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3 2018-12

    “汴南翠”黄瓜为河南练城乡贫困群众增添幸福花

    “产业扶贫项目反季节黄瓜日光温室大棚让俺找到了致富路,叫俺加快了脱贫步子”。这是河南省通许县练城乡厉大楼村贫困户厉华威见人常说的一句话。 厉大楼村是2018年度预脱贫村。该村有种植反季节日光温室大棚黄瓜的种植传统优势,为促进贫困户脱贫,练城乡积极申报了投资160万元的产业支农项目,共建设占地40亩的现代化日光温室8座,目前温室内的无公害黄瓜长势喜人,已开始采摘,并初见效益。该园区目前已吸纳10个贫困户就业。 练城乡是反季节蔬菜种植大乡,所生产的反季节无公害“汴南翠”品牌黄瓜享誉省内。现在该乡占地300亩的后闫台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年可产无公害黄瓜100万公斤,年可创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在巩固提升基地的同时,今年该乡又新搭建连片成方保温大棚80余亩。目前该乡仅高效农业这一项就可安置吸纳贫困户60余人就业,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可达8000余元,有力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和全乡的脱贫工作进度。很多贫困户都说:“感谢党和政府发展反季节蔬菜产业,给俺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俺们要借梯上楼,争取早日甩掉贫困帽子”。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河南:猪肉鸡蛋市场供给充足 价格弱势运行

    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测,上周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受雨雪天气影响价格稳中有涨。重点监测的60种商品中,29种价格上涨,13种价格持平,18种价格下跌。 粮油价格保持稳定。上周全省粮食零售均价与前一周持平,桶装食用油零售均价较前一周上涨0.06%。进入冬季,粮油市场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后期粮油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猪肉价格略有调整。上周全省猪肉零售均价较前一周下跌0.24%;牛肉零售均价较前一周上涨0.14%;羊肉均价较前一周上涨0.16%。目前全省气温下降明显,肉类消费将进入旺季,但猪肉市场供给总体充足,预计猪肉价格仍将弱势运行。 禽蛋价格双双下跌。上周全省白条鸡零售均价较前一周下跌0.42%;鸡蛋零售均价较前一周下跌0.68%。鸡蛋市场供给稳定,库存充足,终端消费平淡,因此预计后期鸡蛋价格仍有小幅下跌的可能,但跌幅有限。 蔬菜价格止跌回升。上周受雨雪天气影响,全省蔬菜批发均价较前一周上涨4.81%,其中叶类蔬菜中的油菜、生菜、芹菜分别上涨13.07%、11.68%、2.04%;瓜果类蔬菜中的黄瓜、茄子、豆角分别上涨18.83%、10.97%、5.12%。据省气象台预报,本周初全省气温较低,并将迎来新一轮雨雪天气。预计后期随着天气的变化,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蔬菜价格将继续上涨。 水果价格小幅上涨。上周全省水果批发均价较前一周上涨2.33%。其中葡萄上涨7.81%,苹果上涨2.81%,香蕉上涨1.93。预计后期水果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商丘民权:“人参萝卜富了俺!”

    时令已过大雪,天气日益寒冷。12月9日,民权县老颜集乡胡楼村南地,却是一番绿意盎然的田野风光:一垄垄人参萝卜樱郁郁葱葱、簇簇向上;一排排浇水架林立绿丛中,宛若一个个哨兵;一堆堆刚拔出的人参萝卜微沾新泥、细长红润;一片片拔萝卜、剁萝卜樱、装袋、装车的村民,喜笑盈盈。这便是该乡胡楼村产业示范园人参萝卜种植基地的丰收景象。 据人参萝卜种植户刘建峰介绍,人参萝卜,又名红誉五寸红萝卜。植株直立,从播种到收获110天左右;味脆甜,品质佳,口感好。并且红萝卜素比普通萝卜高10多倍,所以被称为“人参萝卜”。人参萝卜可用来做菜、煲汤,常用来做日式料理,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嘉兴、江苏等地,市场行情看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去年,乡里号召搞特色种植,还帮助整合土地,俺就试种了38亩人参萝卜,亩产4000多斤,每斤卖4块左右,一亩地除去成本净挣1万多,比种其他农作物强的多。再者说,人参萝卜抗病力强,还好管理。今年俺又扩大了规模,种了55亩,还带动几家邻居种了100多亩。”刘建峰指着正在收获的一块块人参萝卜,越说越来劲。 在该村贫困户马永念的人参萝卜地里,他和几个亲戚正忙着拔人参萝卜,看到笔者,他扬着一把鲜亮亮的人参萝卜炫耀,“看这萝卜,又大,又齐整;萝卜樱还能卖钱,蒸着吃,味道比普通萝卜还鲜。俺今年脱贫就指望它了!” 今年50多岁的马永念,妻子身患重病,自己不能外出打工。仅仅靠几亩地,单一的种植传统农作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帮扶工作队多次上门给他出点子,最后引导他种人参萝卜,并帮他整合了10亩土地。 村民管孟良整天在自家的几亩地里打主意,种了好多种农作物,就是赚不了大钱。在刘建峰的鼓动下,今年租地种了35亩人参萝卜。“根据今年的价格,赚个10来万不成问题。种了这么多年地,没想到人参萝卜富了俺!”管孟良伸出3个手指头,兴奋不已。 据了解,目前,该村人参萝卜种植基地占地300多亩,年净创收200多万元。该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人参萝卜种植,使土地生金,使农民增产、增收。 临走时,刘建峰的父亲非要笔者尝尝洗净的人参萝卜。此时,暗红色的人参萝卜,令人生涎,入口后,脆甜无比。是啊,它和村民的日子一样,越过越甜。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鲁山县江寨村 合作社里好赚钱

