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2 2023-02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必须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伟大斗争的战略部署。     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农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农业的发展跟不上工业、农村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要想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村兴则国家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自然离不开农村发展的现代化。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的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基层人民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党既要统领城市和农村的和谐,要关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比例的协调,又要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才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才能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农村穷、农业苦、农民累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求,党的各项事业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原则,乡村治理也不例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也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忠心支持和拥护。反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虽然他们有的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是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驱动而实现的现代化,是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存在巨大差距的现代化,是不可持续和不稳定的现代化。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领导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就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紧紧依靠人民,统筹考虑各种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地查找发展缓慢的原因,主动想办法解决因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而导致乡村发展落后的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伟大斗争。基层党组织要引领人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坚持伟大斗争,增强斗争能力,提升斗争本领,唯有通过斗争才能不断缩小差距,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支撑。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物质条件做基础,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相比,交通、医疗、教育、服务等公共基础存在很多短板,但是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考验共产党员的党性和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奋斗在祖国大江南北的数以万计的扶贫干部,他们心中想的是人民,奋斗是为了人民,很多党员干部经常吃住在岗位,长年不回家,有的甚至牺牲在扶贫攻坚的事业上。如果他们没有斗争精神,缺乏斗争情怀,浩大的脱贫攻坚战自然是不可能打赢的。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只要胸怀壮志,心中有党,始终与人民为伍,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艺术,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就一定会实现!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孙变格 打造丝瓜种植加工“金名片”

        “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宋代诗人赵梅隐的《咏丝瓜》,对丝瓜的用途有了贴切描述,丝瓜能美容也被古人认可。     伊川县吕店镇农民孙变格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带领群众种植、加工丝瓜,做出了一系列高品质丝瓜络产品,不但卖到了大城市,还走出国门,拉长了产业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丝瓜格格”。     用心经营 实现稳定发展     “上批货有客户反映,部分线头还没有处理干净,要一个个检查!”2月1日,吕店镇周沟村,绿色无公害丝瓜种植加工基地车间,负责人孙变格给丈夫下了“命令”。     吕店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谷子为主。1987年出生的孙变格从小就生活在那里。     孙变格,听读音,会让人误为“孙变革”。人如其名,“不安分”是她的性格,开过饭店、卖过水果,头脑灵活,阅历丰富。     2018年,在北京经营了多年水果生意的孙变格,听说广西种植丝瓜效益不错。经实地考察,她瞄准了丝瓜种植产业。     彼时,伊川县也出台政策,鼓励返乡创业。2019年4月,在周沟村村“两委”的支持下,流转40亩土地,开始种植丝瓜;7月,伊川县“琪之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丝瓜从挂果到长老一天也离不开水!”孙变格说,她的地块在当地牡丹沟水库周边。     整理土地、填埋立柱、搭设棚架,选种、种植、施肥、打杈、采收,她都亲力亲为。而那时,远在浙江某船厂当电焊工的丈夫还不支持她,“我在码头一天挣500块钱,回去你给我开多少?”直到半年后,孙变格开始考虑深加工时,丈夫才辞职。     “一根干丝瓜价值五六块钱,加工成鞋垫、锅刷等则增值10倍以上,还能带动就业,必须走深加工道路!”孙变格很坚定。     据了解,丝瓜制品从原材料制成产品至少需要5道工序。前期,通过晾晒、高温蒸煮等方式进行消毒,再经过裁剪、压平、冲样、平车等工序才能真正到缝纫机上缝制。     2020年9月,孙变格注册了“琪之变”商标。没有厂地,就改造自家房子。孙变格的家位于村主干道口旁,两层楼房共六个大通间,以前是农家饭店。孙变格改旧如旧,因陋就简,打通隔断,后院加盖顶棚。后院粗加工,放置去皮、冲压、定型机器设备;大厅作为设计室、缝制加工车间,原吧台改为产品展示厅,家庭作坊诞生。     孙变格的丝瓜加工车间先后研发生产出丝瓜鞋垫、澡巾、洗碗刷、蒸布、杯垫、婴儿枕等20余种产品。     扩产扩能 持续擦亮品牌     “丝瓜作为一种天然原材料,制成的产品都可以自然降解,是一个环保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孙变格说,豫西地区很少有人经营丝瓜产业,目前市场处于空白状态,这也正是她种植丝瓜的原因。     据了解,“琪之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丝瓜普遍在90厘米以上,最长的达140厘米,孙变格称其为“太空丝瓜”,“听说是航天员带上太空培育出来的。”孙变格说。     丝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产业。4月栽种,7月中旬到9月底都是采收期,田间管理和后期加工用工量大。孙变格介绍说,比起传统农作物,种植、加工、销售,每亩收益5000元,是传统农作物的好几倍。     “说走就走,说来就来。”正在缝制沐浴带的村民张月芳说,来这务工时间灵活,每月能拿1700多元。     “琪之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口屋檐下、进门客厅处堆满了丝瓜络。孙变格介绍说,省内无货源,1月初从广西采购了20多万元丝瓜络。     “本地不认可,但是星级酒店很喜欢,韩国人也爱用,90%是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孙变格说。     孙变格通过电商销售,不但把产品销往深圳、广州等地,还通过与外贸公司合作,卖到了日本、韩国。     小丝瓜成就大产业。“琪之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9年的40亩、2020年的80亩,发展到2022年的120亩,产值达1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多人。     普普通通的丝瓜络,经过孙变格的“变身”,身价倍增,促进就业的同时,加快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她也成为十里八乡的致富能手。“琪之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孙变格先后被洛阳市授予“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孙变格的创业经历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1月初,伊川县一笔50万元的丝瓜产业引导资金下拨周沟村。目前,一个占地900平方米的车间地梁已浇注。     周沟村党支部书记周保证说:“将来采取租赁的方式让‘琪之变’使用,拟建设丝瓜加工、展示车间,孙变格将告别‘家庭作坊’。同时村合作社今年拟流转180亩土地种植丝瓜,参与后期深加工,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打造伊川丝瓜种植加工‘金名片’。”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推进高品质普惠养老服务

