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5 2020-12

    产业兴 收入增

    12月14日上午,在郏县安良镇段沟村香菇烘烤房内,贫困户李侠娃在挑拣准备烘烤的香菇。 段沟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在郏县中医院的帮扶下,该村建起9座香菇大棚,发展中草药种植52亩。产业发展不仅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而且使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

    [更多详情]
  • 15 2020-12

    淅川县马蹬镇:大力发展迷迭香 脱贫致富奔小康

    苏庄村位于淅川县马蹬镇政府东南部,距离镇政府17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耕地1445亩,林地2800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为芝麻和油菜。全村286户1170人,劳动力420人,常年外出打工280人。全村现有党员26人,村“三委”成员6人。该村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达标的要求,坚持“五个一批”和“短中长三线结合”,保障贫困村退出精准。 在马蹬镇苏庄村的迷迭香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忙着筛选、捆扎、打包、搬运,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迷迭香布满田间地头,微风拂过,芳香悄然入鼻。 近年来,淅川县马蹬镇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大力发展迷迭香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走进苏庄村村部,一个鲜亮的“迷迭香产业联合党支部”的牌子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该县里开展全域党建工作时,苏庄村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新成立的联合党支部,为的是进一步引领迷迭香产业做大做强。 迷迭香种植一年可收割十年,避免每年重复耕耘,有利于涵养水源。当年种植便可进行采收,第二年处于盛产期,是一种唇形科灌木,采收以叶子为主,含300多种防腐剂,可以提取食品,药品的防腐剂,还可以做化妆品的精油。 据了解,迷迭香每亩经济效益达3000—4000元,相较传统农作物,迷迭香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苏庄村共发展迷迭香360亩,成为马蹬镇种植迷迭香最多的村。 今年以来,马蹬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从禹州引进中科光启迷迭香产业有限公司,打造迷迭香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对接加工企业的模式,与企业签订迷迭香种植合同,公司租赁农户田地后,聘用当地农户务工,实现“分红+务工”双增收。

    [更多详情]
  • 14 2020-12

    鲁山县代坪村皂荚树下农家乐

    12月9日,在鲁山县四棵树乡代坪村,一棵高大的皂荚树粗壮的躯干间已有空洞,长长的枝丫伸到一处新建两层漂亮小楼的农家乐院内,上面挂着一个老式马灯。 “这个农家乐是张春彪家的,开业还不到一年,纯收入就达10万余元,张春彪还被评为‘脱贫之星’呢。”驻村第一书记吴全伟介绍道。 张春彪今年49岁,因看病掏空了家底。他的帮扶人赵小军对他说:“你家是块风水宝地呀!去文殊寺、珍珠潭等景区的路都经过你家门口。把老宅翻建成农家乐,一年四季都能接待游客,收入肯定比卖水上玩具高。” 赵小军的一番话让张春彪豁然开朗,2018年年底,他申请到5万元小额贷款,又从亲戚朋友家筹借30多万元,开始筹建农家乐。2019年5月建成后还没来得及装修,就迎来了漂流旺季,夫妻俩又忙着在漂流上站广场上继续摆摊卖水上玩具,漂流季结束后,才开始装修起了农家乐。 2020年的五一节,张春彪家的“凤之源山荘”农家乐正式开张营业。由于夫妻俩热情待客,注重饭菜质量,住宿价格也合理,很受游客欢迎,10个标间旅游旺季时房间几乎每天爆满。“我有时一天毛收入五六千元呢,最忙时用8个贫困户帮忙,每人每天60元工钱。以后我更要努力干,先赶紧把建房的账还完再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春彪说道。 暮色降临时分,皂荚树上的马灯又亮了起来,在寒冷的冬夜里,给游客带来了丝丝暖意,指引着享受农家乐的方向。

    [更多详情]
  • 14 2020-12

    果蔬大棚种出好生活

    近日,在宜阳县张坞镇程子村,一座座果蔬大棚整齐排列,村民正在进行大棚搭建、草莓日常管理。 该村利用300余亩集体土地,引进公司发展高效农业,建设草莓大棚120个、苕尖大棚80个,可带动1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月收入2000元,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更多详情]
  • 14 2020-12

