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5 2021-09

    新蔡县关津乡:机器播种省人力 萝卜种植有效益

    9月14日,在新蔡县关津乡王楼村的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的农民们正操作着种植机器播种水果萝卜。 据了解,王楼村今年将组织农户采用机器种植水果萝卜,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播种效率,切实增加了农户种植收入。 “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而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却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探索。我们王楼村的土地性质有点像沙土,种出来的水果萝卜又大又脆,非常好吃,而提高水果萝卜的产量就是我们探索出的一条致富之路。”王楼村委负责人这样介绍道。 引进机械化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节省农民劳动力,是关津乡在乡村振兴阶段激发农村活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王楼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更验证了这一发展方式的正确性、重要性。下一步,关津乡将加大机械化力度,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和知识水平,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收入的农民,让乡村真正富起来。

    [更多详情]
  • 15 2021-09

    “绿色”明珠 助力乡村振兴

    9月11日,在卢氏县东明镇江渠村,青山绿水怀抱之中的360余座蔬菜种植大棚,宛如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在夕阳中熠熠生辉,美不胜收。近年,当地下力气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进行高位嫁接,通过培育水果番茄、板栗南瓜等新品种,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电子商务,拓展产业链等举措,使得传统种植业焕发新活力,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更多详情]
  • 15 2021-09

    平舆县玉皇庙乡:黄蜀葵花开遍地“金” 美了乡村富了民

    近年来,平舆县玉皇庙乡把发展黄蜀葵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让土地生金,让群众致富,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黄蜀葵一般夜间开花,早晨是采摘的黄金时段。9月10日,记者走进玉皇庙乡林场牧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黄蜀葵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朵朵鹅黄色的黄蜀葵竞相绽放,工人们在地里来回穿梭,忙着采摘鲜花,一片丰收繁忙景象。 张心平是玉皇庙乡唐庄村委大代庄村民,今年种了二亩黄蜀葵,一大早就拉着采摘好的黄蜀花来到合作社。 目前,1000多亩黄蜀葵进入采花期,种植黄蜀葵的村民源源不断往基地送货,小黑庄村民叶小平也是其中一个。 叶小平高兴地说,今年效益非常好。一斤八毛钱,每亩地国家还补助一千元,钱也到位了。现在每天能摘二三百斤,多的话能摘三四百斤,一天收入有二三百块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老了不能出门打工了,这个工作老年人也能干。 据了解,黄蜀葵又名秋葵、棉花葵,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产量高,见效快,适宜散户种植,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花期在7月至10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最好地保持花中的有效成分,工人会及时把村民采摘的鲜花运送到基地一旁的车间里,工人们要趁着新鲜,把花朵烘干降温、分拣包装、密封装袋。 玉皇庙乡驻曾庄村委第一书记赵玲介绍说,这个黄蜀葵花是用来制作黄葵胶囊的一种药,今年种了一千多亩,其中大部分都是脱贫户种植的。总共有四百多户,脱贫户就占二百多户。因为它的亩产很高,一亩能产四五千斤。八毛钱一斤的话,也就是三四千块钱了,所以群众种植的热情很高。 记者了解到,平舆县牧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6月,主要经营黄蜀葵的种植与销售,是江苏省苏中药业的原材料种植基地之一。 玉皇庙乡驻曾庄村委第一书记赵玲说道,下一步,将创造玉皇庙中草药之乡的品牌,打造出“一乡一品”。 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带动周边400余户村民致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和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花开似海,朵朵灿烂,这一朵朵黄花,成为玉皇庙乡村民稳定增收的“致富花”,玉皇庙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抓手,以打造黄蜀葵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促进了乡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15 2021-09

    灵宝:畜牧业在绿色发展中“添膘增肥”

    “我们这个养猪场像别墅一样,配套自动喂料系统、温控等自动化生态养殖设备。”灵宝市嘉鑫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炫耀起自己的"猪场别墅"。据负责人介绍,他们给猪舍配备了防病、防臭的智能化系统设备,猪舍空气进出流动实现新风过滤,既有效保障了猪群安全,又减少了人为接触、疫病传播,还实现了除臭环保,这是灵宝市众多养殖场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灵宝以规模化发展为抓手,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推动畜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向中高端升级,不断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着力打造豫西地区畜牧大市。 做优“规模化”。今年年初下发《关于2021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目标任务,出台了在项目、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全市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68家。4月,我市与重庆西证渝富公司签约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着力建设集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达到年加工饲料100万吨,屠宰生猪200万头。 念好“生态经”。印发了《灵宝市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方案的通知》,规划禁养区17个共873.51平方公里,对68家规模养殖场进行生态化改造,修建堆粪场共9780m2、污水处理池21600m3,沼气池7261m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唱响“环保曲”。灵宝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下功夫,一方面,争取畜牧业建设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250万元,建设养殖环境控制设施设备和粪肥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开展问题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行动,对全市104家畜禽养殖场进行粪污治理综合整治,督促指导完善畜禽粪污设施。截至目前,共建设堆粪场8000平方米,污水池1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3座3500立方米,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更多详情]
  • 14 2021-09

