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8 2020-05

    河南省紫云英机收现场会在罗山召开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7日,河南省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绿肥示范基地格外热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河南省紫云英种子机收现场会”如期举行。 放眼望去,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一望无际的紫云英繁种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黄中泛绿的紫云英种子倾刻间尽收“囊”中,一会儿的功夫,整块田地就像被理发师手中的“推子”一样“推”的平平整整。 “不看不知道,这回算是长见识了,这么小的种子也可以用机器收哩,又快又方便,这高科技杠杠的啊!”正在田间围观的农户们啧啧称奇。 “往年我们这里的冬、春两季的田大多闲着,这两年,在农业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稻田套种紫云英,效果还真不赖。这小小紫云英可浑身都是宝啊,不光能收到草籽种,种子可卖钱,杆子当肥料,还能提高土壤质量,种出的稻米绿色环保质量好,好粮食不愁卖!”该合作社负责人陈贵权手里抓着新收的种子,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今年种的一千多亩紫云英,500亩直接还田,还能有600亩收种子,光收种子一项就可以增收40万元,下季水稻田能减少50%的化肥用量,差不多能省下5万元的肥料开支,一举多得!明年还多种点儿!” “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地板结、酸化,种植紫云英可以培肥土壤,增強地力,实现水稻增产,还能有效降低尿素施用量,提升农作物品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不二选择。”正在田间指导紫云英收割的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春增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该县不断深化农业的产业内涵和业态,从过去重点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到现在更注重农产品的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在全县大力推广紫云英种植,全县紫云英种植面积达10万亩,相关产业总产值1.63亿元,节省化肥2千吨。不仅如此,该县的紫云英种子在满足周边县区购买量的同时,还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带动农户脱贫、创收致富的同时,也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继续巩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金字招牌’,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新路子,提高土壤肥力,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努力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该县县长汪明君表示。

    [更多详情]
  • 18 2020-05

    郑州市作出部署全力保障“三夏”生产

    目前距麦收还有两周左右时间。郑州市近日召开“三夏”生产夏粮收购暨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麦田后期管理、“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夏粮收购及秸秆禁烧等工作进行部署。 今年,我市春季麦田管理到位,特别是重大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加上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小麦长势较好。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78.64万亩,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有望再获丰收。当前,我市小麦大部分处于灌浆期到乳熟期,是提高千粒重、提高单产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干热风和暴风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多发期。市政府要求农技部门要在防虫抗灾稳产等方面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多部门联动,强化应对管理,确保稳产丰收。 为切实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提前部署,精心做好准备工作,目前全市已检修农机具18万台套,预签作业合同1.8万份,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900余张,全力保障“三夏”生产需求。市政府要求,下一步,要引导农机合作社签订作业协议,发挥其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及时进行短期和中长期天气预报,指导农民合理安排麦收时间。 “三夏”是广大农民群众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的高峰期。市政府要求,各级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等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同时,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和供应工作,确保农资充足。 “三夏”也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层层细化目标责任和 “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的自觉性;进一步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探索实现秸秆利用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工业化等“五化”利用;进一步加大监控力度,确保有烟必查,有火必罚,确保实现禁烧“零火点”。

    [更多详情]
  • 18 2020-05

    河南宝丰:第二届“杏好遇见你”金杏采摘节即将开幕

    夜来南风起,金杏枝头黄。随着600余亩金杏丰收在望,宝丰县闹店镇张沟村将于5月20日举行第二届“杏好遇见你”金杏采摘节。 张沟村地处宝丰县闹店镇西南五公里,香山寺脚下,林果种植1000余亩,种植品种有金太阳杏、蟠桃、油桃等。三月,这里是最美杏花村,漫山遍野的杏花彷如仙境,引发赏花热潮;五月,这里变身金杏王国,金灿灿的杏果挂满枝头,使人垂涎欲滴。 本届金杏采摘节活动由中共闹店镇委员会、闹店镇人民政府、宝丰县接待和旅游服务中心主办,宝丰县荣泽水利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宝丰县农商银行承办,从5月20日至5月30日,为期10天。届时,游客们可以在硕果累累、清香宜人的杏园内,通过自摘自买的方式采摘,体会劳动的乐趣,分享丰收的喜悦。为了增加游玩乐趣,主办方还将在采摘节期间举行特色农产品展销、文艺演出、戏曲文化下乡等多场活动。特色农产品展销,有蜂蜜、蚂蚱、工艺葫芦、山野菜、中药材等,让游客在体验金杏采摘的同时,感受张沟村独特的风土人情。 张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大超告诉记者,金杏种植作为该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该村金杏种植面积达到655亩,家家种杏树,户户有果园。全部果树采用无公害农药喷洒,有机肥料施肥,让人们吃的放心。该村种植的“金太阳”杏,果实呈圆形,为金黄色略带红晕,不仅个头较大、皮薄肉多、口感香甜,同时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近年来,该县闹店镇党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依托香山寺景区规划了大香山森林公园;依托张沟村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红石建筑高标准设计了精品民宿。未来闹店镇南部将形成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康养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乡村旅游格局,为当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详情]
  • 15 2020-05

