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7 2023-02

    融合“农文旅”培育新业态

        “我们举办了袁集村首届灯光节,还邀请了豫剧团进村展演,日接待游客达3500人次以上。”2月14日,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党支部书记周尽中说。     袁集村是舞阳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去年以来,该县组织乡村文化合作社先后创作文艺作品累计80余部,进农村、社区、企业演出达450余场。     “好几年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民俗表演了。”提及舞阳县民间艺术大赛,城区居民韩女士颇为感慨。     春节期间,有200多支民间艺术团队报名参加舞阳县民间艺术大赛,龙舞、高跷、秧歌、锣鼓等精彩节目让群众应接不暇。同时,吴城镇北高村晚、莲花镇白庄村晚等数十场乡村村晚也成为舞阳县一大特色。     近年来,舞阳县依托贾湖遗址、舞阳农民画等地域特色,持续加快“农文旅”融合步伐,建成了贾湖遗址博物馆,开通了幸福乡村游2号线,把贾湖遗址、北舞渡古镇、沙河湿地公园等文旅资源串珠成线,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去年我们累计接待散客近10万人次,创收约120万元。”贾湖村党支部书记贾军辉说。     依托“农民画+研学游”模式,舞阳县先后打造袁集村、胡岗村等一批农民画专业村。去年,该县新增年轻画家20余名,创作精品农民画500余幅,开发农民画系列衍生产品10余个,年销售额超100万元。     “我们将坚定‘以文增信’的工作主线,用好、用活丰富的文化资源,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实现‘农文旅’有机融合,让新兴的文旅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说。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麦田“问诊”

        2月16日一大早,苏斌和王向花来到单位与县科协副主席邢友峰、县高级农艺师郭海川会合后,就赶往太康县高朗乡前岗村缘依上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苏斌和王向花是太康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当天,他们要去给村民现场讲解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到了合作社,20多名村民和种粮大户正在此等候。“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一名高级农艺师,现场给大家讲解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谁有麦田管理问题,可以直接向农艺师提问。”一下车,一行人就被村民们围了起来,邢友峰的开场白让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郭老师,俺麦田里出现了叫节节麦的杂草,因其与小麦相似,普通除草剂难以清除,咋弄啊?”合作社负责人李智勇首先向郭海川提问。     “节节麦、野燕麦是麦田里常见的恶性杂草。根据节节麦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和多地的防治实践,采取冬前化学除草与人工拔除等措施,效果比较好。”郭海川说,“需要注意的是,节节麦拔掉后,一定要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播。”     “郭老师,前几天受寒潮影响,俺家的20多亩小麦现在叶子都枯黄了。我该咋办?”村民李树奇将几棵受冻枯黄的麦苗递给郭海川,急切地问道。     仔细查看后,郭海川说:“去年小麦播种时墒情好,小麦出苗齐,长势整体较好。可是,由于前期温度高,一些麦苗出现了旺长,很容易受冻。回去后,大家要根据小麦墒情,抓紧时间给小麦喷洒叶面肥、浇水,促进小麦生长,尽快返青。”     “俺这一片都是淤土地,小麦施肥啥时候比较合适啊?”村民李庆明上前一步问郭海川。     “走,咱们到地里看看去。”大家走出合作社,来到一块麦田里,郭海川从麦田里抓起一把土,在手里仔细查看后说:“针对这样的地块,给小麦施肥最好再往后推几天。追肥时,每亩要控制在10公斤~15公斤,不能过多,多了小麦‘贪生’晚熟,遇到干热风,还会造成麦穗枯死减产。”     农艺师讲得详细,村民听得认真,唯恐漏掉每一个关键知识点。     上午10时许,2个多小时的技术讲解结束了,大家上车准备驶向下一个讲解地点。车辆发动,一名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打开车窗笑着对村民说:“过几天,我们还会组织专家过来讲解,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今年1月下旬以来,太康县纪委监委积极督促县科协、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多个农业专家组到各个乡镇,指导农户抢抓农时,做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截至目前,专家组已开展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讲座6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西峡县 田间讲解忙 网上开课堂

