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8 2021-03

    “河南版养猪地图”发布 驻马店、周口、南阳位列前三

    河南是养猪大省,哪里养猪多?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近日发布了“河南版养猪地图”。 分布:驻马店、周口、南阳位列前三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无论是生猪存栏量,还是出栏量,2020年末驻马店的数据都独占鳌头,在省辖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存栏606.56万头,出栏687.3万头。周口、南阳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三门峡、郑州以及济源示范区位列后三位。 “养猪大户”为啥是这仨市? “河南省内,驻马店、周口、南阳在养猪方面有天然优势。就拿南阳来说吧,这里是山区、丘陵围合的盆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养猪;另外牧原在南阳投资建厂,也带动了本地养猪企业发展。”河南省恒旺盛源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付良说。据了解,大型养猪企业乐于在驻马店、周口、南阳投资建厂,比如牧原的猪场主要集中在南阳和周口,河南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驻马店确山等。 王付良透露,鉴于驻马店、周口、南阳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他对河南站稳“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地位“信心满满”。 “二师兄”数据是咋统计的? 哪个猪场养了多少猪,哪家“养猪大户”卖了多少猪?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都是严谨、细致统计出来的,“出炉”前至少有六个阶段工作。 第一步:制度培训阶段。第二步:入户采集阶段。第三步:县级录入阶段。第四步:市级审核阶段。第五步:省级复审阶段。第六步:国家审定阶段。 河南凭啥是“养猪大省”? 据新浪财经等多家财经网站报道,2017年河南生猪出栏量跃居全国第一,2020年河南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在国内处于前列。河南近几年生猪出栏量连续增长,但河南本省省内消费能力有限,2000万头生猪及猪肉产品流通到其他省市,主要是浙江、上海、广东及四川等地区。 河南养猪产业蓬勃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记者梳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发现,河南位于重点发展区域,与河南同在重点发展区域的四川、山东、重庆等省(直辖市)也都是养猪大省(直辖市)。 专家表示河南是全国猪肉及其制品市场的风向标和稳定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河南是全国养猪大省,对全国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漯河、许昌等城市肉制品产业发达,可以说河南是全国猪肉及其制品市场的风向标和稳定器。 宋向清表示,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城市是养猪大市。养猪产业在河南已经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上游的饲料、养殖、卫生防疫等,和下游的屠宰、分割、加工、储运、冷冻、销售等不仅完善健全,而且规模庞大,并且形成牧原等生猪养殖知名品牌,加之双汇等全球领先的肉制品品牌引领,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等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由此带动现代农业和牧业发展,带动肉制品行业发展,带动物流和冷链仓储等行业发展,解决大量社会就业,并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提升了社会民生福祉。 “养猪产业有助于河南从中国粮仓变为中国餐桌,进而成为中国厨房。如何念好‘养猪致富经’?我建议政府加大对生猪养殖户的补贴和扶植力度,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大化提高河南养猪大市的市场活力,让养猪产业成为河南现代农牧业的强大支撑。”宋向清说。

    [更多详情]
  • 18 2021-03

    商城县:不误农时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3月15日,春雨如酥,商城县河凤桥乡新店村君林种养殖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年前播种的黄芩已悄悄吐出嫩芽,负责人余维军正在查看长势,指导工人除草。 “我们这儿的气候、土壤都特别适合黄芩生长,去年试种400亩就很成功。”余维军笑着告诉笔者,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今年计划再发展4000亩黄芩,目前种子已经备齐,种植户正在整地,近期气温回升后就可以播种了。 与君林种养殖合作社相距不远,该县双椿铺镇宋岗村友信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现代化育秧大棚里一片繁忙,20多名农户将种子均匀撒入备好的营养土中,盛入托盘进行再生稻育秧。 “目前已经播种了2万盘,4天左右就可以出苗。”友信合作社负责人许建昌介绍说,合作社计划全年育秧9万盘,除了可以满足本合作社3000亩农田的种植需要,还可以为周边农户提供3000多亩的育秧服务。 不误农时,不负春光。为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连日来,商城大地持续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全面打响了春种春管攻坚战。 “作为农业大县,我们将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完成2021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以上,全年主要粮食产量稳定在6.1亿斤以上的目标任务。”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孝国表示,预计3月20日前该县可完成12万亩的再生稻育秧工作,目前稻种、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供应充足。 据了解,在6类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方面,该县油菜种植面积达9万亩以上,红薯、大豆、花生、芝麻、蔬菜等综合种植面积今年将达23万亩以上;同时,该县今年还将完成年生猪存栏12.7万头、出栏17万头,禽类存栏200万只以上、出栏500万只以上的目标任务。 为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该县通过发挥各级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农广校和区域站作用,实施农技特聘员计划,与信阳农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持续加强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该县在北部8个乡镇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机械化+数字化”等服务新模式,在南部丘陵、山区乡镇实施深耕、整地作业试点工作,鼓励科学用好“撂荒地”。 “当前,全县上下都在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在思考、在谋划、在推进、在创新,力争实现一季度农业生产‘开门红’。”商城县长周哲表示,该县将持续发扬“三牛”精神,切实抓好关键措施落实、抓牢农业结构调整、抓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多详情]
  • 18 2021-03