    “我在这里摘菌菇、装菌棒、干杂活,一天能挣100多元,够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费了。”12月11日,在鲁山县瀼河乡江寨村绿兴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香菇大棚,该村贫困户曹春青说。 绿兴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生产、加工、收购、储藏、销售食用菌产品,种植香菇、平菇、白参菌、羊肚菌和木耳等。合作社年产菌菇150万袋,一年四季都种植,效益良好,带动周边陈楼、红岗、石佛寺等村14户农户种植食用菌。合作社还与11户贫困户签订了长期就业协议,贫困户每月工资1000~2500元。 “今年行情好,品相好的菌菇每公斤能卖12元,估计这一冬我们都闲不着。”合作社负责人魏铁良说。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南果北种 创收巧打时间差

    11月28日,冬日的暖阳照射下,正阳县慎水乡大皱寨村高庄村全建绿色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更是温暖如春,大棚内高低不同的树木上挂满了血橙、蜜桔、丑橘等各色水果。站在被果实压弯枝头的树下,刘全建顺手从树上摘一个橘子递给记者,吃着微酸直甜的橘子,刘全建讲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刘全建一共兄妹7人,他是家中的老小。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7岁的他选择辍学回家,从信用社贷来1000元,买回一头长白二元杂交母猪。刘全建从这头母猪开始养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步步发展成为拥有存栏生猪6000多头,经产母猪260头、公猪270头,年纯收入80多万元的猪老板。 养猪挣了钱,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咱不能光顾自己挣钱,让乡邻遭殃。”刘全建说。在投入大量资金安装环保设备,让猪场达标的同时,为了给经过处理后的猪粪便找出路,2016年,刘全建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60亩,搞起了苗木种植。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全建在一个老乡处看到经过嫁接培育的橘子和柚子等盆景很是诱人,他当时就想,经过嫁接改良是不是能将这些原来只能在南方生长的水果在正阳落地生根。很快,学会并掌握了嫁接技术的刘全建开始从全国各地搜寻各种高端果树品种,买回芽苗后,一棵棵地嫁接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入冬以来,刘全建精心种植的象山血橙、早熟蜜桔、茂谷柑、虞美人丑橘、山红柚子等相继挂果成熟,前来参观采摘的游客看到挂满树梢、压弯枝头的果子无不啧啧称奇。 “由于地理和气温的原因,我这些果子整整比主产区晚上市一个月,也正是多了这一个月的生长期,果子的品质明显比市场上卖的果子好得多。”刘全建信心十足地说,“我这两个大棚的果子,明年从9月份开始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份,每个月都会有果子上市,产量能有2万多斤,这些错时上市的果子按每斤6元的价格来算,收入绝对在10万元以上。”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18年,农业农村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聚焦重点发力,强化措施落实,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稳定优化粮食生产,强基固本守安全底线。选择325个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创建,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等口粮保障供给,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供给促产业兴旺。以“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为重点,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供给不断优化。继续巩固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成果,适当调减南方低质低效双季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预计库存较多的玉米减少500多万亩、水稻调减800多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花生增加1000万亩以上。特色产业调强。积极发展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高产高糖甘蔗等。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生态种植加快。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超过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800万亩。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促生态宜居。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深入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化肥、农药等市场监管,突出抓好投入品减量和优化产地环境。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继续选择3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150个县扎实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率,促进减量增效。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在果菜茶优势产区选择150个县(市)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在600个县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提高防治效果,实现农药减量增效。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和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比上年分别提高2.2个和1.4个百分点。 加力推进质量兴农,提质增效促农民富裕。推进棉糖提质增效。选择14个重点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推进园艺作物提质增效。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推进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开展老果(茶)园改造,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在果菜茶重点产区开展低毒生物农药试点,加快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和农药残留标准制定,推进农药管理信息化,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 强化猪肉市场供应保障

