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5 2023-03

    讲好水产故事 办好水产实事

         3月13日至14日,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在郑州召开。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杨玉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总工程师李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铁庄作工作报告。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部分水产院校领导及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和部分行业经营主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会议提出,今年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加强水产推广体系能力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上台阶;加强模式创新,推动“五大行动”提质量、上水平、强标准;加强科技引领,推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渔业生态环境检测工作上水平;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全系统履职尽责能力再提升。     会议强调,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按照省委“三农”工作部署和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工作要求,以“巩固、充实、提高”为工作着力点,以稳面积、扩产能、增特色、强宣传为重点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郑州市、西平县围绕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水产绿色健康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等主题作典型发言。广州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河南师范学院水产学院等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战略合作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更多详情]
  • 15 2023-03

    淅川 “引凤归巢”促振兴

         “此次活动,是立足淅川实际开展的重大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活动。我们要用真情唤起广大乡友浓浓乡情,激发他们回乡热情,真正让乡友们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3月13日,淅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兵动情地说。     为进一步发挥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强化乡情亲情联系,鼓励引导在外人才回归家乡创业就业,近日,淅川县启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邀请淅川籍在外人才,回到故乡淅川,走一走,看一看,激发回乡创业意愿,共谋家乡发展大计。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淅川县要求各乡镇、街道建立在外人才微信联络群,对本辖区在外人才进行“拉网式”摸排统计,了解掌握清明节返乡情况,按照“一乡镇(街道)一册”原则,对在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并根据前期排查掌握的清明节返乡信息,接送在外人才返乡。     淅川县将举行返乡人才考察活动、家乡建设恳谈会、项目签约仪式、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座、重点企业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淅川城市建设之变,积极宣讲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把在外人才的思乡之情转化为助乡之举,促进人才回乡、项目回移、资本回流、技术回归、智力回哺,为加快淅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让乡村“绿净美”

         “现在种上金盏菊、矮牵牛,等到六七月份就开花了!去年村里评‘美丽庭院’,俺邻居都评上了,今年俺也要给家门口打扮打扮!”3月6日,获嘉县太山镇太山村村民王来平一边栽种花草一边告诉记者。     近年来,太山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节点向全域、由薄弱向完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推动全镇环境不断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今年以来,该镇对村庄道路、坑塘沟渠、背街小巷等进行了整治,清理垃圾杂物等1400余吨,排查违规建筑21处,栽种树木、花草等5万余株,绿化面积489.4亩。利用旧条石、旧砖瓦等物品,打造了停车场、村史馆、小游园等。     同时,该镇还通过人才数据库,评选出“乡村工匠”7名,并多次邀请“乡村工匠”到各村指导环境优化工作,促使全镇环境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赋能民营企业发展

         3月3日,洛龙商学院在洛阳市洛龙区正大国际中心揭牌成立,这是该市首个区级商学院。     洛龙商学院由洛龙区工商联牵头成立,采取“政府助力搭平台、三方运营聚资源、协同发展助产业”的模式,以公益培训为载体,根据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搭建企业联谊交流平台,提升管理者专业素养,助力区域产业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洛龙区坚持贯彻落实“全力拼经济”的发展理念,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举办企业座谈会等举措,为辖区民营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诉求化解渠道,构建高质量发展环境。     “接下来,洛龙区将持续围绕‘对标深圳南山建设创新高地’总体目标,对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采用学习调研、专题讲座等方式,开设涵盖资本运作、智能化转型、上市辅导等内容的培训课程,全方位提升辖区企业家专业素养、管理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洛龙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为古建筑“治病驱虫”

