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2 2019-08

    息县:“走出去 引进来” 电商经济蓬勃发展

    息县将电商产业园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基地,提供优厚的政策扶持,统一标准的办公环境,专业的技术管理培训,积极开展电商孵化培育,培养了大批电商、网商主体,形成了浓厚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 2018年,息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500万元,增长率达50%。销售产品涵盖尹湾萝卜、关店花生、白店咸鸭蛋、岗李粉条、彭店香菇、杨店虾稻米等几十个品种。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下,“息县·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名片愈加亮眼。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三门峡:百亩烟叶撑起致富梦

    初秋时节的卢氏烟区,天高云淡,金叶飘香。烟农们或采摘烟叶,或分类上杆,或添煤烧炕,或精细分级,或扎堆交流……一派繁忙景象。 8月20日,卢氏县文峪乡菠菜沟村种烟大户冯长礼站在他种植的百亩烟田边,望着块块长势喜人的烟田,抚摸着棵棵烟株,发出了由衷感慨。“按照眼下烟叶的长势,后期如果没有大的灾害,今年少说也能卖个三四十万元。”冯长礼高兴地说,“我的致富梦可全指望这100亩烟叶了。” 20世纪90年代初,冯长礼到文峪乡政府上班,成了一名公职人员。由于头脑灵活、干事踏实,他先后担任乡企业办主任、烟办主任。后来,在下海经商浪潮的感召下,冯长礼成了本地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弄潮儿”。他与人合伙开矿,注册成立了卢氏县龙岩矿业有限公司。可好景不长,公司倒闭,两个合伙人也“跑路”失踪,40万元巨额贷款压垮了这个汉子。原本风光无限的“能人”,一夜之间成了外债累累的“穷光蛋”。 “前几年在外奔波,基本靠打短工、干小工,勉强维持家用。”冯长礼说,“日子要过,贷款要还。我想过养猪,也想过养牛养羊,最后看到乡亲们这些年通过种烟发了家致了富,我权衡再三,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种烟上。” 2016年,冯长礼种植的15亩烟叶获得成功,净赚4.5万余元。初尝甜头的他终于找到了翻身致富的门路,下定决心要大干一番。但是,家庭遭变故,2017年,他的种烟事业中断了一年。2018年,冯长礼重拾种烟致富梦,当年种烟10亩,获利4万余元。 两年的种烟经历,使冯长礼种烟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要想在经济上彻底翻身,必须走规模化种植烟叶的路子,他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成为一名职业烟农。 说干就干。去年冬天,冯长礼顺利承包了80亩土地,加上自家的土地,100亩种烟面积很快落实了。在烟草部门的支持下,冯长礼种烟所需的化肥、地膜、农药等物资和烤房都得到了及时解决,这更坚定了他种烟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苦干大半年,终于到了收获季节。冯长礼种植的烟叶分层落黄,错落有致,烟株足足有一人高。用手拃一拃,腰叶长度都在五六十厘米上下,就连上部烟叶也有四五十厘米长。走近炕房,刚出炉的烟叶油乎乎、黄翠翠、亮堂堂,烟香四溢。 眼看着精心管理的烟叶就要变成花花绿绿的“票子”,成为实现自己致富梦的“金钥匙”,冯长礼百感交集,他始终认为,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他要大干十年、二十年,早日还清银行贷款,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当前生姜供应量略显不足 未来价格仍有小幅上涨可能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期,国内生姜价格继续保持高位,个别地区价格出现小幅度上涨。