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1 2020-12

    郏县白庙乡:配齐“菜篮子”装满“钱袋子”

    12月10日,正值冬日时节,庄稼地里的麦苗才刚露出一点新绿,但在郏县白庙乡张村近16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和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郁郁葱葱、春意盎然,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萝卜、打捆装车、放置菌包。基地里种植的萝卜、白菜、青椒、茼蒿、油麦菜、茄瓜、富硒灵芝菌等蔬菜都赶在春节前陆续上市,有效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基地的经营者武建兵是一名有着9年种植经验的致富能手,蔬菜订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今年种了100亩萝卜和白菜都供不应求,除了供给本地市场,洛阳、汝州那边的客户也一直想订购呢,10座温室大棚里的反季蔬菜更是不愁卖,今年又花了三万多块钱新引进了富硒灵芝菌,现在下菌丝,春节前就能上市。”武建兵一脸丰收的喜悦。 据武建兵介绍,今年雨水较足,基地内的白菜亩产可达万斤,40亩白菜就能卖上24万元,温室大棚里的反季蔬菜价钱更是喜人,加上还没上市的富硒灵芝菌,今冬种植蔬菜收入可达45万元,刨去人工和各项成本,能收入近30余万元。 “我常年在这干活呢,建兵常年种烟种蔬菜,基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天工钱70元,闲时打个零工一年下来就能赚上6千多块钱。”正在大棚里摆放菌包的胡秋栾说。 作为十里八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除了种蔬菜,武建兵还种植了300多亩小麦、80余亩烟叶,用工高峰时用工量近40人,每年为群众结算用工酬劳近20万元。 近年来,白庙乡充分依托城郊乡和土地肥沃连片的优势,扶持规模以上蔬菜种植大户13户,种植面积达2600余亩,采用大棚恒温、高效喷灌、精量播种等技术,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轮作倒茬、循环供应的方式,每年可种植蔬菜3至4茬,总产值达3120万元,发放用工报酬420余万元,配齐城郊“菜篮子”的同时,也装满了种植户和务工群众的“钱袋子”。

    [更多详情]
  • 11 2020-12

    小山药成“大富矿”

    正值山药收获的季节,在获嘉县徐营镇北街村外,百余亩耕地上堆放着一排排山药,二三十名农妇在忙着整理、分装。 “今年承包一百余亩土地种植山药,产量不错,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算下来大约能赚30万元,比种小麦玉米收入高了许多。”望着这一堆堆摆放整齐的山药,一位种植大户高兴地说。 山药的成熟期大约为半年。每年三月份翻地备苗,四月份种植,待山药长出藤后立支架,经过浇水施肥除虫一系列栽培,到了十月份,就可以收获。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雇用30余名工人,每名工人在这期间可增加收入1万余元。山药的种植不仅为群众增加了收入,也推动了高效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这里务工的李香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俺年龄大了,在这里分拣山药,不光活儿不累,每天还能挣个100块钱左右。没事了跟大家在一起唠唠嗑,比在家里待着啥也不干强多了!” 获嘉县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种植大户解决土地流转、水电配套设施等问题,大力扶持种植一批效益高、产品优的芦笋、薄荷、山药等农产品。 获嘉县副县长王庆军表示,下一步,获嘉将紧紧抓住农业发展第一要务,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扩大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群众依靠农业产业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10 2020-12

