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地头种出好葡萄,俺愿意!
1月21日上午,暖阳初照,在郑州思润农业生态园葡萄种植大棚里,农业技术员杨风博蹲在地头,聚精会神修剪着葡萄藤。 2011年杨风博毕业于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到郑州果树所实习,腿勤手快的他实习期满,顺利进入陈锦永教授科研组做科研助理工作,查资料、做实验,地里的活儿他也兼顾着。每到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会找各种理由躲在办公室里,杨风博却跑在前面,冒着38℃的高温给果树疏花、疏果、打药以及剪枝。冬天下大雪,在地里干活,用手指测量雪的厚度,晚上起来还得看看雪下的大不大,及时清理棚顶的雪,怕把棚压塌。 “别人不会主动带你去学习,得自己机灵,多看多观察多动手,还得闷着心劲儿去钻研才能学到本领。”杨风博说。冬闲的时候,他跟着科研组的博士们辗转云南、新疆、东北等地做实地考察、写情况汇报材料,他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2016年,他取得了“一种提高葡萄坐果脱涩的方法”和“一种促进葡萄增糖增色早熟的方法”两项团队专利,个人也取得了“一种宽度可调节式果树环剥刀”和“一种葡萄花序整形工具”两项专利,2018年完成了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园艺果树研究生学业,还考取了高级农艺师证。 2019年,杨风博跟着前辈合伙承包了郑州市中原区小榆林100亩地,种植了蟠桃和夏黑、醉金香、红地球、阳光玫瑰等品种葡萄,每天早、中、晚去地里观察葡萄长势,他发现,葡萄一般在5月1日左右开花,5月10日坐果,坐果期间,很多葡萄生理落果严重,需要保果。一般葡萄第四片叶长出花穗,可在第六片叶长到正常叶片大小的三分之一时摘心,这样可提高坐果率,提高产量。到6月底,葡萄转色期,进行主干环剥,还可使葡萄增糖增色,以达到早熟目的。有了这样的实践检验,他尊崇“自然农法”,从没打过除草剂,连打的农药也是精心配制而成的有机农药,肥料也用的是有机肥。果园养殖了一些小动物(羊、鸡、鹅等),既能除草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结出来的果实味道也会更丰富。 2020年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市场消费能力普遍下降,收获的大棚葡萄味道再好没有品尝者也愁人,为了销售,他想了很多点子,试过很多办法,最后借助网络销售平台,成功将自己的水果销售出去。在农业圈里小有名气的他成了真真正正的种植葡萄“多面手”。同时,他还用了30亩地与别人联合开发新品种,准备再接再厉大干一把,憧憬着2021年来个大丰收。谁知2020年11月,又因为各种原因,果园经营遇到很大挫折,杨风博委屈得不得了。 陈教授以及其他老师们听说后找杨风博谈心,杨风博又鼓起了生活的风帆,“挫折都是人生的经历和锻炼,想想刚入行的时候,又苦又累又没钱,还积极乐观的当个小跟班,现在既掌握多种栽培技术,勤奋能干还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最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坎过不去。” 很快,经老师们介绍,杨风博再回果园锻炼自己,从果园技术员开始干。他累了疲了躺在地里向天上看,思考着,自己这十年来经受了严寒酷暑、皮肤晒伤、手上磨泡,整天都泡在地里,连个恋爱都没时间谈。看看身边同学在其他岗位,干着比农业轻松的活,挣的钱还比农业这个行业多,萌生了转行的心思,但又一想,转行以后自己又能干啥呢,也许再坚持一下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作为90后会技术的杨风博,沉得下心,受得住苦,耐得住寂寞,为了梦想他心甘情愿奔波在田间地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