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4 2020-06

    昔日“虎狼爬” 今朝“金疙瘩”

    6月21日,在汝州市王寨乡牛庄村汇源养殖场里,一头头体型健硕的奶牛悠闲地嚼食草料,十几名工人在清理牛舍、添加草料。 “我场现存栏奶牛500头,年产值1.06亿元,吸纳周边23名村民务工。”汇源养殖场负责人曹刺闹说,去年以来,肉及肉制品价格一路上扬,养殖场各类产品产销两旺。 汇源养殖场是王寨乡开发“虎狼爬岭”地的一个镜头。王寨乡位于汝州市中南部,有耕地面积5.4万亩,但其中有3.5万亩属“虎狼爬岭”地。 “‘虎狼爬岭’高不过千米,广不过百里,土地贫瘠,乱石头多,雨稍下大点儿顺地流,天稍旱点儿到处都是缝,种地全靠望天收。”该乡党委书记魏富申说,为让“虎狼爬”变成“金疙瘩”,今年2月以来,乡里借助汝州市打造西部浅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复合型产业发展示范带的东风,聚焦“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聘请省畜牧局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乡畜牧产业进行设计,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按照“一核两基地三园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园林绿化、景观打造、文化挖掘拓展畜牧产业链条,在西部依托汝州富桥禽业、河南汇鼎农牧、汝州市汇源牧业3家大型畜牧养殖企业打造牛庄畜牧产业园,在南部依托牧原生猪养殖项目打造大剌湾畜牧产业园,并将这两个养殖产业园连点成线,辐射带动现有80多家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等发展壮大。 “我乡(小型养殖场)现存栏生猪4万头、奶牛800头、肉牛1200头、羊6000只、家禽48万只,加上年出栏5万头生猪的祥瑞农牧养猪场、年出栏500头肉牛的大明实业养牛场、现存栏500头奶牛的亿鑫源牧业和建设中的年出栏67.5万头生猪的牧原农牧,预计全年畜牧总产值将超过7亿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70%。”王寨乡乡长李丰义说。

    [更多详情]
  • 24 2020-06

    小养鸡场孵化脱贫致富大梦想

    6月21日,雨停间歇,笔者来到商城县金刚台镇横山村弘扬种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杨绪军正推着小贩斗车准备去喂鸡,1000多只鸡立马“咯咯”叫着围拢过来。 “每天要喂三、四遍食,我吃住都在这里,方便随时查看这些鸡的情况。”杨绪军边喂食边介绍说,“养鸡是个好产业,鸡大了能卖钱,鸡蛋也能带来收入,俺家鸡蛋论个卖,一个一块钱,效益好时能卖一块多钱一个。” 今年56岁的杨绪军因缺技术、缺资金在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虽然没啥文化,但被列为贫困户他心里还是觉得不是滋味,心想说啥也要凭借自己的双手摘掉“贫苦帽”。 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鼓励帮助下,从2016年开始杨绪军利用到户增收扶贫项目发展养鸡产业。路子有了,资金不缺,杨绪军就大胆地干起来,2016至2018年里共养了14000多只鸡,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就在2016年当年,杨绪军就顺利脱贫。 从2018年开始,杨绪军还与人合伙共同承包了村集体100多亩山林,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杨绪军就将养鸡场搬到山林间的平坦空地上。 “这鸡食是玉米混合黄豆饼,我从不喂鸡饲料,白天鸡就散放在这片山林里面,都知道我这是散养鸡,县城里的市场商贩都跑我这来批发,倒是给我省了不少车费和工夫钱。一只鸡最少能卖到七八十块钱。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刚上了3000只鸡苗,没敢上太多,但总体上销路不愁。” 杨绪军家的鸡场越建越大,鸡也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他就主动帮助该村其他贫困户也养鸡脱贫致富。他说:“俺一个湾子的有好几户贫困户,有的呢也想养鸡但自己没啥技术啊,我能教就教点,能帮就帮点,也算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了”。 养鸡的几年时间里,杨绪军自己摸索出了一种草药水,能有效预防鸡生病,提高鸡苗存活率;他还让鸡带上了塑料制的“眼镜”,减少了因“斗殴”造成的损伤......这些巧妙法子让其他养鸡贫困户脱贫的道路平坦又宽广。 有了致富“金钥匙”,杨绪军没有止步,开始有了新想法。2018年,他用养鸡赚来的钱着手茶叶、果木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 “杨绪军虽是贫困户,但不等不靠,硬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他是俺村里的种养殖能手,脱贫红旗标兵。除养鸡外,他还发展茶产业,新开辟三个鱼塘养鱼、养鸭,还把别人外出务工荒废的10多亩田捡来种水稻。他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村里剩余劳力帮他采茶叶、收稻子,带活了村里这片荒废的山林和闲置的田地。像他这样的能干人,不脱贫都难。”横山村村支书杨华昭微笑着说。 “有了扶贫政策和养鸡场的支撑,我盘活山林和田地的想法正一步步实现,未来的致富路也会越走越宽!”杨绪军满怀信心地说。

