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1 2023-09

    中医药文化夜市惠及卢氏民生

        连日来,每当华灯初上,卢氏县城中心能容纳3万余人的卢园中心广场便摊位林立、人声鼎沸,医生现场义诊、讲解中医知识,群众体验中医理疗、购买中药饮片,现场火爆堪比以往的物交会。     这是卢氏县委宣传部、县市场监管局、县卫健委等10多家单位联合举办、9月1日正式开幕的中医药文化夜市。     据了解,卢氏县中医药文化夜市分设健康咨询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三伏贴贴敷区、中医药文化宣传区、中药材种植科普区、中药膳食茶饮品尝区、中药材辨识科普展、药食同源及药企产品展等展区,还有中医药灯谜有奖竞猜活动及养生气功、八段锦、保健操等表演,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注重实效,贴近生活。     9月2日晚8时,记者在现场看到,上万名群众兴致勃勃参与其中,很多人排队体验中医保健、理疗。卢氏县中医院主治医师杨海燕现场讲解中医“葫芦灸”原理,数十名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亲身体验后啧啧称奇。     卢氏县是全国十大中药材基地县,盛产中药材1225种,已有180多种道地药材得到推广使用,50多个经典名方验方应用于临床。全县有9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中药材产业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2021年,卢氏县投资8亿多元建成的中医院,以中医带中药、以中医带康养、以中医惠民生,带领全县康养产业集群发展,年产值近20亿元。     卢氏县中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符永卫说:“力争将中医药文化夜市做成振兴中医、发展产业、惠及民生的品牌。”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土专家”为茶园“体检”

         9月6日~7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茶叶专项“智慧茶园土壤养分感知、智能决策及溯源技术”观摩会在光山县举行。     据了解,会议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主办,来自全省农业信息技术专家、优质茶叶专项2022~2023年各专题负责任人、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员、茶叶合作社代表等80余人参加。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土专家”土壤养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茶管家”茶叶安全生产全过程溯源技术。在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活动现场,农技人员和茶农一边聆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讲解土壤检测技术的技术原理、检测性能和成本,一边观看土壤检测过程。茶农们连连夸赞,表示也要为自己茶园的土壤“体检”。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和蓝天白云有个约会

         花样飞行、编队跳伞……来航空运动之都安阳与蓝天白云来场约会吧!9月6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设置、特色亮点等有关情况。     今年的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以“翱翔中华字都、弘扬优秀文化,飞跃最美太行、赓续精神伟力”为重点,将于9月28日在安阳开幕。     本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期间还将举办安阳青少年航模大赛,飞行大咖乐园、固定翼飞机和热气球飞行体验、航空科普培训等活动,还推出三大研学主题,分别是研学红旗渠精神,研学中国汉字,研学优秀传统文化。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扶沟县刘村“双绑”利益联结 激发产业活力

         “过去,刘村的辣椒种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管理标准不一,呈‘零、散、乱’现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该村辣椒产业发展。”9月8日,省直工委驻扶沟县练寺镇刘村第一书记张永喜说,今年,刘村结合村内实际,因村制宜,走出“支部引领+农民+合作社+企业”的发展路径,使农民与合作社、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有效“绑定”,共同发展,辣椒产业呈现出新格局、新态势。     刘村为传统辣椒种植大村,辣椒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但由于种植、管理模式滞后,辣椒产业发展缓慢。2022年11月,省直工委开始定点帮扶刘村,并向该村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经调研走访,决定引导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合作社与本地龙头企业“绑定”共赢,从而改善刘村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连片发展,逐步致富。     今年3月,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利用茶余饭后村民都在家的时间,分别到各自然村组召集群众召开村民大会,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啥、为啥要成立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后干啥”三部分的政策宣传,成功引导村民创办了仁义辣椒种植合作社等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260多户,入社辣椒面积1700多亩。     该村引导各合作社通过落实统一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的“四个统一”机制,实现高于市场价销售农产品、低于市场价购买生产资料的“一高一低”目标,将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     在合作社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刘村经多次考察联系,与当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沟味思美调味品厂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到村新建加工调味品、辣椒、干菜加工车间。合作社与企业实现绑定合作,合作社按企业要求标准种植辣椒等农产品,企业高于市场价收购合作社农产品,优先安置刘村群众到企业务工。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多种渠道扶持企业发展,今年5月,帮助企业入驻河南广电消费帮扶馆、河南省消费帮扶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利用派驻单位联系省直职工优势,帮助企业销售产品,目前已帮助企业销售产品近30万元。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洛宁 乡里中心激活中高村