        “香菇春季栽培中,接种和灭菌是成败的关键。接种的核心是比例,要严格按照木屑78%、麸皮20%、石膏1%的比例进行;灭菌的核心是控温,持续蒸20小时至30小时,要把握好火候,中途不能降温。”近日,在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香菇标准化基地内,该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副主任白明峰带领香菇种植专家团队来到拌料场,详细解答菇农提出的灭菌、接种、拌料、装袋等技术难点。     今年,该县从食用菌科研中心、猕猴桃研究所、中药材研究所、菌办、桃办、药办等涉农部门选派129名农业科技人才,成立16个“春耕专家团”,深入38个香菇标准化基地、26个猕猴桃示范基地、22个小麦示范片区、17个山茱萸连片基地,上门为群众“把脉会诊”,面对面送上“技术套餐”,助力春耕生产。     同时,该县还开办“春耕技术速递课堂”,组织18名科技特派员和12名农业技术人才,录制科学施肥、防病治虫等技术要点视频,开展网上技术指导,并开通春耕技术专家服务热线,接受群众技术咨询。     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副主任、科技特派员范娜娜开通了“一棵猕猴桃”抖音号,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西峡县猕猴桃研究所副所长马志尧团队建立了猕猴桃春季技术指导微信群,开通了春季技术服务专线,对386名猕猴桃技术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开展春耕技术解答服务2600多人次,培训农业技术骨干、种植大户等3000人次,发放春耕管理、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宣传资料3万余份。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西平县 科技进田 春管省心

        2月16日,西平县老王坡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一幅“科技春管图”呈现在眼前,一排排节水灌溉喷头均匀地洒出水雾,两台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在麦田中缓缓移动……3万多亩小麦正在吃着“科学营养餐”。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显示屏实时监控麦田里的动态,已经做到了天气、水质、墒情、苗情一屏统揽,一键管控。”该县农技专家陈振华一边点击鼠标一边说,“你看3号地块,这块地有2500余亩,主要使用的是半固定式的喷灌头,可以根据小麦需求、土壤水分、土壤性质等条件进行定量灌溉,只需要在键盘上输入数字,点击鼠标,就能控制流量大小,亩均灌溉节水率达30%。”     在二郎镇张尧村高标准农田,向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向辉和种粮大户张四新站在地头,调试着一台无人撒肥机,点击手机屏幕、滑动虚拟摇杆,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麦田里穿梭作业。“这个无人机是去年买的,最大有效飞行速度可达13米/秒,撒下肥料量可达120公斤/分钟。”张四新高兴地说,“一小时200亩肯定没问题,有了科技加持,耕种管收比以前方便多了。”     “原来撒肥料一家人都得上阵,化肥码放到地头,一人掂一个塑料盆,盛满肥料在地里来回跑,忙活一天,晚上回家累得饭都吃不下去,而且肥料撒得也不均匀,对小麦的生长也有影响。”张向辉接过话茬说,“有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助力春管,真是省事儿了。”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有了产业联盟 果品直通商超

        2月15日下午,当龚本富和陆松正在畅聊草莓销售的收益和下一步打算时,武森阳却穿着彩色的围裙,在一群“走地鸡”的环绕下直播带货,直播间观众一度达到10万人次。     龚本富是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骏翔蓝莓基地的负责人,陆松和武森阳是该镇白庙村鱼付农场的负责人,去年,他们共同创办了东双河镇“浆果联盟”。     “我们的运营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有了联盟统一供销,草莓种植散户的商品可以定向销往商超。”龚本富说。     在东双河镇彭洼村,草莓种植户翟斯宝高兴地说:“加入‘浆果联盟’后,我们这些散户不用为销路发愁了,既节省了我们的劳动力,又能帮我们及时进行销售,让我们可以多生产一茬,真正做到了双赢。”     “我们邀请农户加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资料。利用我们原有蓝莓、西红柿的供货渠道,帮助本地农产品打开销路。农户在提高收入后,会继续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浆果联盟’的基础产品获得、源头生产渠道的功能性逐步增强,形成了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武森阳说。     陆松说:“眼下,我们正在将草莓与研学进行结合。青少年在体验采摘后,可以将盆栽草莓苗带回家培养,进一步体验到农业种植的乐趣,迎合了‘阳台经济’模式,做到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东双河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郝红霞表示,东双河镇将继续完善葡萄、蓝莓、草莓产业相关生产标准,提升产品区域竞争力,让“浆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7573名山区群众告别季节性吃水难

