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8 2018-12

    淮滨县开始燕麦草收割

    12月17日,在淮滨县栏杆街道办事处欧坡村,工人王忠诚正在收割燕麦草。据了解,燕麦草从9月份开始种植,一直能收割到次年5月份,主要作为青贮饲料用于肉牛养殖。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沈丘县:返乡种草莓结出“致富果”

    初冬时节,走进沈丘县卞路口乡杜庄村,在村民杜北北的草莓生态园里,18个钢结构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走进棚里,阵阵香味沁人心脾,一条条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鲜红娇艳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 “这种草莓叫‘章姬’,最早引自日本,当地人喜欢叫它‘牛奶草莓’。因个头大,还有一股奶香味,在市面上卖得很好。杜北北指着一颗鲜红的草莓介绍说,2012年,他刚开始种草莓时,这个品种只是小规模引种,由于经济效益高,现在“牛奶草莓”已成为温室大棚的“主角”。 在大棚的另一头,两个工人正忙着给草莓疏果。只见绿叶白花掩映下的每一株草莓蔓上,大多结有5~6个果实,可工人最后只留下大、中、小三个尚未成熟的草莓。“看上去都挺好,为啥要剪掉两三个呢?为啥留下的果实还大小不一呢?”记者不解地问。 “一株草莓蔓上的营养成分有限,如果留果太多,成熟后每个果实都长不大,影响卖相。疏剪掉几个后,营养成分集中了,成果将长得又红又大。留下的果实之所以分大中小,是为了错时上市。”杜北北“侍弄”草莓已经五年了,对种植技术颇为专业。 五年前,杜北北还在多个行业变换游走,可都没挣到钱。“我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去过机械厂、面粉厂等,工资都是月月光。后来在上海卖水果,发现草莓利润可观,就萌生了回乡种草莓的念头。”杜北北说,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他对农业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 说干就干!杜北北和在地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弟弟杜洋洋一起,先后流转了30多亩地,边摸索边学习,再加上县里农技人员常来指导,杜北北不仅掌握了种植技术,而且对草莓品种也了然于心。 “这个品种叫‘红颜’,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它是通过蜜蜂传授花粉来增加草莓的光亮度和甜度,不仅品相好、水分多,而且口感好、色泽艳。来,你尝尝!”说起自家的草莓,杜北北如数家珍。 上午10点刚过,草莓大棚里又迎来一拨游客,大家采摘、品尝,还不时在镜头前卖萌拍照。“边摘边吃特别过瘾,还能拍照发朋友圈。以前在超市买草莓吃,这次特地带小孩来体验采摘乐趣。”一游客说。 “现在大家都玩微信,我也弄了个,大家帮忙宣传,一下子销路就打开了。”杜北北说,往年春节假期,仅游客采摘的收入就能达数万元。“今年草莓长势比往年更好。估计一个棚收入能达两万元。目前主要在本地销售,按照市场价,一年的收入就有30多万元。草莓罢园后,地也不能闲着,种上西瓜、甜瓜,这又是一笔收入……”杜北北又开始给记者算账,那写在脸上的高兴劲儿,甭提了!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国家发改委专家:非瘟或致猪价开春后开涨