        9月6日,刚吃完早饭的李成都,忍不住又骑着电动车来到了村广场角落的理发室。     李成都是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村民,今年75岁,年初被中高村“两委”聘请为村里的兼职理发师,为村里6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理发,每月值班两天,村集体每天给一百元。     “我过去在小学教书时学的理发技术,天天给学生们理发,退休后还走街串巷上门给人剪头、修理推子,哪用过这么排场的理发室,就是不给钱我也愿干。”李成都说。理发室同时又是照相馆,陈设很简单,但必备的三脚架和梳妆台、理发工具样样齐全。     中高村共301户1141口人,常住人口540多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中药材、仁用杏、烟叶和红薯,留守老人比较多,过去公共服务比较缺乏。     乡里中心建成后,村“两委”办公室从楼下搬到楼上,为服务群众让路,原来的办公室拆掉柜台,摆上沙发,摇身一变成为开放舒适的便民服务中心,新的服务机制下,所有与“三农”相关的办理服务事项在这里都能一次办好。     政务服务的变化根本上是态度变化。“以前村干部对待村民用的是管理的态度,现在换上服务态度,没想到村民更容易接受理解也更配合我们工作了。”中高村党支部委员王少武说。     除了政务服务,像理发这样的生活服务也是乡里中心的标配。理发室前的村广场上安装了足够的照明灯,还有划好的运动场地;围绕着村广场,有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电商物流点,不远处则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百姓大食堂等。服务设施不一定是最豪华的,但一定是村民最需要的。     和大部分村民一样,李成都不懂什么是“乡里中心”,但他知道如今乡里中心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村民们会在村广场上热热闹闹地运动闲聊;到村里的标准化卫生室让省里、市里的医生远程看病;老年人每月交100块钱就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解决每日的三餐;在宽敞崭新的百姓大食堂给孙辈办一场排场的婚礼,只需交150元水电费。     在原有的基础服务之上,中高村乡里中心还因地制宜,为村集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开拓了新服务。     中高村还是中华著名英烈、河南十大烈士之一李翔梧的故乡。     “过去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我们完善提升了村里的李翔梧红色教育基地,但我们缺乏运营经验,一直没有挖掘利用这个红色教育资源。”李少武说。     借助乡里中心建设,中高村对原有的基地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引进了专业的运营公司运营并签订协议,同时给中高村设计学习课程,对接游客服务,分成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在村里培训6名兼职讲解员。     红色教育基地活了,中高村的人气也旺了起来。“7月新馆开馆后,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我已经讲解四五十次了,一次能挣五十块钱。”村民张玉纳是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平时兼职当讲解员。     村里百姓大食堂也“蹭”到了人气。“村里游客多起来后,有个体户愿意租我们的百姓大食堂经营饭店,在保障村民举办红白喜事场地的同时,还可以给有需要的村民直接提供包桌服务,方便又便宜。”王少武说,现在周边村子也都选择他们村办红白喜事。     如今乡里中心就像中高村的能量中心,源源不断地为中高村输送活力与人气,让中高村“活”了起来。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托牛所”里牛儿壮

