县残联和叶县民政局联合在龙泉乡敬老院集中开展残疾人筛查、办证换证服务活动,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办证难问题,确保应办尽办、不漏一人。     今年以来,叶县残联通过调查摸底后,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及评残医师组成下乡办证服务队,深入全县18个乡镇(街道),集中开展为残疾人筛查、办证换证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对2200名残疾人进行了残疾类别和等级鉴定。     “县残联本着不落一人的原则,为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把温暖送到每一位残疾人心中。下一步,县残联将继续把为重度残疾人上门评定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尽快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理好残疾人证,落实好相关救助政策,切实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让‘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也不用跑’,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叶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梁红献表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