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0 2022-09

    第五届高博会9月24日将在新乡开幕

        9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五届高博会将于9月24日在新乡拉开帷幕。     高博会是我省促进“校院企地”共建共享、“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从2018年第一届大会举办以来,在高博会上共签约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00多项,总投资为480多亿元,近85%的项目得到实质性的落地转化。     新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占波介绍,本届高博会的7场系列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中原农谷论坛、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中东欧国际优秀创新机构对接合作专场、首届全国智慧灌溉论坛、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新乡站(现代农业专场)、中原脑计划与脑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原精神神经医学国际论坛。     “今年的中原农谷论坛,在内容和形式上,设置有专家主旨报告和院士专题论坛、金融支持中原农谷发展圆桌论坛、实地参观以及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展。其中论坛将围绕种业技术创新、种业全产业发展、国内外种业、粮食、食品聚合发展现状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主旨报告和深入研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岳永鹏说。     首届全国智慧灌溉论坛则由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举办,主题是“聚力智慧灌溉助推乡村振兴”,将面向智慧灌溉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智慧灌溉技术创新应用以及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聚焦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

    [更多详情]
  • 20 2022-09

    锤炼“带头人”队伍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9月16日,河南省2022年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在河南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开班。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吴秀云、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主任陶华出席开班仪式。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有100人,主要是来自省内的村“两委”干部、农业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等。     陶华介绍,今年4月,河南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紧紧把握农民教育培训主责主业,坚持围绕农民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科学普及,已成为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服务广大农民的有效渠道。     吴秀云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学员们要认真学习知识,通过培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发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找到学习赶超的方法和路径,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结交到生活中的朋友、创业上的伙伴,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据了解,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将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民体育健身指导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加强体系协同发展,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更多详情]
  • 20 2022-09

    誓把荒山变药谷

     “岭上的地薄,多亏种了吴茱萸,尽管今年天旱有所减产,收购价也不高,一亩仍卖了2400元。”9月6日,宝丰县杨庄镇朱庄村村民朱付德感激地说。     朱庄村水浇地人均四分,其余都是土层薄的坡岭地,早年撂荒得多。     “按今年的收购价,盛产期的吴茱萸一亩能卖4000元,盛产期的连翘能卖1万元。药材商上门收购,根本不愁销路。如今,‘孬地’能有好收益,朱士伟得记头功。”该村党支部书记朱汉刚称赞道。     朱士伟是朱庄村村民,今年43岁。2017年冬,经做中药材生意的朋友指点,朱士伟在自家坡岭地上试种了一亩吴茱萸。因为当时购进的吴茱萸种苗苗龄大,第二年就挂果了,一亩卖了3000多元,这让朱士伟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当年,朱士伟就把吴茱萸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亩,又试种了1.5亩连翘。     “吴茱萸一年种多年收,耐旱,好管理。”朱士伟说,“吴茱萸、连翘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很大,种植前景广阔。”     为了种好中药材,朱士伟经常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还多次到嵩县等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院里半分空地成了他的试验田,试种有苍术、黄精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使他成了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土专家”。     见朱士伟种植中药材收益不错,村上一些农户也前来“取经”。如何定形修剪、何时采摘、套种……朱士伟都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在他的言传身教和带动下,朱庄村30余户村民,共种植吴茱萸50亩、连翘12亩、桔梗和黄精10余亩。     今年,朱士伟种植的4亩吴茱萸卖了近2万元,1.5亩连翘也开始挂果了。朱士伟也多了一重身份,成为中药材经纪人。     “有利无利常在行,贵了再种可来不及。”朱士伟对中药材种植充满信心。如今,他正谋划着明年带领群众种植益母草,再在林下套种一些黄精,誓把荒山变药谷。