        “把分散的牛聚在一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喂养、防疫,确保了养殖质量和效益,托养户‘坐等收钱’!”     9月7日,看着眼前规模庞大的“托牛所”,嵩县德亭镇杨村村民石学谦乐开了花:“俺们现在都是‘甩手掌柜’,能腾出时间干其他活。”     这个“托牛所”是民间叫法,“官名”叫德亭镇杨村肉牛养殖基地。存栏600余头肉牛,其中180余头是德亭镇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利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采取托管代养模式寄养的。     据了解,基地与农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统一提供饲料、防疫、配种、销售、保险、补贴“六服务”,农户年度保底收益4000元。利润超出收益部分,按7:3分成。     德亭镇党委副书记杨传梁介绍说,德亭群众有散养牛的习惯,虽然带来了一定收益,但是管理成本比较大,风险比较大,养牛的村民组一度到处是牛粪、秸秆,环境脏乱差,影响群众生活。杨村肉牛养殖基地的前身是一个存栏100余头的小型养殖场,曾在集中养牛方面做过尝试,却因为建设不规范、经营不善而荒废破败,成为“闲置资源”。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是传统的养牛大县。闫庄镇黄牛市场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5万头,发展养牛产业,嵩县得天独厚。     去年以来,嵩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发展“两牛”产业决策部署。为破解养牛户用地紧、资金缺、技术差、卖牛难等瓶颈,该县依托荒山、荒沟、荒滩、荒丘多,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推出了“托牛所”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养殖户“退村入所”发展养牛产业,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     明确推进方案。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发展路径,采取“村集体领建、农户联建、龙头企业投建”模式,实行“夏秋放牧、春冬托管”,集中饲养、统一管理“全程托管”两种托管代养方式。     提供资金支持。出台“牛十条”,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在母牛犊牛养殖、规模场建设、金融保险、疫病防控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极大提高群众的养牛积极性。     全程技术服务。聘请4名省“两牛”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遴选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200名乡村防疫员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了养殖技术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8月,洛阳伏牛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杨村“闲置资源”,按照现代化养殖场打造,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建造青贮池、饲草及精料车间,采购饲料制备机,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脱贫户监测户托养”模式,承担了周边6个村45户180余头肉牛的“托养”服务。目前基地正在建设二期,预计建成后存栏量将达到5000头,可带动更多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稳定增收。     目前,德亭镇建成大小“托牛所”12座,120户550余头肉牛享受到了“保姆”般服务。     德亭“托牛所”,养牛不见牛,“犇”向致富路。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伊川 沟张村 振翅飞

        沟张村的葡萄熟了。     “这个葡萄是个新品种,无籽、甜,还耐储存,销路还是挺好的!”9月8日,沟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少飞说。     沟张村是伊川县吕店镇紧靠镇区的一个村,就在少林寺到洛阳高速公路的吕店站出口东侧,站在村北的环村路上,30米外的高速公路蹿过一辆车,路上就会带来一阵风。     沟张村所处位置高而平,怎么会有带“沟”的村名呢?     61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振军说:“村现址向北,是一条大沟,原来全村都住在这条沟的两侧,沟中间有条河,四五十年前,村民陆续搬上来了,很长一段时间,还下沟里挑水吃呢!”     沟张村有388户1470口人,从沟里搬上来以后,整个村落规划建设得还算规整。     “规划得好,关键是还要用好。”张少飞说,2020年他回乡任职的时候,墙边栽树的、建旱厕的可不少,反正是公共空间,好像不多占一点儿吃多大亏一样。     2020年,沟张村“两委”换届,在洛阳当建筑老板的34岁的党员张少飞被“动员回乡”,当上了推进沟张村振兴的带头人,他首先要干的就是让沟张村靓起来。     沟张村95%的村民都姓张,同一个老祖宗,按说应该一呼百应才是,其实不然。     “整治街道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出来挡住了,说她家栽在街上的那棵核桃树不能动!”张少飞说,老太太也不听儿子的劝,难。     没办法,张少飞就给老太太出嫁在外的闺女打电话说明了情况,闺女明理,把娘叫到自家住了几天,等老太太回来时,核桃树就出掉了。     老太太回家后,张少飞买了礼物去看老太太,说:“趁你没在家,我把核桃树出了!”老太太说:“出了就出了吧!”     这两年,沟张村的六道街都“白”变“黑”了:原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都变成了柏油路,但所有街道都是中间低,靠大门和墙的地方修个斜坡连着农宅的墙。     村民周旭峰说:“这都是村里干部考虑周到。”     传统农宅,靠墙的地方都要打个高一点的“散水坡”,不让房檐上下来的水洇到屋里。     张少飞说:“这个散水坡也没个统一标准,有家高、有家低,我们修路的时候统一找平了!”     街道整好了,小康街、政通路、和谐街、人民大街等,每条街都有了街名;路灯安上了,还是那种三层相叠的红灯笼;农宅的保温墙也施工完成了,白墙灰边;沟张村终于有了美丽乡村的模样。     但张少飞还是心不净:“因为村里没有产业、集体经济薄弱啊!如果办个啥事都让大家捐钱,村干部也太没能耐了!”     发展经济,在沟张村靠种地根本不行。     沟张村只有1300亩地,修高速占去200亩,国储林、通道绿化占去400亩,还有400亩已经流转了,种了葡萄、树莓、蟠桃,1000多口子人,指望剩下的几百亩地,别说致富了,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想来想去,张少飞还是觉得“以工补农”才是沟张村唯一的出路。     沟张村有“四大天团”,一个是以张红潮为发起人的出海捕鱼团,每年干九个月,收入十几万元,全村出海的大致有40多人;一个是张占锋当老板的玩具制造团,工厂在郑州,本村也有20多人在企业就业;还有两个搞建筑的,一个张留夏主导,一个张少飞坐镇。     “沟张村没有海,也不盖大楼,引导乡贤回乡,我们就瞄准了张占锋。”张少飞说,张占锋的企业在郑州,光场地租金一年200万元;反正是生产玩具的,沟张距离高速口这么近,物流方便快捷;在郑州找工人也难,回家了都成工人了!     张振军说,张占锋这次真下决心了,回乡不是单单建个分厂,计划直接把企业总部都搬回来了!     吕店镇得知消息很振奋,镇党委书记侯振杰专门安排班子成员胡乐乐对接张占锋返乡创业;伊川县也很重视,组织部门专门下发了一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到沟张村,让村集体为这个项目建设厂房。     “9月1日,建厂合同已经签好了,和张占锋的租赁合同也谈妥了,年租金是21万元!”张少飞很高兴,这个项目落地后,加上原来的液化气站、加工厂等,明年沟张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就能突破30万元了。     沟张村东已经修好了一条路,路名叫“产业大道”。     “临近高速出口,这是我们村的独有优势,除了加工企业,我们正在洽谈引进仓储企业,尤其是电商仓储企业,我们必须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给村民找更多的就业增收门路,给集体经济找更多的增长点!”张少飞说。     沟张村40岁的卢研研、20岁的张好好参加了沟张村乡里中心举办的第一期电商直播培训班,闭门演练多日后,她俩已经准备网上开播卖村里的葡萄和树莓饮料了。     张少飞说,沟张村已经开始振翅高飞了。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汤阴县焦孔村有堂“文化课”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9月8日,汤阴县城关镇焦孔村党支部开展了以“致青春重返课堂”为主题的活动庆祝第39个教师节,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在村里文明实践站上空回荡。     当日,主题课堂上书声琅琅、学习氛围浓厚,村民们齐聚一堂。村党支部特邀了退休教师焦廷啓,为村民上了一堂特殊的“文化课”——《“五星”支部创建小知识》。台下的“学生们”虚心好学,认真听讲。当天的活动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要内容,涵盖了教学育人、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崇尚法治等内容,旨在弘扬教师的职业精神,增进群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用心、用情为辛勤的“园丁”带来别样、诚挚的节日祝福。     “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全方位宣传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以‘感恩、温馨、甜蜜’贯穿活动整体,形成人人崇尚教师、人人尊敬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焦孔村党支部书记焦素芬表示。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太康爱心人士为教师捐赠办公用品