    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处置,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市场供应稳定。 胡春华指出,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坚定防控信心,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加强防控工作。要继续严格落实现行各项关键防控措施,加强主动排查监测,果断规范处置疫情,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全面实施分区防控,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区域防控统筹协调监督机制。要调整优化生猪生产流通方式,从长期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要求出发,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切实加大屠宰产能布局调整,支持建设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生猪长途调运。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科研攻关,坚持严防境外疫情传入。要强化部门联防联控,加大联合查验力度。要稳定和加强基层兽医队伍,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要坚持疫情防控和肉品供应两手抓,切实做好猪肉市场供应保障。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淅川绿色生态农产品供不应求

    12月8日,在淅川县马蹬镇千亩大闸蟹养殖基地,几名农业技术人员正在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在清澈丹江水的滋养下,在技术人员的持续管护中,一批批鲜活的大闸蟹发往全国市场,走上百姓餐桌。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生态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护清水、促脱贫、保增收的重要途径。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我们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逐渐走出了一条优质农业发展之路。” 在封装好的大闸蟹盒子上,“绿色食品”标签十分显眼,盒内鲜蟹生龙活虎。“我们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化养殖,蟹的品质稳居多数同类产品之上。”马蹬镇大闸蟹养殖基地负责人寇元钦说。 该县编制了《淅川县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制订了全县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出台扶持政策,激励农产品生产者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两手抓,对“三品一标”认证成功者进行万元奖励,对创成知名品牌者予以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的倾斜支持;以龙头企业、“三品一标”生产单位为重点,开展可追溯制度建设,建立“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产销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流程,确保产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严格的日常监管也是该县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有力保障。“我们紧盯农产品生产企业、收购储运企业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淅川县农业局局长严国良说。 在规范化的种植生产模式下,在严苛的管控与污染防治中,淅川县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32个、有机食品53个,“丹江鱼”、“石臼辣椒”等品牌效应逐步凸显,淅川的绿色农产品正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河南烟农靠生物炭基肥脱了贫

    “我今年种了20亩烟叶,净收入9万元,总算是脱贫了。”近日,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小界乡瓦村烟农王小军说,他打算明年种50亩烟叶。说着,王小军弯腰伸手抓一把土壤,松开,土随即散落,“看,这土多疏松!可是过去板结成块,种啥都不中。” “你咋让土壤变疏松了?”王小军说,“我给烟田喂了营养套餐生物炭基肥。地壮了,烟叶长势好、耐涝耐旱、抗烟虫、品质高,能卖个好价钱。种烟政策也好,从烟田起垄、烟苗移栽、覆膜、滴灌到收购,都有补贴。” 河南省洛宁县烟草公司引导烟农给烟田施用生物炭基肥,提高了烟叶品质。洛宁县烟草公司经理卢文杰说,洛宁县烟农施用生物炭基肥,烟叶品质得到提升,收入也增加了。今年以来,全县689户种烟贫困户售烟146万公斤,实现收入4050万元,户均收入5.88万元。 生物炭基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在洛宁烟田、果园大面积施用,土壤得到了修复。 陈温福介绍,秸秆经炭化后,成为生产生物炭基肥的原料,能够固碳减排、改良土壤、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生物炭的多微孔结构及其表面官能团对土壤养分离子平衡与调控有重要影响,其表面含有丰富的正负电荷,对土壤氮、磷等离子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减少因施肥不当导致的面源污染。生物炭呈碱性,可中和土壤或废水中的酸性污染物,且对污染物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用生物炭可明显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同时可降低烟叶中的农药残留。

    [更多详情]
  • 12 2018-12

    河南“牛倌儿”裴广进的脱贫经

    “养殖培训班的课程,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养牛的知识,也让我重拾信心把养殖继续搞下去。”12月11日,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阳阿乡南裴寨村贫困户裴广进说。 裴广进的妻子身体不好,需要长期服药,儿子患有残疾,自己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里搞养殖。前几年他养了三头牛卖牛得来的钱,是一家三口的主要收入。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大规模,裴广进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河南省原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干部驻村后,把裴广进家的旧房子翻新了,同时为他申请了养殖补贴5000元。裴广进的儿子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协调贷款5万元,于2017年10月底扩大牛棚规模到100平方米,养殖的牛也增加到了十几头,收入也增加了不少,2017年底裴广进申请脱贫。 “我今年养了十三头牛,死了两头,还是经验不足啊。”裴广进看着自己的牛惋惜地说。村“两委”了解情况后给裴广进联系了养殖培训班,让他定期去参加培训,多学习些养殖知识。 “下一步要把牛舍建到村边上,到时候我再多养几头,把今年的损失补回来!”裴广进信心满满地说。如今的裴广进可以用自己学到的养牛的知识走向脱贫路。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