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3-02

    同心编织“共富结”

        2月12日,位于邓州市陶营镇王良村的焕姿工艺公司院内,数万件中国结产品正在装车准备外运。这些产品是当地村民巧手编织的成果。     2021年4月,脱贫户葛吉昌使用扶贫信贷资金创办了焕姿工艺公司。创办初期,仅有3间厂房、7名工人,销路也没有保障。2022年2月,陶营镇小微企业发展专班来到公司调研,积极帮助该公司到外地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回来后,葛吉昌利用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建起占地1200平方米的厂房,工人也发展到了126人。同时,他还设立了义乌直销门店,建立了电商销售渠道。     生产工艺提升了,销售渠道畅通了,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年实现效益100余万元,为当地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使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乡村产业“加速跑”

        “这是节后发往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第三批‘三樱’辣椒,这几天已经运送了1500多吨。”2月7日,在通许县大岗李乡辉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辉一边现场调度一边说。     春节刚过,作为大岗李乡辣椒购销第一大户,张小辉科学研判,积极对接市场、组织货源,辣椒购销业务应接不暇,带动了大岗李乡1000多人从事辣椒收购和村民就地务工。     在合作社交易市场,不时有种植户来售卖辣椒。“辣椒优质优价,我的辣椒品质优、卖相好,一亩就卖了5500元。”户岗村辣椒种植户张留生说。     位于大岗李乡的开封香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酸辣粉、麻辣粉等产品。在公司生产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正加速生产酸辣粉,来自附近村庄的3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负责人马瑞丽开心地说:“节后订单特别多,往年都是过完正月十六才开工,今年提前了好几天,要不根本生产不出来。”     “连日来,大岗李乡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下沉一线、靠前服务,走进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暖心行动促进辖区内各类产业‘加速跑’。”大岗李乡党委书记谷爽说。(焦宏昌厉苏宁徐振龙)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暖心服务“来敲门”

        “感谢夏禹社区帮我们处理好邻里矛盾,让我们以后好见面。”2月11日,禹州市颍川街道夏禹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站峰带领社区干部、民警处理好葛某某、刘某某的邻里纠纷后,葛某某连声道谢。     葛某某、刘某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春节期间因学生在家上网课挪动桌椅产生噪声发生矛盾。双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从埋怨到指责、从争吵到报警,火药味一度升级。社区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单独联系葛某某和刘某某进行调解,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颍川街道开展了“党员进万家送温暖”活动,聚焦民生难点,走访慰问暖民心;聚焦民生堵点,解决问题顺民心;聚焦理论成果,广泛宣讲聚民心;聚焦社会和谐,文明创建得民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暖心服务直抵群众身边。     活动中,该街道组织宣讲培训17场次,受众2000余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个,排除矛盾隐患42起;对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分析问题症结、制订化解方案,限期解决。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路畅业兴乡村富

        “以前路不好,骑车遇到下雨天,都不敢走。”2月10日,说起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安阳县崔家桥镇郭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军军颇有感触,“如今,‘通村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出行方便了,农产品也更容易销售了。”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村庄因为道路不通,水果满枝却没有销路。为解决这一难题,安阳县逐步形成了“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的发展格局,在通过以“公交客运+班线客运”运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带动了一大批以黄桃、番茄等种植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基地发展。     据了解,该县先后完善提升农村公路绿化300公里、“路宅分家”200余公里,建成了100余公里的精品环线,一条条“瓶颈路”变成了盘活农村地区资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登封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

        2月13日,记者从登封市文广旅体局获悉,登封文旅集团今年将依托嵩山和少林两大IP,把握旅游城市特性,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深度营销,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和新业态的精准植入,全面推进文旅融合。     作为拉动消费的“重头戏”,登封文旅集团今年将陆续出台“漫游嵩山一票通”、重要节假日门票优惠、限时免票、半价优惠和旅行社带团等一系列政策,强力拉动客源市场;依托21条红色培训线路,大力培育和开拓红色培训市场,融合旅游资源产品和红色文化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将国学、功夫、养生、国风六艺体验等融入研学产品,打造全要素研学基地;利用“漫游嵩山”微信小程序,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登封旅游“线上大超市”,构建全领域、全时段的旅游体系和全方位服务体系;以智慧旅游为平台,引领带动大熊山、摘星楼、范家门等景区,打造多条、多点、多种体验旅游线路,拓展周末休闲游市场;在2022年推出的文创产品基础上,持续不断开发嵩山旅游文创系列产品。     同时,登封市还将抓项目、蓄后劲,全力推进“六个一”项目,即:建成投用一个少林新游客服务中心;批复开建一条嵩山索道;谋划植入三皇寨森林公园一个高端民宿、户外探险及康养业态;开工建设峻极阁、峻极寺游客中心项目;实现“四库联动·水漾嵩山”规划批复,开建一个先行片区;完成一条“时光隧道”综合体验项目建设。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洛阳有个“大厨村”