        2月15日上午,在舞钢市杨庄乡五座窑村,随着该市山区农村供水工程通水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尚店、庙街、杨庄、武功4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7573名群众从根本上结束了季节性吃水难的历史。     受特殊地理、地形影响,舞钢市西部、南部山区部分村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特别是冬季饮用山泉水的村民水源保障不足。为此,该市筹措资金1260万元,在尚店镇、杨庄乡、庙街乡涉及的7个行政村打深水井8眼,并配套水泵、压力罐、消毒柜等设施8套,铺设管网5万余米,目前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     此外,该市水利部门还在武功乡月营村和后营村实施与铁山水厂并网工程,共铺设管网6.67万米,配套加压设施1处。对铁山水厂、油坊山水厂及张庄水厂进行改扩建,加大制水能力,彻底解决水厂制水量不足等问题。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桐柏县 用活人才资源 加速经济发展

        “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春风行动’企业人才招聘会大大缓解了我们的人才紧张状况,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最近,我们上马了负离子高速吹风机项目,正在安装调试中。”2月16日,南阳智创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军告诉记者。     李德军是第七届南阳市“回乡创新创业之星”,自2021年返乡创业以来,事业发展风生水起,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带动周边群众260余人就业。眼下,像李德军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才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成为推动桐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统计,去年以来,桐柏县共回引青年人才369人,培育“中原创业领军人才”“河南省优秀企业家”等省级以上人才9人,“南阳市功勋企业家”“南阳市十大杰出工匠”等市级人才12人。围绕人才事业发展,新建院士工作站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1个,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7个,实现了人才引育数量和创新创业平台数量的双提升。     桐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刚告诉记者,人才是强县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近年来,桐柏县通过创新引才机制、搭建载体平台、涵养人才生态,实现了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为桐柏高质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多元化引才育才。桐柏县按照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布局需要,实施多元化引才育才措施。围绕精准招引产业领军人才,该县成立了人才发展集团,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才路径。围绕发展“院士经济”,该县2022年成功举办了践行“三茶”统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天然碱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引进2个院士工作站(点)、1个院士科技产业园,聘请9名院士专家担任“县域经济发展顾问”,开创了“政府+院士+企业”的“金三角院士经济”新模式。该县大力开展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在南阳市县(市、区)率先实施优秀人才招引计划,引进高层次紧缺型青年人才88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行动,持续举办中原茶乡“桐柏玉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训、以赛育才。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为载体,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4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7人。     搭建平台吸纳人才。桐柏县积极构建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吸纳力和承载力。一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通过牵线搭桥,促成桐柏山书画院与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桐柏山淮河文化研究院与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强强联合,共建教学科研基地2个;与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生物饲料产业;与南阳师范学院共建就业实习基地;与郑州师范学院共建“兰花产学研基地”。二是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去年以来,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建省市级创新平台11个。三是组建科技服务平台。成立了“南阳艾产业学院桐柏分院”等;组建起省、市、县三级科技人才服务团队。     优化服务爱才敬才。桐柏县持续为各类人才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升级“淮源英才计划2.0”人才政策,制定27条保障措施,全面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去年以来,全县已兑现人才引进安家费、大学生生活补贴等人才奖励资金382万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实现人才“拎包入住”;打造桐柏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周转性住房。开展“政策大宣讲、人才大走访、服务大提升”活动,660名领导干部包联733家企业,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精准服务。连续评选5届“桐柏县回乡创新创业之星”,涌现出一大批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识才、爱才、敬才在桐柏县已蔚然成风。

