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30 2020-04

    农业农村部: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

    4月2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督导总结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坚持生猪生产恢复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两手抓,采取更加务实过硬的措施,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确保其他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为年底前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有力的防疫保障。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从本次督导情况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压实责任、落实措施,有效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但是,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生猪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必须持续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会议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针对违法违规调运加剧疫情传播风险、一些养殖主体不履行防疫主体责任等问题,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继续落实各项现行防控措施,全面加强监测排查,严格规范报告疫情,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尽快选强配齐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全力推动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会前,农业农村部派出14个督导组深入27个省份的54个市、54个县督导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现场检查场点超过200个。

    [更多详情]
  • 30 2020-04

    河南商城县:芍药花开游客来

    4月28日,在河南商城县鲇鱼山水库旁的鲇鱼山街道办事处土门村黑石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芍药基地里,成片成片的芍药花开正艳,引得游人纷纷前来拍照游玩。 据悉,该芍药基地共300余亩,是该村成功人士刘孝海2018年1月返乡创立的,目前已投入300余万元。 “芍药2-3年才开花,花跟牡丹花一样,非常漂亮,明年这300多亩20余万株芍药都可以开花了。芍药花和根部的芍药都有很好的药用以及保养功效,芍药花开后可以结果,果实还可以榨油,芍药全身都是宝,市场前景好。”刘孝海介绍说,“我在芍药园里面还套种有2万多棵软子石榴,今年就可以见效益了,预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未来几年芍药长大了,年收入几百万不成问题。” 据悉,近日商城县首届花朝节-芍药花节就在这里举办,该县摄影师拍摄的美图在网上传播后,这里游人渐渐多了起来。 “这里紧邻鲇鱼山水库,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目前我们已在观赏园内建设3个观赏凉亭,修建1公里水泥路,3公里环山公路,将来我们还要建两个公厕、一个停车场,将其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胜地。”土门村村支书熊安定信心满满地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通过芍药种植带动乡亲们一同致富才是熊安定、刘孝海的长远打算。 在芍药园里,有近30名农户正在锄草。“我家就在附近,我常年在园里干些手上活,既能照顾家,又能挣80块钱一天,一年挣个万把块钱不成问题,觉得很不错,真的感谢刘老板。”正在锄草的该村贫困户鄢云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2019年付给附近农户锄草、施肥等工钱10余万元,2020年需要近15万元。该合作社还通过小林果带贫项目,带动当地7户贫困户年均分红1800元。该合作社所流转土地为村集体土地,村委会将其作为10%的股份加入合作社,三年后可上缴村集体经济5-10万元。 “将来我还会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刘孝海充满信心地说。 “土门村通过芍药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为我们办事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我们会将其发展模式在全办事处推广。”鲇鱼山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更多详情]
  • 30 2020-04

    河南光山:立夏将至水稻插种忙

    2020年4月29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青龙河合作社社员正在田间插秧。立夏时节将至,该县80多万亩水稻进入移栽期,现在开始陆续移栽。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社员插秧的繁忙景象,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绿色生态的春耕画卷。

