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9 2023-08

    小额贷“贷”出致富路

         “这笔钱真是一场及时雨呀!”8月8日,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脱贫户邱志强,拿着3万元贷款兴奋地说。     邱志强想干点小生意,结合村特色产业决定收购山药,正在为没有启动资金发愁时,镇村两级帮扶责任人向其介绍了小额信贷贴息政策。邱志强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不到一天时间,流程走完,贷款成功。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促进脱贫户内生动力,助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大封镇持续推进小额信贷工作,通过“小贷款”发挥金融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大作用”,为脱贫群众“贷”来致富新希望。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出了家门能健身

        “自打社区安上了健身器材,我们每天早晚都在家门口锻炼锻炼,这身子骨越来越硬朗!”8月4日,居住在禹州市颍川街道南街社区的两位老人一边在双位蹬力器上做运动,一边跟记者聊天。     作为地处寸土寸金市区繁华商业中心的南街社区,通过见缝插针式的规划布局,在小区、街道、游园等各个地方合理安装健身器材,引导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在护城河游园,均匀分布安装有天梯、上肢牵引器、三位扭腰器、平步机、健骑机等健身器材。附近居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每天上午在附近农贸市场买买菜,接着到河堤的树荫下打打牌、拉拉弦、听听戏,顺便再爬上天梯活动活动。“谁说我老了?我来来回回能单臂攀爬几个来回呢!”一位正在锻炼的老人说。     在各个小区和街巷,南街社区也充分利用一切空闲地域,合理安装健身器材,让居民出了家门就有锻炼的地方。余家巷是一条狭窄的南北小巷,但是,在中间一段宽出几米的空地上,社区设立了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荟萃路完成维修施工后,社区马上就在路边一块空地上安装了三位扭腰器、平步机、健骑机等健身器材。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城市提质造福百姓

         8月6日,洛阳市伊滨区中央公园,湖面开阔,绿草如茵,体育公园、青年会客厅、儿童游乐场游人如织。     今年以来,伊滨区深入落实洛阳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暨城市提质工作部署要求,深入研究、系统谋划,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城市提质工作持续向好。     伊滨区今年高标准建成邻里中心18个,强化运营管理,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的同时,确保邻里中心运营长远、管理可持续。高质量建成63个社区体育公园,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社区体育公园体系已经形成。公共服务、体育服务、养老服务、卫生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等走进社区,让群众获得感更强。     伊滨区还谋划城市提质“两建设、三改造”项目157个,上半年开工132个,已完工45个。城市“一渠三轴”和“一场三中心”等重点项目加速实施,中央公园更加靓丽,奥体中心一期主场馆建成投用,科慧广场主体完工验收,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项目加快实施。     与此同时,伊滨区城乡配套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断头路打通工程有序推进,市政配套绿化、路灯和交通设施建设紧锣密鼓开展,安置小区、未来社区建设卓有成效,一幅活力幸福城的美好画卷渐次铺展。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鲜花掌声送英雄

         “你们辛苦啦,欢迎回家。”8月6日上午8时,随着救援车驶出周驻南高速上蔡北收费站,已在此等候的欢迎队伍爆发出热烈掌声,人们手捧鲜花,拉起了横幅,迎接上蔡县蛟龙救援队勇士平安回家。     8月1日,上蔡县蛟龙救援队、上蔡蓝天救援队在接到河北省涿州市求助后,紧急集合,带上冲锋舟、救援马甲、救援绳索等救援防护物资,紧急前往涿州市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8月2日,救援队到达涿州市后,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救援队主要针对渍水区的群众进行转移,协助救援物资发放。     上蔡蓝天救援队队长宋卜介绍,他们所在的健康城码头镇地势有高有低,低洼处都被水淹没了,有的房子甚至淹到了2楼。救援现场,他们开着冲锋舟,不停地把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等物资送给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并分批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     截至8月5日救援队成功撤退,短短3天时间里,上蔡县救援队在涿州市先后转移受困群众600余人,合作转卸救灾物资近80吨。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苦孩子毕业创办工作室