    “90后”小伙王奥宇:种一棚有梦想的草莓

    “这里的草莓个大色红、口感好,女儿特别喜欢。”近日,在我市体育广场西侧红颜草莓采摘基地内,一个个红色的草莓掩映在翠绿的秧苗里,分外动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基地种植的草莓主要有红颜、天仙醉等品种,全部采用无公害方式种植,绿色健康,很受市场欢迎。”该基地负责人王奥宇笑着向记者介绍。 王奥宇出生在马桥镇,今年27岁,是一位“90后”。2012年,王奥宇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我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近年来,我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壮大当地绿色产业,采摘大棚、采摘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采摘游”在城市周边地区快速兴起。兴起的“采摘游”,也让王奥宇看到了商机。 “草莓味道好,经济效益高,很受市场欢迎,我便萌生了种植草莓的想法。经过考察了解后,我决定趁着年轻拼一把,早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谈起种植草莓的初衷,王奥宇笑着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早日实现致富梦,将工作辞掉后,王奥宇辗转到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实地考察,寻找优质草莓品种,为种植草莓打下良好基础。 2015年,王奥宇和朋友流转了十几亩土地,建了4个草莓大棚。为种植好草莓,白天,他泡在大棚里,察看草莓长势、做好草莓的生长管理;晚上,他抽时间自学草莓种植相关知识,对草莓的品种、产量、销售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王奥宇种植的草莓净收益达到15万元。尝到丰收的喜悦后,王奥宇也坚定了早日走上致富路的决心。 由于王奥宇种植的草莓品种好、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除了市民采摘外,还与先帅新天地等商场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每当大家夸我种植的草莓味道好时,我都感到很满足。作为一名年轻人,要有敢于拼搏的勇气。下一步,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家种出更优质的草莓。”谈及未来,王奥宇自信满满。

    [更多详情]
  • 10 2020-12

    小黄姜“飞”到省城餐桌上

    “志红,装车时小心点儿,既不能把箱子捆坏,又要保证路上的安全。”12月9日,省自然资源厅派驻上蔡县重阳街道南大吴社区老第一书记姚胜利和新第一书记廖伟,一边笑着叮嘱忙碌的贫困户,一边查看装车情况。 “恁放一百个心,廖书记,俺别的不会,老农民装个车确定不能出错。”贫困户吴志红边笑眯眯地说着话,边手脚不停地装着小黄姜。 南大吴社区地势较高,排水性强,土质松软,通气性强,沙壤土地中性偏碱,非常适合小黄姜的种植。南大吴的群众多年来一直有种植黄姜的习惯。由于消息闭塞,没有广阔的市场销路,黄姜销售问题一直是南大吴群众致富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经过驻村工作队商议后,他们带着南大吴的小黄姜回到省自然资源厅让同事们品尝,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给姚胜利和廖伟询问在哪里购买。 第一车价值30000多元的小黄姜送到省厅附属医院——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第二车价值6000多元的小黄姜送河南鑫龙昌科技有限公司……一车车南大吴的小黄姜“飞”到了省城的餐桌上。

    [更多详情]
  • 10 2020-12

    河南省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全面推行

    12月8日,记者从河南银保监局获悉,河南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平台近日上线。该平台建设由河南银保监局指导,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及河南10家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并实施。 据悉,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在河南农业保险领域全面推行,实现政策性与商业性等险类全覆盖,种植险、养殖险及林业险等险种全覆盖。河南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平台上线后,可实现农业保险承保信息采集、说明义务履行、承保公示、保单签发、保单批改等承保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农户可通过短信等线上电子化形式进行投保确认、公示,保证农户承保知情权,并可随时下载验真保单,真正实现明明白白买保险,有力保护农户知情权,切实增强农户获得感。 今年前10个月,河南农业保险为1300余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190亿元。农业保险涉及千万农户利益,由于承保电子化较传统承保方式变化较大,农险电子化先期与传统农业保险承保方式并行,逐步过渡到以电子化为主的承保方式。

    [更多详情]
  • 10 2020-12

    孟津县:打造高品质蔬菜基地

    近日,在孟津县送庄镇千亩供港蔬菜基地内,工作人员忙着收割菜心、芥蓝等蔬菜。 作为一个高效、优质、绿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该供港蔬菜基地不断健全和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推广实施标准化种植新技术,采用生物制剂科学、合理、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卫生可靠。目前,该基地已集中连片种植中华芥蓝、尖叶菜心、圆叶菜心等高品质蔬菜1183亩,年产各类新鲜蔬菜5000多吨,直供香港、澳门、广州等地,为当地提供280余个就业岗位。

