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0 2019-03

    王勇:全面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19日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国家防总总指挥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控能力。 王勇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早部署、早动员、早准备,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完善应急处置方案,抓紧充实物资储备,开展抗洪抢险救援演练。要强化汛情旱情监测预警,科学做好江河洪水调度,严密防范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要加强组织领导,逐级逐项压实工作责任,突出重要区域防范、重要时段值守、重要环节把控,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奋力夺取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鲁山县:养蜂“酿”出甜蜜日子

    “这几天油菜花已经开了,得把蜂箱从过冬的油毡棚子里搬出来,好让蜜蜂出去采蜜。”3月18日,鲁山县磙子营乡高庄村58岁的范大现一边忙着把蜂箱搬到院外,一边说。 范大现家原来并不贫穷。2013年,他妻子患了脑出血,当时就花了7万多元,后又多次住院治疗,花费不菲,家里逐渐变得捉襟见肘,成了村里有名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 妻子有病,他无法出远门打工,这让一心想把日子过好的范大现心有不甘。2017年年初,范大现在帮扶人和村“两委”的鼓励支持下,购买了11箱蜜蜂。不久槐花盛开,他带上吃住用品到南部山区槐树多的地方,在山坡子上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夜晚就睡在蜂箱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年他就获利5000多元。 2018年,乡政府又给他发放了养殖奖补资金2200元,这使得范大现干劲更足了。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当年蜜蜂也发展到了22箱,年底一算账,收入了1万余元。如今,范大现妻子的病情逐渐稳定,生活也能自理了,家里也靠辛勤劳动脱了贫。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非洲猪瘟视角下玉米消费的希望在哪里?

    自2018年8月3日辽宁沈阳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快速蔓延。截止目前,除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极少数生猪养殖极少的地区未发生之外,其他省份均有确诊疫情。其中东北地区、河南、山东等生猪养殖大省疫情尤为严重。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显著下降。调研中山东某饲料企业表示:母猪存栏方面,东北地区母猪存栏下降38-40%,江苏地区母猪存下降栏50%,山东地区母猪存栏下降25-30%,安徽地区下降30%,福建、河南、河北等地母猪存栏下降也较大,河北衡水下降高达80%;生猪存栏方面:山东临沂生猪存栏下降60%、德州、潍坊生猪存栏下降50%,河南生猪存栏下降50%。某大型饲料集团在山东地区猪料销量下降40%,华中地区下降30%,华北地区下降15%。 猪瘟疫情蔓延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的影响,快速向上游饲料原料行业传递。玉米饲料消费受到较大影响。一方面,饲料消费下降直接导致饲料玉米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饲料养殖行业悲观预期持续,导致用粮企业原料库存水平大幅下降。广东地区较多饲料企业库存水平有常年的20天左右下降到3-5天。销区饲料消费疲软通过南北港口贸易,也传递到产区农名卖粮层面。截至3月中旬,北方港口玉米库存420万吨,同比增加58%,较五年同期库存均值增加33%。广东港口库存100万吨,同比增加52%,较4年均值增加119%。 在玉米市场牛熊转换的焦点年份,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市场的预期。有市场主体认为,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玉米市场消费低迷,玉米缺口消失,市场即便没有临储供应,也能够以当年供应满足年度内需求,玉米市场价格也出现持续下跌态势。截至3月中旬,北方港口玉米主流收购价格1750元/吨左右,较上年同期低180-200元/吨。 那么,在非洲猪瘟疫情可能将常态化的情况下,玉米市场需求是否真的就此一蹶不振呢?玉米市场还有没有牛市的可能呢?分析认为,非洲猪瘟疫情不断蔓延,确实显著减少了猪料玉米的消费。但玉米工业消费维持高位,饲料消费中的禽料消费异军突起,有效的弥补了猪料消费的下降,玉米消费并没有想象中的悲观。 一、禽料消费的增长有效弥补猪料消费的缺失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料消费大幅下降,市场预期2018/19年度猪料消费减幅可能达到30%,影响玉米消费预计在2000-2400万吨。但饲料消费并非一蹶不振,禽料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山东某大型饲料生产企业的调研显示:2019年1-2月份猪料总产量由上年同期的15.3万吨下降到11.7万吨,减幅23.53%;但禽料中鸡料产量由18万吨增加到22.3万吨,增幅23.89%,鸭料由12.7万吨增加到14.8万吨,增幅16.54%,饲料总产量增加6.09%。由于配方上不同,实际玉米消费与去年基本持平。市场认为以禽料消费整体增加15%估算,带来的饲料玉米消费增量也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整体玉米饲料消费减幅低于市场预期。 从饲料生产区域结构来看,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地区猪料占比较大,以山东和河北为首的华北地区肉禽和蛋禽料占比较大。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华南地区对玉米消费更为悲观,华北地区则相对乐观的多。 二、北方港口玉米下海量未出现显著下降 目前,南北港口均出现了玉米压港现象,这种现象从春节后就开始持续。南北港口库存同比增幅均超过50%。港口库存积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非洲猪瘟影响,导致饲料企业压低库存所致。目前,南方销区多数饲料企业厂内库存水平仅3-5天,多的7-9天,远远低于常年20天左右的库存,饲料样子企业库存转移为表现为港口库存。另一方面是由于春节前农户惜售严重,售粮进度偏慢2成左右,春节后农民集中售粮数量大,集中流向港口,导致出现压港情况。实际玉米下海量并未出现显著下降。统计显示,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北方港口玉米外运量并未出现明显减少,较上年同期减少5.44%。2018年8月3日到2019年3月9日,北方港口玉米发运量1582万吨,相比之下,2017年8月3日到2018年3月9日,北方港口玉米发运量1668万吨。这也反映出消费饲料玉米消费并未出现过多下降。 三、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出现下降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告显示,为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米豆合理轮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基本收益,2019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实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300元左右。具体补贴标准由省里根据国家下达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总额和玉米、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等因素统筹确定。根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收益比较,如果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的话,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将显著提高。目前的调研显示,黑龙江仅海伦一个地区就将新增3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主要来自于玉米种植面积的减少。 另外,2018年12月份以来,由于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东北地区多数农户售粮价格低至0.60-0.65元/斤,明显低于上年的0.7-0.75元/斤,农户卖粮收益显著低于上年水平,这将明显影响2019年的玉米种植积极性。如果玉米播种面积出现明显下降,下年度玉米供应的缺口将被放大。 综合来看,在临储玉米成功“去库存”且速度远超预期的背景下,玉米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玉米的漫漫牛市仍将开启。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汝南 “微信”“闹春耕”