    河南淮滨:当好“田保姆”做好“地管家”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淮乡大地被一望无垠的麦浪覆盖,煞是喜人! “今年我承包的16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弱筋小麦。你看,这块地搁往年跑水跑土跑肥,但今年由于前期墒沟处理的好,这块田的小麦长势也好。”在这充满希望的好时节,3月15日,记者跟随淮滨县农技专家赴台头乡何庄村查看小麦苗情,堪称“土专家”的种粮大户谢实赢笑得合不拢嘴。 入春以来,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各乡镇迅速掀起了小麦管理热潮,节前节后已经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麦田苗情、墒情、病虫情的调查工作,制定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科学指导农民搞好麦田管理。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传媒形式,大力宣传春季麦田管理技术。通过技术讲座、印发资料、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麦田管理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为春季麦田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确保春季麦田管理扎实有效。 “我乡专门成立春耕备耕保障小组,实行春灌备耕“包田到人”管理制。全乡14个村“两委”实行分片分线、分田包干,设立春灌负责人,对未返还职工的条田进行放水和排查,及时清除各类缺陷和隐患。同时,积极对接联系县农技专家,分析研判土地墒情,做好“田保姆”的优质服务。”台头乡党委书记马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淮滨县种植84万亩小麦,其中弱筋小麦75万亩。今年从目前的长势看来说,由于播种基础比较好,苗情是往年最好的一年,一类苗、二类苗占90%以上,目前小麦正是起身拔节期,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农技专家建议:第一,要根据部分弱苗田块追施肥料,一亩地追施10到20斤尿素,把弱苗转壮;第二个就是清好四沟。要求商沟八寸,腰沟一尺,边沟一尺二,田块排水沟一尺五,达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支能渗;第三个就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随着气温回升,一些田块纹枯病、根腐病和小麦的红蜘蛛、蚜虫逐步开始发生了,全县广大干群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病虫情报和田间病虫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针对今年小麦统防统治,我们计划在3月26号进行招投标,这样一来我们后期的一喷三防,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这个月底将全部到齐,我们机防阵已经都准备到位,在四月初,可以对全县84万亩小麦进行全部的统防统治。”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振旭说:“根据我们县整个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集中连片种植情况,我们在全部统防一遍的基础上,重点田块进行第二次防治。”

    [更多详情]
  • 18 2021-03

    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河南省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

    3月1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严厉打击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违法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省农业农村厅从3月16日起在全省开展以养殖、屠宰为重点环节,以牛羊为重点品种的“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 央视“3·15”晚会曝光河北青县“瘦肉精”羊肉流入无锡、天津及我省郑州市场后,省农业农村厅立即行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督促指导郑州市农委对郑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其周边和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羊肉食品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并于3月16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将在养殖、屠宰、饲料生产等环节展开专项整治。对牛羊养殖场(户)全面开展隐患排查,严厉打击养殖环节添加使用“瘦肉精”违法行为。严把牛羊产地检疫关,严格按照牛羊产地检疫规程等要求,依法实施产地检疫,认真落实“瘦肉精”出栏抽检制度,杜绝“瘦肉精”阳性牛羊出栏。 对牛羊屠宰场(户)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牛羊屠宰场(户)落实索票索证、“瘦肉精”自检等主体责任。 对牛羊饲料生产企业开展全面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完善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饲料添加剂使用、生产过程控制等质量安全控制程序和记录,规范生产行为,严厉查处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更多详情]
  • 16 2021-03

    郏县武建兵:蔬菜棚里的“挖金人”

    移苗、栽苗、垄杆、铺膜.......,在白庙乡张村蔬菜基地,五个妇女工人正在熟练地栽种豆角苗,一天时间能完成6棚豆角栽种。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天正是播种孕育希望的季节,郏县白庙乡张村蔬菜基地的大棚里正忙得热火朝天。 基地负责人武建兵说:“咱现在种的豆角4月初就能够上市,每棚产量达到5000至6000斤,通过时间差提前上市20多天,经济效益不错。” 绿色蔬菜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须品,武建兵凭着十几年的种植经营,在边学边干中摸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从刚开始的白菜、萝卜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油麦菜、香菜、辣椒、黄瓜、豆角等10多种蔬菜,从1个大棚发展到10个大棚。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武建兵整日与土地打交道,已经慢慢掌握蔬菜种植的技术,种植的蔬菜由于品行好,价格公道,每逢蔬菜上市的季节,成为各大商超的抢手货。特别是今年通过学习技术引进种植的富硒灵芝菇,在今年的春节市场上非常火爆,价格卖到了10元一斤,成为走亲访友春节馈赠的佳品。据了解其中采摘到的最大一棵重达9.6公斤,一棚灵芝菇的收入达到2万元。可观的收入增加了武建兵继续种植蔬菜的决心,同时考虑到大棚蔬菜市场需求逐渐增大,目前武建兵正在扩大规模,规划的10个大棚正在建设中。 谈起牛年的新打算,武建兵希望自己种植的蔬菜能够成为一种金字招牌,让更多的村民从土地里增加收入。