    卖粮可用“惠三农”APP预约了

    “三夏”期间是夏粮收储的重要时期,能否把丰收的粮食收储好,直接关系粮食安全。5月14日,记者从全省“三夏”生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将适当增加夏粮收购在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各地仓容准备要‘足’。”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宇松说,初步分析,今年夏粮收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部分地区仓容紧张,预计到夏粮收购启动时,全省可用有效仓容157亿斤,但还有缺口。各地要持续加大备仓力度,再次组织仓容摸底调查,实施腾仓并库,挖掘仓容潜力。同时,要科学合理布局收购库点,仓容确实不能满足收购需要的地方要及时申报,通过支持央企租仓、充分利用简易仓等方式确保有仓收粮。 据了解,2020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收购价格为国标三等到厂价1.12元/斤。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往年敞开收购不同,今年的小麦托市收购将首次进行限量收购,收购总量为740亿斤,分批进行。 “限量收购政策对我省政策性粮食收购基本没有影响。”张宇松说,2020年全国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总量为740亿斤。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施行以来,即使收购量最大年份也远远低于这个收购总量。 此外,会上提出,各收购库点要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准确掌握收购库点收储能力,引导粮食经纪人和种粮大户通过“惠三农”售粮APP平台预约收购,避免集中长时间扎堆排队,确保广大售粮农民的健康安全。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作用,优化为农服务质量,让售粮农民卖“舒心粮”。

    [更多详情]
  • 15 2020-05

    “云”上蔬果变致富金果

    5月12日,正阳县永兴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在徐杨村润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给刚采摘的无公害西红柿拍照和录制视频,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西红柿销售信息,助农增收。 5月13日,孟津县益农信息社联合县融媒中心的网红女主播,在麻屯镇的万亩樱桃园里举办群“樱”会直播,进一步叫响麻屯樱桃品牌。 近年来,麻屯镇引导群众种植大粒樱桃1万多亩,樱桃产业已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更多详情]
  • 15 2020-05

    春茶不减产 茶农不减收

    一路茶香,一年一度的采茶季到来了。河南省信阳市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力保障春茶不减产、茶农不减收。 为解决用工问题,信阳市相关部门从2月份就开始提前谋划,摸清用工需求,引导本地劳动力就近采茶。组织外地采茶工“点对点”来信阳采茶。正阳县闾河乡村民杨晓玉和20多名老乡一起坐包车,来到白龙潭茶园基地采茶,“包吃包住,还给我们上了保险,一天挣100多块。” “金融部门为企业提供了贷款,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豫信茶业公司负责人程继东说。信阳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为春茶生产贷款提供担保和贴息,已有10多家金融机构累计放贷4亿多元。 与往年不同,今年来信阳实地买茶的客商少了,但快递物流车多了起来。茶企、茶农在政府引导下,把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90后”陈曦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茶产业,他说:“今年通过直播、发布小视频等,在网上展示采茶、制茶、茶艺,订单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5%。”

    [更多详情]
  • 15 2020-05

    平顶山:积极购买农机迎“三夏”

    5月14日,叶县夏李乡农民李小朋在选择打捆机。 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和实现高产稳产,叶县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农机补贴政策的同时,还对打捆机等农业机械实施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

    [更多详情]
  • 15 2020-05

    开封市:又到大蒜收获季

    “天这么热,你们都来帮忙起蒜,太感谢你们了。”5月12日11时,尉氏县邢庄乡芦馆村建档立卡户姚二成感激地对前来义务帮扶他们家收获大蒜的帮扶芦馆村第一书记赵富勋和帮扶人员霍玉红、王文豪说。 又到一年大蒜收获季,在大蒜种植基地主产区尉氏县,不仅可以看到忙忙碌碌的蒜农、蒜商,而且到处活跃着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沉下身子访农户、摸实情,一户都不落,全力帮助家庭困难或者缺少人手的蒜农解决实际问题。 在雷家村,帮扶人员张彩虹、王蕊、李涛、张颖昌和党员代表正帮助村民邹红卫收蒜。大伙齐上阵,两亩蒜地很快就被全部收获。邹红卫家三口人,儿子上七年级,妻子张院梅股骨头坏死而且肢体残疾,邹红卫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由于缺少劳动力,每年农忙时节,该村的驻村干部和党员代表都会过来帮忙。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提高帮扶措施精准度,增进帮扶干部与贫困户感情。日前,邢庄乡党委、政府向全乡各村、驻村工作队发出“找准一个致贫原因、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制定一个脱贫规划、完善一套扶贫资料、选准一项致富产业、共吃一顿农家饭、开展一次关爱活动”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倡议。倡议发出后,该乡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在该乡党委书记刘杰、乡长王雷的示范带动下,积极行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共吃农家饭,共叙帮扶情。用心拉近距离,精准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需求。 王响村村民韩新立双目失明,两个女儿10岁左右,全靠年近70岁的老父亲一人支撑。每到收获大蒜时,4亩蒜地的收获问题总是让这个家庭犯愁。 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该村干部来到韩新立的蒜地,顶着烈日,帮助韩新立家起蒜。刘杰说,党员带着群众干,干部做给群众看,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一种帮扶的氛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更多详情]
  • 14 2020-05

