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8 2020-01

    河南省构建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1月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今年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建设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以国家级为龙头、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我省的正阳县、温县、延津县、泌阳县先后获批,每个园区得到中央财政1亿元支持。其中,正阳县已通过评估认定,温县、泌阳县、延津县正在有序创建;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与省财政厅批准创建扶沟县等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优质小麦、苹果、食用菌等13个主导产业,省财政给予每个产业园奖补资金3000万元;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创建名单,创建工作全面启动,17个省辖市规划3年建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1个,2019年已批准创建74个,涉及优质小麦、中药材、果蔬等15个主导产业。 “目前,我省涵盖国家、省、市三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基本构建,梯次推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值价值链,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说。

    [更多详情]
  • 08 2020-01

    河南鲁山:特色食用菌种植富农家

    1月6日,河南省鲁山县瓦屋镇,一名农户在展示种植的银耳。 据介绍,该镇在土桥村流转土地200余亩,积极协调引进“尧荣菌业”和“九九乡情”两家食用菌种植龙头企业入驻,先后共建200个温室大棚,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已与50多家大型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各种优质鲜香菇和食用菌正远销新疆、甘肃、陕西及东南沿海各地。

    [更多详情]
  • 08 2020-01

    孟津县:莲藕“上岸” 农民增收

    昨日,孟津县会盟镇双槐村的黄河滩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在村民常红玲的莲藕种植基地,几名挖藕人穿着厚厚的连体防水衣,顶着寒风在冰冷的荷塘中小心翼翼从淤泥里挖出一根根雪白的莲藕,脆嫩的莲藕在田边堆成了小山。 “年前是我们会盟镇莲藕的销售高峰,有的客户提前大半年就下了订单。眼下莲藕的行情也不错。俺种植莲藕有十几年了,有一帮稳定的老主顾,莲藕不愁卖。”种植大户常红玲一边装车一边笑着说。 “黄河水浇灌,淤泥地长成,由于我们村土质好,生产的莲藕洁白,刀切不碎,过水不变色,口感爽脆,市场销路好,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大家通过承包、入股、联合开发等方式种植莲藕,既鼓了个人钱包,又增加了集体收入,还美化了乡村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双槐村村委会主任邢洪涛说。目前,该村莲藕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 昨日早上6时,18名村民在地里挖藕。“从早上忙到晚上,每挖一斤莲藕挖藕人能赚5角,一天能挖1000多斤,月收入在万元以上。”邢洪涛说,“莲子可以做保健品,莲蓬皮可以做药材,莲藕可以食用,荷叶可以做荷叶茶,可以说莲藕从叶到根浑身都是宝!平均亩产5000斤,高的有六七千斤,按市场价每斤3元计算,一亩可年增收八九千元。种藕是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的好项目。” 近年,会盟镇依托丰富的滩地和纵横交错的水渠资源,以打造“生态会盟”为主线,大力发展以莲藕、水稻、黄河鲤鱼为主的特色农业,使昔日荒芜的沙滩变成了风景如画的米粮川,特色农业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富了村民。高产优质莲藕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引进种植主要品种有鄂莲2号、鄂莲4号、武莲5号、武莲6号及观赏莲等。所产莲藕口感脆且微甜,以其营养价值高而销往省内及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更多详情]
  • 07 2020-01

    网络直播带火光山特产

    1月6日,光山县南向店乡何畈村鑫磊合作社电商团队通过网上直播,帮助村里贫困户销售红薯粉条。去年以来,该团队通过直播再生稻米、粉条、糍粑、挂面、野山茶油等多种土特产的做法,将光山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更多详情]
  • 07 2020-01

    商城“四季青”萝卜畅销全国

    近日,商城县鄢岗镇周寨村萝卜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满脸丰收喜悦的村民们正将刚刚采收的新鲜萝卜从这里装车,通过物流销往全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从自种自吃到畅销的特色农产品,萝卜已经成了咱周寨老百姓的富民大产业。”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周宜实微笑着告诉记者。 周寨村地处商城县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被称为“静躺在灌河怀抱”的村庄,是该县蔬菜主要产区。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萝卜产业,2018年的萝卜产量达到300万斤。 “萝卜丰收了,县内市场饱和,销售成了难题。”周宜实介绍说,去年县乡帮助策划举办“萝卜节”,脆甜可口的周寨萝卜一炮而红,慕名购买和爱心认购解决了销售难题,也让萝卜丰收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 尝到甜头的周寨村乘势而为,成立了周寨农业经济合作社,注册了“四季青”商标,打响了品牌创建之路。 “前几天县里在我们村举办了蔬菜节,还帮我们引进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合作社这几天卖了2万多斤萝卜呢。”合作社负责人朱时明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在以萝卜唱主角的“灌河蔬菜节”上,该村线上线下共销售蔬菜近400万斤,销售额约300万元,萝卜产业鼓了周寨群众的“钱袋子”。 “现在‘四季青’萝卜在周边县区和郑州、武汉等地销售火爆。明年我们还将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奔小康。”指着面前连片的蔬菜大棚,周宜实充满信心地说。

