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9 2023-01

    春节期间乡村游受热捧

    兔年春节期间,信阳市旅游市场飘红,除鸡公山、灵山、金刚台等著名景点迎来大量游客外,新县西河村、平桥区郝堂村、浉河区睡仙桥村、楼畈村等众多美丽乡村也人头攒动,步履交织,乡村游受到市内外众多游客的热捧。 1月22日正是大年初一,当我们正忙着走亲访友大拜年时,新县西河村便早早迎来了游客,一辆辆挂着“豫S”和外地牌照的小车鱼贯而入,驶入村内。不一会儿,村里的道路便被小车排得满满当当。“我们村每年春节期间都会迎来游客,但是今年人流量是这两三年以来最大的。”该村村民张先生告诉笔者。 据张先生介绍,今年春节期间西河村举办了首届国潮民俗文化节,大年初一当天仅线下售票就约3000张,热闹程度用“火爆”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刚好到西河村附近的亲戚家拜年,午饭后决定带着家人来这转转,看看‘别人家’的农村。”来自光山县的游客刘先生如是说,“这里的风景真的不错,自然风光和后期改建都令人羡慕,孩子玩得很开心。遗憾的是下午要回去,不然夜晚再看看民俗文化节就更好了。” 南边的西河村迎来八方客,西边的楼畈村也招来外地宾。楼畈村位于浉河区浉河港镇,座落在环湖路旁,是茶乡最近几年新晋的美丽乡村之一,平日里就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眼球儿。大年初二当天,信阳市天气良好,楼畈村也迎来了热闹的一天,众多进茶乡走亲访友的市民和游客均被这个崭新的小乡村所吸引,他们纷纷驻足打量,入村玩赏。“我们本来要带孩子到茶乡看看茶山,经过这里时被这个村子吸引到了,于是决定把它当成今天闲游的第一站。”外地返乡人员王女士说,“我们在村里转了一遍,真的是太漂亮了,白墙灰瓦、小渠木桥、平整的路面、洁净的村容……完全改变了我对传统农村的看法,原来农村也可以这么美,真替这里的老乡感到高兴。” 游客在平桥区郝堂村游玩。张方志摄 美丽乡村游,郝堂少不了。笔者了解到,春节假期前两日,信阳市天公作美,郝堂迎来了大批游客。“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很。”村里一位清洁工说。即便到了最高气温只有5℃的初五,郝堂依然游人如织。 1月26日下午2时许,笔者来到郝堂村。此时,该村停车场内已停泊了数十辆轿车,村里处处都有游人的身影,大人们欣赏着老房新韵,孩子们则临水嬉戏,不断露出好奇的眼神。“乡村游是我们今年春节既定的项目,而郝堂是必来之地,名声太大了。”早已在外地定居,而今年春节回信阳省亲的李超告诉笔者,“冬天的郝堂并没有太多的颜色,但老房、水塘、残荷、阡陌小路等这些农村老家的元素确实勾起了儿时的记忆。同时,经过改造后的它又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令人更加向往。 以前过年“进城花钱”,如今过年“下乡游玩”。春节期间不断火热的乡村游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身上正在发生的观念和习惯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青睐。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农行郑州分行:延伸巡察触角 助力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来,农行郑州分行始终认真贯彻国家乡村振兴工作战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加大信贷投放,把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放在首位强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该行创新巡察举措,将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业务指标纳入巡察范围,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推动全行巡察向基层延伸,打通政令执行的中梗阻,清除政策落实的拦路虎,确保一系列为民务实的金融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把准巡察定位,提升基层工作治理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广泛的落地点在基层,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最后一站”和“神经末梢”,对于督促基层党组织发挥落实政策、引领思想、服务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具有重大作用。该行党委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思考和部署巡察工作,近两年来,把服务乡村振兴类指标纳入巡察重点,通过延伸巡察触角,聚焦“两个维护”在基层落地落实情况,抓住履职尽责重点,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问题,制定巡察方案,坚持边巡察、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更好地把巡察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关键环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该行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把握“关键点”,明确开展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安排,建立完善监督工作台账,以巡民情、察民意、访民生、解民忧为宗旨,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员工、客户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通巡察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巡察成果转换服务乡村振兴动能导向在两级行“生根发芽”。 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巡不深察不透难题。 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是推进巡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该行坚持和完善一体部署、分级负责的领导体制,两级行党委切实担负起巡视巡察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严格按照“三个抓总”“三个参与”推动巡察工作同步、规范化发展,同时通过多部门协作,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加入巡察组形式,打破部门壁垒,多视角开展巡察工作,提高巡视巡察干部履职能力,破解巡不深察不透难题,建立具有金融企业特色的郑州分行巡视巡察监督网,为服务乡村振兴做实政治保障。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河南淅川:暖心路通了 村民笑了