    [更多详情]
  • 10 2020-12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0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175152万亩),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顷(1056万亩),增长0.6%。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7964千公顷(146946万亩),比2019年增加117千公顷(176万亩),增长0.1%。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734公斤/公顷(382公斤/亩),比2019年增加13.9公斤/公顷(0.9公斤/亩),增长0.2%。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296公斤/公顷(420公斤/亩),比2019年增加23.6公斤/公顷(1.6公斤/亩),增长0.4%。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61674万吨(12335亿斤),比2019年增加304万吨(61亿斤),增长0.5%。

    [更多详情]
  • 09 2020-12

    加工粉条 村民增收

    12月7日,在宜阳县赵保镇马河村红薯粉条加工厂,村民正在加工晾晒粉条。 该村位于该县南部山区,昼夜温差大,适宜红薯种植,村民世代制粉条,已传承百年。2017年,马河村红薯粉条加工厂建成投用,其选用纯红薯淀粉为原料,加工出的粉条口感香甜,爽滑筋道,销路良好。该加工厂运营至今,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带动贫困群众打工增收,每户年增收约4000元。

    [更多详情]
  • 09 2020-12

    温室大棚种韭菜 带动千余户脱贫

    12月7日,柘城县远襄镇农民正在韭菜温室大棚内劳动。目前全镇韭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有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43家,常年有6000多人从事韭菜种植、收割、营销、物流、冷链加工,其中从事韭菜收割方面的工人有2300多人,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

    [更多详情]
  • 09 2020-12

    睢县:返乡创业种香菜 带富乡邻奔小康

    12月7日,近百名穿着色彩不一的农村妇女在睢县董店乡赵庄村香菜地里收割、打捆、包装,忙碌的身影与绿油油的香菜交错相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看到有人拍照,香菜经纪人高文启前来搭话并介绍,这是赵庄村能人赵同峰承包、种植的600亩香菜,由于今年种植的较晚,香菜不能达到脱水标准,他作为香菜经纪人便联系各大市场出售鲜菜,产品销售到上海、广州、江苏等地。 “现在我的合作社不仅带出高文启一个经纪人,还有10多名从事新鲜蔬菜销售的人员。”从脱水蔬菜厂赶来的赵同峰对记者说。2017年之前,他在郑州从事物流运输,务工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脉关系。2017年,随着家乡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他回乡创业,投资600万元,建立以生产香菜、香葱为主的脱水蔬菜厂。在董店乡党委、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同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乡里还帮他修建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流转土地600亩,并建设冷库一座。 “当初的设想就是进行脱水蔬菜加工,主要是与康师傅集团合作,产品供不应求。”赵同峰说,随着事态的发展,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种植时间、气候等问题,蔬菜达不到脱水标准,只有以新鲜蔬菜的形式进行销售。“自己不能连吃肉再喝汤,也要给一些有能力又没项目的村民一个致富门路,我就发展了一批经纪人,同时带动周边王集、何庄、杨桥等留守妇女、老人就业,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人次。”2019年,赵同峰被评为商丘市“返乡创业之星”。 现年66岁的何庄村村民蒋玉荣高兴地说:“以前在家没事时就打打麻将,身体不好,儿子儿媳还不满意。现在好了,一天能挣60多元,自己花钱不用再跟儿子要,还能给孙子买东西吃,儿子儿媳可满意啦!” “香菜种植是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45天即可见效,而且现在采取的是‘小麦+花生+香菜’套种模式,土地增值效益可观。”谈起今后的打算,赵同峰说,以后一是采取合作社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扩大种植面积,让年轻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增加务工收入;二是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收购、销售统一管理服务,引导当地村民在自愿的情况下,共同发家致富奔小康,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