    [更多详情]
  • 17 2023-02

    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6日消息,中央纪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意见强调,要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片面理解、野蛮操作,“翻烧饼”、换频道,以及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切实推动为基层干部减负。同时,持续督促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纠治返贫摸排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项目管护不力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意见强调,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从严从重惩处国有粮仓“硕鼠”,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深化治理餐饮浪费。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监督护春耕 不误好农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连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春耕春管工作,围绕春耕物资供应、农业技术服务、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精准监督,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鹿邑县     开沟除草、翻地、施肥、播种……入春以来,鹿邑县贾滩镇三里杨村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在广袤的田野中种植春玉米,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生产画卷徐徐铺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第一职责凝聚监督合力,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专项督查组,重点围绕农户生产育种、技术指导、农产品种植、惠农政策落实、农资储备等环节,以实地走访的方式,向农户和农资站点了解春耕物资供给、农业技术服务、生产用水等情况,确保农民抢抓农时备耕生产。     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围绕农资质量、销售价格、进货查验、销售渠道等方面,对全县农资经营户、供应企业进行检查,保障春耕物资正常供应。同时,联合农业执法部门加大对农业投入品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自开春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已开展春耕备耕专项督查4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个,帮助困难农户解决问题22个。(王战胜)     孟津区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洛阳市孟津区的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正是加强春管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该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主动下沉一线开展实地走访,聚焦职能部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通过走访,该区纪委监委得知农户们对科学施肥、病虫防治、抗旱浇水等方面需求迫切。经过分析研判,该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十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向区农业农村局发出工作提示,要求其紧扣春耕春管关键节点,全面摸排并解决农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夺取粮食生产开红门、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收到工作提示后,该区农业农村局立即行动,组织54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对全区小麦苗情、病虫草情和墒情开展调查,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群众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工作。(韩园园)     平舆县     “有你们纪检监察干部‘护航’,农技专家现场讲解田间管理要领,今年小麦增产增收又多了几成把握!”2月10日,在平舆县万金店镇田间地头,种植户冯新得高兴地对来访的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干部说道。     连日来,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全面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收集农民群众在春耕春管方面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针对种植户面临的小麦管理方面的难题,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及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扎实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围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小麦“一喷三防”等,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执法机构对全县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防止农资产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坑农、害农违法现象发生,确保群众春耕用种、用药、用肥安全。(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邢晶胡凯俐)     南召县     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以来,南召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督促供销社畅通农资供应主渠道,紧紧围绕今年农业生产大局,为全县春耕生产工作备足“粮草”,全力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     该县纪委监委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供销部门组织16家农资经销商进行备耕培训,分4个片区对15个乡镇和全县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进行调查,摸清种植结构变化情况,研判当地春季农业生产形势,统计肥药需求数量,编制农资采购供应计划,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组织全系统农资技术人员到各乡镇、重点村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应对防范倒春寒、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开展“送产品、送技术、送服务”供销农资下乡活动。     据统计,该县目前累计购进化肥农资2000余吨、农药20余吨,农资储备2000余吨,有效保障了春耕生产农资供应。(温怀业)     祥符区     近日,开封市祥符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紧盯农资打假保春耕、安全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督促职能部门守好“责任田”,扎实开展好“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     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督查组,通过“五项聚焦”对辖区内在册农资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即聚焦种子经营,重点检查经营备案、种子植物检疫证;聚焦农药经营单位,签订农药经营承诺书,明确经营主体责任;聚焦涉农知识,宣传合法经营、科学购买、安全使用;聚焦农资打假,多渠道报道春季农资打假成效,营造打假护农、安定有序的农资环境;聚焦线索排查,对群众举报、线索移交问题重点关注。     “这办法真好,一扫就可以看到种子品种名称、追溯网址、生产日期和销售物流等关键信息,咱们买种子心里有底了!”该区八里湾镇农民高兴地说道。在检查现场,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指导农民手机扫描农资包装上的二维码选购农资产品,引导农民擦亮眼睛、提高认识,提高群众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     截至目前,在持续跟进监督下,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检查种子经营单位10家、农药经营单位11家,配合种子站抽检种子产品12批次,签订农药经营承诺书60余份,发放相关宣传资料800余份。

    [更多详情]
  • 16 2023-02

    果园开讲“第一课”

        脚下是泥土,眼前是果树,手里是剪刀……2月13日,河南农业大学开学第一天,园艺学院有200余名学生在该校毛庄科教园区的果园里上了“开学第一课”。     果树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剪,可以使果树骨架结构合理、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达到早结果和稳产高产的目的。果树修剪实习是“卓越园艺师”培养工程中的重要实操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园艺学院师生连续多年开展果树修剪教学实习活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深度融合。     据悉,园艺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充分利用学生返校开学的重要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