    安阳县:订单小麦订来金扁担

    “现在种地不同于过去,实行了订单农业、机械作业,真是省时省力又增收。俺农民挑上了‘金扁担’,种好地就能多打粮,比出去打工强多了。”12月11日,安阳县瑞林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彬世说。 “光顾埋头种地不行,还是要抬头看市场,今年的好收成可都是‘订’出来的。”陈彬世介绍,他种植的300亩小麦属于优质专用小麦,从播种就和河北金沙河面业公司“结了亲”,县农业农村部门免费提供了优良麦种、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小麦收获后,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一亩地多收了120多元!” 在安阳县,和陈彬世一样靠种粮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安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瑞江说:“好种出好麦。今年,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30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62%。其中,有10.5万亩实现了订单生产,销往大型面粉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近年来,安阳县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为抓手,以特色为导向,以科技作支撑,以产业育品牌,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和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建成了瓦店、辛村等8个集中连片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仅通过订单生产,基地区农民就可增收1300余万元。 稳产增收,离不开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安阳县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双高创建”,即高标准粮田建设到哪里,高产创建就跟进到哪里,实现了农机、农艺、良田、良种、良法的有效融合。全县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超过9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4%。 谈起今后打算,王瑞江说:“下一步,安阳县将持续优化品种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组建小麦产业化、现代化示范和技术服务联合体,以高质量订单小麦助力乡村振兴,既鼓起广大农民的‘钱袋子’,又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更多详情]
  • 14 2020-12

    再创新高!我省粮食总产量首破1350亿斤

    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内外部复杂生产环境条件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业和粮食丰收,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 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和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卫星遥感监测调查汇总推算结果,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20年,河南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6108.19万亩,比上年增加6.38万亩,增长0.04%;粮食平均亩产423.75公斤,比上年增加7.9公斤,增长1.9%;粮食总产量为6825.80万吨(1365.16亿斤),比上年增加130.40万吨(26.08亿斤),增长1.9%。 其中,秋粮生产实现较大幅度增产。全省秋粮播种面积7593.77万亩,比上年增加69.93万亩,增长0.9%;秋粮平均亩产404.55公斤,比上年增加12.5公斤,增长3.2%;秋粮总产量3072.05万吨(614.41亿斤),比上年增加122.05万吨(24.41亿斤),增长4.1%。 从粮食作物各品种生产情况看,小麦、玉米、水稻三大高产作物均实现增产。其中小麦生产在播种面积减少0.6%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和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0.3%;玉米、水稻生产均实现播种面积、平均亩产和总产量的“三增”。为夺取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奠定了基础。 “今年我省秋粮生产在诸多有利条件下实现丰收。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全省秋粮播种面积7593.77万亩,结束了自2016年以来河南秋粮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的趋势;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夏播初期河南局部地区旱情较重,一度影响这些地区秋收作物的及时播种。7月至8月降雨较多、温度适宜满足了玉米、水稻等秋粮作物生长对高湿高热条件的需求,虽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但总的灾害较常年轻。进入9月后全省天气晴好,秋粮作物逐渐进入成熟收获期,确保秋粮实现颗粒归仓;病虫害发生整体较轻,全省秋作物各种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1亿亩次,病虫害总防治面积1.34亿亩次,没有出现某种病虫害大面积突发的情况,未对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今年秋粮生产实现均衡性增产,得益于风调雨顺,今年我省秋粮生产增产面之广、增势之均衡是多年来少见的。”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14 2020-12

    河南方城:牛羊满圈肥又壮 冬闲田野“不冒烟”

