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9 2022-12

    用责任奏响振兴乐章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应当依照有关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对落实乡村振兴部门责任、地方责任以及奖惩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构建了一整套全方位考核监督机制,对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发挥了“指挥棒”作用。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员令和集结号。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有利于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应有的信念,是敢于负重的铁肩。人不能没有责任心,就像小鸟不能没有翅膀。责任犹如大海中的定海神针,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会竭尽全力创造出奇迹来。只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把责任层层压紧落实,就一定能奏响乡村振兴的精彩乐章。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农旅融合”开辟巩固脱贫成果新路径

    12月14日中午,在济源承留镇大沟河村,侯明磊带着旅行社客户在河边转了一圈,走进咖啡书屋,一起商讨起如何把村内乡村游和研学课程结合起来,争取年后春季,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乡村乐趣。     侯明磊是河南太行文创的运营官,今年春季他和团队入驻大沟河村,运营起乡村游项目。     近年来,济源深度挖掘农业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先后举办了5市乡村旅游推介会,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5条,6个脱贫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脱贫村成为3A级乡村旅游景区。     济源聘请专业团队统一策划,整体谋划全域范围乡村旅游建设,实现村村有规划,处处显特色,点点有方案,推动乡村旅游从点到面全面发展。全年共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村庄23个,其中承留镇大沟河村、王屋镇谭庄村、大峪镇王庄村、邵原镇双房村、王屋镇原庄村等5个脱贫村已建成休闲旅游村庄。     济源整合16个部门资源,强力推进休闲旅游村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民宿46家、农家乐餐饮51家,实现了每个休闲旅游村庄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以上旅游公厕、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等“17个有”和5G信号、人居环境治理收费试点、垃圾分类“3个全覆盖”。     济源按照传统景区依托型、脱贫攻坚带动型、特色产业支撑型、美丽乡村转化型、红色资源传承型、传统村落利用型等发展模式,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量身定制优势产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比如投资600万元,推动脱贫村大沟河村依托自然景观和黄河文化,建成大沟河农业公园项目,全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提供社会就业岗位300余个。     济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打造“短视频+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模式,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拓宽销售渠道,推介美丽乡村。2022年利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560万元,共建设农产品直播间11个。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平桥区 白菜萝卜网上俏销

    “大家快看,这是产自长台关乡淮河岸边沙土地的萝卜,色儿翠绿,味儿甘甜,脆嫩多汁。”12月11日上午,在位于淮河边上的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余寨村,网络达人们站在萝卜地里,热情介绍萝卜的特色优点,时不时啃上几口,生动的场面迅速拉升了直播间里热度爆棚。     由于受供需和物流阻滞等影响,加之天气寒冷,农户种植的萝卜、白菜等蔬菜随时面临冻坏的情况。     当天,在信阳市商务局和平桥区商务局的精心组织下,近二十名网红及商超、批发市场采购人员实地开展“电商架桥、直播助力、商务促销惠民生”活动。     直播带货环节,网络主播们全面介绍沿淮蔬菜优点、质量、价格,呼吁广大网友尤其是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大宗采购。在直播间里,主播通过与产业带头人互动,向粉丝们详细介绍产品特色功效、下单方式、优惠力度、产地交通线路等情况,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的方式,受到网友的好评,网友粉丝们积极点赞下单,上万斤萝卜、白菜等农产品找到了销售对象。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嵩县 搭建农产品互通平台