         “家乡帮扶干部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我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政府‘雨露计划’的好政策。”8月8日,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回乡创业青年杜刘磊说。     几年前,年仅16岁的杜刘磊家里发生变故,母亲去世、父亲重病,家里失去经济来源。宛城区的帮扶干部在得知杜刘磊的情况后,积极帮助杜刘磊参加“雨露计划”,帮他选学校、选专业、申请补贴等。最终杜刘磊得以进入南阳市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     2022年,回到家乡的杜刘磊,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对接和自身专业运营知识的加持下,创办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工作室,同几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帮助其销售茶叶、牛肉酱等。通过专业运营,工作室在线上平台实现销售额近百万元。     在杜刘磊身上,“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的工作成效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宛城区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坚持服务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以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为重点,增加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促进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     据宛城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杜明理介绍,该区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建立岗位需求清单,提供就业指导、岗位信息、见习机会、职业规划等服务;对已就业的毕业生,重点关注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情况;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落实特惠政策,引导他们发展生产、投身乡村建设。     截至目前,宛城区帮助600余名“雨露计划”对象实现就业增收。“我们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宛城区政府副区长李清波表示。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大学生返乡当上小老板

         8月6日,在叶县城区她图服装店,店长李傲龙正在上架当季新款服装。     今年24岁的李傲龙,对潮流服饰颇有研究,大学毕业后便一直想回乡开一家服装店。但开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让还是毛头小子的李傲龙犯了难。     偶然间,“叶县人社”公众号的一则推文吸引了李傲龙的注意:《创业有贷款最高300万》。原来,他作为高校毕业生,可以申请个人创业贷款20万元。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县人社局提出了贷款申请。没想到的是,资料提交后,半个月20万元“创业贷”便到了账,他的服装店也如愿开了起来。     李傲龙是叶县多举措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2021年3月,该县出台《叶县推动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和20条硬核举措,县财政每年整合不低于2亿元资金支持返乡创业,相继为大学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5万元,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资金难题。     为让大学生回得来、留得住,叶县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四位一体”创业扶持政策,组织省、市两级大众创业导师团走进基层,对返乡创业大学生进行“一对一、多对一”辅导,帮助实现返乡创业8166人,创办经营主体5498个,带动就业2万人。     “叶县将加大创业就业、技能提升、政策引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引得来’上下实功,在‘育平台’上求实效,在‘留得住’上优服务,为大学生崭露头角、发展自我提供大好机会和舞台。”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表示。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特色产业成就百万村

         “这趟真顺利,路上不堵车、卸货不排队,痛痛快快就把钱挣了。自打村里发展产业,专门成立‘鑫硕运输·五星工坊’,组建运输车队和供销公司,俺村收入越来越多,大伙儿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8月3日,奔波一天的宝丰县李庄乡姬家村运输队成员崔国奇停好卡车,满脸笑容地说。     姬家村地处山区,资源丰富,虽然如此,直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到10万元。近年来,姬家村因地制宜发展运输、供销、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成为李庄乡第一个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村。     姬家村紧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四矿北风井,发展汽车运输产业有优势。姬家村“两委”积极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矿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协商,达成砂石等运销协议,将有意愿从事汽车运输的村民召集在一起,组建了运输车队。     “车队由村里统一管理,运输业务由村里统一派发,运输费用也由村里统一结算。这样一来,村民从‘单打独斗’变为‘握指成拳’,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车队。”姬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广有说,运输车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0万元的收入。     2021年,在原有运输队成员的基础上,姬家村党支部整合村内富余劳动力,成立了宝丰县益鑫供销合作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独立对外承包一些土建工程,既解决了村里近百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益。     姬家村作为山区村,多年来共发展集体林场4200亩。为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姬家村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对荒山进行资产租赁及承包,目前已外包荒山480余亩,吸引投资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     姬家村牛、羊、柴鸡等林下养殖也稳步发展。目前,该村牛、羊存栏5500余头(只),肉鸡、蛋鸡存栏1万余只,中型养殖户由2021年的12户发展到现在的32户。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五美”庭院扮靓乡村