    “你看,满圈的羊群养得又肥又壮,喂的多是没人要的庄稼杆,这万只羊场每年吃掉一亿多公斤秸秆,俺场里收入600多万元,也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啊”!12月8日,在方城县博望镇开泰养殖公司的饲料车间里,机场隆隆,指挥工人们精碎花生秧的副总经理沈俊笑着说:“俺的养羊场不但环保达标,而且消化了大量庄稼杆,也算为博望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啊”! “博望镇开泰羊场类似的大批养殖企业的兴起,确实为大量的秸秆找到了销路,往年冬春季节农田里这儿不冒烟哪儿冒烟,空气质量不达标,现在万顷麦田无秸秆,环境质量天天达标啊”。提起以养殖业发展称取“绿水青山”的事儿,主抓环保工作的镇人大主席张学豪振振有词。 博望是个有18万亩耕地的农业大镇。过去,每年留下的大量小麦、玉米、花生等秸秆没法利用,成垛成堆地扔在田头、沟里,结秸秆禁烧带来了极大隐患。一到收获季节,干部昼夜守地头,仍是防不胜防,露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困扰着乡镇干部。 农民地头烧秸秆,归根结底是“放在田间影响 生产、无法利用只好烧掉”。如何彻底化解秸秆禁烧难题?该镇机械化联合收割,随机对秸秆进行粉碎、翻耕后还田,但也存在着小块农田进不去大型农机,加上部分农民沿袭人工收获的传统习惯,仍有不少秸秆存留在田间。农忙时禁烧管得严,一些人就在冬季田间无人时点火焚烧。利用“零敲碎打”陆续把田间秸秆烧个净光。 从2017年开始,该镇转变工作思路,体谅农民苦衷,改变“干部添天蹲地头,谁点秸秆就罚谁的‘老一套’,从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思路,想办法,在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的同时,制订优惠政策,扶持当地农民大力发展以南阳黄牛、山绵羊为主的规模养殖业,每年拿出专项基金支持养殖场,春贮玉米杆、花生秧等秸秆,今年玉米成熟前夕,全镇38个规模养牛场,纷纷派人入户下田订购戴棒的玉米杆,长在地里的玉米由养牛场租用机械收割粉碎后运走,农民不用动手就能获得每亩600-800元左右的收益。仅刘庄村养牛大户张喜晗就收购玉米320多亩。小麦、玉米收获季节,镇里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养殖户收购秸秆,每车秸秆能卖100-300元,全镇70多个养牛场、养羊场门前,运销玉米杆的车辆排成长队。 地处汪庄村的开泰养羊场,年出栏品种山羊18000多只,从2018年开始,把秸秆当作主要饲料,年收购玉米杆、花生秧等一亿多公斤。秋未冬初季节,不少拥有车辆的农民把捡拾秸秆当作挣钱门路,姜庄村贫困户张礼元今年光卖秸秆就收入7000多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废特变宝民增收,牛羊满圈肥又壮,冬闲田野不冒烟。该镇以抓养殖、促环保,确实换来了绿水青山,据方城县空气监测发布的数据表明,博望镇的空气质量水平名列前茅,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

    [更多详情]
  • 11 2020-12

    淮滨县:着力提升弱筋小麦产业知名度

    12月10日,淮滨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启动暨技术培训会在该县召开,培训会上,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数十位专家向参会的农业大户当堂授课,答疑解惑,同时也为该县弱筋小麦高标准种植生产给予充分建议。 近年来,该县不断寻求农业发展突破口,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等优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打造优质弱筋小麦绿色高产示范区,全面提升优质小麦供给能力和质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种植、集群化加工优势,做优一产,建立优质粮生产基地,其优质弱筋小麦产量占基地生产总量的90%以上;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优质弱筋小麦加工转化率达80%;打造多功能的休闲和创意农业精品园区,以优质弱筋小麦产业链后端面食、酿酒文化为载体做活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该县弱筋小麦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着力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

    [更多详情]
  • 11 2020-12

    摘草莓 促增收

    12月9日,柘城县起台镇余王庄村女青年王永丽在草莓大棚内采摘草莓,红彤彤鸡蛋大小的草莓让人馋涎欲滴。两年前王永丽回乡创业投资兴建6个草莓大棚,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种植市场俏销的白雪公主、妙香3号等高端草莓品种,吸引不少客人前来采摘,亩收益3万多元。

    [更多详情]
  • 11 2020-12

    铁棍山药收获忙 脱贫致富新途径

    昨日,在孟津县白鹤镇范村优质铁棍山药种植基地里,种植大户董顺生正在组织群众收获丰收的山药。挖出来的新鲜山药,将被销往洛阳各大超市及全国各地。 他种植山药已十几年,是远近闻名的“山药通”。今年,他种植优质铁棍山药200多亩,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山药生长期间气温偏低,个头儿不如往年,但丝毫不影响品质。范村像他这样的种植大户有五六户,带动全村发展山药种植2000多亩。 近年,白鹤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铁棍山药种植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型产业来抓,通过现场培训、示范带动、惠农补助等方式,调动群众种植山药的积极性。如今,全镇铁棍山药种植涉及范村、铁谢、崔窑、沟口等村庄,种植面积4000多亩,涌现出百余户种植大户,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