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1-11

    固始“王脑”萝卜俏销市场

    11月12日,固始县徐集乡王脑村果蔬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在收获萝卜。该村三面环河,地理位置独特,所产出的萝卜以口感脆甜深受市场青睐,10多年畅销省内外。

    [更多详情]
  • 16 2021-11

    瓜蒌没收完就被订购一空

    11月11日,在镇平县马庄乡千亩瓜蒌基地,远远望去是一个个垂挂的“金疙瘩”,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喜人的金色。 “今年这瓜蒌长得好,价格也比往年高,还没等全部收获完毕,商客们就订完了。”丰收的喜悦让瓜蒌基地负责人乐开了花。 说起瓜蒌种植,不能不提的人就是韩鹏。2001年,韩鹏到北京潘家园经营玉器批发业务,摸爬滚打几年后,在北京成立了珠宝公司,还在广东开起了分店。日子越过越好,事业蒸蒸日上。 后来,韩鹏决定回乡发展。经过调研发现,马庄乡有部分农民在试种瓜蒌,瓜蒌的皮和根茎都是中药材,瓜蒌籽在食品行业的前景也很好,于是他成立枫程农业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心发展瓜蒌产业。 “一开始没有技术,我千方百计在网上学,向专家请教。后来跟农业专家合作,由他们一年两次开展技术培训。”通过不断钻研实践,韩鹏率先将“组培育苗”技术引入瓜蒌种植,在实验室中批量培育的瓜蒌苗,大大提高了瓜蒌亩产量,原来每亩地能产300斤瓜蒌,现在提高至340斤以上。 随着市场的逐渐打开,他开始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合作社的瓜蒌籽供应至安徽省徽记食品有限公司,瓜蒌皮和根叶远销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同时,结合“到户增收”“统建带贫”政策,合作社接收了夹河李村、尤营村、小碾王村70余名脱贫户入股枫程农业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今,韩鹏流转土地1200亩,吸纳62户村民土地入股,36户脱贫户就业,月工资1200元,每户分红1400元,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

    [更多详情]
  • 16 2021-11

    叶县廉村镇:辣椒迎来丰收季 集体村民都赚钱

    11月14日,叶县廉村镇南吕庄村广场上,81岁的潘会笑和几个姐妹一边唠嗑,一边摘着辣椒。 冬日的暖阳,将摊放在水泥地面上的小辣椒,照得通红发亮,“你想想,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啊!就在家门口,坐这儿也不累,跟姊妹们说着话摘着辣椒,一天就能挣七八十块钱!”潘会笑高兴地说。 “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60岁以上老人就成了各村摘辣椒的主力军。”南吕庄村支部书记吕怀领向我们介绍,今年该村共种植了73亩辣椒,辣椒成熟后,连同辣椒棵砍了,统一晒干后拉到村子里,村民们都可以来采摘。摘下的辣椒果按8毛/斤给予群众劳务费。 廉村镇是人口大镇,总人口6.7万人,耕地总面积10万亩。近年来,该镇坚持“1+N”的产业发展思路,采用“辣椒+小麦”“辣椒+土豆”等多种套种模式,力争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辣椒种植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开始,种植、田间管理、采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红遍天的辣椒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也是廉村镇村民们的增收“宝贝”。2021年廉村镇共种植辣椒近1万亩,累计带动472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增收50元,每亩辣椒平均收益3500元。

    [更多详情]
  • 16 2021-11

    博爱县:特色产业成了“聚宝盆”

    11月12日,立冬已过,天气渐冷,而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的蔬菜大棚里温暖如春。临近路边的三座大棚就是脱贫户赵德文的“聚宝盆”,大棚内一垄垄小白菜青翠欲滴,长势正旺。 “这批小白菜正好能赶在春节期间上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赵德文站在地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曾经的贫困户到如今过上富足的小日子,赵德文靠的就是这些蔬菜大棚。 近年来,该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起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路子,把果蔬种植和农旅休闲作为产业发展方向。 该村通过整合帮扶政策和社会资源力量,建成了百亩蔬菜种植园、生态林果观光采摘园、农耕文化体验园和产品加工园。四座产业园不仅带来了人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村民富了,而且村集体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 “特色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火车头’,产业发展不仅使南朱营村在2017年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而且还实现了‘被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河南理工大学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许辉说。