    近日,部分地区散户生猪出栏意愿较强,生猪出栏量增加,全国整体价格继续向下。 另外,12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表示表示,许多产区出于避险考虑,国内生猪集中出栏的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如果2019年开春后,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导致猪肉价格上涨。 生猪集中出栏猪价继续小跌!国家发改委专家:非瘟或致猪价开春后开涨 据财新网12月16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表示,许多产区出于避险考虑,国内生猪集中出栏的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如果2019年开春后,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进一步扩大,有可能导致养殖场补栏意愿不强,使猪肉供给出现问题,或致或致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 散户出栏节奏加快,全国猪价继续小跌 近日,东北猪价整体下跌,辽宁、吉林出栏价下跌,辽宁温氏出栏价下调至4.5元/斤,当地屠企反映库存量足,宰量减少。华北西北地区价格上调,部分非疫区猪源紧缺,陕西调高出栏价至6.5元/斤,河北温氏调高出栏价至6.1元/斤。华中猪价止跌,两湖价格稳定,河南地区大体重生猪比例减少,养户出栏节奏有加快迹象,短期内猪价有下跌现象。 华东价格连涨后稳定,规模场出栏量与出栏体重下降,当地屠企采购价未有起跌。西南猪价高位调整,贵州地区今日上调至8.2元/斤,大体重猪受追捧。华南区价格稳定,广东温氏近日调整出栏价至7.8元/斤,广西出栏价调整至6.7元/斤,散户出栏量有上升趋势,价格或再有下调。 当前全国部分地区外三元生猪主流出栏价:东北猪价4.75元/斤-4.95元/斤,西南猪价8.55元/斤-8.75元/斤,河南猪价5.5元/斤-5.7元/斤,广东四会猪价7.7元/斤-7.8元/斤,江苏猪价7.3元/斤-7.5元/斤。其中四川省最高,生猪均价报9.67元/斤;辽宁省最低,生猪均价报4.5元/斤。 新牧网猪价指数分析部认为,疫情发展未明朗,腌腊制作较往年差,终端消费增加未如如期,散户提前出栏意欲较强,评估短期内全国产区出栏价稳中窄幅波动,整体价格向下。建议广大养殖企业坚定信心,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避免严重亏损。 国家发改委卢延纯:非瘟扩散或致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 2019年,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温和上涨,而生产价格指数(PPI)涨幅会继续回落。12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在上海出席电商平台“我的钢铁”年会时,对2019年价格走势做出这一判断。 他认为,2019年需要重点关注三个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部分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第一个不确定因素是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以来,国内多地爆发猪瘟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个省份。卢延纯表示,中国是全球猪肉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猪肉消费占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的60%以上,猪肉价格会对CPI产生重要影响。 卢延纯表示,许多产区出于避险考虑,国内生猪集中出栏的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如果2019年开春后,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进一步扩大,有可能导致养殖场补栏意愿不强,使猪肉供给出现问题。而猪肉价格的上涨也会拉动羊肉等其他商品涨价,造成CPI上涨。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沈丘县:蔬果冷库“睡一觉”菜农增收田头笑

    12月15日,在沈丘县周营镇瑞丰农业蔬果种植合作社的冷库车间,合作社的社员正忙着将临时贮存的西兰花进行整理装箱包装,订单销售。 据了解,今年赶在霜冻前,该镇瑞丰蔬果种植合作社组织50多户社员,花了几天时间抢收的10万余斤西兰花在温度为4℃的冷库里安然过冬,避免遭受霜冻损坏而变质。 “西兰花可以在冷库保藏得很好,存半个月到1个月依然符合食用要求。”当日,合作社负责人韩丽兴奋地介绍,从田间地头新鲜采摘的果蔬就近入库,在家门口就能保鲜,不仅有效应对“田间热,还让反季节销售成为可能。这不,时令果蔬迎来销售的错峰期,瓜果更甜,蔬菜更绿,农民腰包更鼓了。 近年来,该镇在加大土地规模有序流转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发展优质葡萄、西瓜、辣椒等特色订单生态农业,并优先扶持规模农业经营实体投资兴建了蔬果“大冰箱”,用于临时贮存蔬果。采取错峰销售,较好的规避了现代规模农业种植风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火龙果香飘孟州

    孟州市河雍街道兰窑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大棚内整齐地种植着数排类似仙人掌的带刺植株,红灯笼似的火龙果挂在枝头,白色的花朵一旁盛放,仿佛置身热带世界,不少群众在采摘、品尝。 基地创建者李新胜切开刚摘下来的红心火龙果,红色的果肉比果皮更加鲜艳,吃到嘴里软糯香甜。“在北方种植火龙果有很多好处,例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结出的果实糖分高、口感好,营养价值更高。” 李新胜说。如今,兰窑村火龙果基地观光园的火龙果已经小有名气,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前来采摘、观赏的群众络绎不绝,每公斤卖到50元,每个能卖20元。 据了解,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种植。近年来,陆续有北方地区在温室大棚里种植成功的报道,这引起了孟州两位创业青年璩永吉、李新胜的兴趣。下定决心后他们就到山东、信阳、安徽、广西等多个地方了解观摩学习,通过几个月的实地考察,2017年初,两人筹资30万元建成了3500平米的温棚,引进南方优质火龙果苗进行试种。 “火龙果在南方是露天种植的,‘南果北种’最大的难题就是土壤的酸碱度和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我们在温室大棚,尽力给火龙果创造一个像在南方生长的环境,同时通过配方施肥和农家肥来改良土壤。”李新胜向笔者介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来的精心管理,今年8月初,火龙果已开始开花结果。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具有美容养颜、减肥排毒、预防便秘、改善视力、降低血压、抑制炎症和抗衰老等诸多好处。”李新胜说,今年8月份,第一批果子成熟,已经被预定的人提前抢购,还有一部分人预定了中秋节的火龙果礼盒,10月份第二批即将成熟的果子,也被提前预定。就目前情况看,我对发展观光农业充满信心,计划再引进南方甘蔗,确保一年四季都能采摘观光。 “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兰窑村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种植、销售与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服务团队,带动兰窑村及周边村青年加入特色种植,把我们掌握的特色种植技术传授给大家,共同创业、共同致富!” 璩永吉、李新胜两青年对观光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培训“职业”农民 助推乡村振兴