    “运营中心恢复运营一周来,日均2万订单。”12月14日,嵩县商务局电商中心负责人张国辉兴奋不已。     今年,嵩县农产品大丰收,因疫情原因,白菜、大葱、白萝卜等农产品出现销售难,该县及时出台政策,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12月8日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恢复运营。嵩县组织引导机关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爱心企业,线上发力搭建产品互通平台,通过电商线上平台、超市购买、网上直播销售、以购代销、以买代帮等,多渠道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在线下,多部门联合发布爱心助农倡议书,发动商超积极采购,想方设法助力农产品销售。中国大地保险公司嵩县支公司通过对外联系,主动采购3万余元白菜、大葱、萝卜、红薯等农产品进行外销。     目前,嵩县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累计销售蔬菜、水果、鸡蛋、食用菌等农产品210余吨,有效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状况。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刘汉征一行到帮扶村浚县新镇镇邢固村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14台农机、娃娃菜配套的冷库、光伏发电、金盛服装厂的两个仓储,4个项目均已建成投用,村集体年收入共计18.38万元,1142座损毁房屋全部修缮……”该研究室驻邢固村第一书记万灏在座谈会上详细汇报了一年来的驻村成果。     刘汉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压紧压实各级帮扶责任,全面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并做好第一书记的坚强后盾,为邢固村乡村振兴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刘汉征一行还到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关切地询问人口状况、就医就业、家庭收入等情况,及是否有生活困难待解决。     座谈会期间,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向邢固村捐赠了党史和地方志图书,并购买该村的爱心菜。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建设清廉村居赋能乡村振兴

     “现在村集体的资产资金去向、工程项目实施、谁是五保户,这些都在‘一键监督’管理平台上公开了,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一目了然!”近日,在清丰县固城镇刘张庄村村委会的大院里,5名村民正在感叹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变化。这是清丰县开展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清廉村居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切实把清风正气融入基层组织的方方面面,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按照“严以促廉、清以固廉、正以守廉、俭以养廉”的思路,把推进廉洁乡村建设列入议事办事的重要议程,通过夯基础、建队伍、强机制、抓规范、求创新、促提升等有力有效措施,努力打造班子清廉、干群亲清的新时代农村政治环境。     “以俭养廉可为本,以德养廉可为恒……”在高堡乡唐庄村的“廉政胡同”中,9岁的玲玲正在朗读墙上的廉洁诗歌。一条条廉洁格言、一幅幅廉政图画、一则则清廉典故和家风家训等廉洁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构成亮丽的廉政“风景线”。近年来,唐庄村在乡纪委的指导下,围绕廉洁主题建设逐步开展了“孝廉文化满庭院、廉情入胡同、游园观‘莲’洁”工程,绘出了唐庄村清廉新画卷,村居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涵养清风正气。     “乡村振兴,除了要有廉洁文化,还要有廉洁政风和廉洁干部。”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借助走访、调研等活动,仔细聆听村民对惠民政策、村庄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建设清廉村居,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的有效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推进清廉河南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对村级权力的制约监督,持续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卢氏菇业兴起“攀比”风

    冬日的寒冷挡不住卢氏菌农温暖的心情,因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莘川大地到处菌菇飘香,幸福洋溢在他们脸上。     在卢氏,不管你去哪家菇棚,和哪个菇农、菇商交谈,都少不了聊一聊香菇的生产销售、谈一谈香菇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相互“攀比”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比数量规模种植赢市场     “从1999年开始的500袋增加到现在的两万多袋,也没有变得多忙,收入却由原来的每年2000多元增至现在的每年10多万元!”12月12日,卢氏县瓦窑沟乡上河村菇农蒋传李向记者介绍说。     像蒋传李一样的菇农,在卢氏县比比皆是。     据统计,全县18个乡镇255个村(社区)共有菇农3.8万户、大小菇棚11万个,年种植香菇3.2亿袋,年产干鲜菇40万吨。全县乡乡有香菇电商,村村有香菇保鲜储藏冷库、流动收购菇商,已形成5个香菇交易市场,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出口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10亿元。     比技术产量质量上水平     经过30多年的产业改造升级,卢氏县在全国率先引进“四季出菇、全年上市”香菇种植技术,从传统的人工拌料、装袋、灭菌、割袋向半机械化种植、全自动化制种转变,制棒、生产、销售也趋于专业化,淘汰了多个菇型差、产量低的老品种,培育出多个中低温秋菇、中高温四季菇新品,涌现了一大批“香菇状元”。     同时,该县多渠道筹集资金10亿元,建成50多个菌棒厂、38个标准化出菇基地,采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将鲜香菇分拣为18个等级,通过线上线下发往全国各地,极大提高了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     比贡献争当高效农业“排头兵”     “宁可销量小、收入少,也要保证优良特性。”省劳动模范、卢氏县狮子坪乡食用菌制种“土专家”薛向阳说。     薛向阳是卢氏县最早研究木耳、香菇孢子粉分离技术的乡土技术人才,获得过多项科技发明奖,曾自筹资金100多万元购置全套生产设备,成功研发出适生食用菌母种、原种,并在全县进行代料示范栽培和推广。     该县积极履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责任,今年已培训食用菌一线技术人员1500余人。而今,食用菌“土专家”遍布卢氏乡村,示范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一二三产业延链强链发展势头强劲。     “菇农朋友的‘攀比’,让卢氏因产业兴旺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说,“这样的‘攀比’,我觉得还可以再多一些!”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全域旅游增添幸福体验