    “老何,俺家的小麦大面积发黄该咋治?”“从叶片上看明显发生了纹枯病,应每亩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加2.5%功夫菊酯70毫升,兑水30公斤抓紧防治。”3月14日上午,汝南县常兴镇西王庄村农民王雪刚将自家的小麦病情图片发给镇“春耕春管”微信群后,不到5分钟就得到了回复。 老何是常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何水清,也是该镇“春耕春管”微信群群主。“眼下正是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为帮助农民少走弯路,今年一开春,我们就引导全镇农户加入‘春耕春管’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开设春耕春管‘微课堂’,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何水清得意地说。 “在微信群里看农事、学技术,不明白的地方有专家把脉会诊,增产增收有保障。”穆屯村农民张留明开心地说。目前,全镇利用微信平台开设春耕春管“微课堂”100多次,为1000多户农户解决了67个春耕生产技术难题。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沈丘县付井镇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3月14日,沈丘县付井镇王营村的花农正在大棚里忙着浇水修剪花卉盆景。近年来,该镇积极整合资金,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力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设施花卉、果蔬产业,全镇现已兴建标准化钢架大棚3000余亩,年亩均经济效益1.2万余元,经济效益可观。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内乡利用高科技工厂育树苗

    内乡县林业部门与河南福瑞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合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楸树、构树培育车间,实行工厂化育苗,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质苗。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光山: 万亩油菜花飘香引客来

    2019年3月18日,游客在光山县仙居乡独山村万亩油菜里观赏油菜花、拍照、游玩。近年来,该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新格局,今年共连片种植油菜1.5万多亩,现在满田遍野的油菜花竞相绽放,一派春意盎然景象,点缀在田野之中,如同人间仙境,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据统计,油菜花盛开季节,毎天游人超过3500多人次,带动了当地农民通过休闲农业游、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等多项经营收入,油菜花盛开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河南省小麦返青期苗情普遍较好