    [更多详情]
  • 16 2021-03

    鹤壁市山城区:科技育出致富田

    “进入草莓采摘旺季,要保持通风,防止灰霉病和白粉病侵袭,保证果实健康,味道鲜美。”近日,在鹤壁市石林镇中石林村种植合作社大棚草莓基地,该市农科所、科技协会组织10多名专家送来了科技“礼包”,掀起了春季草莓生产管理的热潮。 在中石林村草莓大棚内,一颗颗有机草莓露出鲜红的“笑脸”。“我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去年带动周边105户农户增收,仅草莓种植一项就助农增收20多万元。”中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方超说,每年都有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给村里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 像中石林村这样收到科技“礼包”的农户还有很多,从草莓、甜瓜等果蔬的生长、栽培,到后期的管理、防病,山城区组织科技特派员为农民朋友把脉支招。 山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优质粮、畜禽、蔬菜瓜果等优质特色农业,通过组织科技特派员送技术、送服务、合作共建,推广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山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省市县(区)三级科技特派员300余人,累计建设50家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出草莓、西甜瓜、食用菌、白鹅等多个特色产业。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科技帮扶,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了。

    [更多详情]
  • 16 2021-03

    鲁山县:“博士秋生”指导“农民秋生”种出羊肚菌

    “佘博士名字叫秋生,徐哥的名字也叫秋生,博士指导农民大老粗种出了羊肚菌,真是件稀罕事。”3月14日,在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北地的一个塑料大棚里,正在帮忙干活的农民徐小七笑着说道。 当天,来自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佘秋生博士,正在和大棚主人——徐秋生一起查看羊肚菌的长势。羊肚菌长势不错,其中一些已可上市销售。 佘秋生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学的就是食用菌专业。后在兰州大学读博士,再后来到河南城建学院任教,专业都是食用菌,目前主攻赤松茸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徐秋生今年58岁,是个地道的老农民。前些年他流转土地600余亩,牵头成立合作社,发展核桃、桃、梨等果树种植,近年来,他也一直在试种羊肚菌。 “我之前也试种过2年羊肚菌,但都没有成功。去年8月份通过别人介绍才认识了佘博士。佘博士说我有种坚持不放弃的干劲,答应无偿帮我种出羊肚菌。”徐秋生介绍道。 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很受市场欢迎,属于高端菌类。但羊肚菌和香菇、平菇等不同的是,它不是在菌袋内生长,而是种在土里,土壤上边放置专用营养袋,羊肚菌从土里长出菌丝后,再从营养袋内吸收营养,慢慢长大。另外,羊肚菌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苛刻,种植技术不好掌握;此外,羊肚菌种植成本也高,每亩投入在8000元左右,这也是很多人不愿冒险种植的原因。 去年11月份,徐秋生在佘博士的严格指导下,种了2个大棚近2000平方米的羊肚菌。佘博士经常牺牲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来到合作社亲自传授技术,现场指导生产。如果长时间出差在外,佘博士也会主动联系徐秋生,让他把大棚内羊肚菌的生长情况拍成小视频发给自己,以便随时做技术指导。 “佘博士经常鼓励我,说一定会让我见到效益,并答应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销售;还说要无偿把制种技术传给我,让合作社减少种植成本,佘博士真是我事业上的‘贵人’。” 徐秋生感慨地说道。 另据了解,现在市场上新鲜羊肚菌每斤价格在60元左右,一亩毛利润在3万元左右,晒成干品效益更高。“掌握技术后,明年我准备把种植面积发展到50亩左右,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徐秋生信心满满地说道。