         3月6日,河南省文物局在登封市城隍庙举行“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登封综合科研基地”挂牌仪式,标志着我省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多达39980处。为促进我省文物建筑保护事业发展,提升我省文物建筑保护科研水平,更好防治生物病害对文物建筑的影响,河南省文物局依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设立“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和“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登封综合科研基地”。     登封是我省文物建筑最为集中的县市,登封市文物部门较早就开展了文物生物病害防治和文物建筑维修保护的探索,先后启动了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城隍庙等文保单位的白蚁防治工作,为此河南省文物局把两个科研基地设在登封。     值得注意的是,两科研基地中的“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口袋公园”装满叶县百姓幸福

         3月8日,叶县城区新建的祥和园里,杏花怒放、垂柳吐絮、月季萌芽,干净整洁的游园步道上,群众或漫步赏景或闲坐聊天,开启一段惬意的休闲时光。     “近两年,多了很多这种小游园,我们经常带孩子出来遛弯散步。”附近居民刘晓燕开心地说,“如今叶县环境越来越好了,开门就是景,出门就能玩。”     祥和园位于昆阳大道与盐城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面积6399平方米。这处“口袋公园”,之前曾是私搭乱建、荒草丛生的城区“牛皮癣”。园区增设了特色廊架、广场、跑道、儿童活动区等,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活动需求。     在建的杨林诗道,全长约680米,占地约1.7万平方米,是由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场地改造成的带状绿地公园。在建的普惠园,占地9845平方米,是利用城市中心的荒芜角落建成的健身游园。     从“牛皮癣”到“天然氧吧”,得益于叶县制定的“口袋公园”建设计划。     2022年以来,叶县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和“宜路则路、宜园则园”的原则,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利用街角废弃地,通过“见缝插绿、补绿植绿”等方式,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谋划建设一批“小、精、特”的街头游园、“口袋公园”、社区公园,整体提升县城绿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在“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该县坚持“一园一方案”,结合不同群体需求,在增花、增绿、增光、增果、增水、增特色风貌的“六增”基础上,通过“绿美+美化+彩化+文化”,提升口袋公园的内涵和品质,让群众入园就能感受县域文化魅力。目前,叶县已先后投资近9000万元,建成玄武西苑、玄武东苑、花园广场、祥和园、颐园等10个“口袋公园”,普惠园、杨林诗道、悦来园、刘庄游园、郑庄游园、李寨游园、广场西街游园等9个游园正在建设中。     “下一步,我们将以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继续挖掘城市的闲置地、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同时,不断探索建立有效的管护机制,提高公园绿化管理养护效率和水平,保证养护质量和景观效果。”叶县园林绿化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宋凤丽表示。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来伏羲山 赏万亩野生杏花

         3月9日,新密伏羲山第十七届杏花节开幕式在伏羲山下举行。伏羲山风景区内野生杏林资源丰富,拥有国内罕见的万亩野生杏林,每年三月前后,漫山遍野的杏花竞相吐蕊、清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近年来,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深刻把握新密市“古城、山城、旅游城”的特色优势,深度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建设“伏羲山休闲山水游目的地”和创建“伏羲山5A级景区”为契机,强化节庆活动服务能力,做大做靓做强特色文旅产业,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有惊喜、可触及、能留下”的伏羲山文旅IP,带动全区全域旅游、乡村振兴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全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300万元,年游客接待量突破600万人次。     作为郑州乃至河南的一张亮丽旅游名片,伏羲山杏花节从2007年开始举办,已连续举办十六届。相比于往年,今年杏花节规模盛大、活动丰富、亮点纷呈,围绕“生态游”“慢生活”“新文旅”三个关键词,深度挖掘万亩野生杏林的自然生态禀赋,3月9日至12日举办琴棋书画诗酒茶活动,沿山间小路布置古筝区、品茶区、汉服租赁地及旅拍服务点。     本次杏花节,还加大了对伏羲山特色美食、风土人情、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3月9日至12日将在楼院村杏花文化广场举办文创市集,展现当地风物和民俗文化的魅力。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羊肚菌成群众致富产业

