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2 2023-04

    商城县上石桥镇万亩艾草变身“绿色银行”

         4月2日,在商城县上石桥镇堆塘村艾草种植现场,彩旗招展,一辆辆旋耕机来回穿梭平整土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村民栽种艾苗的身影。汗水换来绿满山,不一会儿,一面荒坡便披上了绿纱。     “乡亲们,这几天天气晴好,咱们抓紧干活,再抢种200亩。满山艾草就是一座‘绿色银行’,全镇搞比赛,我们村不能落后啊!”堆塘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宏兴奋地大声吆喝着。     今年以来,上石桥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确定“政府引导、村委会管理、合作社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按照“全域统筹、三区联动、多点分布”进行布局,根据各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土地资源优势,利用集体“四荒”地,在原有艾草种植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连片发展,举全镇之力打造万亩艾草基地。     摸清荒山荒坡底数,挖掘种植潜力;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发动群众主动融入大产业,算清“产业收入账”;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和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外地种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聘请县农技专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为发展好艾草产业,上石桥镇做足了功课。     “艾草是‘懒汉作物’,种一次收5年,一年能割3茬左右,收益是传统农作物种植的三四倍。”该镇党委书记吴雪云说。     从年初至今,全镇32个村已整地1.3万余亩,预计4月底可完成全部种植。按照每亩产量2000斤算,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距离堆塘村5公里外的艾思缘艾业有限公司,2019年3月成立,拥有5套高端加工设备,是一家集基因储备、繁育、种植、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艾草制品专业现代化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飞旋,工人们正在加工艾草制品。     艾思缘艾业有限公司不仅与村集体签订了艾草种植收购合作协议,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艾草种苗,并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兜底收购成熟艾草,让艾草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如今,上石桥镇已成功探索打造出一条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的种、储、产、销艾草产业链,吸收本镇和附近村镇600多户村民就业。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百亩樱桃花开引客来

         4月6日,上蔡县齐海乡马庵村众鼎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大樱桃种植基地,百亩樱桃花满园绽放,一朵朵、一簇簇缀满了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不少周边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     “基地种植的樱桃有沙王、美国红、紫线蜜、俄八、明珠等十多个品种,不仅能满足各种商户的需求,而且通过精细化管理,预计5月中旬就能上市。”该基地负责人曹江培介绍,今年的花跟往年相比开得更好一些,意味着樱桃的坐果率会更高。除天气好能让樱桃花开得更好结得更多之外,背后也少不了农户辛勤的付出和种植技术的支撑,每年对樱桃树进行的几轮管护都尤为重要。     5年前,曹江培在外务工期间,了解到种植大樱桃经济效益可观,销售行情好,决心回乡种植大樱桃,在县、乡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下,农技人员对土壤进行检测,并传授樱桃树种植技术,曹江培从大连引进最新大樱桃品种,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的樱桃园占地100多亩、果树2000余棵,盛花期的樱桃园也成为周边群众观光赏花踏青的去处之一。     樱桃园的良好运营,也为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提供了机会。每年管护、采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时,曹江培就会在周边雇用村里的人来工作,最多时一天能有20多人,每人每天工资100元左右,长期在采摘园工作的,一年也能赚2万多元。     据悉,近年来,齐海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樱桃种植,预计产值300万元。樱桃树虽不高,却铺就了一条红红火火的致富路,也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科技赋能绘就“莓”好“蓝”图

         4月2日,在鲁山县库区乡栗村一处连片上百亩的蓝莓基地,大棚外的蓝莓树上有些花蕾仍含苞待放,而大棚内盆栽蓝莓树上的果实已有玉米粒大小。     “大棚里的蓝莓预计20天后就可以陆续上市,能比露地蓝莓提前一个月左右,这样就能卖上高价钱,一棵树的蓝莓能卖200多元。”来自吉林省的技术员刘胜旻说。     据刘胜旻介绍,他原先在大连庄河从事蓝莓种植,2018年听说库区乡为发展蓝莓产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就随老板一起来到这里创业。“我们的蓝莓上市早,有多重科技保障,大棚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只是其中之一。”刘胜旻说。     在蓝莓大棚的中间,2盏平板电脑大小、有多个光源,似乎是个LED灯的东西格外显眼。“这叫补光灯,能发出红外光和紫外光,连阴天时亮上几个小时,就能像太阳照射一样产生光合作用,促进蓝莓生长。”刘胜旻介绍说。     大棚里面还有几个小纸箱子。刘胜旻介绍,里面养的是熊峰,一种比常见的蜜蜂大得多、原产比利时、专门给果树授粉的蜜蜂。“一个大棚得放3箱,有四五百只,这些熊峰比普通的蜜蜂更勤劳,几百只熊峰就能把整个大棚的蓝莓全部授粉一遍。不过提供熊峰的商家做了技术处理,它们的存活期只有50天左右,也不会产蜜,所以得年年购买。”刘胜旻说。     盆栽蓝莓采用电脑控制施肥、滴灌技术,节约了成本。“如果蓝莓直接栽在地里面,水肥就会下渗,也会被地里的杂草吸收。”刘胜旻介绍说,虽然盆栽蓝莓的树冠小、产量低,但精品果多、上市早,比普通露地蓝莓树效益能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该蓝莓基地有33个大棚,其中盆栽蓝莓大棚17座,一个大棚里有700株蓝莓树。另外,基地露地蓝莓园里也有1.5万多棵盆栽蓝莓树。“露地的盆栽蓝莓也有省水省肥、精品果多的特点。”刘胜旻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科技做后盾“改”出高效益