    “这次培训,既有基础理论辅导,又有实践指导,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田间,对俺下一步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近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食品工程学院承办的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食用菌班在襄城县姜庄乡圆满结业,一名学员表示收获颇丰。 据悉,此次培训围绕食用菌种植,为助力姜庄乡发展扶贫产业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专题授课,为期15天,按照“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训模式,以姜庄乡食用菌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照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全程进行培育。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我们采用‘田间学校+现场指导’的培训模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相结合。”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食品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特邀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周口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黄桃阁研究员为学员上课,并到香菇大棚进行了现场教学。 培训期间,他们还安排学员赴山东曹县银香伟业、巨鑫源芦笋种植基地、青堌集华芦笋科技园、华东芦笋科技园等地进行参观考察,让学员对现代化农业种植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培训过程中,每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把此次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农业本领的机会。他们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焦作市2018年收获小麦质量品质信息发布

    12月14日上午,焦作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会议中心召开2018年焦作市收获小麦质量品质信息新闻发布会。焦作市粮食局副局长魏黄敬就2018年我市收获小麦质量品质信息进行发布。 本次质量调查,范围覆盖焦作市辖六县市行政区域,共采集小麦样品128份,涉及矮抗58、新麦26、周麦27、百农4199、周麦22号、郑麦366、百农369、温麦18、郑麦0943等18个品种,检验项目主要为容重、水分、不完善粒和硬度指数。 调查结果显示:容重变幅为726—816g/L,均值788g/L,三等以上所占比重为98.0%。水分变幅为8.8%—16.1%,均值11.0%。不完善粒变幅为0.6%—20.5%,均值4.5%,不完善粒≤8.0%的所占比例为88%。硬度指数变幅为52—70,均值64,硬白麦所占比例为88%。千粒重变幅为33.0—54.0g,均值46.4g。以上各项指标均好于上年。与全省有关指标均值相比,容重高23g/L,水分低0.6%,不完善粒低6.4%。 本次调查对全市24份采集样品进行了小麦品质测报,按照降落数值、粗蛋白质、湿面筋和稳定时间四项指标判定,所有检测样品中有7个符合强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占比38.9%,是全省优质强筋小麦占比率的三倍多。这表明,焦作市在四优四化发展过程中,优质小麦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焦作市没有样品符合弱筋小麦标准。 从今年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数据看,焦作市2018年收获小麦的容重均值、三等以上质量小麦、不完善粒所占比例、硬度指数等指标分别列全省18个省辖市的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焦作市2018年收获小麦主要质量特点的评价是:容重特别高,不完善粒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稳定时间偏高。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陕州区首家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

    近日,陕州区首家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张汴乡西王村、窑底村正式成立。 在全区上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的关键时刻,张汴乡西王村、窑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是陕州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标志着陕州区农村改革实现历史跨越,全区农村集体组织又添新动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变进入新阶段,为农村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和新活力。 据了解,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将未承包到户的村级集体所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集体资金,以股权的形式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遵循股份合作制的原则,从而形成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独立核算、自主经营、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将村集体经营的各种产业、发展项目延伸到农户身边,让群众在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中共享改革“红利”,实现集体收益、产业效益、群众利益相融共进、互利共赢。 张汴乡党委、乡政府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精心谋划,通过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等环节,逐步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规定性任务,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将村级组织由村“两委”变为“两委一社”,实现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三驾马车”并行的新型农村治理模式,强化了村级组织的经济运营职能,不仅能够使村民得到实惠,更有利于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员和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农村“三变”红利来