    “我在网上看到了冬日香山湖的视频,就想带着孩子来看看。”12月13日,正在新县香山湖景区湖边的健步道上享受周末时光的新县市民李涛忍不住赞叹,“现在的香山湖景美路平、山水相融,必须点个大大的赞!”     作为一名新县本地人,李涛见证了新县香山湖景区的变化。曾几何时,香山湖周围有的是破旧的水泥路、荒芜的土山坡、狭窄的沿湖道……鲜有人至,景区发展也一度停滞不前。     2013年开始,新县以特色为主,依托县内红、绿、古资源优势,先后组织开展了“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双十双百”工程等项目,将新县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渐串联成“九镇十八湾”的全域旅游图,真正让全县旅游景区呈现异、美、新的局面。     发生变化的不单单是新县香山湖景区。山灵水秀、避暑胜地新县九龙潭景区焕然一新,红旗屹立、独立成峰的新县英雄山夜景迷人,将军故里、创客小镇的田铺大塆活力迸发,画里乡村、梦里老家的西河古村落乡愁浓郁……许多新县景区在全域旅游建设的浪潮中,纷纷旧貌换新颜。     细微的改变,带来的是幸福的体验。     如今的香山湖,登高驻足,放眼望去,视线内平静的湖,山谷间深红的乌桕,林木中金黄的银杏,漫山上常绿的松柏,湖岸边干净的公路……景区内亮丽的冬日美景,早已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地。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第一书记代言卖彩椒

    2月14日,内黄县张龙乡东石盘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道叶正在大棚帮助菜农宋永海现场直播售卖套袋彩椒。杨道叶借助网络为村里菜农种植的200亩大棚菜椒和彩椒代言,被菜农亲切地称为“彩椒书记”。

    [更多详情]
  • 19 2022-12

    10万亩高标准农田筑牢粮仓根基

    汝阳县蔡店乡孟脑村,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一期(核心区)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施工单位正顶着严寒加紧施工。     汝阳县地形呈“七山二岭一分川”分布,人口52万余人,耕地54万亩,人多地薄。2019年以来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3.05万亩,有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为确保农田建设提质增效,该县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范化要求,确定了以山北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引领的建设规划。     于12月初开工的一期(核心区)工程涉及3个行政村,总面积4.5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198万元,2023年2月完工,建成后将土壤改良0.5万亩、土地平整280亩,还将实施更新及维修机井8眼、新建蓄水池3座、新建及维修智能化泵站7座、地埋管道34.55公里,新修及改造田间道路10.525公里,铺设输变电线路3.21公里,种植农田防护林1500株,还将建设智慧农业管理平台1项、智慧农业科技监测站1处,预计年新增粮食120.3万公斤。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