    记者3月18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当前河南省小麦苗情长势好于上年,也好于常年,小麦生产总体较为顺利。 根据农情调度,全省一二类苗所占比例为89.6%,较冬前提高4.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比常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三类苗所占比例由冬前的13.3%降为9.5%,比去年同期减少6.4个百分点,比常年同期减少0.5个百分点。豫南的南阳市、信阳市等地一二类苗占比为83.5%,与去年同期持平,差于常年,全省其他地区苗情均达到或超过常年水平。 从小麦生长发育情况看,当前根系发育好,生长发育比较协调。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提醒,当前,小麦生长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各级农业部门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加强肥水管理,浇好拔节—孕穗水,预防可能发生的“倒春寒”。 立足于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我省小麦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在8600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1204万亩,3年实现翻番。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1/7,位居全国第一。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第五届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第五届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河南大厦召开,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本届博览会将于2019年4月19日~21日在中国洛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会上,国农牡丹与芳香产业委员会谢向英会长对博览会进行正式发布、洛阳市林业局赵保平副局长对博览会进行推介、世界华人联合总会王志忠副主席针对牡丹产业世界合作及本届博览会向全球华人进行倡议。 博览会以“花开盛世兴产业、食药同源享健康”为主题,分为五个展区,以牡丹节庆礼花、牡丹深加工食用药用饮用健康产品、牡丹原料美容护肤日用品、针织牡丹绣品及各种载体的牡丹雕刻、瓷器工艺美术礼品、牡丹香道文化演绎、全球牡丹产业经贸合作为展览内容,精心打造的牡丹全产业链饕餮盛宴,向世界人民展示分享牡丹产业发展成果。 第五届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在国农牡丹与芳香产业委员会、在洛阳市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世界华人联合总会、全国各地牡丹产业协会、牡丹产业联盟的支持下,筹备工作成绩喜人,俄罗斯、美国、新西兰、荷兰、韩国等国际客商近300人参展参会;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山东、山西、辽宁、安徽、河北、浙江、河南等16省市近百家牡丹产业龙头企业参展参会,展品涵盖吃、喝、穿、用、演、纪、礼为牡丹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品,涵盖近千种不同领域的新奇特产品,与艾草、薰衣草、玫瑰等健康产业、芳香产业深度合作,与社交新零售行业大咖互动,重点提升全国牡丹产业优秀企业知名度太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产品销售传统单一等问题,为政府提供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发挥博览会作为牡丹产业发展重要的国际合作贸易平台使命,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让牡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组委会特邀中国农垦、全国供销社、知名日化企业等机构参与合作洽谈,举办牡丹产业合作经贸洽谈会,可谓经贸、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博览会将成为全国牡丹产业的聚智中心、借力中心、新品发布中心、采购中心、经贸中心。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年4-5月逾两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纷至洛阳,共享节时一个月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盛会,共赏天香国色。 洛阳作为全国牡丹产业的文化中心、旅游赏花中心、研发中心、输出中心、体验中心,牢记发展牡丹产业使命,借力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汇聚牡丹人共同的力量,全力支持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为全国牡丹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美好生活谋福利。 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定将竭尽全力让大家在洛阳博览会期间收获满满,度过美好难忘的时光,以期大家年年相聚洛阳,共商牡丹产业发展大计,让牡丹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友谊之花、和平之花、富贵之花!

    [更多详情]
  • 19 2019-03

    聚焦“三农”学经验听建议

    3月12日下午,宁陵县赵村乡邵洼村农民韩何军带领村民在温室大棚里采摘太阳花。近两年来,该村建起了大棚花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玫瑰、太阳花、百合等花卉规模化种植,采摘后远销省内外。花卉产业不但美了乡村,还富了农家。 两会期间,许多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针对农业发展交流了家乡的成功做法,许多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针对乡村振兴发表了见解和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这些经验为我省的“三农”问题提供更优、更好的解决思路。 没有资源的村子该怎样发展 在举国提倡产业振兴的当下,一些没资源、没特色的村子,该如何发展?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现身说法:“其实我们村过去就是‘没特色、没资源’,离成都近40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穷山村。但这些年我们打造自己的品牌,让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城市去。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地制宜。农业不一定要做‘大而全’,不必搞什么园区,现在的小农户就挺好,关键要思考怎么样去连接小农户,让他们的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比如说我们在成都开的扶贫体验餐厅和农产品专卖店,就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的上行问题。我觉得第一就是思想要开通。第二是要运用一些新的思维和理念,比如互联网的连接和共享的思维。第三是一定要遵守市场需求,比如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了什么再去卖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石红也有自己的看法:“平时我们老百姓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如说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我就带来了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些土家织锦和苗绣。我们通过跟当地的一些民营企业合作,利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把我们民族的元素加进去,贴上了时尚和现代的标签。” 未来互联网最大的红利在农村 在今年开启的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姚劲波代表说,下一个10年,最大的互联网红利一定是在乡村。手机作为农民的新“农具”,会在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网上开店直销农产品、线下搞旅游观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不少敢想敢干的农民甚至闯出了不小的名堂。接入互联网,意味着就此接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网络,在这个去中心化、扁平的网络中,农民在不断的波动中感知经济温度、习得价值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策略,最终激活发展潜能。 当一些“淘宝村”生意蒸蒸日上,当在城市的人们普遍关注首款5G手机的发布、5G大规模商用时间表的时候,在一些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可能2G网络的全覆盖都尚未实现。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委员通道上,来自贵州省盘县岩博联村的党委书记余留芬委员就发出这样的“求助”,希望能有办法实现网络信号在农村边远山区的覆盖,让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公路”能一路通到山村。 到底有多少农民还被排除在互联网之外?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8.4%;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36.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3.2%。 这些尚未上网的农民,未来随着国家“网络覆盖工程”的加速实施和互联网企业的挖潜,以及该群体整体互联网素养的逐步抬升,将有大部分人会逐渐接触网络,继而融入网络。他们将在互联网上完成多种本地化服务,甚至自主开展网上开店等经营活动,如此看来互联网“下沉市场”潜力巨大,活力不小。也由此,不少人作出“未来的互联网红利在农村”的判断,一众互联网企业布局农村市场,跑马圈地,分享互联网最后的增长狂欢。 消除程度不一的“无网”困境,政府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眼下看,前期投入多、回报期长、工程难度大等困难确实存在,但如果算长远账,算大账,这项任务绝对超值。而且,参与互联网,这本身也是该群体不容被剥夺的权利。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