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0 2018-12

    河南许昌:探索机械化信息化融合

    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以推动农业农村进步为着力点,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拓展应用为支撑点,以创新、实用、高效为原则,努力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探索出一条契合农机化发展特点、具有许昌特色的新路子。 一、科技引领,增强调度能力 2013年,许昌在河南省率先建成市级跨区作业指挥中心。结合农业实际与农机手需求,2014年自主开发“智慧农机”测亩计产系统,启动建设许昌“智慧农机”信息平台。2015年起,推进安装联合收割机“智慧农机”终端,终端由政府采购,免费为农机合作社安装,合作社只需要承担每年60元的流量费用。目前,全市安装数量达到2400台,接近联合收割机实际保有量的40%,覆盖全市200多家农机合作社。经过反复试验、更新升级,“智慧农机”终端已具备定位导航、呼叫联动、智能测亩、自动计产、倒车影像、溢粮报警、割茬高度控制7大实用功能。 二、注重实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许昌市,以GPS和北斗导航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农机合作社安装“智慧农机”终端,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均大幅提高。定位导航功能,可减少跨区作业在途时间,制定合理作业计划。呼叫联动功能,使申请维修、供油变得简便易行。测亩计产功能,收割机完成一个地块的收获,作业面积和粮食产量同时在终端和平台显示,收获过程最后一项人工作业转变为自动化。以1台收割机日作业150亩估算,机手丈量土地需在烈日下步行20公里,同时收割机需停机2小时以上。智能终端完全替代人力,可实现不停机连续作业,且测亩计产误差低于2%,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三、对接供需,探索网约农机 在农机部门开展指挥调度的基础上,为方便农民自主联系机械收割小麦,2017年,许昌开发了“滴滴农机”手机APP。手机下载“滴滴农机”后,通过“区域找车”功能,可寻找到附近3公里、4公里、5公里的联合收割机;通过“车辆分布”功能,点击位置图标后,可看到收割机号牌、机主姓名、电话、车型、地理位置等信息,农民群众可直接呼叫机主手机或一键导航至收割机所在地点,实现自行领机、快速收割。通过两年的宣传推广,网约农机作业模式已初步显现效果。 四、拓宽思路,推进规范管理 许昌“智慧农机”信息平台由农机指挥调度系统、深松作业监控系统、远程指挥与安全监管可视系统构成,还将纳入水肥智能监测系统。市、县两级农机信息化工作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智慧农机”信息平台不仅是全市农机部门的作业管理平台,也为有规模的农机合作社提供了管理功能。在许昌,大多数农机合作社还是较为松散的联合体,管理不够规范,经营方式粗放。结合具体实际,2017年,开发了“许昌智慧农机”手机APP,与“智慧农机”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农机合作社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登录系统,不论是小麦机收还是深松整地,合作社旗下每台机械在哪个地块作业、作业量多少、行驶轨迹等清晰明了,合作社负责人对社员的管理变得直观高效,使有针对性地分配作业任务、督促生产进度、追溯作业质量、计算单机效益成为可能。 五、远程响应,促进安全生产 提升农机安全监管能力,是许昌农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环。为避免机手在倒车过程中出现事故,我们为“智慧农机”终端配备了倒车影像,从技术上防范农机事故发生。收割机出现问题,机手可随时按下终端上的“故障”按钮求助,常见故障,一般通过电话指导即可解决;复杂故障,技术人员会及时前往维修。全市为14台农机安全监理车辆配备了高清视频采集云传输设备,关键农时季节,可实现对农机作业的流动巡视、实时监管和远程指挥。一旦出现农机事故或突发事件,农机监理人员可及时到达现场,通过车载信息采集设备,将现场视频同步上传指挥中心,为依法依规快速处置农机事故或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救援创造条件。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视频,对农机手维修保养机械,可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 六、宏观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 在关键农时季节,2400台收割机测亩计产终端、200台深松监控终端,向许昌“智慧农机”信息平台源源不断提供了农机作业大数据。智能测亩和自动计产的实现,使以往农机生产中人工较难统计的作业亩数和粮食产量变为智能统计,终端将作业数据同步上传服务器,可实时汇总分析,使粮食生产大数据采集成为现实,为精准指导粮食生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准确汇总、可靠采信,有效控制了这项惠农政策在实施和监控方面的风险。农机部门精准掌握市、县、合作社及每台拖拉机的作业进度,合作社和机手实时看到自己的作业亩数、深度、作业质量及轨迹,更利于规范操作。2017年,许昌市政府与中国农机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一个时期,许昌将借助中国农机院强大的技术优势,加强对农业生产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应用,助推许昌农机作业精准化、农机管理信息化、农机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新县:开“村淘”店买卖全国

