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0 2020-09

    南阳卧龙区:月季产业铺就增收脱贫路

    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马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朝娟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学习月季种植管理技术,逐步发展月季产业。今年初,她家搭建钢管塑料大棚3个,自打机井1眼,种植树桩月季5000多棵、小青秆月季3000多棵。目前已经出售月季收入3万多元,预计全年收入4万元以上,实现了依靠月季产业增收脱贫。这是卧龙区的贫困户依靠月季产业脱贫致富的缩影。 卧龙区种植月季面积5.3万亩,年销售月季3亿株,年产值13亿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月季产业化扶贫作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吸纳贫困户就近灵活就业,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和土地流转等方式,逐步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月季产业带动,近千户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土地流转,获得双赢。该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部分贫困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月季企业的同时,根据自愿的原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月季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到月季企业就业。通过土地流转这种模式,月季企业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贫困户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劳动报酬,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 提供岗位实现就业脱贫。该区鼓励月季企业与贫困村合作发展,采取“单位+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月季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的加入,并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加大转移就业脱贫致富,南阳月季基地、金鹏月季、中国月季交易网种植基地等知名企业给辖区农户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为辖区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开辟了新路径。

    [更多详情]
  • 10 2020-09

    宁陵第十四届酥梨采摘节开幕

    9月9日,在宁陵县石桥镇万亩生态梨园景区内一派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金黄的酥梨挂满枝头,梨农在忙着采摘、装箱、运输;来自各地的游客,当地的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志愿者等相聚梨园,共同见证中国·宁陵第十四届酥梨采摘节暨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盛装开幕,与梨农一起采摘甘脆的酥梨,享受劳动的乐趣,体味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本届酥梨采摘节以“品酥梨共话丰收,奔小康再谋发展”为主题,从9月9日持续到10月8日,其间安排有“文艺演出”“媒体采风”“助农直播带货”等16项活动,旨在通过“旅游+三农”,拉长酥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擦亮宁陵酥梨和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推进“五新宁陵”建设。

    [更多详情]
  • 10 2020-09

    濮阳玉米长势逐渐成熟

    青翠欲滴的庄稼地里,玉米穗迎风摇曳。9月是收获的季节,白露一过,玉米也就即将进入收获的时期,玉米的收获适期在完熟期。此时果穗苞叶变白干枯,子粒灌浆停止,“乳线”消失,基部变硬,其含水量在30%左右。一般在苞叶变白或子粒顶端变硬时即开始收获。 记者在玉米地里看到,玉米现在已有一人多高,一棒棒玉米已经将要熟透,放眼田间地头,绿油油一片,前期种下的玉米已经长到两米多高,亭亭玉立,头上顶着嫩黄色的花穗,清风拂过,花浪翻涌,葱郁茁壮、长势逐渐完全成熟,将要进入收获期。 各地玉米收获时间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来定,过早过晚收获,都会影响玉米产量的。玉米收获前一定要做好防雨涝、防早收、防倒伏等后期的工作,保证丰收的产量。 一是适时晚收。充分发挥后熟作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改善品质。夏玉米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所以建议广大农民朋友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的同时适时晚收,等其叶片变黄,苞叶呈白色而松软、散,籽粒变硬完全成熟时再进行收获。 二是颗粒归仓。应认真仔细,不丢包,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玉米收获大部分都是用机器收获,难免有遗漏的玉米棒子,所以建议广大农民朋友机器收获后应对有些倒扶玉米秸秆、遗漏的玉米棒子进行人工采收做到颗粒归仓。 三是脱壳晾晒。果穗收获后,要及时脱壳,及时晾晒,堆放在朝阳的地方晾晒,并经常翻动。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收获后及时晾晒,不要因农事忙而导致玉米霉烂、霉变而受损失。 四是不要焚烧玉米杆。玉米秆可以做青饲料或秸秆还田改良土壤。 五是去除杂质。晒干后的玉米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妥善贮藏,注意防鼠、防霉和防虫。 在我们豫北地区适播期以10月4日至13日为宜,局部丘陵山区10月初播种为宜。