       1月31日,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明确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民生兜底保障有力有效;残疾人‘两项补贴’实施6年来首次提标,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75元,增幅达25%……”会上,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朱良才充分肯定了2022年河南民政事业发展成绩。     会议明确,2023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推进高品质普惠养老服务,持续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人才建设提速。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措施,充分依托21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打造“河南护工”品牌;夯实高水平民政兜底保障基础,加强困难群众常态化救助帮扶;深化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培育100个“五星”社区,启动第二批“双治理”创新实验区(点)征集活动;完善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强化社会组织管理,推动出台《河南省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办法》,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深化慈善社工事业发展,确保年底前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优化救助管理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提高区划地名管理水平;优化殡改惠民服务。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出台稳经济、促消费、保就业27条措施,开展年味十足的“新春游修武”活动;云台山景区融合冰雪、国潮、非遗、民俗、演艺等元素,创意推出“云台山冰雪节”“云台山新春喜乐会”;“百家民宿春节体验月”让高端民宿更加亲民,住民宿过大年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     为提振消费活力,加快文旅市场复苏,修武县抢抓春节假期有利时机,提早部署谋划,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策划新项目、推出新产品、丰富新业态,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各个景区客流量“井喷式”增长。     政策助力文旅复苏。云台山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同时推出2023年云台山年卡,手持年卡可以无限次畅游云台山景区;与洛阳、济源、晋城联动开展旅游景区门票互免优惠政策。乡村民宿持续升温。云上院子、溪山·山居美学园等高端民宿推出食宿消费优惠体验价,更多的游客住进修武民宿,深度体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修武县推出为期8天的新春民俗节目巡演活动,丰富多彩的戏曲、舞狮、武术、舞蹈等民俗表演走上街头,观众们的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大家记忆中的年味又回来了。     春节假期,修武县累计接待游客43.67万人次,同比增长12.62%;旅游综合收入2944.45万元,同比增长26.33%,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呈现出加速回暖的良好态势。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文旅促销悦享新春