         4月6日,开封市祥符区成恩合作社种植基地里,胡萝卜长势正好。     祥符区是我省传统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去年,仅万隆乡种植面积就超过4万亩。成恩合作社负责人杨卫川并不是胡萝卜种植的“老把式”,但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新技术的应用,他对今年的收益信心满满。     早在去年,杨卫川就多次咨询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就如何进行胡萝卜茬口调整、种植效益等问题求教。在专家指导下,杨卫川尝试将夏秋茬改为市场销路好效益高的冬春茬胡萝卜,“错峰上市”,提高收益,这正是杨卫川信心的来源。     在指导杨卫川“转型”的同时,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专家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胡萝卜宜机化加工用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推广胡萝卜早春小拱棚反季节栽培(两米小拱棚双垄四行)技术、胡萝卜定量精播编绳肥水一体化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郑州市蔬菜所蔬菜专家周建华介绍,两项技术的应用可降低50%的种植成本投入,可以有效解决冬春茬胡萝卜种植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有效促进开封地区胡萝卜产业发展。     自播种以来,专家多次到示范基地,开展关键技术田间技术指导工作。4月4日,一场寒潮大风天气过后,专家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生产实际提出及早揭去棚膜增强光照、抢抓时间抓好肥水管理等措施。“苗好一半收,今年的技术示范推广,在大大减少用工、种子使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成苗率。”周建华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4

    智能鸡舍为种鸡养殖再添“智慧羽翼”

         4月7日,西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万华畜牧设备生产车间,十余台智能化柔性折弯工业机器人整齐地挥动着“手臂”,6层、9层、10层、12层等超高层恒温式种鸡养殖设备依次映入眼帘,偌大的生产车间内只见少数工人手持平板电脑调整生产数据。     “装卸组请注意,运输粪污处理设备的车辆已经到达,请做好装箱准备。”工厂调度员陈伟拿着对讲机说,“这三台智能化粪污处理设备准备运往四川,都是智能化鸡舍的配套设施,每台设备的价格在100万元左右。”     走进万华云数据中心,排列整齐的服务器机箱中不断地闪烁着蓝光,液晶显示屏上的各项生产数据也随之更新。“为进一步优化生产质量,我们专门建设了MES、SFC系统和运营管理EPR系统,将传统的生产车间升级为智能化、可视化、透明化的数字化车间,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鸡笼及其零部件。”万华畜牧设备负责人张唯真介绍,为进一步方便客户养殖种鸡,他们还专门开发了万华云远程控制平台,只需下载App,就能在手机上实时查看鸡舍内各类实时数据和环境情况。     西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朱晓燕介绍,西平持续做大做强畜牧养殖机械装备制造业,法国新技、荷兰多赛等5家欧洲行业巨头和万华畜牧、金凤牧业等20多家本土龙头企业已经分别入驻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的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和河南省畜牧机械产业园,并且企业生产初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金凤牧业、瑞航农牧、万华畜牧等企业,依托数字技术加快转型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畜牧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西平县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11 2023-04

    烟田吃上“营养餐”

        清明已过,田间地头开始忙碌起来。4月6日,镇平县烟草分公司技术人员走进烟田给土壤“把脉”,量身定制“营养餐”。     在张林镇千亩烟田示范方里,该县烟草分公司李倩博士一边带领技术人员根据地块划分采集土样,以便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元素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施肥配方,一边对烟农讲解测土配方的意义和操作重点。现场烟农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对关键技术要点还不忘用手机录像和录音记录下来。     据了解,镇平县开展测土配方烟田1.9万亩,给出施肥建议清单160余份,全程提供施肥技术指导。本次测土配方同步还将开展所有种植地块位置标记工作,所采集地块信息、土壤信息纳入烟农种植基本信息管理平台,融合气象、水利等农业要素信息,为高标准烟田建设提质增效、智能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为建设现代化烟草农业、引领数字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更多详情]
  • 11 2023-04