         “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我深感荣幸,今后我们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9月10日上午,一到办公室,看到屋内摆放着的一排新办公桌椅,太康县高朗乡二中副校长李振峰暗暗下定决心说。     给高朗乡二中教师捐赠办公桌椅的是太康县金豹实业、童安校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金豹。今年9月初,作为太康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赵金豹到高朗乡二中走访调研教育教学改革,看到该校教师用的办公桌椅十分破旧,他及时联系教师办公桌椅生产厂家,为教师定制了20套优质办公桌椅。“教师节快要到了,也算我给高朗乡二中教师们的一点教师节礼物吧。希望通过我的一点举动,让老师们有一个良好的办公条件,以便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中。”赵金豹说。     “赵董事长捐赠的不仅仅是桌椅,更是一颗关爱乡村学校的心。”对于赵金豹的爱心捐赠,李振峰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号召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奋勉向上,回报社会,同时也希望老师能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共同把学校办成一所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的学校。”

    [更多详情]
  • 11 2023-09

    12位教师获“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9月9日,河南省庆祝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发布仪式在郑州举行。王南等12位优秀教师获得“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这12位教书育人楷模分别是:开封市第五中学教师王南;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实验学校校长、教师王爱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先生;许昌市襄城县文昌小学校长、教师刘忠伟;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刘新选;安阳市第32中学教师李志尚;郑州市第19初级中学教师杨卫平;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张鹏程;洛阳市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吴拥军;河南科技学院教师茹振钢;河南师范大学教师渠桂荣。     省教育厅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为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