    [更多详情]
  • 20 2022-09

    无花果成致富果

      9月13日,走进延津县石婆固镇小渭村一处无花果种植园,只见一排排无花果树整齐排列,紫红相间的果实如灯笼般悬挂枝头,阵阵果香扑鼻而来,农户们则忙着采摘无花果。     杨明新是无花果种植园负责人,今年是他种植无花果的第六个年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明新在路上见有人卖无花果,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他在了解无花果生长特性、种植方式后,发现北方地区也适合种植,于是便决定将这一产业带回家乡。     “我们正在采摘、包装的无花果,是长垣市的几家超市订购的,一会儿我得给人家送过去。”杨明新笑着表示,他已和新乡市、长垣市的大小商超、水果批发部成功对接,周末也有不少游客前来采摘。目前,无花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亩,成为一家人的“致富果”。     据了解,杨明新种植的无花果品种叫“波姬红”,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10种为人体所必需。此外,无花果采摘期较长,从八月开始持续到霜降前后,种植“钱”景十分可观。     作为回乡创业的一员,杨明新不断学习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对无花果市场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从种植、管理到销售都亲力亲为,希望更大程度地发掘无花果的潜力。无花果的丰收,不仅给杨明新一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

    [更多详情]
  • 19 2022-09

    河南移动注智赋能乡村振兴

     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乡村振兴专题赛近日在苏州精彩落幕,河南移动5个项目脱颖而出,摘金夺银。     此次专题赛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产业方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有641个项目通过赛道资格审查,河南移动35个项目入围。经过复赛、决赛的遴选,全国25个项目成功晋级乡村振兴专题赛决赛。河南移动成绩突出,取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的优异成绩。     驻马店选送的《5G助力天中高标准农田,农民挑上“金扁担”》荣获乡村振兴专题赛道一等奖,同时进入“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决赛。在遂平县常庄镇,河南移动技术支持的近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农田已经建设完成,该项目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先进设备和农业相结合,通过中国移动5G等科技手段对农业植保、气象、土壤墒情等各种传感设备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数字化管理、精准化种植、智能化决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方位管理,每年节水约51万吨,每亩小麦增产90公斤,大大推进了当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三门峡选送的《5G智慧果园,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摘得乡村振兴专题赛道二等奖。在灵宝市焦村镇,河南移动技术支持的3000亩5G智慧苹果园项目结合灵宝苹果植保管理要求,运用5G、遥感、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传感、智能水肥等技术与设备,实时监测果树长势、土壤状况等,通过数据中心分析计算,控制智能植保设备实时作出响应,实现自动化植保作业,大大提高果园植保作业的时效性、准确性。该项目可提升苹果产量20%,节约生产成本60%,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2万元以上。     漯河选送的《5G赋能数字延伸,助力临颍乡村振兴》荣获乡村振兴专题赛道三等奖。在临颍县,河南移动技术支持的7000亩5G智慧特色农业基地主要种植辣椒,通过5G网络实现病虫害监测分析、墒情收集以及水肥药一体化联动,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分析、智能决策、远程控制,干辣椒亩产由原来400斤~500斤提高到500斤~700斤,平均增幅30%左右,品质显著提升,坏果率降低40%以上,每亩经济效益增加35%以上。增收的同时,外出务工村民可以安心工作,留守村民可以选择代管模式,在运营公司务工,年综合收入提升80%以上。     郑州和信阳选送的《5G赋能美丽南屯,数字引领乡村振兴》《以数字之“智”助推乡村振兴,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两个项目获得乡村振兴专题赛道优秀奖。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履行央企“三个责任”,河南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数智农业、乡村综合治理、振兴管理、助农惠民、基层医疗、乡村教育等领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核心能力、打磨产品与平台能力、整合产业链能力打造交钥匙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截至目前,河南移动建设数字乡村达标村2.4万个,打造漯河临颍“5G+辣椒种植”、开封尉氏“5G+智慧农业”、驻马店遂平“5G+高标准农田”、驻马店上蔡“5G+高效节水灌溉数字田园”、新乡延津“5G+小麦产业园”等50余个智慧农业示范工程,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数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千里眼平安乡村”已覆盖1.7万个行政村,安装云广播6000多套,累计完成24.4万个平安乡村监控点建设,助力农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更多详情]
  • 19 2022-09