    培育壮苗有真招“三不”“三防”“四做到”

        从2014年承包经营烟叶育苗工场起,经过8年多的摸爬滚打,卢氏县杜关镇荆彰村种烟大户常青超逐渐成了育苗界的行家里手,被烟农亲切称为“老把式”。     常青超承包经营的荆彰烟叶合作社育苗工场共有8个育苗大棚,每年可培育优质烟苗129万株,可供1075亩烟田移栽所需。近几年,随着烟叶育苗方式的更新换代,常青超越发认识到自己这个“老把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的新需求。于是,他放下身段,赶培训大集,参加资格考试,向专家求助,跟烟农交流,查阅专业书籍,终于没有落伍,跟上了烟叶高质量发展进程。     在常青超看来,提升烟叶育苗质量,光靠实干忠诚还不行,关键要不断提升技术。他把近些年专家讲的、书本学的、同行教的,与自己实践中摸索的结合起来,把主要技术要点总结为“三不”“三防”“四做到”。     “三不”,即不求茎高,合适即可。常规移栽苗控制在6厘米以下,井窖式移栽苗控制在3~4厘米,防止苗茎过高导致烧苗。不求棵大,根多即可。育苗期间要控上促下,防止叶长得过高过旺,促进下部根系发达,避免“头重脚轻”。不求青枝绿叶。断水炼苗期间,叶面喷洒营养液要科学减量,达到烟叶浅绿色、烟根白色、烟茎粗壮标准。     “三防”,即全程防绿藻滋生。绿藻发生较重的苗池,要及时更换营养液,较少发生的苗池,要及时喷洒防治药物。防止育苗前期夜间湿度过大、温度过低。间苗、定苗前后,苗棚夜间留足通风口,防止雾气凝结成水珠落下,造成棚内温度过低;如果白天高温,夜间可不关闭大棚保温门,仅关闭防虫网门,以通风降湿。防止四叶期至成苗期湿热导致烟根缺氧。白天育苗棚内温度不宜高于28℃,全天24小时有通风降温排湿通道;外界温度过高时,要及时使用遮阳网;连体大棚可使用风扇强制通风降温。     “四做到”,即做到干湿交替。搭设架台,改育苗格盘漂浮为湿润育苗,或封盘后放空苗池水,给叶面喷水,达到湿润育苗效果。做到早剪叶全断水炼苗,5片真叶时及时剪叶,剪叶前后喷洒防治病毒病农药,防止烟苗感染;后期根据烟苗长势确定是否开展再次剪叶;移栽前5~7天严格抽膜断水炼苗,实现控上促下目标;忌讳湿热环境炼苗。做到壮苗定苗。间苗、定苗环节,严禁人员在育苗棚内吸烟,严格消毒措施,确保烟苗大小一致、均匀,苗在穴中间位置,去除过大、过小或病苗、弱苗。做到全生育期覆盖防虫网。严格检查防虫网是否有破洞,有破洞的及时缝补更换;出入要随手关闭棚门,严防敞开。     常青超说,只要落实好育苗技术要点,加上悉心管理,定会培育出优质烟苗,助力合作社烟叶高质量发展。

    [更多详情]
  • 11 2023-04

    一年四季地不闲多元经营多赚钱

       4月7日,阳光明媚,舞阳县保和乡宗堂村烟叶育苗工场里,一排排烟叶育苗大棚格外壮观。     宗堂村历来有种烟的传统,村民、种烟能手王铁功几年前投资租赁土地建起了这个占地8亩的烟叶育苗工场,建有育苗大棚16个。     “今年全乡烟叶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几百亩,我将16个育苗大棚全部育上了烟苗,供应保和乡、文峰乡2000多亩烟田移栽。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育苗,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理,目前烟苗长势良好,到4月25日前后就可以移栽了。”王铁功说,除了育烟苗,他还每年种植烟叶60余亩。今年,为了倒茬,减少多年连作导致的烟田病虫害,他把去年的烟田种成了小麦,在育苗工场南边预留一块地种烟,最近正在施肥、起垄、打畦,为移栽做准备。     “这几年育苗卖商品烟苗,每年能挣七八万元;种烟卖烤烟,每年能挣二十五六万元;烟叶移栽后我在育苗大棚里种植吊瓜、羊角蜜、甜瓜等时令瓜果、蔬菜,每年又可以挣十来万元。一年下来,毛利达40多万元。”说起近几年通过种烟发家致富,王铁功非常自豪。除了自己烟叶育苗、种植烤烟,利用育苗大棚种植蔬菜瓜果,搞多种经营,王铁功还常年雇用村民打工,让村民足不出户有一份收入。     “有这样好的收成与烟草部门的支持和国家的好政策分不开。每年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烟叶分级等各个生产环节,上级烟草部门都派技术员悉心跟踪指导,村里的老少爷们也伸出援助之手,今年国家又提高了烟叶收购价格,种烟收成不好都难。”对舞阳县烟草分公司和村里父老乡亲的帮助支持,王铁功充满感激。