    [更多详情]
  • 09 2020-09

    武国定:切实抓好“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

    9月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安排部署今年“三秋”生产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秸秆禁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猪生产等工作,要求全力抓好“三秋”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产丰收。副省长武国定出席会议并讲话。 武国定指出,今年我省秋粮播种面积7602.4万亩,稳中有增,且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再有10天左右时间即将进入大面积收获期。要持续抓好后期管理,科学组织机收会战,确保丰产丰收;要稳定面积,落实关键技术,确保麦播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要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力争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500万亩以上。要坚持多方联动发力、人防技防结合、教育惩处并举、严防利用并重、督查指导跟进,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力争实现“三秋”期间零火点,切实打好蓝天保卫战。 会议还传达了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议精神,通报了2019年、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情况和今年全省夏季秸秆禁烧情况,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进行了安排。

    [更多详情]
  • 09 2020-09

    临颍县打造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

    9月7日,记者从临颍县获悉,该县近期通过无人机巡航近地遥感技术对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进行统计,今年辣椒种植面积达44.3万亩。依托规模庞大的辣椒种植优势,临颍县将整合各项资金22亿元,建设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 据悉,临颍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10.8万亩,耕地面积9.5万亩,主导产业辣椒种植面积9.1万亩,其中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万亩,共涉及5个乡镇47个行政村。 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有“五园三区一中心”,其中,“五园”分别为辣椒精深加工园、辣椒仓储物流园、循环产业园、辣椒创新创业孵化园、辣椒主体休闲体验园;“三区”为辣椒良种繁育区、高标准化智慧辣椒种植区、辣椒产地初加工区;“一中心”为辣椒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产业园内的九大项目区正在建设中,辣椒精深加工园中的中大恒源、南德调味品已完工投产;辣椒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已完成200亩的交易区、物流配送区的建设;7万吨智能冷库项目正在建设中,辣椒主体休闲体验园、辣椒良种繁育区、高标准化智慧辣椒种植区、辣椒产地初加工区正在加紧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为辣椒产业发展提供引种实验、农业机械研发、科技培训、农资供应、农机农技服务、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等多功能服务。”临颍县委副书记杨智勇说,下一步,将瞄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着力打造从育种研发中心、种植示范基地、冷储中心、交易市场到精深加工孵化园、精深加工中心的完整产业生态。

    [更多详情]
  • 09 2020-09

    郭小庄的油葵丰收啦

    “以前种小麦、玉米,一年下来一亩地也挣不了几百元钱,现在把地流转给村集体,一亩就能挣1000元,还能来葵花基地帮忙,一天也有70块钱收入,收入高多了。”9月7日,新乡市高新区关堤乡郭小庄村,近三个月的花期过后,300亩油葵迎来了收获季节,村民孙听英和她的“同事们”正忙着对成熟的油葵进行收取、分拣。 2019年,郭小庄村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郭小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油葵,花期吸引市区游客观光休闲,成熟后销售葵花籽或榨成油再进行销售,增加村民收入。据介绍,今年郭小庄村的油葵大约能收获12万斤葵花籽,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30万元。 近几年来,郭小庄村依托油葵观光基地,还重点发展鲜果釆摘、休闲垂钓、廊道观光、特色民宿等项目,创新“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更多详情]
  • 09 2020-09