        “凤彬儿居官清正性情孝顺,贤儿媳你是娘的大恩人。手拉春兰热泪滚,万金难酬你的恩……”1月29日上午,许昌市建安区北海广场锣鼓铿锵、弦音婉转,舞台上正在上演豫剧名曲《寻儿记》,感人的情节、顿挫的唱腔让现场观众时而高声喝彩、时而低头泪垂。     为丰富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喜庆、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建安区举办了特色农产品、车展、房展等,方便群众选购,提振群众生活信心,促进消费加快回暖,满足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是带着老父亲来看戏的,老人年纪大了喜欢看戏。”家住镜湖花园小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年前这里专门举办了年货节,她还买了不少年货,这几天又每天带着她83岁的父亲来广场看戏。     “这个戏我也能看懂,是教育人们不要嫌贫爱富,要孝敬父母。”舞台下,苏桥镇西张村12岁的张紫涵和她的妈妈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演出。“昨天我和弟弟就来广场看我最喜欢的舞狮表演,今天来看戏……”提起感兴趣的演出,小姑娘眉飞色舞。     据了解,建安区庆祝2023年春节和元宵节文旅促销活动以“风华建安悦享新春”为主题,从年前腊月二十五开始,至年后正月十六结束,为期22天,包括悦购年货、悦观戏舞、悦鉴名车、悦选家园、悦逛庙会、悦赏狮舞、悦启文旅、悦听书会、悦闹元宵等内容。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烟火气里“开门红”

        行走在信阳市平桥区小桥胡同,这条承载着老城记忆的背街小巷,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小隐隐于市、休闲雅致的城市文化休闲区。逛胡同小景,在茶社围炉而坐、畅话乡情,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1月30日,在郑州工作的小林赶在返岗前和儿时的伙伴们相约于此,为新春增添了一份美好的“仪式感”。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春节前后,群众出游意愿明显增强,游客人数呈整体增长趋势。平桥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新春文旅注入活力,文旅市场加速回暖,各城市游园、旅游景区、美丽乡村迎来久违的热闹景象。     春节期间,由平桥区文广旅局组织的文艺演出、主题展览、非遗展演等2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接连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凸显出浓浓的节日气氛。由平桥区文化馆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专场演出进乡村、进广场、进社区,让喜欢文艺演出的群众大饱眼福。在平桥区图书馆,话年俗阅读、迎新春朗诵、手工制作、公益电影展播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吸引了1000余位读者的参与。元宵节前,平桥区还将推出民俗花会、舞狮比赛、武术比赛、猜灯谜等多场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平桥区文旅市场在迎来“开门红”后持续火热。据悉,今年春节假期,平桥区共接待游客1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6.49%;实现旅游收入4752.25万元,同比增长38.06%。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讲文明争先进 加码幸福生活

        “这几天,在筹备村里的‘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名额全部从‘十星级文明户’中产生,竞争非常激烈。”1月31日,正在忙着筹备表彰大会的长葛市后河镇副镇长、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峰说。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闫楼村成立了“文明幸福星”创建工作小组,细化具体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绘制“作战图”,深化“党员联系户”文明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文明幸福星”创建工作的主心骨。     为筑牢宣传阵地,闫楼村组织了170余人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新时代舞狮会、盘鼓队、腰鼓队、广场舞表演队和红歌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文艺“快递员”。     “通过培育文明乡风、文明家风,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打牌的少了,纠纷少了,还把人心凝聚了起来。”闫东峰说。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正月初七逛庙会