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台风“利奇马”对今年生姜整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但生姜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生姜价格还有小幅度上涨的可能。 记者在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采访时了解到,现在生姜零售商多数都是从上游的批发商进货。记者同时也从生姜批发商那里了解到,遵义市面上销售的生姜是由本地与周边城市调入组成。平均每斤价格7至8元不等。 生姜经销商杨女士:我们销售的生姜是本地的。一斤七块,一天销售十斤到二十斤。 生姜经销商李女士告诉记者,除本地生姜之外,遵义市面上销售的生姜还有来自安顺黄果树以及云南省的。 当记者问到生姜价格是否有波动时,经销商介绍说,近期生姜价格有小幅上涨,上涨幅度在几角到一元不等。具体涨价原因自己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从上游批发商那边的进货价格就有所上涨。 生姜经销商范女士:我们家销售的生姜来自安顺黄果树,现在零售价格八元一斤。波动的话往上涨了一点,大概涨了一块钱。 据了解,近期国内生姜价格在前期维持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出现小幅上涨。在生姜主产地之一的山东潍坊,7月份生姜价格为6.9元,环比上涨9%,同比分别上涨19%。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帅介绍,当前生姜价格走高的原因是市场供应量减少。 刘帅:面姜价格目前比去年同期要明显偏高。去年灾害后,总体货源的供应量较少,所以今年的价位比去年同期要高很多。目前价格来看,以山东的面姜为例,莱州、昌邑的价格是稍微上涨的。其他地区的价格,基本上处于稳定的态势。山东昌邑水洗的价格大多数是一般的是4.1至4.4元一斤,精品的价格在4.7至4.8元一斤。次货的价格基本上就是3.7至3.8元一斤。 据了解,前一阵的台风“利奇马”对生姜主产区山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分析师刘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对于生姜而言,整体影响不是很大。 刘帅:这一次台风主要是影响了青州地区,很多地块都被水淹了。但是在影响程度上来讲,比去年还是小的。其次就是安丘和昌邑地区,今年安丘和昌邑地区是局部地区个别的低洼地块有受灾,但并不是普遍的现象。还有沂水地区也有一定程度的受灾。莱州、鲁山、平度,这些地方降雨反而是利于当地生姜的一个生长。 同时,刘帅表示,随着受影响的产区雨过天晴,生姜可能会有疫病的发生。因此,后续生姜的产量是否会受到波及还要盯紧生姜的病情发展。目前国内生姜货源余量越来越少,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生姜价格不仅难以出现下降的情况,还有小幅度上涨的可能。 刘帅介绍,今年国内的生姜种植面积整体与去年相差不大,这就意味着产量上与去年相比没有大幅度的增长。未来生姜价格将涨到多少、涨到什么时候,目前行情还不是十分明朗。 刘帅:今年面姜的总产量应该比去年多一点。整体上小黄姜的产量来讲,今年可能要少于去年。主要是种植面积的减少、前期天气影响的关系。生姜涨到多少钱,涨到什么时候回落,现在还不好说,因为还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目前莱州地区已经有货源供应紧张的迹象了。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宜阳县:水蜜桃丰收 日子甜蜜蜜