    紧盯项目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监察建议指出的问题,既有我们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施中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少数的个性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强,我们将坚决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切实担负起重点项目‘掌舵人’的责任。”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乡村振兴局相关同志在接到区纪委监委《关于对2021年财政衔接项目开展自查自纠的监察建议》后诚恳地说道。     今年以来,宛城区纪检监察机关严格对照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四个重点”“七大举措”,持续开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抽查暗访。截至8月底,共检查2021年财政衔接项目68个、2022年财政衔接项目10个、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扶贫产业项目27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个,累计发现问题26个,督促整改22个。     针对专项监督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综合运用提醒函、监察建议等形式查缺补漏、建章立制,扎实做好专项监督“后半篇文章”。     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抽查暗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到位,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更多详情]
  • 19 2022-09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让河南在乡村振兴中更加出彩

    9月17日,全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省级示范班举行辅导报告会。     副省长武国定作辅导报告。武国定从“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让河南在乡村振兴中更加出彩”“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做新时代‘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等三个方面,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分析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号召全省“三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河南在乡村振兴中更加出彩。     武国定强调,“三农”战线的领导干部要勇担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求真务实改进作风,与时俱进提升本领,做到有情怀、有方向、有招数、有实功、有耐心,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更多详情]
  • 19 2022-09

    全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省级示范班开班

    9月16日,全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省级示范班开班。     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作开班辅导报告,副省长武国定主持开班仪式。     吴宏耀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和重点工作,并就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吴宏耀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要加强学习宣传,夯实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培训班以视频形式开展,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省主会场参加培训,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及市、县两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分会场参加培训。

    [更多详情]
  • 19 2022-09

    全国“巾帼兴粮节粮庆丰收”主题活动在豫举行

    9月16日,由全国妇联、河南省政府主办,河南省妇联、南阳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全国“巾帼兴粮节粮庆丰收”主题活动在唐河县举行,并现场连线黑龙江省、山东省妇联丰收节活动。     活动现场,为河南省兴粮节粮巧媳妇、爱粮节粮最美家庭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女种粮大户、女育种专家、助农女科技工作者、粮食深加工企业女带头人代表分别发言。活动结束后,“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唐河县女农业科技工作者现场为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     此外,为配合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电商巧媳妇以营销助农、消费惠农、品牌强农为重点,开展了直播带货、专场推介等营销促销活动。丰收节期间,以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主,各地妇联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

    [更多详情]
  • 16 2022-09

    辣椒唱主角 网红直播忙

    辣椒大鼎、辣椒论坛、辣椒展馆、辣椒院士……在9月15日举办的第五届河南(郑州)国际农业现代博览会上,辣椒唱起了主角。     我省辣椒种植面积高达300万亩,仅次于贵州,远超川湘渝,而且,在“中国十大名椒”的评选中,我省的柘城辣椒和内黄尖椒独占两席。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销量,河南辣椒都已成为第一梯队。     打造辣椒品牌,在全国真正叫响“河南辣”,才能让河南辣椒在热火朝天的辣椒江湖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临颍辣椒打造成中国“椒”点,也是今年农博会的重要任务。     临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44.3万亩,年产量13.7万吨,种植户亩均增收3000多元。更重要的是,临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辣椒种植模式。     临颍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产业链优势企业及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利用“5G+智慧农业”,持续推进辣椒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每亩仅劳动力成本一项就可节约开支60%以上,1人可管理500亩农田。     除“重头戏”辣椒之外,本届农博会还有很多看点,比如今年绿色食品企业继续组团参展,湖南特色农产品也组团远道而来。     本届农博会会期三天,持续至9月17日,现场还将举行“临颍辣椒品牌发布仪式”“第一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首届豫产优品推介会暨全国网红主播直播大会”等活动。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