    “感谢咱县纪委监委,有了这条水泥路以后我们出行就方便多了!”近日,面对入户走访的河南省淅川县纪委监委驻熊家岗村第一书记郭星,村民曹公正指着家门口刚修好的水泥路高兴地笑着说。 2010年以来,熊家岗村曹山组、李一组仅靠一条黄泥路出行,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多次提出要修路,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道路问题。修缮道路、顺畅交通成了群众迫切的心愿。2022年,淅川县纪委监委协助熊家岗村向县移民局申请移民项目道路建设,2023年1月10日,曹山组、李一组1.32公里水泥路施工完毕,让上千名群众彻底告别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2022年以来,淅川县纪委监委作为熊家岗村扶贫和“星旗同创”工作帮扶单位,在环境治理、村风培育、产业发展方面狠下功夫,逐步推动村貌大改观,群众精神面貌大提升,正朝着夺旗摘星既定目标阔步前行。开展环境治理,提升乡村“颜值”。 县纪委监委立足于熊家岗村实际情况,指导在主道口修建标志性牌坊、修建篱笆、花墙、清运陈年垃圾,提升了村容村貌,并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垃圾箱、垃圾桶等设施,协助熊家岗村申请通村通组道路4.5公里,进一步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 评选先进模范,培育文明乡风。每周二、五常态化组织村组干部、“六大员”等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形成“人人讲卫生,家家重保洁”的良好氛围。同时,每季度结对帮扶专班在熊家岗村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评选了“孝老爱亲”“好公婆”“好儿媳”等先进典范。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熊家岗村文明乡风已蔚然成风,实现了“人美、户美、村美”。 科学谋划项目,发展富民产业。依托天然冷水泉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稻鱼混种混养”项目,拟将其打造为集经济发展、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质量集体示范项目,该项目已获得行业部门审批。依托土地资源优势,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谋划通过发展中药材、金丝皇菊种植特色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收入,达到村富民富。依托牛羊养殖优势,成立养殖产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提高产业竞争力。 “下一步,淅川县纪委监委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扶贫和‘星旗同创’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郭星表示。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郑州郑东新区白沙镇:农商对接 巧破蔬菜销路难题

    人民网郑州1月29日电 (记者毕京津)“家里还有二亩多地种了点蔬菜,平常还有其他工作,也没有时间拿去卖,多亏了政府帮忙,我们的菜现在直接有人来收了,价格公道,解决了我家的卖菜难题,增加了收入。”家住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镇杜桥村的吴大叔高兴地说道。 据悉,近年来,白沙镇各村先后完成了分房回迁安置,部分群众持有零星自留地用以种菜,因分布不集中、面积偏小,成熟后的蔬菜难以进行集中收购。 针对群众面临蔬菜销售难题,白沙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推行出“农商对接”活动,由各行政村、市场监管所协作,建立各村微信群,存在卖菜难的农户把成熟的蔬菜种类、数量报至微信群,村党群服务中心每日统计,市场监管所汇总后对接镇域内农贸市场、大型商超、饭店等采购员,双方价格洽谈后上门收菜或配菜至商家,这样既保证了各经营方每日新鲜蔬菜的供应,也拓宽了蔬菜销售渠道,帮助群众解决了销路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农商对接”,一头连着群众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居民民生,白沙镇副镇长魏小学表示,“我们将不断走深走实‘农商对接’服务工作,在引导支持群众扩宽种植品种、发展采摘模式上下功夫,在搭建多元化对接平台上做尝试,多渠道、多形式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在服务群众中解难题、优服务,走好新时代白沙振兴‘赶考路’”。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河南省首批省级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中核汇能龙安区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开工

          1月28日,河南省首批省级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中核汇能龙安区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在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率先开工,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发展改革委、龙安区政府、中核汇能河南能源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出席开工仪式并致辞。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建设,是加快风光水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中核汇能龙安区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中第一个开工项目,也是安阳市第一个新型独立储能共享电站项目,由中核汇能河南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项目一期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200MWh,占地41亩,投资4.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对优化河南省电网电源结构,促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发展,改善当地可再生能源消纳状况,提高豫北地区电能质量,缓解豫北地区调峰调频压力以及对河南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实现“3060”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河南:农村地区健康服务做到“五个全覆盖”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全力加强农村地区健康服务,切实做到发热门诊乡村全覆盖、对症施治药物保障全覆盖、特殊人群上门问诊全覆盖、三级医院分区包保全覆盖、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全覆盖等“五个全覆盖”,筑牢农村地区群众健康防线。 当前,河南省内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接诊发热患者,接诊人数占比达到90%以上。探索推进药品配送直达乡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药品,确保对症下药、规范用药。落实网格化管理,摸清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群体健康情况,通过电话、视频、线下随访等方式提供健康监测、用药指导、抗原检测等服务,确保把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划定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责任范围,实行分片包干,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425所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下派驻点或巡诊帮扶医师6390人,就地指导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治和分级分类健康服务工作。 为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河南省建立了五级书记抓农村疫情防控机制,由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目前,全省各市县建立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积极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运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制定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加强日常健康服务,有序疏导诊疗需求,引导群众在基层首诊,突出重点人群管理、重点机构疫情防控、重症患者救治,抓好群众用药保障,完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构筑农村常住居民和返乡人员健康防线。 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农村重点人群信息调度,建立信息系统,调度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工作数据,做好信息采集录入,为研判疫情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目前,市县两级专班主要开展了对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合并基础性疾病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残疾人数、村卫生室血氧监测设备配置数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数等20项指标调度工作。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草莓映红致富路