      我的老家是荥阳市城关乡龙泉寺村。村东的龙泉寺历史悠久,为荥阳四大名寺之一,每年的正月初七都有庙会,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来赶会,热闹得很。     3年疫情的闹腾,庙会也停了,听说今年要起会,初七一大早,我和妻子便赶回了老家,一是要到会上看看热闹,二是提早准备物品,以迎接来走亲戚的姨舅们。     其实,算了算虽然有二三十位客人,但待客的事儿不算多,因为两顿待客饭都提前包给了做农村流动酒席生意的人。他们有五六个人,早早地就在村口支起了锅灶,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一顿蒸面加鸡蛋汤,一顿包桌酒席。包桌以蒸碗居多,有肉有鱼。两顿加起来也就三四百元,经济实惠。今年庙会,连我家的3桌,全村一共预订了33桌。     亲戚们陆续到来,趁着他们饭后歇息闲聊的空当,我上庙会转了一圈。     寺前通往郑州科学大道的路修得很宽,有两三里长,各种商贩分成四行,把路切成了南北向只能各通行一辆小汽车的窄道,人流和汽车夹杂其间,缓慢通行。各种叫卖声和车声、人声混在一起,很远都能听见。     这里有卖衣服的、卖帽子的,有卖小吃的、崩爆米花的,有套圈的、射击的……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哪段路卖什么并不规划,显得随意自然。     一个年轻母亲带着五六岁的儿子在一个卖宠物的摊位前挑选仓鼠,旁边还围了好几个带小孩的乡亲。经过左挑右选,母子俩看中了一只,一番讨价还价,30多元成交。摊主很热情,在母子俩临离开时还不忘提醒,晚上一定要把仓鼠笼放倒,否则不停蹬着转轮玩的小东西会被累死的。我问摊主生意怎样,他笑着说,还行,已卖出去几只。摊主告诉我,他前些年一直到处赶会,每年龙泉寺庙会都来。这几年因疫情原因,会少了,他的这项收入也受到了影响。现在好了,他得加油干呢!     龙泉寺庙会远近闻名,除了做生意的多、人多热闹外,主要是因为庙会上每年都有各村组织的社火队来表演、比赛,舞狮耍龙跑旱船,锣鼓喧天,煞是好看。今年的庙会上,我没有看到。很多人说,疫情刚过,社火队都还没有恢复正常。我想,明年的庙会上一定会有他们喧腾热烈的表演场面吧,明年庙会我还来!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桐柏 激活茶产业发展人才动能

    “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及炒制,关于茶叶生产的各种本领,农技专家都教给我们了,这些知识真是太实用了,我希望自己今后也能成为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茶农。”1月31日,在桐柏县程湾镇曹河村的茶产业示范基地,茶叶种植户梁士娟听完农业技术推广员方忠斌的授课,感觉收获特别大。     “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如今,在桐柏县,农技专家“菜单式”为农民搞服务、农民在“家门口”学技术已不是新鲜事儿,开设在田间地头的培训课堂,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桐柏县委副书记、县长党建凯告诉记者,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保障。近年来,桐柏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统筹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绿色富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桐柏县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为契机,将培育本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和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本着“需什么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期分批分阶段开展茶、艾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在秋冬季节,重点开展茶园管理培训。春季产茶季即将到来,该县适时开展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术培训,着力实现全产业链人才培育的有效覆盖。“2022年,我们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47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357人,通过技能培训,搭建了乡土人才培育平台,使基层基础人才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告诉记者。     为提升乡村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桐柏县以“外出学习强技能、内部比赛促提升”活动为载体,组织乡镇长及分管农业农村的副职,县茶叶局、科技局负责人及专业技能人员共同参与,多次到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龙头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其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型领导干部”。     谁英雄、谁好汉,擂台赛上比比看。桐柏县连续举办了5届“桐柏玉叶”手工制茶大赛,涌现出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制茶能手,展示了桐柏老区农业领域的人才风采,并通过本土人才的“传帮带”,为桐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面推进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访企业 保供电

        1月30日,国网汤阴县供电公司组织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位于县产业集聚区的安阳市天弘洗衣液有限公司,检查用电设备,宣传用电安全知识,护航企业安全生产。     春节假期过后,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用上“及时电”,该公司组织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在辖区范围内全面走访企业,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的同时,走进车间和厂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规模、用电负荷等开工生产情况,征求企业用电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用电。     同时,该公司还为小微企业开通客户用电、办电“绿色通道”,简化客户办理手续及流程,并根据各企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用电需求等提出专业建议,量身定制合理化用电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增效。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