    [更多详情]
  • 24 2020-06

    郏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6月23日,郏县李口镇张店村鑫茗家庭农场葡萄采摘园内,管护人员在为葡萄疏果。 近年来,李口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发挥镇内资源优势,围绕“山儿西”烟叶种植、郏县红牛养殖、特色果蔬种植做足文章,积极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目前,该镇已建成红牛养殖场2个、“山儿西”烟叶万亩育苗基地1个、特色果蔬种植基地5个、鱼菜共生基地1个。

    [更多详情]
  • 23 2020-06

    河南:降水过多田块要及时消除积水

    前期全省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光照不足,土壤墒情大部偏湿,对夏玉米及大秋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6月22日,省农业气象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前期降水过多的田块要及时疏通沟渠,消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渍涝发生。 本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略偏低。根据当前墒情和作物需水状况,从现在至6月28日,豫中大部、豫北局部、豫东部分县(市)等地土壤墒情偏湿;其他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 省农业气象专家建议,要密切关注墒情变化。秋作物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大,墒情较好的地区注意田间失墒情况,及时采取划锄等保墒措施。目前全省大部田间湿度和温度条件易于病虫害滋生,各地要做好草地贪夜蛾、黏虫、叶斑病等病虫害及田间杂草的综合防治工作。

    [更多详情]
  • 23 2020-06

    河南省耕地面积长期稳定在1.2227亿亩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即日起,省自然资源厅将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主题,举行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6月22日上午,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土地保护知识、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制度,引导全社会关心和珍惜土地资源。 “坚决打击违法占用耕地情况,保证耕地保有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说,“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耕地面积长期稳定在1.2227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223亿亩。” 近年来,全省自然资源执法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对于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采取了严格管理措施。省自然资源厅执法监督局局长何涛介绍,2019年全省立案查处的案件有17933件,尤其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展了“一河两路”集中整治行动。“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由市级立案查处县级违法案件,二是针对违法违规严重的地区,采取异地用警的办法由省厅带队到当地立案查处。这些举措有效的震慑了一些违法用地和采矿行为。”

    [更多详情]
  • 23 2020-06

    汝州: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社区“家门口”

    “这些都是农户刚从地里采摘的,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么新鲜的水果,真方便!”6月18日上午,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南关社区举办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农户们带来的优质果蔬和农特产品吸引着众多居民驻足购买。 当前已进入农产品上市的旺季,为解决农民销售难题,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益农信息社携手该市20余家农产品企业,带着新鲜的蓝莓、麒麟西瓜、富硒鸡蛋、小米等几十个品种的农产品,率先在南关社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农产品进社区活动,真正把“菜园子”搬到了家门口,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品尝到放心优质的农产品。 “我们社区原来就是生产大队,农民出身的我们更理解‘土里刨食’的艰辛,种类齐全、价格实惠的农产品也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便利的惠民服务。”南关居委会主任刘永强说。 据了解,当天共销售鲜桃6000多斤、蜂蜜500多斤、西瓜4000多斤,辣椒酱也卖了1000多元。下一步,益农信息社将在城区五个街道所辖的社区开展农产品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推动产销对接,提升助农实效。

    [更多详情]
  • 23 2020-06

    河南社旗:农作物吃上沼液“营养餐”

