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2 2021-08

    宜阳县:特色产业促增收

    8月11日,宜阳县高村镇杜渠村轮作示范区内,工人正在收获红薯,红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更多详情]
  • 12 2021-08

    伊川“岭上硒薯”提前80天上市了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在北方一般是霜降时节挖红薯,而伊川县鸦岭镇“岭上硒薯”千亩示范方则在7月30日就迎来了红薯的丰收,提前了80天上市。 鸦岭镇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地区,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珍贵的富硒土壤,历来有种植红薯的传统,素有“豫西红薯第一乡”之称。近年来,该镇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了薯乡薯业科创园,先后引进烟薯25、普薯32、商薯19等新品种,培育了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两个千亩“岭上硒薯”种植示范方。 鸦岭镇在外乡贤俞永生于今年年初返乡加入种薯队伍,在亓岭村投资建设了“岭上硒薯”千亩示范方,发展富硒红薯产业。“我们在标准化种植基础上增加了小拱棚,种植时间由4月提前到3月,收获时间提前到7月。”俞永生说。

    [更多详情]
  • 12 2021-08

    信阳市17个农业品牌上榜

    8月1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公告,根据河南省农业品牌目录制度要求,经自愿申报、逐级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会议研究,确定“杜良大米”等221个品牌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名单,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9个、农业企业品牌55个、农产品品牌137个。记者了解到,本次我市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农业企业品牌、9个农产品品牌入选。 公告显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项,潢川空心贡面、息县黄金梨入选;农业企业品牌项,“淮原香”虾稻米、“石山口”宏伟稻虾米、“豫道食品”麻酱拌面、“华英”鸭肉、“豫信”信阳毛尖、“寒茗”信阳毛尖入选;农产品品牌项,“旺鑫”空心贡面、“楚湘故里”稻米、“林稻静”虾稻香米、“山魂”山茶油、“豫严”信阳黄金茶、“草木人”香山毛峰、“明港向阳”生猪、“杏山春”杏山翠芽、“鹅块哥”鹅肉入选。 据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突显,要想农业强必须走农业品牌建设之路。近年,我市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坚持把农业品牌化建设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持续打造一批农业知名品牌。

    [更多详情]
  • 12 2021-08

    漯河市举办黄淮肉羊养殖培训班

    近日,市畜牧局举办的黄淮肉羊养殖暨秸秆青贮技术推广培训班开班。黄淮肉羊新品种培育主持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秘书长、河南省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权凯博士为参加培训的技术骨干、畜牧企业等人员就如何做好黄淮肉羊饲养管理进行了培训。 近年来,我市良种肉羊育种选育取得优异成绩。2020年12月31日,市畜牧工作站和省牧业经济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培育的黄淮肉羊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终审并颁发证书,填补了我省乃至全国肉羊育种空白。2021年1月13日,黄淮肉羊新品种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 今年以来,我市优质牧草种植推广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临颍县、郾城区成功获批“2021年粮改饲试点县”。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1.72万亩,秸秆利用技术日益规范,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更多详情]
  • 11 2021-08

    蛋鸡养殖 敲开致富门

    每天下午4时,是正阳县袁寨镇陈庄村鲁瑞亭到鸡舍收鸡蛋的时间。近年来,鲁瑞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发展蛋鸡养殖产业,通过当地蛋鸡养殖产业大户带动,敲开了致富门,从5000只发展到15000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更多详情]
  • 11 2021-08

    卢氏县: 给力连翘护青 助力乡村振兴

    连日来,卢氏县充分发挥组织“护航”、舆论“导航”、法规“压舱”等措施保障作用,县、乡、村齐抓共管,给力连翘护青,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护航”。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民协管、法规保障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各村(居)成立相应组织,完善村(居)规民约,建立巡防队伍,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着力提升和保障道地药材品质,探索连翘护青新经验新做法,通过强有力组织体系倾力打造全国连翘第一县品牌。 舆论“导航”。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宣传栏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村民组长(居委会楼组长)、护林员、志愿者作用,采取进村(社区)入户的方式大张旗鼓宣传教育,使《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连翘采青行为的通告》《关于规范全县连翘销售市场秩序的通告》等政令畅通,掀起全县连翘护青高潮。 法规“压舱”。县林业、森林公安部门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和森林公安民警分组深入乡村督导检查,严格县、乡、村三级管护属地责任落细落实落地,并在连翘重点产地,县、乡主要路口进行设卡检查,对发现的连翘采青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县所有货站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加大对收购、贩卖、运输采青连翘的不法商贩查处力度;乡村巡防组织对发现的连翘采青行为,按照村(居)规民约及时处理,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稳定一方”的实效。