    春节期间,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寺上村的草莓大棚里热闹非凡,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种植户张彦伟忙得不亦乐乎。 冬日暖阳挂在湛蓝的天空里,走进寺上村的草莓采摘基地,一排排大棚映入眼帘。尽管棚外寒风阵阵,棚内却温暖如春,只见一垄垄草莓秧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娇艳欲滴的草莓色泽诱人,果肉饱满,清香扑鼻,让人禁不住想尝一个。村民张彦伟是这片草莓基地的经营者,5年前村里号召村民进行产业兴村,张彦伟便决定回家创业,经过多方考察,他选择了种植大棚草莓。 经过不断尝试和摸索,张彦伟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如今他的10个大棚,全部种上了草莓。 因为口感佳、果形漂亮,张彦伟的草莓基地在卢氏县远近闻名。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来采摘的游客非常多,有的是老客户,有的是路过的外地人,周末的时候人比较多,一年下来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采摘体验,张彦伟在自家的草莓采摘基地里建了一些简易的游乐设施,“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些配套设施都会越来越完善。明年,在草莓采摘结束的时候,我准备发展新品种小西瓜,扩展种植的品类,让我的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打拼,张彦伟已经成为了村里产业发展带头人。据他介绍,创业之初,村干部、驻村书记等曾多次为其出谋划策。草莓基地初具规模之后,根据国家政策,他每年可以享受5万元的无息贷款,这项金融政策为他发展产业注入了源头活水,使他的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 个人事业成功之后,张彦伟没有忘记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在他的草莓基地里,常年有村民在此务工,摘草莓苗、打叶子等,最忙的时候务工人数达到10余人,一年的务工费大概会支出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横涧乡的草莓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共发展草莓超过100余亩,带动50余户群众稳产增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该乡加大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目前横涧的草莓、蜜薯、粉条等特色产品享誉卢氏周边,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横涧乡产业发展是卢氏县现代农业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历经脱贫攻坚产业培育,卢氏县立足资源禀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新趋势,科学分析、研究确定,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以核桃为主的果品和文旅康养、蜂产品五条产业链,通过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涌现出一批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带动20余万人增收致富奔小康。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河南通许:乡村年味别样浓

    春节期间,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村民忙着装饰院子和准备食材,贴对联、挂灯笼、炸丸子……家家户户洋溢着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浓浓的年味里处处呈现着日渐复苏的活力和生机。 “感谢您又来看望俺,还送来了慰问金、大米、油等生活用品,春节过得很踏实。”有着40多年党龄的南岗村老党员张新志紧紧握住大岗李乡党委书记谷爽的手,激动地说。 “前几天乡政府送来了爱心消费券,我去超市购买了年货,吃的用的都够了。”蒲口村低保户赵建民高兴地说。 在北岗村,今年65岁的退役军人吴俊学将乡政府发放的“三军仪仗队”精美挂历小心翼翼地悬挂在客厅的正中央。他表示,作为一名曾经为国戍边的军人,每年春节期间都能领到乡政府发放的慰问品,倍感光荣和欣慰。 小岗张村的文化广场上,“文化进万家”戏曲演出正在上演,《打金枝》《清风亭》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使村民在假日享受到了传统文化大餐。许久未有的热闹劲儿,为节日的乡村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在大岗游村的大街小巷,村“两委”班子调动全体党员和公益岗人员,正沿村主次干道清洁卫生、整治环境、栽植苗木,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春节期间,大岗李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同时积极做好困难群体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立足地方实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谷爽表示,希望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节日的乡村中传递浓浓的乡情、真情。

    [更多详情]
  • 29 2023-01

    习近平致电祝贺达达埃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

          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鲍勃·达达埃,祝贺他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总督。 习近平指出,巴新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之一,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新。当前,中国同巴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我高度重视中巴新关系发展,愿继续同达达埃总督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更多详情]
  • 28 2023-01

    信阳农林学院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

        近日,信阳农林学院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走访慰问活动,为定点帮扶的固始县段集镇乐道冲村老党员、生活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面粉等慰问品。     该村第一书记谌昌强一行代表信阳农林学院党委,将60份慰问品送到老党员、生活困难群众家中。同时,鼓励生活困难群众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自2015年起,信阳农林学院对该村开展定点帮扶,目前已持续选派了4位驻村第一书记,在推动该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信阳农林学院将继续坚持多点发力,为推进乐道冲村乡村振兴持续提供人才、智力、资源等支持。”谌昌强表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