    “张大爷,您在网上买的电炉子到货了,我一会送到您家去!”12月3日,刘巧丫在新县箭厂河乡安装完村民购买的商品连水都顾不上喝,拍拍身上的灰,跨上电动三轮车,消失在村街头。 说起刘巧丫,乡亲们都称她“淘宝能手”。2015年,在深圳务工的刘巧丫看到新县“村淘”蕴含巨大商机。她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经过层层选拔、考核,最终成功成为全县首批“村淘”合伙人之一。选址、装修、运营,标准化的“村淘”店面成为箭厂河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刚入行时,我对电商行业也是一知半解,‘出单’、‘爆款’、‘营销’更是一头雾水,是县里的技能培训教会我网上操作的。”聊起创业经历,刘巧丫感慨地说,县里组织“村淘”网点合伙人开展集中培训,聘请专业的讲师现场指导,还组团到固始、商城、开封参观学习,电商这个新事物在山沟沟里也日渐火热起来。 为鼓励“村淘”业务发展,新县实行了上行单量补贴政策,每单政府财政补贴5元,对承担物流快递配送的服务站点给予每单1元的补助。“以前大家都不愿做的‘跑单’业务,现在成了‘抢手货’。”在刘巧丫“村淘”店当学徒的贫困户小王告诉记者,县里成立了物流快递共配仓储中心,定时、定班、定点配送货物,打通了农村双向物流“最后一公里”,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 2018年5月,刘巧丫注册了巧留香茶供应链管理公司,小小的“村淘”店不但让村民在网上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通过互联网将家乡的茶叶、花生、板栗等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工作之余,她挤出时间教留守妇女网上售卖农副产品,为她们提供创业新点子。 如今,大别山北纬31°红色土地绿色产品公共品牌叫响全国,银杏、板栗、茶叶、山茶油、葛根粉及腌制品成为网上畅销产品,“酸、甜、苦、辣、咸、香、野、俗”新县“八味”备受青睐,“新县味”特色山货在网上成为热卖商品。 据了解,目前全县开设各类网店1298家,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4134人,入股带动1.23万户贫困户增收,电商扶贫模式正在老区新县开花结果。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我省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

    12月6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失信人的联合惩戒,我省公布了《河南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该实施细则规定,用人单位存在以下两类情形之一的,人社部门自查处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管辖权限将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其一,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8000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4万元以上的。其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平顶山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辟新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平顶山市畜牧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坚持用生态促提升、用高效换空间、用绿色促转型的发展理念,迈向了畜牧业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开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新天地。 目前,平顶山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市、河南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把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列为民生实事 据悉,平顶山市政府连续两年将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列为十大民生实事。该市成立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了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和“领导包片、人员包场”的工作机制。同时,平顶山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工作督导组,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导;平顶山市畜牧局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 借助“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和农村“六改一增”扶贫行动的开展,平顶山市科学引导散养户实施“三退三进”战略。按照禁养区的划定调整和关闭搬迁工作,全市关闭搬迁养殖场户417家。市、县两级通过争取项目、整合资金等途径,地方投入财政资金8600余万元,引入社会资金2.8亿元用于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个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立完善了覆盖全市的“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体系,收集点达48个,年处理能力达30万头;建成9条有机肥生产线,总产能达50万吨;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25个,沼气发电装机容量达1445千瓦;完成了560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建设,配套率达97.5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达78.6%。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对新建规模养殖场,畜牧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企业按照“五化”标准设计建设,落实“三同时”制度,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占比达70%以上。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9个、省级生态示范场50个。2016年9月,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与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平顶山市召开。 全国首创“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 在生态循环畜牧业创建征程中,平顶山市探索推广了“农牧结合、就近利用”“林牧结合、自然利用”“协议消纳、异地利用”“无害处理、集中利用”“加工制肥、分散利用”“就地还田、直接利用”等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全国首创了“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简称“千头线”)。 “千头线”模式按照生猪粪便排泄量与土地消纳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以100亩耕地为一个单元,建设一个占地约3亩、每批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生产线,生猪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就地消纳。同时,每个单元拿出20亩单季休耕,经过5年左右土壤改良,地力提升1~2个等级。 “千头线”模式实现了循环发展、种养平衡、品质提高、效益提升,具有用地少、造价低、环境好、出栏快、零排放、无污染等特点。目前,全市已发展生态循环畜牧试点企业201个,带动流转生态农田50余万亩,建成生猪“千头线”344条。 以此为契机,平顶山市近两年来还引进大型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项目11个,总投资达78.5亿元。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了畜牧全产业链开发,在省内外(尤其在上海)开拓了广阔的畜产品市场。2017年,平顶山市被确定为上海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外延保障基地。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中央财政1.6亿元支持我省粮改饲