         3月6日,泌阳县铜山乡楼房岭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奇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羊肚菌种植大棚。     “自从去年11月种上,我基本上每天都来棚里看看,一天不来心里都不踏实。这几天,羊肚菌真是一天一个样,再有几天,就可以采摘头茬了,能连着采两三茬,一直采到清明节前后!”望着一个个鲜嫩的羊肚菌,李世奇满怀期待地说。     李世奇介绍,2022年秋天,抱着发展特色经济的美好愿望,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到马谷田镇、官庄镇考察,并邀请食用菌专家来村里传经送宝。     经过多方论证,楼房岭村确定了把发展羊肚菌种植作为“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并成立了羊肚菌合作社。合作社从6户村民手里流转了近15亩土地,建设了12个种植大棚。     通过建立合作社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楼房岭村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村集体得到了一份持续的租金收入,村民们不但能够拿到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合作社务工拿一份打工收入。     经过专家科学指导、农户精细管理,12个羊肚菌种植大棚将于3月中旬喜获丰收,预计亩产约1000斤鲜羊肚菌,亩均收益达4万元以上。小小羊肚菌,撑起了群众“致富伞”。     李世奇介绍说:“楼房岭村环境条件得天独厚,适合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愿意带头投资种植,率先摸索出一条成熟的道路。”     “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探索深加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羊肚菌种植。”李世奇说,“种植羊肚菌的首年收益,将全部拿出来,作为启动基金资助大家种植,希望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长葛搭建平台促食品行业产销对接

        “产销对接会结束后,我们直接就签订了400万元的订单!”3月6日,长葛市天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袁高磊高兴地说,长葛市食品行业产销对接会的举办,让大家了解了企业的特色产品,促进了企业销售额增长。     据了解,为搭建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长葛市于3月3日举办了食品行业产销对接会。41家供方企业、190家需方企业和来自各地的客商参展,供需企业现场签约金额3400万元,参展客商签订购销合同2300万元。     食品行业产销对接会是长葛市贯彻落实“豫材豫用”“许材许用”工作要求,支持全市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拼经济抓发展、力促经济“开门红”的又一重要载体。     食品加工产业是长葛市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一直受到该市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市已形成众品集团、紫米食业、天健食品等40家食品企业创优争先,产品涵盖肉制品、米面制品、烘焙食品、调味品等,销售网络辐射全国的产业体系,全市食品行业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

    [更多详情]
  • 14 2023-03

    宝丰县 小麦“喝”足返青水

         一渠碧水,蜿蜒流淌,穿闸门、入田间,滋润了碧绿的麦苗。3月10日,在宝丰县“引汝(汝河)入宝”渠沿岸,抽水机械轰鸣,农民正抢抓时机对麦田进行灌溉。     “今年灌溉供水很及时,对于冬小麦返青有很大帮助,这一茬水浇下去,我这3亩多地再增产500斤粮食没问题。”正在忙着灌溉的肖旗乡土桥铺村村民武朝刚满脸喜悦地说。     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冬小麦正值返青起身期,浇好春季农田灌溉“第一水”,是支撑夏粮丰收的关键。宝丰县水利部门针对北部乡镇用水需求,提前谋划“引汝入宝”工程调水工作,为春灌做好水资源保障。     “春灌以来,我们先后利用龙兴寺水库灌区、河陈水库灌区和昭平台水库灌区实施了三批次调水,此次计划调水300万立方米,目前已调水约100万立方米。”该县水利局局长李鸿昌说,“调水期间,县水利局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深入干渠一线科学调水配水,引导群众合理灌溉、节约用水。”     据悉,“引汝入宝”渠水流经赵庄镇、商酒务镇、肖旗乡三个乡镇,涉及石河、净肠河、小泥河等4条河道,每年能持续为沿线提供农田灌溉用水及河道生态补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科学编制灌溉方案和灌溉计划,锚定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科学调配水量,全力以赴做好春灌工作。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发现、解决好灌溉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春灌工作顺利开展。”李鸿昌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