        8月6日,走进舞钢市枣林镇喜庄村,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道路两侧栽种的桂花、女贞、百日菊等绿化草木生机盎然。     今年65岁的卞德国是一名退休职工,一进入他家的院子,石榴、梨等果树果实挂满枝头。“我前几年退休回到村里后,就喜欢整理自家庭院,把院里院外都种上果树,不仅环境得到美化,而且收获的果实也可以卖钱。村里开展‘五美’庭院评选活动,更是激发了我收拾庭院的动力。努力没有白费,我的庭院刚刚被评为镇级‘五美’庭院。”卞德国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枣林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举措激发全镇干部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热情,通过开展“五美”庭院评比,由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生活好习惯,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过去,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是乡村常见的现象,整改一阵子,过后原样子。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藕池村党支部书记苏哲哲说出了他的答案:“今年,我们村通过农户自荐、小组推荐、村委核查、党支部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了15户‘五美’庭院和100余户环境卫生优美家庭进行隆重表彰,除发放奖牌奖金外,还户户发放大扫帚做奖品,鼓励带动身边更多的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现在每天早上5点多,就有村民开始打扫卫生,村里的面貌真是大变样。”     与此同时,枣林镇还在各村推行了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随机抽查”暗访制、“以评促创”奖励制等制度,鼓励村民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主动清洁美丽家园。2022年,该镇荣获河南省“美丽庭院”示范户1户、舞钢市“五美”庭院示范户68户。     “‘我们将持续在发挥示范带动、拔高创建标杆、创新创建载体上再发力,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枣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瑶说。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土地流转 转出产业兴旺

         8月6日,走进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崔允召的葡萄基地,看到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缀满枝头,散发着阵阵醉人芳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崔允召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2012年,他流转30多亩闲置荒地开始种植葡萄。崔允召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这有金手指、巨玫瑰、夏黑等品种,平均一斤20元,每亩收入可达2万多元。”     焦竹园村通过土地流转,将村里原来的闲置土地和荒山坡集中起来,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葡萄种植和中草药产业,让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     近年来,铜山乡以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抓住市场这条主线,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铜山乡种植葡萄500亩、中草药100亩。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大概每年人均收入的一半来自特色种植,流转土地开展特色种植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铜山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09 2023-08

    盐碱地变荷花园 农民吃上旅游饭

         “汉服表演、大唐不倒翁、啤酒音乐节、彩虹滑道、花船游行、免费钓虾、短视频打卡更有礼物相送……”盛夏,镇平县中原荷花博览园每天精彩不重样,引来周边游客纷纷打卡游玩。谁承想就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土层薄,农作物产量低。现如今,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高雅的荷花,曾经“种地不挣钱”的村民也因此增加了收入。     中原荷花博览园位于镇平县杨营镇南部,自2012年10月建设以来,累计投资1.7亿元,流转土地1万余亩,目前已形成“十里画廊,万亩荷塘”的壮观景象。     万亩荷塘荷花飘香、玻璃滑道引人入胜、瓜果满枝任君采撷……正值暑期旅游旺季,镇平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通过特色餐饮留游客,配套设施乐游客,农事体验引游客,全县各乡镇纷纷依靠各自特点优势,做活生态观光农业,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流转土地,种植莲藕,村民们得到了实惠。”8月6日,园区负责人楚国成介绍,他们先后在杨营、张林两个乡镇的尹营、戴营等10个村流转土地,每亩土地年租金在500元~800元之间,村民不仅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还从观光旅游中获得收益。     近年来,镇平县按照产业化思路,围绕玉、鱼、花、面等“美丽经济”,植入文旅元素,突出休闲游、养生游、红色游,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