    [更多详情]
  • 07 2020-01

    河南省举办超高层智能化笼养设备高峰论坛

    1月4日~5日,一场以超高层智能化笼养设备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商丘市举办。300多名人员参观了设备安装现场,多位专家就设备的应用状况、用户采购政府补贴政策等作了专题讲座。 会议观摩的商丘爱格禽业有限公司在建的“3+3+3”九层蛋鸡笼养设备采取自动饲喂、自动收蛋、自动清粪和智能化环控技术,单栋鸡舍可存栏蛋鸡12万只。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李保明说,层叠笼养最大的优点是采用了传送带清粪模式,粪不落地、日产日清,加上纵向通风技术,可保障舍内空气质量,降低冬季最小换气量需求,实现节能保温。对层叠笼养鸡舍,要抓好鸡舍建筑的气密性、通风均匀性控制,温度的稳定性控制和舍间交叉污染控制。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处长黄全意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了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在乡村振兴路上农业机械化不能缺位。但由于种种因素,将超高层智能化笼养设备纳入政府补贴机具范围,目前还有一定难度。 本活动由河南省家禽业协会主办,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郑州金地饲料有限公司、商丘爱格禽业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河南省家禽业协会会长李鹏飞主持,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睢富根以“新形势下河南省家禽业发展趋势”作了专题报告。

    [更多详情]
  • 07 2020-01

    鲁山小伙回乡创业“照亮”乡邻脱贫致富路

    1月4日,在平顶山市鲁山县磙子营乡渠庄村一个蔬菜大棚里,几名当地群众正在采收上海青(一种蔬菜名字,俗称勺菜)。“咱和平顶山、漯河的一些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都有联系,销路不愁,采收多少人家拉走多少。”蔬菜大棚的主人张照亮介绍道。 张照亮是鲁山县磙子营乡渠庄村人,以前在平顶山一家汽修厂当修理工,接触过不少运输蔬菜的大、小货车司机,了解到随着人们的养生意识不断提高,上海青和广东菜心成了现代居民的“餐桌佳肴”后,决心回乡创业。 2018年9月,张照亮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回到老家流转土地60多亩,种上了45亩上海青和20余亩广东菜心。除了露天种植外,他还建起了18个温室大棚,以便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据悉,上海青和广东菜心生长周期短,一年能种七八茬。由于需要采摘其中最嫩的部分,并且要装进塑料筐内外运以免破损,因此张照亮这个蔬菜基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量大。采摘旺季时,渠庄村及附近村庄有20多人在这里打工,一年仅发放务工费就不下25万元。 村里的贫困户陈中令、陈中言、王小群等七八个人也在张照亮的蔬菜基地干活,一天能挣几十元工钱,有效地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加快了他们脱贫的步伐。 “以前俺村的耕地里,大都种小麦和玉米,除下化肥种子犁地工(钱),一亩地纯收入没有多少,现在种蔬菜单是地租每亩就给乡亲们1000块钱。村里不少出不去远门的中老年人过来打短工,最多的人一年下来能落下13000多元,也算是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致富门路吧。”渠庄村党支部书记宋金全介绍道。

    [更多详情]
  • 07 2020-01

    济源:扶贫大棚里芹菜丰收了

    1月2日,济源示范区梨林镇南官庄村蔬菜大棚内,工人正在收获西芹。南官庄蔬菜大棚是梨林镇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采取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每年收入预计10万元,将带动该镇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更多详情]
  • 06 2020-01

    柘城辣椒荣获2019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近日,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公布了2019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结果,柘城辣椒榜上有名。 据悉,这是“柘城辣椒”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气候品质优等”认证、“中国2018质量之光十大年度魅力品牌”、“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柘城县培育发展三樱椒已有40年的历史,是“中国三樱椒之乡”“全国辣椒生产百强县”,已经连续成功举办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目前,全县三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年产干椒12万吨,共有20万椒农从事辣椒种植、储存、加工、经销和运输,25000名辣椒经纪人活跃在大江南北,年交易量70万吨、交易额100亿元,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重要的辣椒交易集散地,带动2.8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致富。辣椒产业已成为柘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更多详情]
  • 06 2020-01

    清丰县举办农产品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活动

    “纸房的红薯粉条晶莹剔透,口感劲道顺滑,炖煮时易熟不烂,我每年都要买他们的粉条。”1月4日,在清丰县第二届农产品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暨纸房乡粉条销售推介会现场,清丰县华董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国帅品尝着红薯粉条,高兴地对笔者说。 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纸房乡粉条等农产品走进城市餐桌,清丰县政府联合濮阳日报社主办了第二届农产品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暨纸房乡粉条销售推介会。40家电商企业参加,其中中业商贸有限公司斩获本次产销对接活动最大单,签约金额9万余元。 “产销对接是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清丰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批发市场经销商能够与本地生产者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 展销推介会现场,来自纸房乡的优秀粉条加工企业展出了各自的特色产品,并设置了品尝区,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参观、选购。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