    [更多详情]
  • 15 2021-11

    叶县:花菇飘香 助农增收

    11月11日,在位于叶县龙泉乡草厂街村河南鑫瑞隆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的花菇种植基地里,花菇喜获丰收。 一排排大棚内,一袋袋菌种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一簇簇花菇长势喜人。花菇色泽鲜明,纹路清晰,十几名工人正在进行采摘、分拣、晾晒。 “今年的35万棒春栽花菇已经进入丰收期,预计可采摘香菇80余万斤,根据目前市场行情,产值可达到400余万元。”该基地技术员夏树国介绍,花菇一年能采收4茬,从10月采收到第二年3月。除春栽花菇外,他们还种植有秋栽菇和反季菇,多为大号菌棒,一年一共种植100余万棒,预计可产出花菇250余万斤。 该公司于2019年入驻草厂街村,主要从事花菇种植和花菇菌棒生产,占地120亩,目前已建成25个花菇保温大棚,用工40余人。 公司负责人霍建相来自产花菇大县——驻马店市泌阳县。2019年,霍建相想要扩大家庭作坊式的花菇种植模式,形成产业,龙泉乡的一位朋友得知后就邀他来龙泉考察。龙泉乡党委政府为他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霍建相看中了草厂街村的地,当晚,他就接到龙泉乡的通知,土地流转问题已经解决。第二次来的时候,他说种花菇需要水、电,还得考虑土地硬化,该乡很快为其打了8眼井,安装了变压器,配套建设5个冷库,并用3天时间把园区道路全部铺成石板,既硬化了道路,又不毁坏耕地。 2020年,该乡又争取到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由上级财政投资120万元,该乡草厂街、贾庄、齐庄、权印、武庄、南大营村成立联合党总支,村集体投资180万元,在该基地建成15个高标准全自动食用菌大棚,出租给河南鑫瑞隆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可获得租金收益和全年营业额10%的分红收益。 为提高花菇附加值,该公司还购置了4台烘干设备,既解决了花菇的储存运输问题,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我每天坐着剪花菇就有100多元,现在不用出去就能在家门口赚钱了。”村民李爱花熟练地剪下花菇柄。 今年,霍建相还挑选了2名能吃苦耐劳的村民,让他们免费使用2个大棚自己种植花菇,并教给他们技术,跟踪服务,出菇后霍建相负责收购,让他们零风险,保收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他们掌握技术、做出成绩后,可以带动更多村民来种植花菇,逐步使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霍建相说。

    [更多详情]
  • 15 2021-11

    天中蔬菜直供港澳

    前不久,记者走进驿城区水屯镇奥博农业种植基地,满眼郁郁葱葱,豆苗、芥蓝、莜麦菜……一片片叶子生机勃勃,绿得发亮,绿出兴旺。 奥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近年来,该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构建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新发展格局,打造了高效农副产品产销一条龙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建成日光棚40座,主要以种植芥蓝、菜心、菜薹为主,主销的有机蔬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作为北菜南销的重要基地,奥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先后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以种植高品质有机蔬菜为主,坚持做好对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定向供应工作。 “这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种植各种绿色蔬菜。我们要全力为港澳同胞供应优质蔬菜。”奥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红说。

    [更多详情]
  • 15 2021-11

    枝头挂“灯笼” 冬日庆丰收

    14日,在孟津区送庄镇营庄村的连片柿子园内,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处处丰收景象,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拍照、采摘。 近年来,送庄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采取“支部+协会+农户”模式,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优质柿子。每逢柿子采摘期,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慕名前来“赏柿”,小小柿子不仅成了村庄的旅游资源,也带动村民增收,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更多详情]
  • 15 2021-11

    高山草莓 兴了产业富了群众

    12日,在栾川县冷水镇高山草莓种植基地内,农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草莓。经过分拣、打包,这些草莓次日将出现在郑州市的各大市场,供消费者选购。 这个基地位于平均海拔1350米的东增河村,这里年平均气温9.2摄氏度,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发展高山草莓更有优势。60座草莓大棚在寒风中挺立,颇为壮观。大棚内温暖如春,一列列的田垄上,绿油油的草莓秧苗下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草莓。 为更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该村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特色草莓产业,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由专业化公司提供育苗、管理、销售等技术支持,闯出了一条特色新路。 “现在,每天的草莓产量在400公斤左右,刨除成本,今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东增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伟国说,群众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基地还提供35个就业岗位,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便利和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实施,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群众提供土地、建设大棚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使更多群众通过高山草莓种植增收致富,实现由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张伟国说。

    [更多详情]
  • 15 2021-11

    种植淫羊藿 村民有奔头

    连日来,在河南丰惠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平舆县万金店镇新周村淫羊藿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簇簇淫羊藿叶绿枝茂,几名管理人员正忙着准备采收。 “秋种都结束了,到这儿搭把手,一天能挣80元钱,比闲着强多了。”正在搬运淫羊藿种苗的朱留旺高兴地说。 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华指着大片的淫羊藿介绍:“经过两年时间,这里已建成淫羊藿种子育苗大棚80亩,规模种植370亩,吸纳40多名群众在基地务工,接收17名公司会员长期在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农户们每年在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每月还可获得800至1500元的务工收入。” 同样,在附近李屯镇、老王岗乡、高杨店镇等地的丰惠淫羊藿种植基地,管理人员在忙着整理土地、铺设田间作业道、移种淫羊藿种子苗。 “淫羊藿是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市场前景看好。”说起淫羊藿的功效和发展前景,公司淫羊藿种植项目负责人张勇侃侃而谈。 据了解,河南丰惠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淫羊藿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150亩,年可供淫羊藿种苗1000万株以上;淫羊藿标准化种植基地1550亩,年产淫羊藿药材150吨以上。公司以公司+科研+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保护价格进行收购。公司已建成1550亩淫羊藿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户270多户,每户净收入6000多元。 公司负责人朱东锋介绍,公司致力于中药材淫羊藿的栽培技术研究、规范化种植、技术服务与种植基地推广、初加工销售以及相关市场产品生产研发,现已发展成为以中药材淫羊藿品种为主,集淫羊藿制种、育苗、种植、初加工、技术服务与种植推广、产品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中药材研究开发技术型企业,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淫羊藿规范化种植产业基地。 近年来,河南丰惠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平舆县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技服务、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以引领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公司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淫羊藿种植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淫羊藿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让群众的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更多详情]
  • 12 2021-11

    正阳花生搭上电商“快车”

    11月10日,正阳县电子商务中心一家农产品电商企业主播在网络直播销售正阳花生。近年来,正阳县积极引导扶持发展电商企业,不断培育和壮大电商经营主体。今年“双十一”期间,该县多家电商参与线上销售正阳花生,生意火爆。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