    [更多详情]
  • 16 2021-03

    郏县擦亮叫响红牛品牌

    “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牛肉第一城’战略目标,成立安良镇红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最大力度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延伸链条,为养殖户提供最广范围的政策支持和最优的服务保障,着力打造万头红牛养殖基地。依托大刘山红牛养殖区,打造郏县北部红牛养殖示范带,力争到2023年红牛存栏1万头以上。”近日,安良镇党委书记张建政说。 日前,郏县《振兴郏县红牛产业三年(2021-2023年)行动方案》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新建500头以上畜位养殖场15家以上,30头至499头畜位养殖场50家以上,新增郏县红牛6万头以上,构建起集饲草种植、饲养繁育、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科技研发、销售服务、有机肥生产及工艺品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擦亮叫响“郏县红牛·中国牛”品牌,将郏县打造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高端雪花牛肉生产示范区。 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2019年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0.25亿元;2020年9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同年在全国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获评“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和“综合评价优胜奖”两项荣誉。 实现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发展是重点。近年来,郏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龙头带动、金融支持等措施,努力打造郏县红牛特色产业,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振兴郏县红牛产业指挥部,不断夯实保种育种基础,加快扩群增量进程,有效提升了郏县红牛的知名度。 为推动郏县红牛扩群增量,郏县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国家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资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出台优惠政策,对积极培育纯种红牛、繁育红牛犊的养殖户给予奖励,对收购纯种牛犊的专业化养殖场给予补贴;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新政村+农户”养殖模式,带动全县养殖场(户)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初步形成了集养殖、育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目前,郏县累计投入资金逾两亿元,撬动社会资金5亿多元,建成红牛规模化养殖场95个,培育养殖专业户268户,全县红牛存栏6万头,年产值20亿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龙头带动、“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更多详情]
  • 16 2021-03

    本周河南省持续阴雨谨防小麦湿害发生

    3月15日,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受冷空气影响,我省16日~17日最高气温将下降8℃~10℃,局部超过12℃;18日~19日最高气温维持在10℃左右。同一时间段,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持续小雨天气,南部有中雨;黄河以北地区阴天间多云,有零星小雨。 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会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小麦育种和栽培专家、高级农艺师朱昌涛。他表示,在3月底4月初这段时间,小麦生长主要怕倒春寒出现,冻伤小麦幼穗。持续的阴雨天气一方面有利于土壤增墒蓄墒,对小麦抵抗倒春寒的影响有好处;另一方面也会使田间湿度增高,导致小麦病虫害的发病和蔓延,尤其是小麦纹枯病和条锈病。在我省南部地区,气候相对北部较为暖湿,小麦病虫害更易发生,每年都是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目前在豫南地区已经监测到了条锈病的出现,建议农户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在防治倒春寒的具体措施方面,他建议农户在田间进行充足的灌溉和适当施用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

    [更多详情]
  • 12 2021-03

    虞城:种植香椿 开启村民致富路

    除了榆钱,进入春季咱们喜欢食用的还有香椿,不过刚上市的香椿可不便宜,种植户们也得到了不少实惠。 虞城县乔集乡大朱寨村香椿是豫东名优产品,相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今该村香椿基地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当地香椿的质量和种植技术,一株株香椿树亭亭玉立,绿意盎然,结出了致富芽。 香椿被称为长在树上的蔬菜,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一般只有春季才会上市,而且上市的时间非常短暂,而大朱寨村的香椿培育基地反季节大棚种植,把香椿芽提前到了春节上市,上市时没有同类产品大批竞争,需求的价格高,头年育苗,年底即可长出嫩芽。 乔集乡香椿培育基地负责人周长木告诉记者,他们基地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共流转土地20多亩,建设了八个香椿大棚,今年香椿大丰收,效益也不错,真正实现了既丰产又增收。 香椿培育种植基地负责人周长木:每个棚的产量是在1000多斤,现在就是销售价格是50块钱左右,效益就是一个棚五六万块钱的收入。 由于种植的香椿品质上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香椿基地负责人 周长木:我们的产品现在销售到咱们周围,安徽、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山西,现在香椿的产量呢,供不应求,目前已经不再接订单了,香椿就是一个长在树上的蔬菜,就是在大棚里反季节采摘,不需要农药,香椿自身分泌一种杀虫剂,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的。 对于今后的发展,香椿培育基地负责人周长木说,他们基地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香椿产业,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领广大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虞城县 乔集乡包村干部 王小玉:下一步,我们乡村两级准备进一步流转土地,扩大乡村基地的规模,通过申请小额贷款,积极联系咱们群众就业,让更多的群众投入到香椿发展的产业上来,带动更多的人靠香椿产业进一步带贫增收。 市第四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 刘海超:如果是说在天气忽冷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血压已过性的升高,血压(突然)过高的情况下,导致心脑疾病的发生。所以说,一个是按时吃药,另一个监测血压,如果有喜欢运动锻炼的老年人,尽量选择在气温比较适合的情况下,中午十点左右,或者晚上不是太晚的时候,活动锻炼一下。 不光是老年人要注意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家长们也要注意气温变化飞孩子的影响。 市第四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 刘海超:孩子儿童,包括老年人,春季这一块,可能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包括呼吸道的疾病,包括哮喘的发生,对花粉过敏的一些疾病也比较常见,所以说咱现在出门,第一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最好的还是出门佩戴口罩,这样能很大程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