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2 2023-02

    聚乡贤 谋发展

        “充分利用‘四大怀药’地域优势,发展怀药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瓜田埂上套种辣椒,一亩地两份收获,走出农业发展新路子。”春节假期,修武县五里源乡利用外出乡贤能人回乡契机召开座谈会,积极鼓励引导外出经商办企的能人志士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1月28日,五里源乡以管区为单位召开节后“收心会”,听取各村春节期间拜访乡贤能人后收集的招商信息情况以及现有产业的发展规划。     “我们计划发展月季观光园,吸引游客体验参观,并在周边建设餐饮、住宿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可以建一个蔬菜配送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产品价值。”     会上,说起家乡的发展,各村党支部书记滔滔不绝,目标只有一个: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据统计,春节假期,五里源乡召开乡村两级招商引资座谈会20余次,走访慰问成功人士85人,共吸纳16条对家乡建设有帮助的信息。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商城县 政策“大礼包”送企业

        1月30日,商城县财政局组织支付中心、预算股、国库股、企业股、教科文股等股室负责人走进位于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开源环保集团公司,同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送政策、问需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座谈会上,商城县财政局各股室负责人结合自身职责职能,围绕财政惠企政策落实、各类补贴申领条件等,从政策规定、政策申领、所需资料等进行全方位宣传讲解,面对面解答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精准把握、理解各项财政惠企政策。     “你们送来的政策‘大礼包’,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商城县开源环保集团公司总经理杨一鸣在交流中高兴地说。     据商城县财政局“万人助万企”首席服务员、支付中心主任丁长金介绍,2022年以来,商城县财政局聚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通过全面摸清规模底数,争取和用好上级政策,优化宣传服务等方式推动上级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商城县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2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奖励资金3200万元、企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三大产业改造升级资金1000万元,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303万元;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6笔7772万元,为86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补贴43万元。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全力拼经济 冲刺开门红

        1月30日,正阳县百蓓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员工正加紧赶制今年第一批订单产品。新春伊始,正阳县各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力争首季开门红。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浉河区 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

        “最近,有不少市民在抖音上联系我,有订购草莓的,有要来体验采摘的。”1月30日,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网红”严飞,一边和笔者聊着天,一边忙着刷手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经过严飞的网络推广,销售火了起来。     严飞的另一个身份是十三里桥乡黄湾村的后备干部。他所服务的草莓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黄湾村集体产业。该园区是一个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科技种植方式,精细化管理,注重采摘体验。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已经盈利近5万元。”黄湾村党支部书记梁孝兵说。     走进大棚,一股清甜的草莓香扑面而来。一垄垄翠绿的秧苗间,娇艳的草莓色泽诱人,犹如颗颗红宝石缀满枝头。几名游客正在采摘成熟的草莓,欢声笑语不断。     据了解,按照“三区、多点、一带”空间布局,浉河区正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专家企业家齐聚漯河 共商食品产业发展大计

    2月1日,漯河召开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市创新发展大会,3位院士领衔60多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6所大学的科研团队,以及近百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共谋创新跨越发展。     食品产业是我省两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漯河以食品产业立市,产业规模占全省的1/5、全国的1/50,产业生态完善、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9月22日,“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揭牌。目前,实验室凝练了河南食品产业发展6大方向,汇聚了全国创新人才,采用“1+1+2+M”人才运行模式,组建了13个创新团队,实现了“挂牌即运营”。     此次漯河召开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旨在分析国内外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梳理我省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凝练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明确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中长期任务,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列出攻关任务单,与共建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谢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3位院士以及其他8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食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赵谋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等24位首席科学家获聘。     “希望各位院士和科学家利用好中原食品实验室这个平台,为漯河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提出真知灼见。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更有特色、更具活力、彰显优势的创新之城,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漯河更大贡献!”漯河市市长秦保强说。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开班

        2月1日,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承办的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加了培训。     据介绍,此次培训分2个班,每个培训班线下培训12天,线上完成40个学时。培训承办方聚焦产业发展和学员需求,以“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工作。     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赵翠萍说:“近年来,我们从技能培训到能力培养,创新培训模式。2016年以来,累计培育、培训各类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农业推广人才、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等12万余人,创造了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培训’的品牌。”     本次培训班重点围绕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着重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开展粮油作物的增产提质、防灾减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培训,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科学施肥用药、低碳绿色技术管理培训,推进粮食生产和果蔬产业的现代化。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吴秀云表示,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直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等重点任务,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须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村办文化晚会 多家媒体直播