    付卫喜: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罗庄村村委会主任付卫喜家中,十多位村民正忙着包装刚采摘回来的非洲菊。付卫喜边往车里装扎好的鲜花边说:“今年销售比往年好,受疫情影响,今年种植面积少了,所以供不应求。这边还没包装好,那边就已经把货订出去了。” 2015年,付卫喜创办了家庭农场,在提高综合收益的同时,吸纳了当地的贫困户、残疾人就业,走出一条依靠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路子。 石林镇以传统农作物玉米、小麦种植为主,再加上水利条件不好,种庄稼几乎是靠天吃饭,老百姓虽常年辛苦劳作,但每年收入有限。付卫喜一直想提升经济效益,但不知道该怎么办。9年前,他在内黄看到一个朋友建大棚种蔬菜,当时就心动了。付卫喜学技术的同时,开始在村里流转土地,一下流转了百十亩。前几年,一亩地种西瓜的话,大半年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同时,不耽误在西瓜地里套种玉米,这样就有两份收入。比起单纯种粮食一亩地一年能多收成两千多元。 找到了挣钱的门路,可他并没有满足过自己的小日子。作为村里的“领头羊”,他还筹划着一件更大的事呢,要带着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挣大钱。 村里还有不少留守老人和妇女,想让这些人也有活儿干,就得想新的出路。2018年,经多方考察发现非洲菊不但前景好,利润比种瓜果、蔬菜要高,活儿还不累,村民都能干。 当年,他就投资20多万元建了7个大棚种植非洲菊。付卫喜把村里上生活困难的贫困户中年纪大、残疾的,或者不能外出打工的召集到他这儿,让他们守着家就能挣钱。村里贫困户梁九凤的丈夫去世了,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其中两个孩子在上学,生活很困难。“出去打工可能挣得多,家里还有孩子需要照顾,所以出不去,”梁九凤说,“卫喜让我在这儿干活儿,一天挣四五十元,能有稳定的收入,也不耽误给孩子做饭,我很感激他。” 为了增加收益,除了种植非洲菊,付卫喜还种了20多亩桃树。桃树中间还套种了朝天椒,每亩朝天椒的毛利润也在3000元以上,并且是当年种植当年收益。“卫喜头脑灵活,,啥挣钱种啥,我们跟着他也有活儿干。”村里的贫困户付保生笑着说,他已经跟着付卫喜干了七八年,每年农忙时他在自家地里干活儿,农闲时就到付卫喜的家庭农场干活儿,一年能多挣一万多元。 付卫喜介绍说,虽然经常满头大汗,但心里无比高兴。 在大棚里种植非洲菊,一茬花可以持续产出3年,且一年四季可产花,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现在的非洲菊正在陆续开花。20枝花捆成一扎,一扎花可卖20元,一亩地一年下来毛利润有2万多元。 前段时间,付卫喜又在汤阴租了两个大棚种植非洲菊。说到下一步打算,付卫喜信心满满,他的家庭农场目前带动的农户有十几户,下一步他会通过引进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把家庭农场办得更好,让跟着他干的村民收入更多。“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里的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详情]
  • 09 2020-09

    18个县(市、区)入选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级示范县

    9月7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消息,在各省辖市申报基础上,经评审和公示,郑州市新郑市等18个县(市、区)入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级示范县。 入选的18个县(市、区)是:郑州市新郑市、开封市尉氏县、洛阳市孟津县、平顶山市郏县、安阳市汤阴县、鹤壁市淇县、新乡市长垣市、焦作市武陟县、濮阳市台前县、许昌市建安区、漯河市源汇区、三门峡市义马市、南阳市南召县、商丘市民权县、信阳市平桥区、周口市郸城县、驻马店市汝南县、驻马店市遂平县。 据悉,2020年年底前,示范县(市、区)要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法,并在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进行全镇试点;2021年年底前有半数以上乡镇、2022年年底前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此项工作;2024年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在经费筹集、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到2025年,全省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更多详情]
  • 08 2020-09

    邓州15万亩高粱“一枝独秀”