    [更多详情]
  • 11 2023-04

    集约化育苗侵染性病害防治要点

        炭疽病     症状表现整个苗期均可发生。发生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后可扩大成直径2~5毫米的圆形病斑。干燥条件下,病斑中央稍凹陷,呈灰白色、白色或黄褐色,病斑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可能有轮纹或小黑点产生,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     侵染条件环境温度较高、育苗基质持水量过大、剪叶或掐叶不及时、烟苗密度过大,均易导致炭疽病发生。     防治措施可用代森锌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生初期喷淋育苗盘面,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基本可控制病情继续。     猝倒病     症状表现整个苗期均可发生,以幼苗出土至大十字期最易发生。发生初期幼苗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真叶局部出现褐色水渍状斑,发生后期茎部似沸水烫过,呈暗绿色,最后病部腐烂并逐渐干缩,病苗猝然萎蔫折倒、干枯、死亡。天气潮湿时,病苗腐烂部分常产生白色菌丝,死亡后在苗床上形成补丁状病区。烟苗6~7片叶时感染猝倒病即停止生长,叶片呈苍黄色,根部发生水渍状腐烂,皮层易自中柱剥离。     侵染条件猝倒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低温、高湿是侵染的主要因素,温度持续在20℃以下、空气湿度大、基质含水率高,最易导致该病发生。     防治措施烟苗小十字期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宝大森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一次,以预防猝倒病的发生流行。若烟苗6~7片叶时发病,也可选用上述药剂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喷药的同时要及时剔除病苗,揭膜通风。     立枯病     症状表现一般在烟苗三叶期以后发生。侵染部位为烟苗茎基部,起初在茎基表面形成褐色斑点,之后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导致茎变细,最后病苗干枯甚至倒伏。烟叶侵染部位及周围土壤上常有菌丝黏附,有时甚至能在严重的病株旁找到黑褐色菌核。     侵染条件环境温度低、湿度小易导致该病发生,苗床温度低于20℃时发病较重,特别是揭膜后遇干旱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措施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喷药的同时要及时剔除病苗。     根黑腐病     症状表现主要在烟苗3~5片叶时发生。被侵染的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发黄、矮化,与缺氮症状类似。天气温暖时,多数病苗可生出新根恢复生长,但高矮不一,抗逆性差。     侵染条件该病属冷湿型病害,17℃~23℃时最易发生,营养液呈酸性时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宝大森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每次间隔7天。也可将上述药液直接混入漂浮池水中。     病毒病     症状表现烟叶苗期的病毒病以普通花叶病为主,黄瓜花叶病极少发生,一般在移栽后20天内流行。普通花叶病病毒侵染幼苗后,新叶沿叶脉组织变浅绿色,呈半透明的脉明症,几天后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黄瓜花叶病发生初期叶脉透明,叶面出现泡斑,或沿叶脉有深褐色闪电状坏死。     侵染条件普通花叶病主要通过育苗盘等育苗旧物资及剪叶等农事操作引发,黄瓜花叶病主要通过蚜虫和农事操作引发。     防治措施每次剪叶前交替使用菌克毒克300倍液、病毒必克500倍液、毒消600倍液等病毒抑制剂进行预防,用药浓度宜低不宜高,量不宜过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防止产生药害。烟苗移栽前2~4天必须再进行一次病毒抑制剂或杀蚜剂的预防性用药。     防治措施先用0.1%硫酸锌与0.2%尿素交替喷施2~3次,再用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2%金叶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8%抑毒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更多详情]
  • 11 2023-04

    创建清廉机关打造“清风阵地”

         去年以来,博爱县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清廉机关的创建目标,先后开展了专题主题党日“践行二十大传承好家风”“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清廉机关创建活动,多措并举打造高品质“清风阵地”。     实施理论武装铸魂行动,持续强化警示教育。全年共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累计26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集中观看、手机阅读等方式收看家风不正典型案例警示录,确保警钟长鸣,坚守廉洁底线。     开展“四力”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把增强“四力”作为担当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重要保障、锻造过硬本领的必由之路、深化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在全县宣传思想战线开展了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工作,持续强化崇廉氛围。去年以来,在全县评选出“星级文明户”300多户,推荐评选市级“文明家庭”6户、省级“文明家庭”2户;开展了2022年度博爱县“乡村光荣榜”人物选树活动,共选树12类120名先进典型。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