    叶县廉村镇:辣椒深加工 创出高效益

    9月13日,在叶县廉村镇沙渡口村的叶县豫酱香公司,刚收购上来的红线椒被输送到传送带上,先经过清水淘洗、被刀具均匀切碎,后与一定比例的食盐混合,被装入袋中。“这是第一道生产线,根据客户需要随后再启动第二道、第三道生产线,制作成客户需要的料包或辣椒酱。”该公司负责人杨宝玉说,目前的辣椒深加工生产线每天加工能力为20吨,全部投运后能达到50吨,可消化掉当地产的所有辣椒。 廉村镇根据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依托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户发展“小麦+辣椒”产业,经过4年的发展,辣椒面积已经扩大到近万亩。 进入8月,廉村镇的线椒陆续成熟上市,但由于疫情管控,限制了部分前来购椒的客商,辣椒的市场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引起了种植户的忧虑。为此,该企业从收椒的首日就向当地椒农发布信息:辣椒收购价每斤一块五,敞开收购。 “这个价格高于市场价3毛钱,我们种辣椒有底气了。”邵庄村党支部书记杜中山高兴地说。

    [更多详情]
  • 14 2021-09

    荷塘添秀色“莲”通小康路

    9月12日,在舞阳县北舞渡镇杜庄村,有一片50多亩的藕田,一朵朵饱满的莲蓬在风中摇曳。58岁的种植户吕春喜介绍,这些莲藕是他的儿子吕伟增引进的。吕伟增是河南农大的博士,想通过在家乡种植莲藕的方式,提高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吕春喜拿着袋子,赤脚穿梭在藕田内。他扒开荷叶,抬头寻找成熟的莲蓬。翠绿的莲叶上,一个个青褐色的莲蓬籽粒饱满,在莲叶内露出一个个“小脑袋”,仿佛在等待被人采摘。 吕春喜用剪刀将一个个莲蓬齐根剪下,装入袋子中。“莲蓬从7月开始采摘,能持续到9月,采摘的时候需要从根部剪下,要不然茎内进水会腐烂,影响长藕。”吕春喜说,夏天采莲,冬天挖藕,已经习惯了这种劳作方式。 “我家从2013年就开始种植莲藕,这是我儿子引进的品种,有的用来赏花,有的产莲子和莲藕。”吕春喜告诉记者,看到效益后,一些农户也都跟着种,如今已形成了50多亩的莲藕种植片区。 吕伟增主要从事浅水莲藕种植技术服务和新产品研发,累计服务莲藕面积数万亩,被称为“泥坑博士”。吕伟增的老家杜庄村地处泥河洼滞洪区,这里地势低洼,容易内涝。为了让乡亲们致富增收,吕伟增和团队不断努力,多次研究,最后敲定了种莲藕的方案。 “每亩产莲蓬6000朵至8000朵,可以卖新鲜莲蓬和干莲子,莲藕亩产4000斤左右,除了批发零售,还能制作藕粉,收入比种地强多了。”吕伟增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新鲜又美味,口碑好,堆在地头也不愁卖。 如今在杜庄村,莲藕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引导,周边不少村的乡亲们也都尝试着种植,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更多详情]
  • 14 2021-09

    种植基地产“金瓜”

    9月12日,光山县孙铁铺镇将楼村农民在新发地南瓜种植基地收获南瓜。该基地以“基地+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种植南瓜,现喜获丰收,亩均收入3500多元。

    [更多详情]
  • 14 2021-09

    第24届中国农加工投洽会9月26日开幕

    9月12日,记者从驻马店市政府获悉,第24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驻马店市举办。 本届中国农加工投洽会聚焦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为主题,主要分为成果展示、投资洽谈、发展论坛三大板块。围绕这三块内容,将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举办大会开幕式、国内国际农加工产品展、重点项目洽谈签约、全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驻马店“国际农都”建设招才引智等专场活动,并进行线上发布。 据悉,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由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政府主办,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驻马店市政府等共同承办,是目前国内外农加工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5A级展会,自1998年以来,该展会已连续在驻马店市举办了23届。

    [更多详情]
  • 14 2021-09

    河南罗山:三秋生产助力秋粮丰产丰收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眼下,白露已过,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省罗山县农机中心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好“三秋”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努力打好“三秋”生产主动战,全面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深入宣传农机安全法规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粮食机收减损技能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激发广大机手比学赶超节粮减损技能的荣誉感、使命感,推动机收作业精细高效、提质减损。 加大农机执法力度。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依法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严格做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等管理工作,严厉查处未依法办理车辆登记、检验手续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机驾驶作业安全。 开展技术下乡服务。农机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进村入户,为三秋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试及年度技术检验,针对外出跨区作业机械免费发放《作业证》,共发出《作业证》227张。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健全农机安全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严格执行农机事故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 目前,该县三秋时节已投入各种农业机械三万余台套,引进外地收割机300余台套,全县机收水稻面积将达一百余万亩。

    [更多详情]
  • 13 2021-09

    辣椒丰收 农民增收

    10日,在嵩县陆浑镇板闸店村,村民正在采摘、烘干辣椒。 近年,该镇大力发展辣椒特色产业,推广辣椒种植、加工、销售及自助采摘等项目。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产湿辣椒6000吨,小米椒酱、银鱼酱100吨,年产值3200万元,并通过举办辣椒采摘节,提高升辣椒知名度,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