    今年,邓州的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酒用高粱“一枝独秀”,成为华北、华中地区最大的酿造高粱种植基地。 从品种引入、适应性试验,到栽培技术的集成配套,再到后期高粱处理和市场对接,农业技术支撑贯穿着邓州高粱产业的每一个环节,让收购企业、种植企业、种植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连接成紧密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围绕高粱的现代产业。 大户带“散户”全订单模式 9月1日傍晚,天色渐暗,邓州市小杨营镇的一块儿高粱田里,红高粱、绿叶子,一派丰收景象,不远处,已经收获的高粱正运往基地进行初加工。邓州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说:“这是我们其中一个种植基地,面积近两万亩,主要种植的是酿酒用的小高粱。” 刘飞说的小高粱,又被称为小红梁、小籽高粱,是酒企用来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邓州当地种植的主要高粱品种之一。按照今年的生长情况,每亩能够产出近800斤的净粮,每斤不低于2.5元的价格,收益颇丰。 高粱的市场行情如何、价格是否会有波动?刘飞笑着说:“我们这儿不会,因为早在种植前,订单已经签订了,或者说,高粱已经卖出去了。” 2017年,荣冠农业开始尝试种植高粱。在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2018年,开始逐渐扩大规模,并与市场对接,初探订单模式。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的提高,在2019年进入全订单模式。刘飞介绍说,今年高粱种植面积为5.1万亩,总产量在3万吨左右,但事实上,在“下地即有订单”“以销定产”的模式下,荣冠农业今年签订的订单超过6万吨,因为该公司还带动了当地的种植大户、农户种植高粱,并一同通过订单进入市场。“拿去年来说,最初的订单价格是每斤2.5元,但随着市场变化,高的能到3元。”刘飞说。 以一个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众多种植户进入市场,这是订单高粱的发展方向,而邓州市农技推广部门,也同样遵循这样的逻辑。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冀洪策介绍说,首先瞄准市场找到方向,而后技术“打头阵”,培育起来龙头企业和一批种植大户,随后由他们带动一般种植户,销售和市场是这样,农业技术推广也是如此,“抓大户带散户”。 从试验田到大田80个品种供挑选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邓州市的高粱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贡献,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借助科研院所力量,为当地高粱产业量身打造了科研基地,包括酒用、食用、饲料用等80个高粱品种在此做品种适应性、栽培技术等试验,成为当地种植户的技术储备库。 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作站站长孙立黎指着其中一穗成熟的高粱介绍说,像这个酿酒的品种,根据我们种植的情况,亩产量超过1000斤,但很多时候,普通农户在种植时,由于技术不到位等原因,产量可能会达不到,这就需要我们在选好品种、做好适应性试验之外,还要将品种的配套技术教给农户,从而做到好品种用上好技术,达到高产稳产。 在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下,荣冠农业也在基地里专门开辟了试验田,将不同的高粱品种做田间试验。刘飞对此看得很清楚,他说:“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粱种植基地,但市场变化很快,我们必须储备一批不同类型的品种和配套技术,这是适应市场的需要,也是降低风险的关键,这都得益于农技中心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农技参与产业链 “我们管种植,企业管加工,分工合作。”刘飞说,从种植到销售,高粱还带动了不少相关产业、服务的延伸。仅小杨营镇的种植基地,荣冠农业就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多个岗位,人工工资支出就达到100多万元,如果加上耕作机收等环节,支出则超过600万。 精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高粱种植,保障了企业稳定优质的原材料来源之外,还带动了当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荣冠公司的种植基地,耕作、播种、植保、机收等,交给了专业的公司操作,这既减轻了公司的资产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冀洪策说,相比较而言,高粱适宜规模化经营,但规模化经营必须以机械化配套,精细化做保障,这就要求农技推广部门与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合,在高粱栽培上,提供包括播量、播期、肥料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在冀洪策的“规划”中,邓州市的高粱要将面积扩大并稳定在20万亩左右,既保证规模,又面向销售市场、保护种植市场,不盲目、不盲从,让高粱等小杂粮产业在邓州稳定健康发展。

    [更多详情]
  • 08 2020-09

    襄城县:黄瓜带来经济社会大效益

    “今年种植的秋黄瓜赶上了好行情,从开始采摘到现在,2亩地已经卖了2.4万元,照现在这长势平均亩收入可达到1.5万元。”9月1日,襄城县范湖乡大郭村贫困户郭路战在村室东的黄瓜地里,高兴地给前来参观的大伙介绍。 几天前,襄城县范湖乡政府一场别开生面的班前点名会在大郭村秋黄瓜种植园召开。乡机关干部、3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部分驻村第一书记共160余人参会,副乡长马冠军客串起了秋黄瓜种植技术员:“秋黄瓜又叫旱黄瓜,口味浓郁,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经县农业农村局土壤专家化验,我乡土地、水利条件均满足要求,适合大面积推广。” 今年以来,范湖乡把“志智双扶”作为扶贫攻坚的先导,消除群众“等靠要”等思想,强化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引导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出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能人带贫等特色做法。 秋黄瓜是黄瓜的一个品种,也是很多农民必种的蔬菜之一,秋黄瓜成熟季节正是夏季蔬菜落架缺菜的时候,因此,不管是小范围种植,还是大面积推广,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5月,经多方考察参观,范湖乡决定把秋黄瓜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在全乡34个行政村推广种植秋黄瓜260亩,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试验田,由村党支部和贫困户各出资50%。乡政府农业办公室成立“范湖乡秋黄瓜种植协会”,统一供种,聘请技术员全天候提供技术指导,联系客商,上门采购。2020年,试验田的秋黄瓜喜获丰收,亩均产值1.3万元,总产值达360万元,带动60余户贫困户脱贫,小黄瓜带来了经济、社会大效益。 “通过今年试验田示范带动,群众看到了秋黄瓜种植的高效益,随后很快涌现了一大批参与种植户。”范湖乡乡长李恒表示,下一步,范湖乡将依托交通便利、北邻许昌这一庞大消费市场的地缘优势,鼓励引导群众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推动秋黄瓜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生产条件,稳定脱贫效果,使秋黄瓜成为范湖乡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