        1月31日下午,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国内首场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农民乡村晚会在郏县茨芭镇苏坟寺村三苏园广场上拉开了序幕,吸引了多家网媒进行现场直播。     晚会上,精彩的节目接连上演:东坡小学校歌《我爱苏东坡》、三苏诗词朗诵大串烧、“网红”麦田乡音《与苏东坡隔空对话》、河南坠子《说平顶山古今》等,把郏县人民对苏东坡的爱戴和崇敬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数千名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央视网等多家媒体对本次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苏坟寺村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的长眠之地,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苏坟寺村的村名亦来源于此。     为办好这次晚会,郏县从1月初开始,就面向社会征集与苏东坡有关的戏曲、小品、歌舞、快板书表演、古筝演奏等文艺作品,精心筛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讲述村庄与苏东坡相关情缘的精品节目。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滑县 农技课堂开到麦田里

        人勤春来早。1月31日,滑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服务、讲技术,科学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麦田早春管理。     在王庄镇后王庄村的麦田里,农技人员结合不同地块的苗情、墒情和当前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特点向村民普及小麦管护知识,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     农技人员提醒,麦田管理要因地制宜,因苗施策,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落实好各项措施,才能确保稳产丰产。农技人员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村民学到了科学实用的种田知识,对今年的麦田管理做到了心中有数。     后王庄村村民王勇民说:“技术员手把手地教,讲的都是适用技术。我们一定按技术员说的做,把小麦管理好,争取今年大丰收。”     滑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81.2万亩,由于播种基础好,目前一、二类麦田占比90%以上,长势好于常年。春耕在即,滑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10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举办田间课堂,使广大群众学到小麦管理相关知识,对麦田进行勤管、细管、精管,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02 2023-02

    邓州 专家为受冻小麦开“药方”

        “春节过后气温将逐渐回升,小麦陆续起身拔节,正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部分麦田出现冻害、叶片发黄干枯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重视。”2月1日,邓州市农技中心专家孙立黎说。     新春伊始,邓州市农技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三个技术小组,奔赴该市多个乡镇,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苗情调查和技术指导。     针对前期气温变化剧烈,部分麦田出现了冻害、叶片干枯发黄现象。该市农技专家建议,对于干旱地块小麦发黄,可采取浇水措施,小水快浇,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斤;对于受冻麦田和除草剂药害引起的麦苗发黄,可采用叶面追肥,气温回暖晴天时,选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氨基酸液肥等叶面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一次;对于红蜘蛛、纹枯病等病虫害危害的叶片发黄的麦田,可选用阿维菌素、烯唑醇等对路农药进行防治。

    [更多详情]
  • 01 2023-02

    南阳市宛城区:移风易俗闹元宵

    在“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来临之际,1月30日,南阳市宛城区“党的声音进万家移风易俗闹元宵”主题宣讲活动走进宛城区汉冶街道蔡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通过“宣讲+文艺”的方式,为辖区居民送去“精神食粮”,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梁海磊受邀作主题宣讲。 “今年春节前,我到咱们周边一个村里,碰见个老先生,我问他今年有啥得劲儿(开心)事儿,他说今年见着了因疫情几年没见到的儿媳妇,而且儿媳妇回来后给他拆洗衣服、被子,这就是他心里的得劲儿事儿。那位老先生或者说咱们很多老年人心之所念,其实无非就是阖家团圆、孝老爱亲,把这些家庭美德发扬光大,把文明风尚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家庭和睦了,家风好了,社区、城市、国家也就会越来越好……”活动现场,梁海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方向文明社区新气象》为题,从自己的一次乡村见闻中拉开了话匣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整场宣讲中,梁海磊紧扣主题,语言通俗、条理清晰、案例生动,倡导市民群众身体力行倡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宣讲活动结束后,文艺志愿者还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演绎了曲剧《李春林借妻》,赢得了周边居民的阵阵掌声。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宛城区充分发挥百姓宣讲团优势,结合受众实际,组织示范宣讲10余场,在“云上宛城”等网站展播优秀宣讲视频10多条,累计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宛城区百姓宣讲团走出宛城,用群众喜爱的形式和风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同群众关注点、兴奋点相结合,把宣讲讲到群众心坎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开讲600多场次,受众5万余人次,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