    有的是城中村,有的是城郊村;有的是富裕村,有的是贫困村……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濮阳市华龙区的59个行政村焕发出同样的生机与活力。 最近一段时间,华龙区大庆路街道办事处赵村的村民管继文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和三个儿子都住进了村里免费提供的140平方米的住房,“俺和老伴一套,三个儿子每人一套,还免交水费、物业费,这好日子哪儿找啊!” 这些新房,就是赵村去年完成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结出的果实。因为和市区接壤,赵村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建成安置住房13栋。 “起初,村里部分干部群众对改革不理解,说改来改去净是瞎折腾。”12月12日,赵村合作社董事管泽友告诉记者,“村两委班子认为改革能破解赵村面临的几个难题,一是可以摸清家底,群众心里更亮堂;二是可以界定清楚成员,让集体分红界限更清晰;三是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登记证书后可以开设银行账户,可放开手脚进行经营活动。” 经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赵村再次迎来集体经济发展的春天,村合作社筹资2亿元,建成濮阳东建材市场,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群众对这种股份合作模式反响很大,踊跃参与融资,以股东和村民身份双重分红。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集体资产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可谓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华龙区委书记刘洪浩说,去年年底,该区为全部5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农村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在全国第二批100个县(区)试点中,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村里的土地集体统一经营,5年要分红100万元以上。”敢于对村民做出如此承诺的,是岳村镇瓦岗村党支部书记翟耀强。 去年年初,瓦岗村召开首届股东代表大会,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然而,合作社成立了要干什么,没有资产和资金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全村群众把各自承包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向村民募集“原始股”,每股集资200元,三天时间筹措资金40多万元。 如今,瓦岗村的种植基地初见规模。“黄花菜一次栽种可收获10年,这一项年收入30多万元没问题。”翟耀强说。400亩芦笋、100亩黄花菜、1400亩绿化苗木……瓦岗村的产权制度改革让产业发展生机盎然。 农村集体资产,过去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管不住,现在则是既当家、又分红、更监督。 华龙区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区、乡、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阳光公开平台,为每个村配备“三资”查询一体机,村集体每一笔钱的去向一目了然。 “村里的大事,老百姓件件心中有数。”胜利路街道办事处马呼屯村村民麻书铭喜滋滋地说,“这种当家的感觉,真爽!”

    [更多详情]
  • 17 2018-12

    2018年畜牧业生产稳定向好

    2018年,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畜禽养殖生产稳定向好,畜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迈出坚实步伐,总体是个丰收年。 第一是“增”。按农业农村部前10个月的监测数据分析预判,肉蛋奶产量全面增长。专家判断,全年猪肉产量预计增加0.2%,牛肉基本持平,羊肉增加4.2%,鸡肉增加4.5%,牛奶同比增加2.6%,鸡蛋同比增加2.2%。在当前畜牧业区域结构和产业链结构进行大调整、一些地方养殖场因环保压力拆迁较多的情况下,畜产品产量没有滑坡,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抗压性、抗逆性逐步增强。 第二是“盈”。畜禽养殖效益总体较好,增产的同时又能够增收,十分难得。预计全年出栏一头活猪平均实现盈利40元左右。肉牛肉羊肉鸡养殖效益较好。蛋鸡养殖效益大约能达到每只赚30元,是历史少有的好年景。生鲜乳价格回升,奶牛养殖困难有所缓解。 第三是“提”。养殖、屠宰规模化水平、生产水平、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预计可提高到5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快于近年来每年2个点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预计可提高到72%,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其他品种规模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据对养殖场户生产水平的定点监测,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增加0.7头,猪肉产出量同比增加6.2%;奶牛单产达到7.4吨,同比增加9%。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是“调”。饲料行业产品结构和消费趋势都在调整优化。配合料增加,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下降;蛋禽、反刍饲料销量增加,猪、肉禽、水产饲料下降。这反映了生产端散户退出和规模化比重提升后饲料产品的发展方向,也反映了居民肉类消费结构正发生改变。 第五是“控”。8月初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强化关键防控措施,坚决拔点、灭源、防扩。目前,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处于点状散发态势,没有出现大面积流行,总体可控。同时,通过深化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机制试点,探索实施分区防治策略,严格活畜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等措施,继续高质量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包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第六是“减”。深入推进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和“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紧紧围绕打好“产好药、用好药、少用药”三张牌,在全国首批选择100家规模养殖场启动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对试点场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试点场的示范带动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百千万接力公益行动。停止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有风险隐患的产品在食品动物中使用。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