    [更多详情]
  • 29 2020-04

    孟津县:以“都市型”观光农业走出特色之路

    暮春时节,穿行在孟津县的广袤田野里,只见一座座钢架温室大棚鳞次栉比,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车辆穿梭田间;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日光温室内,迷你黄瓜、樱桃番茄、袖珍西瓜等瓜果蔬菜青翠欲滴,生机盎然;高标准养殖小区里,千头奶牛或立或卧,悠闲自得…… 孟津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这是我们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立足产业、资源及独特区位优势,瞄准服务洛阳市场,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农业业态,在绿野上演绎出的‘蝶变’之舞。” 集聚优势资源,打造现代农业集群板块 从农业结构调整初期的“求新求特”,到如今的重品牌、重标准,从生产低端一步跨到科技高端,孟津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让农民明白了一个理儿——要想赚钱,光靠产量不行,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在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上,孟津以建设洛阳市最大的“菜篮子”为目标,创建了送庄梁凹、平乐象庄、会盟铁炉等村多个蔬菜产业发展基地,并达到了有示范园区、有专业合作社、有育苗车间、有质量检测站和有批发市场的“五有标准”。先后推广无土栽培、蜜蜂授粉、生物灭虫、节水滴灌等20项适用技术;引进荷兰茄子、以色列番茄、美国车厘子、日本网纹瓜等名优新品种50多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实现了四季生产,全年上市。 蔬菜产业发展只是孟津深化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上,该县以林业生态工程、标准化果园建设为重点,改造树型、提高品质,实现产品升级、效益提高。目前,全县林业总面积有10万多亩,其中果树达6万亩,建成孟津梨、大粒樱桃、软籽石榴、红提葡萄、优质鲜桃等 “五大集群特色”果品生产区,年产商品水果近百万吨。 在畜牧产业基地建设上,该县重点抓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建有省、市级标准化规模无公害奶牛养殖场6家、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奶牛14075头,年产鲜奶13万吨。全县规模化养猪场42家,存栏生猪39228头,预计年底可销售成品猪15万头。目前,孟津县初步形成了蔬菜配送、粮食加工、畜禽养殖等“五大板块龙头产业群”。 育龙头创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是要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全县引进发展十里香草莓、银滩生态农业、千度红优质葡萄、聚泉生态农业、农发农业科技等55个面积500亩以上的农业龙头项目。目前,已培育省级产业化集群1个,市级集群1个;全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64家;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4家。他们外联广阔的市场和科研院所,内联基地和农户,并把先进的技术及生产、经营理念引进移植到黄土地上,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龙头是产业的支撑,品牌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二者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产销对接。送庄社区抢抓“上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这一政策重大机遇,投资185万元建成高标准多功能集体经济大棚4座、农资服务中心1个、分拣车间1个、育苗车间3个,并以集体经济为龙头,带动全村发展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200多座,发展果蔬2000亩、苗木花卉350亩,果蔬产业年产值4000万元。该社区是该县首个使用“送驾庄”集体商标的社区,其农产品成为超市里的抢手货。 孟津县用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再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把合作社组织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关系,带领农户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多家,带动辐射农户5万多户。还先后注册了20余个蔬菜商标,有的已成为业内名牌。如今,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培育品牌农产品等“现代”新词已被孟津农民津津乐道。 农旅相互融合,形成相融共促发展格局 “棚内蔬菜棚外果,农家饭菜端上桌,开门喜迎八方客,生态旅游真红火。”这是同盟山沟域经济旅游观光带孟津梨主题公园核心区铁炉村村民用顺口溜道出的喜悦心声。 会盟镇北临滔滔黄河,南接巍巍邙山,发展休闲旅游可谓得天独厚,其万亩水稻、万亩莲藕、万亩酥梨、万亩鲤鱼等特色种养,构成了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水乡美景。近年,该镇推出的以“看农家景、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游及每年举办的梨花观赏节、酥梨采摘节、荷花观赏节等节会,一天能接待游客上万人次。该镇还整合了1000多亩酥梨园,开展了“树上摘鲜果、树下挖野菜”等采摘活动,吸引了大批周边城市居民,前来休闲观光。 为满足洛阳市民旅游需求,孟津县还以打造“洛阳休闲旅游首选地”为目标,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效地进行产业融合,形成相融共促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功能形态和产出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双赢。大家普遍感觉到,这两年发展乡村旅游后,最明显的改变是农产品不愁卖了,游客直接走进园区交易,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如每年举办的新米节、草莓节、石榴节等10多个节庆活动,不仅提升了孟津农产品的知名度,而且有效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目前,孟津县规划打造出特色农业观赏采摘村20多个,建成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果菜采摘园50多个,形成集吃、住、游、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接待体系。去年,全县乡村游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综合收益达到15亿元。