        正月十五一过,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耿沟村的大厨们,就收拾好各自的家伙什,纷纷赶往省内的多家酒店、食堂和小吃店。     “节还没过完,‘吃货’们就打来电话催开业了,得赶紧回去张罗了。大伙外出聚餐明显多起来了,今年准备把小店装修升级一下。”“阿园撸串”老板杨园园说。     耿沟村是远近闻名的“大厨村”,这里的厨师们因为手艺精、厨德好、人勤恳而广受各酒家欢迎。相传明初战乱,山西省洪洞县的耿姓兄弟迁居至此,由于村子土地贫瘠、久旱少水,为了生计兄弟俩只能重操厨师祖业,融合豫菜精华制作出的洪洞酥肉、油炸馓子、农家卷煎等宴席菜名震十里八乡。     村里的吴德宪师傅,师从豫菜泰斗赵继宗,博采川菜、湘菜、粤菜、淮扬菜精华制作的鲍鱼东坡肉、红烧黄颡鱼、大葱烧海参、蟹黄狮子头等,享誉本地厨师界。他多次在郑州亚细亚大酒店、洛阳凯旋门大酒店为省内外贵宾掌勺并获得盛赞。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厨艺的就有130余人,其中有60余人来自耿沟村。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仅有300余户的小山村,已经走出了近百位大厨,硬是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每到春节,在外的大厨就像候鸟一样,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今年返乡过年的大厨格外多,村里穿梭而过的车辆悬挂着各地牌照。     1987年出生的杨园园,被称为新一代大厨。“做厨师是父辈们留给我们的谋生之道。如今消费市场和以前大不相同,年轻人更喜欢新潮、吃出花样,只有多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顾客需求,在餐饮业市场立足。”杨园园说。     “大厨是耿沟的招牌,如今,全村每年能赚几十万元甚至更多的人家很多,带动了全村五六百人外出就业。”同为大厨出身的耿沟村党支部书记范伟峰兴奋地说,“今年,我们计划筹办全村厨艺大赛和创新菜品品鉴会,让更多村民掌握厨艺技能、增强致富本领!”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镇平县全力保障春耕春管

        2月14日,在镇平县侯集镇袁营村麦田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正带领群众认真查看苗情,教大家综合运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     “我种了1100多亩小麦,有一部分是三类苗,我一定按照专家教给的方法,及时浇水追肥,促进苗情转化。”侯集镇种粮大户姜波说。     镇平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82万亩。目前,该县已组织农技小分队分赴各地,通过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群众科学春耕春管,为夏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和农资配送中心网络优势,多措并举做好春耕备耕农资的储备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通过农资配送服务车,配送至春耕春管一线。     “我们成立了4个农资服务小分队,深入各村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群众需求。目前,我们已组织各种化肥1000余吨、农药1050件,可满足周边群众春耕需求。”贾宋镇供销社农资服务中心主任薛志刚说。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发展食用菌“产加销”年产值近1.6亿元

        2月11日,卢氏县双槐树乡寺合院村领峰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这些香菇采摘后,将被陆续发往市场。     “现在,县里大力发展和扶持食用菌产业,既给政策又给贷款,还提供销路。我承包了20个大棚,有20多个工人常年务工,每年净收入近30万元。”尝到甜头的菇农董保山,干劲十足地说。     “今年香菇行情不错,春节后就不断有客商上门收货。昨天,成都来的客商在我家买了1.5万斤干香菇。”在槐西新村香菇市场,从事香菇烘烤销售的姚根怀说。     “2022年,全乡食用菌产量突破2000万袋,年产1000万袋的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投产。”双槐树乡乡长宋虎威说,“在槐西新村有4家合作社、50余户群众,自筹资金从事香菇生产原料销售、烘烤加工、分拣包装,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集生产资料销售、食用菌加工、产品外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带动周边600余人就业,年产值近1.6亿元。”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率达100%

        “多亏恁给俺大孙子介绍工作,现在他在厂里上班,一个月工资6000多元呢,顾住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不成问题。”2月13日,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脱贫户杨时清,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前来帮扶的驻村工作队队长。     为做好春节后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返岗复工工作,淇滨区围绕“就业一人、幸福一家”的工作理念,分类施策,因人制宜,积极探索建立就业库、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搭建平台等模式,通过加强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务工情况监测排查、开展素质提升、强化引导激励、科学设置岗位等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全区1146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部就业。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建材产销对接现场签约9700万元

        “前几天的许昌市建材行业产销对接会,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2月13日,天瑞集团禹州水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久锋告诉记者,政府搭建的这个对接平台及时、精准,经过交流,公司与许昌市一家企业现场签订了供需意向。     为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禹州市提前谋划,积极组织属地18家建材重点生产企业参加此次对接会。对接会上,禹州市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天瑞集团禹州水泥有限公司、禹州市高亿节能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上台推介产品。     近年来,禹州市建材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水泥、耐材、骨料等为主的绿色建材行业体系。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建材企业73家,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实现增加值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0.1%。     参加对接会,有助于提高禹州建材产品知晓度,对促进企业产销有效衔接、扩大本地建材产品市场份额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该市两家企业已与需求方企业现场签订了供需意向,金额共计9700万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