    12月5日,记者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1.6亿元支持我省粮改饲试点,从即日起全省养殖大县可申请粮改饲试点。 粮改饲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种植,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继续支持我省粮改饲试点,支持对象为具有一定饲料作物收贮能力的规模化草饲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或专业青贮收储企业(合作社)等主体。资金主要用于对实施主体收贮优质饲草料给予适当补助。 根据计划,明年我省试点县将种植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构树和豆类等饲料作物100万亩,完成全株青贮任务270万吨,引导试点区域内牛羊饲养从玉米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转变。 “1.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经下达我省,欲申报的试点县,特别是牛羊饲养量大,规模饲养比重高的奶牛、肉牛、肉羊主产县要抓紧申报。”省畜牧局畜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度的56个试点县可继续申报,深度贫困县还可适当降低标准申报。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宝丰县发展规模农业

    12月6日,宝丰县康龙生态示范区内,技术人员在对无土栽培的长蛇豆进行管理。当地着力推进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集约化、农机化、电气化等模式发展规模农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生态食品一个“土”字打天下

    固始土鸡蛋、固始土鸡、固始土鹅、固始土猪、“楞头青”土萝卜……固始县的诸多带着“土”字头的生态食品,久负盛名,在河南可谓家喻户晓。“固始县一个县出产这么多的品牌产品和标志性产品,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在省农业厅组织的例行监测中,固始县连续多年合格率达100%。”谈及固始县的食品产业特色和优势,该县县委书记曲尚英满怀感情且充满了自豪。 在茶园和牡丹园里散养土鸡,养成了固始生态“茶园鸡”、固始生态“牡丹鸡”;在山里放养黑猪,养成了生态固始黑猪。目前,“茶园鸡”一只3斤多售价298元,“牡丹鸡蛋”一个卖到4元钱。黑猪肉在市场行情平稳的情况下,1公斤可以卖到50多元,远高于市场价。该县草庙集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所产的“红阳猕猴桃”注重高端消费市场,产品每斤94元,且不愁销路,销往香港、上海、合肥、武汉、郑州等城市。 曲尚英介绍说,固始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首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该县地处大别山区,珍贵的绿色禀赋和生态资源,为固始县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天然条件。近年来在新形势下,固始县下大功夫打好“生态牌”、念好“有机经”,奏响绿色发展最强音,走出了一条具有固始特色的产业兴旺、产业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 该县因地制宜,先后建立了优质农产品固始鸡生态养殖示范点、豫南黑猪生态养殖示范点和水产养殖示范点,示范点取得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生产环节,我们实施‘三化’措施。”曲尚英说,“首先是标准化,县里成立食品工业协会,制定出了规范标准,明确固始鸡、固始鸡蛋、豫南黑猪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专业化,以三高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固始鸡、豫南黑猪、固始鹅饲养加工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专业化‘五保’服务。此外,我们走出了一条品牌化之路,品牌代表着形象、代表着信任。我们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和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有机食品认证。三高集团去年产值达到6个亿,在北京、上海、郑州、信阳开了很多连锁店。固始牌生态食品正在走向全国各地。” 产业兴旺带贫促增收,固始县立足特色,打出“固始鸡”“豫南黑猪”“信阳毛尖”等驰名品牌,构建“1+N”带贫模式,引导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与贫困户紧密联结,“多彩田园”遍地开花。目前,重点发展了种植、养殖、加工、渔业、旅游、电商等8大类19个富民产业,涉及889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产业扶贫基地927个,累计带贫人数118461人。比如,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豫南黑猪产业带贫模式,选择牧富畜业、三高公司等12家养殖龙头企业,通过资金入股或贫困户自主养殖,投放猪苗10168头,带动贫困户5468户。再如,草庙集乡吕岗村现代产业园流转土地5000亩,发展红心猕猴桃和葡萄种植,带动101户贫困户园区务工,125户参与入股分红,上半年累计兑现贫困户收益300万元。万千农户被组织到优质产业链条中,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促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固始县还相继出台了“三品一标”奖补奖励政策。曲尚英如数家珍地介绍说:“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262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62个,省级知名农产品12个,收录国家名优新特农产品4个,47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我们县的固始萝卜、固始鸡、固始鹅、固始黑猪、豫申稻米油、九华山茶叶、顺兴莲大米等品牌都是知名品牌,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合肥、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目前该县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0个,集群内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3家。三高豫南黑猪产业化集群、豫申粮油优质米产业化集群、九华山茶叶产业化集群已升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固始县的生态食品产业正彰显出巨大的优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绽放时代华彩。 “茅台国酒也有了固始元素。”采访结束时,曲尚英充满喜悦地说,“2017年固始县生产的11.96万亩弱筋小麦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共计为茅台集团提供了4万吨有机软质白小麦。2018年茅台集团已确定要把固始种植基地规模扩大到17万亩,固始将成为茅台集团在河南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有机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唐河县无公害草莓红遍市场