    [更多详情]
  • 29 2020-04

    灵宝市:田间地头春意“闹”

    4月26日,灵宝市函谷关镇农民正在种植农作物。 春光明媚,崤函大地呈现一派农忙景象。从田间地头到温室大棚,我市农民抢抓农时,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增收。

    [更多详情]
  • 29 2020-04

    2020年金稻穗计划正式启动

    4月28日,字节跳动发起的2020金稻穗计划正式启动。“三农”领域内容创作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4个APP中,搜索“2020金稻穗计划”,点击报名链接参与。 据了解,作为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金稻穗奖”共设置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两个单元,共12个奖项。评审组将在所有投稿作品中优选展现当代特色农村生活、影响力广泛并对“三农”内容创作及“三农”信息普惠具有启发价值的高质量原创作品进行评奖。奖项评选一共分为两个赛季。第一赛季于4月28日开始报名,6月公布入围名单;第二赛季将于6月开始报名,8月公布入围名单,最终奖项将在10月揭晓。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金稻穗计划在奖项评选外,还推出了课程培训、行业交流等举措,全面赋能“三农”创作者。 在课程培训方面,在奖项评选期间,金稻穗计划将提供多样化定制课程,帮助不同阶段的创作者共同成长。针对新手创作者,推出“金稻穗课堂”,培训内容创作基础技能;针对有一定创作基础的创作者,推出“头条学院”,精准提升垂类专业技能;针对高潜力创作者,推出“金稻穗训练营”,组织其前往泛“三农”企业研学培训。 在行业交流方面,金稻穗计划还将发起“金稻穗创作周”和“金稻穗思享会”等活动,邀请“三农”领域专家以公开课、沙龙研讨等方式,分享和汇聚“三农”领域智慧。 “移动互联网时代,优质‘三农’信息创造了技术传播的价值、创造经济收入的价值和丰富农村文化的价值。希望金稻穗计划通过以奖带创、培训赋能、行业交流等三大举措,推动更多优质、专业的‘三农’信息生产出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技术和人文价值。”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杨洁说。 据了解,金稻穗计划是字节跳动于2018年发起的首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三农”赋能计划,旨在助力“三农”信息普惠、繁荣“三农”内容创作。2020金稻穗计划邀请到CCTV-17、农民日报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全程参与支持。

    [更多详情]
  • 29 2020-04

    河南灵宝:魅力小樱桃带“红”大产业

    近日,在灵宝市尹庄镇涧西村村民梁变朝的温室大棚里,随着最后一批樱桃采摘入筐,今年的“大棚樱桃季”完美收官。 59岁的梁变朝是灵宝市第一批种植大棚樱桃的农户,他家近40亩的樱桃园分布在尹庄镇岳渡村和涧西村,共有10个温室大棚,棚与棚之间间隔栽植露天樱桃,主要品种有早大果、美早、红灯等。据他介绍,今年的大棚樱桃产量有2万余斤,自3月8日上市后,一批又一批批发商踏破了门槛,鲜美的大樱桃很快被抢购一空,先后销往西安、重庆、宁波、延安等地,收入达60万元。 梁变朝曾是尹庄镇的花卉技术员,有多年种植大棚花卉的经验,因看好樱桃产业的发展前景,6年前,他开始着手栽植樱桃树,从6个大棚到10个大棚,从大棚樱桃到露天樱桃,从20亩到眼下的近40亩……在不断实践和学习中,一颗颗红果子不仅为他结下了一粒粒致富路上的“金豆子”,更让他成了樱桃种植领域的“技术王”。 作为灵宝市远近闻名的樱桃种植大户,2016年,梁变朝成立了灵宝市遍超樱桃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尹庄镇、焦村镇和苏村乡的部分农户发展樱桃产业,困难群众在樱桃园务工,月收入1500元至1800元。此外,他还应邀多次前往该市川口、故县、阳平等乡镇及其他地方作技术指导,推广樱桃栽植管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更多详情]
  • 29 2020-04