    [更多详情]
  • 11 2021-08

    小米香飘振兴路

    昨日,在宜阳县三乡镇河南荣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公司负责人冯红涛和村民正查看谷子长势。 三乡镇谷子种植历史悠久。2018年,冯红涛返乡开始种谷子,2020年创立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1个村400余户参与种植,目前种植面积1000余亩。该公司还投资建设小米加工生产线,开发出一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助力当地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11 2021-08

    河南“淮滨芡实”塘边直播忙

    “我这一打开直播,就有网友弹幕提问:芡实现在还有货没,我购买的芡实发货了吗……每天直播4小时,芡实订单源源不断。”8月4日,河南省淮滨县中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播朱熹告诉记者,“现在供货商备感压力,加班加点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眼下,淮滨芡实喜迎丰收季,淮滨县的街头巷尾也借着芡实市场的“光”热闹了很多。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淮滨县期思镇种植居多,当地人们又称芡实为“鸡头米”。这里的人们,一把镰刀、一个钩子、一把剪刀、一个擀杖,有几件这样简单的工具,就可开镰采收塘里的芡实了。 8月4日,记者在期思镇的五一村500亩芡实连片种植基地看到,远处,一群白鹭在层层叠叠的芡实叶子上“打闹嬉戏”;近前,数十名采摘工人们正开心地采摘、冲洗、装运芡实,田间地头忙个不停。 “我这每天雇佣30余人帮忙采摘,人均工资80元/天。今年我种了500亩芡实,等全部丰收后预计可产芡实17万斤,目前市场价是30元/斤,刨除人工等费用,可实现收入170多万元。”淮滨县众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绪彬高兴地说。 任绪彬告诉记者:“现在芡实供不应求,却找不到工人。幸亏受益于‘万人助万企’活动,镇党委书记郑海中走访时得知这个消息,他立即在期思镇工作群发了众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招工信息并予以安排,当天就有人来俺基地采摘芡实,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淮滨县沟塘、湖泊面积大,内涝灾害严重。低洼田块盈利入不敷出,农民不愿意种。“我们发现辖区祁湖种的芡实,不但‘淹不死’,且市场紧俏,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期思镇党委书记郑海中告诉记者。 2019年,按照淮滨县委、县政府统一布局,芡实产业被确定为全县26个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期思镇党委牵头成立了芡实种植“党建联盟+产业联盟”,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走“农场+工厂+市场”同步运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全县芡实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左右,链接农户3600余户,形成了芡实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吸纳了5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该产业,产品销往豫、皖、江、浙、沪等地。 8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期思镇探访,在该镇陈洼村鸡头米市场,只见进入市场的入口处宣传车辆在不停地播报着防疫知识,且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点,2名工作人员正负责测量体温,出入市场的客户也都自觉佩戴口罩,市场内鸡头米摊位前,客户依次按照“一米线”距离排了两排10多米的队伍,等着购买。 淮滨网红“朵妹儿”还将直播搬到了交易市场、芡实塘边,“你们看,这鸡头米个大颗粒饱满”“县城可以配送到家,也可以上门购买,县外今天发货最晚后天到达”“没买到的再等一等,明天一定给您备上货”……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目前芡实每天的成交量达4万斤,已经完成销售50万斤。芡实产业带动了淮滨县多层次村民群体就业,开启了增收新模式,催生了特色新农人、物流快递员、直播带货达人等职业。周边多名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更推动了‘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地落实。”郑海中说。

    [更多详情]
  • 11 2021-08

    郑州:协调发放641张通行证 打通农产品供应绿色通道

    近期,我市面临暴雨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双重考验,在严峻的管控措施下,部分市场农产品物资运输车辆进出市区受限。 为全力保障我市居民基本生活供应和价格稳定,切实保障民生,稳定社会大局,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及时协调,641张通行证已下发主城区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部分农贸市场,打通了全市市场农产品供应绿色通道。 接下来,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将及时对接全市市场应急运输需求,做好产地对接,保障重要农产品等生活物资供应链的运输通畅,确保“菜篮子”产品能够出得了村、上得了路、进得了城、上得了桌,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保障基础供应和民生服务不断档、不涨价,用实际行动让全市市民的“米袋子”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为疫情防控取得最后胜利,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保障。

    [更多详情]
  • 10 2021-08

    河南光山:保障“菜篮子”价稳量足

    8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东城西亚超市,市民在购物。 为保障广大市民在“非常时期”的正常生活,该县采取相关保供措施,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充足,全县各大超市食品、蔬菜品种齐全,价格平稳。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