    河南尉氏:樱桃树下话脱贫

    现在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5月12日,记者在水坡镇瓦岗村的千亩樱桃扶贫示范基地里,看看一颗颗樱桃由黄转红挂满枝头,三三两两的游客正提着篮子在果园里采摘、品尝。 走进樱桃基地,红彤彤的樱桃在绿叶的衬托下,宛如一颗颗“红色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摘下尝一口,樱桃果肉细嫩,肥厚多汁,酸甜可口,硬度适中,果香浓郁诱人,令人垂涎欲滴。 “我们的樱桃都是陆续成熟的,针对这个特点,今年我们提前开园,延长樱桃采摘期,确保樱桃销售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每天入园采摘的游客数量。”正在和脱贫户张永强、连明祥交谈的瓦岗村支部书记徐二立说,瓦岗村千亩樱桃示范基地于2016年启动建设,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种植樱桃1400亩,全年产量达18万斤,可实现年产值200余万元。基地通过流转土地1000余亩、吸纳基地务工120多人,有效带动本村530户,其中贫困户15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以前我种庄稼,因为身体不好,收成后还不够自己吃,现在我种了几亩‘红灯’(樱桃品种),又在园区里务工,去年我脱贫了,今年我就要努力奔小康了。”瓦岗村村贫困户连明祥一边忙着采摘樱桃,一边开心地说。 “樱桃产业仅仅是水坡镇这几年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产业,我们还有红薯育苗、西瓜、甜瓜、辣椒等特色种植,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村村有规模产业,户户有增收门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发展产业。”水坡镇镇长陈伟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水坡镇以樱桃种植为枢纽,按照“一园二带三区”布局产业体系,发展特色种植殖业,采用“龙头企业引领+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资产公司合作+贫困群众广泛受益”的发展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种养合作等途径,带动1027户3744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14 2020-05

    河南淮滨:小小金银花 致富大梦想

    初夏时节,淮乡大地微风和煦、暖阳照人。在位于河南省淮滨县新里镇陈围孜村的联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金银花基地里,260多位村民有说有笑采摘金银花,撒了欢儿的蜜蜂在空中飞舞,人与自然和谐,热火朝天...... “俺在这里闻着花香儿,干着活,一天能拿80元。”脱贫户苗振英拿着刚刚从公司领到的1600元钱高兴地说。 金银花经济价值高,作为传统中药材,被大量中医处方所用,全国每年需求量达1000万公斤以上,被称为植物抗生素。金银花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 2017年11月,公司负责人李新明经多方考察论证之后,他在陈围孜村一次性流转土地500多亩,当月便栽种上10万株金银花。 “金银花烘干之后市场价格在每公斤200元左右,一年四季有四到五次采摘期,每轮大概10到15天采摘一次,一年6茬。金银花管理也很简单,不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除了第一年需要资金投入外,往后几年就可以见效益。”李新明说。 “我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初加工车间,且已经与全国多家药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金银花根本不愁卖。现在带动了村里3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他们足不出户,就可在家门口就业,来去自由,每人每天有60至80元的收入。”李新明告诉记者。 为加快金银花产业发展,淮滨县组建了金银花产业联盟,由新里镇党委牵头、淮滨县联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起,县内种植、加工、销售金银花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共同参与。 “我县本着农为党本、党管农村原则,建立的金银花‘党建联盟+产业联盟’,成立了4个党支部,1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5名,覆盖到各个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了组织优势、政治优势,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夯实了基础。”该县金银花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盟主简宏伟说,联盟采取“党组织+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基地+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区域联盟,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为300人脱贫致富提供了产业保障,同时,也示范带动了千家万户种植金银花,增收致富。 农村,这个广阔的田野,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广大群众追逐梦想,致富奔小康的天地......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