    眼下,在宜阳县上观乡山岔沟村,成熟的水蜜桃挂满枝头,村民正在采摘、包装。 近年,该乡大力发展以水蜜桃、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全乡已栽植水蜜桃8600亩、优质核桃7500亩、油用牡丹1000亩;同时,加快发展以“休闲”和“生态”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游,带动农民增收,拓宽乡村振兴渠道。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汝阳县:车间长出芽苗菜 农民打工增收入

    18日,在汝阳县柏树乡益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芽苗菜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给芽苗菜喷水,香椿芽、花生芽、萝卜芽等芽苗菜长势喜人。 该种植专业合作社派人去外地学习掌握了芽苗菜生产技术,目前产品已有香椿芽、花生芽、豌豆芽、萝卜芽等十几个品种,并逐步带动周边村民依靠生产芽苗菜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平顶山:发展特色种植 增加村民收入

    8月19日傍晚,湛河区曹镇乡焦庄村村民在田间建设草莓大棚。 为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该村大力引导村民利用距离市区较近、位于平桐路沿线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建设大棚种植草莓或栽种其他瓜果树木增收,草莓育苗季临近,田间不时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农业农村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举办丰收节

    农业农村部近日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时举办丰收节庆活动”的建议时表示,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举办丰收节庆活动。 搭建全方位宣传平台 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丰收节将搭建全方位宣传平台,制定丰收节新闻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好全媒体资源,突出融媒体宣传。各地将参照国家层面的宣传工作部署和节奏,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主题,高质量策划新闻宣传,这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展示机会。 活动将进一步下沉到县乡村 为充分调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参与积极性,搭建城乡互动大平台,去年丰收节推出了“5个100”系列活动,即100个农产品品牌、100个特色村庄、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在此带动下,城市居民纷纷回到乡村寻根溯源,乡村旅游占各地节庆活动的比例达到45%以上,为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了大量客流。“庆丰收购物节”期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今年,活动将进一步下沉到县乡村,面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业产业、优质品牌农产品、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等作为重点内容予以呈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将组织6个“千万”系列活动,即千村万寨展新颜、千家万户传美德、千乡万镇品美食、千山万水赏美景、千企万品助增收、千县万特促销费。这里边涉及民间美食、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推荐、产销对接、消费扶贫等多个方面,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广阔舞台。 安排经费促进乡村文化创新传播 中央财政已安排经费促进乡村文化创新传播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用于举办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活动,系统梳理、创造性转化重点优秀农耕文化,挖掘乡村振兴农民典型代表等;按照片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摸底调查、识别评估、评价分析与数字化保存,制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系列动漫与公益性文创产品,组织不同主题文化遗产巡展。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今年平顶山市计划农机深松整地47万亩

    8月21日,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今年我市农机深松整地任务为47万亩,补助资金已分配并拨付。 今年农机深松整地的实施范围以高标准粮田建设区域为重点,划定作业核心区,实施作业补助,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同时为支持脱贫攻坚,核心区优先统筹考虑贫困村、贫困户。深松作业主要采用“单一深松”和“深松+旋耕”模式,原则上同一地块3年深松1次;要求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深松后要合墒弥平,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耕、深浅一致。 按照农业农村部“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做好拖拉机和深松机的统一调配,成方连片作业,整乡整村推进”的要求,我市确定补助对象为承担核心区内作业任务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将从作业能力、服务质量、服务组织信誉、检测设备安装等方面,优选承担深松整地作业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按照要求,补助以“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为原则。申请承担深松作业补助工作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要通过政府采购有关程序公开选定,选定后与农机部门签订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承包合同,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便于有关部门监管。承担深松作业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要与服务对象签订作业合同,补助资金按照作业合同中实际完成的作业量核实兑现,作业合同要明确作业区域、作业模式、作业时间、作业质量、收费价格、补助标准等内容。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完成后,农机服务组织要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确认表》,经服务对象签字确认。县级农机部门要及时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发放明细表》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情况汇总表》,负责审核、公示。确认无误后送县级财政部门,作为补助资金发放的依据。 为提高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监管效率,今年作业补助工作全部实行信息化远程监测,以信息化监测数据作为兑付作业补助的主要依据。对公示中存在异议的,要及时检查核实,避免虚报作业面积等违规行为发生。各县要结合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保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方面举措稳定生猪生产

    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等五方面举措。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效应开始集中显现。今年7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每公斤24.99元,环比涨9.1%,同比涨48.1%。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会议明确,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在当前生猪供给下降的情况下,提出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发展规模养殖和支持农户养猪等一系列措施,将极大地提升养猪主体的养殖积极性,有利于后期生猪产能恢复和保障猪肉供给。 “会议要求地方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都将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但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联合实施才能有效。”朱增勇表示。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业内专家们认为,目前基层兽医体系还不够健全,通过采取措施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将使我国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产业长远发展。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意味着将适时采取措施,降低价格上涨对于困难群体的影响,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

    [更多详情]
  • 22 2019-08

    9月6日至8日:全国辣椒产业大会相聚柘城

    8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19第十四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本次大会将于9月6日至8日在柘城举行。柘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大会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本次辣椒产业大会以“大美柘城·椒香天下”为主题,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商务厅、商丘市人民政府主办,柘城县人民政府、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吉林省农特产品协会及相关部门承办。大会包括大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全国辣椒产业发展论坛、参观柘城辣椒产业和种植基地,观摩柘城第四届辣椒文化节开幕式、2019中国辣椒食品产品展示暨首届中国辣椒食品产品宣传评选等丰富多样的活动。目前,已有近200家企业报名参会参展,预计参与人数将突破1000人。 柘城县自上世纪70年代引种三樱椒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栽培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柘城县大力发展“辣椒经济”,全县三樱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年产干椒12万吨,共有15万椒农从事辣椒种植、加工、冷藏、物流、营销,2.5万名辣椒经纪人活跃在大江南北,年交易量70万吨、交易额100亿元,辐射全国26个省(区、市),24家辣椒企业先后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 柘城辣椒先后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气候品质优等”认证,荣获中国2018质量之光十大年度魅力品牌,荣登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是唯一入选的辣椒品牌,品牌价值43.37亿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