    时下正值唐河县张店镇无公害草莓上市时期,每公斤可以卖到60元。一大批农户靠种植草莓发了家,贫困户靠此产业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该镇大力培育无公害草莓品牌产业,由镇政府牵线,从中国农科院、浙江等地引进红霞、丰香等草莓新品种,发展特色大棚,采用四膜覆盖,保温保墒,使用饼肥增加甜度,采用微灌、滴灌技术浇灌。 为培育这一新兴产业,该镇在草莓主产区打深水机井10眼,铺地埋管16千米,并在牛庄村成立了管理专业小组,对草莓前期的育苗、移栽及管理等环节进行指导。镇人大代表、工商联会员组织贫困户向浙江来的种植大户学经济、学技术,现场解难释疑,利用“雨露计划”对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吸纳贫困户定期到大棚干钟点工,年可增收1500余元。积极与高科研单位联姻,大力推广新技术,采用蜜蜂传粉、棚内加温等方法,使草莓鲜果提前上市,增加了草莓的效益,以优越的竞争力赢得了市场。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洛阳名特优农产品“六进”大上海

    12月6日上午,第六届河南洛阳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周洛阳名特优产品展销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洛阳名特优农产品第6年亮相大上海。 本届展销会有53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社参展,参展的产品分为名特优系列农产品、牡丹系列产品和特色旅游工艺品等三大类,共计12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涵盖洛阳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代表了洛阳近年来特色高效农业和牡丹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本届展销会所有产品均是通过国家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并经过洛阳名优农产品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品质高、质量好,叫响国内的知名品牌。 本届展销会突出了牡丹特色,有牡丹食品、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牡丹花酒、牡丹瓷、精品牡丹画等,充满了牡丹元素,体现了牡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本届展销会专门设置了扶贫专柜,来自贫困村的柿子、核桃、玉米糁、香菇、木耳等绿色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喜欢。 据统计,展销会开幕当天,洛阳参展商现场销售商品30万元,与合作方签订合同、达成合作意向近4000万元。

    [更多详情]
  • 07 2018-12

    鹤壁山城区:电商新模式帮农民增收致富

    山城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主城区北部,今年以来,山城区政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为精准扶贫带来的重大机遇,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探索创新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山城区商务局连续举办六期电商创业培训班,共有230人次参加系统培训,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101人次。在平台建设方面,已建立西酒寺、黑家岗、中石林、温家沟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在项目带动方面,山城区商务局与鹤壁市科技中专就山城区电商扶贫及产教融合项目进行签约,探索“学生实训基地+电商平台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新模式,通过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和特色工艺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