    “沼液还田地力强,减投增收夺高产。”雨后的田野格外清爽,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村民张龙玉来到田间,看着已出齐苗的庄稼地绿意盎然,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畅快,黝黑的双颊笑容可掬,“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使上牧原公司的免费沼液,今年的小麦实现旱年大丰收,俺有信心秋粮还夺高产。” 张龙玉是种粮大户,承包了牧原农牧公司设在寇楼村养猪场周边600多亩的土地,其中有一百多亩通过公司铺设的沼液支农管网吃上了免费“营养餐”。今年“三夏”,小麦收割后经过测算,产量远高于其他地块,在大旱之年夺得亩产超过1200斤的好收成,这更加坚定了他种粮致富的信心。 社旗县是全省畜牧业生产重点县,连续10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也是全国产粮大县。近年来,该县强力推进实施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在全县规划部署牧源项目26个,包括养殖场20个,种猪猪场、有机肥厂4个,饲料加工场1个,生猪屠宰和熟食加工1个,目前已建成投用5个。待全部建成投产后,出栏扩大180万头,全年生猪出栏规模将翻番。 该县牧原农牧公司环保后勤部经理王崇介绍,公司坚持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的原则,以综合利用为出发点,确立了节、保、用的生态循环理念,积极构建“养殖-沼肥-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助推农业生产有机化发展,助力农民减投增收。 截至目前,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从养殖场储存池通向农田的沼液支农管网已辐射9个村,16846亩耕地吃上了免费沼液“营养餐”,实现了化肥减量、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施用沼液的农作物长得格外好,小麦产量也普遍高于其他地块。”该县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青山说,“沼液有机肥料与普通化肥相比,农作物更容易吸收,而且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持续涵养生态,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助推农民群众增收脱贫效果明显。”

    [更多详情]
  • 23 2020-06

    方城县博望镇: 小苗地块栽大苗 科学秋管保丰收

    一场喜雨润桑田,科学管理保丰产,藏粮于地铭在心,要为“粮仓”多贡献。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树立抗灾夺丰收的雄心壮志,抓着天降喜雨大好时机,突出“科学”二字,严把关健环节,迅速掀起秋作物管理高潮,万顷田野一派繁忙景象。 博望镇是全县农业大镇,花 生、玉米等秋播面积达13万多亩。前段时间天气持续干旱,广大干群同心携力战旱魔,抢干群协力抗旱浇地,确保了适时播种。但是,由于浇灌不匀,底墒欠缺,导致一些地块出苗参差不齐,加上部分地块未施底肥,苗情较差。 为及时挽回损失,6月中上旬以连降喜雨以后,该镇一是聘请市、县科技人员实地察看,根据不同苗情拿出“以 管补晚,以管促苗”方案,指导农民“因苗制宜”抓管理。二是针对晚花生、夏玉米缺苗断垄严重,未施肥地块出现脱肥症状等情况,采取“少补种子多移栽,小苗地块栽大苗”,缺肥地块早追肥,以肥促壮保丰收的科学管理措施,指导农民采取从早播地块移大苗的方式,补齐缺苗断垄,对脱肥地适施土肥、土粪、撒施或穴施多元素复合肥2.7万亩,追施土粪2500多亩。三是根据个别大水漫灌式浇种地块出现的受淹苗黄状况,在及时排出积水的前提下,适时补追化肥,力促弱苗转壮,减轻灾情危害。四是对墒情充足出现的草荒现象,采取人工除草与机械除草、喷施除草剂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根除草荒,减少养份流失。五是根据一些贫困户、外出打工户在秋田管理中缺劳力的现象,该镇由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牵头,村村成立秋管服务队,近千名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参与其中,已帮助查苗补种300多亩,追肥1200多亩。 眼下,该镇13万多亩秋作物全部落实了科学管理措施,一、二类苗占95%以上,少数三类苗正在转化,为夺取秋季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22 2020-06

    尉氏县:进基地稳脱贫

    6月21日,尉氏县十八里镇武家村高效种植扶贫园,贫困户张小双在采摘圣女果。目前,该镇已建成扶贫基地产业园和扶贫车间75个,安排就业2000多人,帮助全镇116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更多详情]
  • 22 2020-06

    2万吨进口冻猪肉将投放

    6月21日,华储网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6月23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库投放竞价交易2万吨进口冻猪肉,交易时间为6月23日下午13:00-16:00。华储网称,质量符合中国进口冻猪肉相关标准,经国家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