    河南永城:大学生回村当农民 土地里刨出“金疙瘩”

    暮春时节,春意阑珊。近日,沐浴着暖风和晨阳,伴着鸟语和花香,记者来到位于蒋口镇后板桥村的永城市恩娜家庭农场洋葱种植基地里,放眼望去,百亩绿油油的洋葱“腰杆”笔直,迎风摇曳,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盎然。 “你看,这些洋葱5月份就可以上市了。”见到记者到来,基地负责人母汉运走到地头,指着长势旺盛的洋葱开心地说道。 “别看母汉运一直在田间地头忙碌,他可是名大学生呢!”采访中,正在洋葱基地浇水的工人插话说道。 原来,1988年出生的母汉运是河南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期间主修市场营销专业。2011年毕业后,母汉运并没有立即回村,而是在郑州工作。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母汉运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情结,一直想着回村发展。 “我经常看新闻,了解国家对‘三农’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也知道国家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刚毕业时没有经验,不知道回村该种植什么,所以就想着先在外面工作几年攒些钱,等有好的种植项目再回村。”采访中,母汉运向记者介绍道。 后来,母汉运认识了很多搞农业种植的朋友,他们经常坐在一起,探讨农业发展前景和农业种植技术。 一次,母汉运的一位朋友告诉他,近几年洋葱比较紧俏,可以尝试种植洋葱。于是,母汉运便和几个朋友一起,对近几年洋葱的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之后,母汉运认为种植洋葱可行。“那位朋友当时还许诺,他会跟我们签订收购合同,等到洋葱成熟之后,会派车到地里拉,不用担心销售问题。”采访中,母汉运告诉记者。 说干就干。于是,母汉运辞去了郑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在村里率先开启了洋葱种植之路,并注册了永城市恩娜家庭农场。 放弃在外丰厚的收入,回老家扛起锄头当农民,母汉运的行为不仅招来了旁人异样的目光,家人也不支持。对此,母汉运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想给乡亲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抱着“没有回头路,必须坚持下去”的信念,母汉运以农场为家,仔细照料。没有技术,他就上网查找资料。得知有相关培训,他便积极参与,四处学习。 很幸运,在母汉运的不断学习和精心管护下,第一年洋葱就喜获丰收。当时,母汉运算了一笔账,除去人工费、农药费、地租等各种费用,一亩地赚了2000元左右。 如今,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母汉运的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而且有5-10名长期稳定的工人。“现在村里人和家人看到我的家庭农场做得风生水起,都改变了之前的看法。”母汉运告诉记者,洋葱种植管理期间很忙,他会招聘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让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帮忙管护洋葱。 母汉运带着对家乡的情感,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做起了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而且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母汉运说,这茬洋葱收完之后,他将再种一茬甜玉米。 “下一步,我打算一边种植洋葱和甜玉米,一边摸索其他特色农业种植技术,种植成功之后在村里推广,让村民都能通过种地致富。另一方面,我还打算延伸产业链,深加工种植产品,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带动更多人就业。”对于未来,母汉运目标清晰,信念坚定。

    [更多详情]
  • 28 2020-04

    孟州早熟鲜桃上市

    4月26日,孟州市河雍街道东田丈村孟香果蔬合作社的大棚春桃喜获丰收,果农正忙着采摘。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大棚桃种植200余亩,最早上市的鲜桃品种“春雪”比普通大田种植的桃提前两个多月上市,每公斤售价达到16元。

    [更多详情]
  • 28 2020-04

    河南固始:猕猴桃园管护忙

    固始县草庙集乡村民在猕猴桃园内除草。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草庙集乡着力发展猕猴桃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就业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当地村民脱贫。目前,该乡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近8000亩。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