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5 2019-11

    河南生猪存栏量连续两月回升

    11月24日,河南省家禽业协会年会暨第32届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出席发布会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高永革在解读河南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时透露,河南生猪存栏量在9月、10月已连续两月止跌回升,全省生猪生产已出现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河南省畜牧生产总体平稳。 据河南农业农村厅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肉、蛋、奶产量同比呈“两增一降”。其中,肉类产量同比下降5.3%,产量440万吨,禽蛋产量同比增长6.9%,达到328.1万吨,牛奶产量同比增长0.6%,为88.5万吨。 生猪产能下降是河南肉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生猪存栏3363.33万头,同比下降24.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0.1万头,同比下降26.5%。前三季度,河南全省生猪出栏3697.46万头,同比下降18%。 尽管上半年生猪生产疲软,但监控数据显示,在9月、10月,河南生猪存栏下滑势头已得到遏制。 “据对我省360个村监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9月份环比分别增长0.73%和0.60%,10月份环比分别增长3.35%和5.27%,连续两个月稳步回升,回升幅度逐步加大。”高永革介绍,目前河南省全省生猪生产已出现积极变化。 据河南农业部门近期对全省38家规模养殖场调查,目前河南省后备母猪数量同比增长5.3%,仔猪价格达到81.16元/公斤,同比上涨232.2%,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不断提高。 作为农业大省,当前河南省内大规模养殖企业也积极扩张,加码生猪生产。其中,永城中粮家佳康1.4万头母猪项目即将进猪,确山龙凤山等124家年出栏1万头至5万头规模养殖场新建改扩建项目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 高永革介绍说,河南生猪生产呈积极变化还体现在,河南生猪外调量持续增加。 “在保证我省市场供应的基础上,截止11月22日全省共调往外省活猪235.5万头,外调猪肉105.93万吨,双汇公司销往外省深加工产品折合活猪78.6万头,全省合计折合外调生猪1585.3万头,是全国唯一一个外调量超过1000万头的省份。”高永革说,河南活猪主要调往山东、广东、安徽、广西、江苏五省份,猪肉主要调往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五省份。

    [更多详情]
  • 25 2019-11

    河南安阳:前峪村的水稻丰收了

    11月20日,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犹如一幅水稻丰收图,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金黄的稻米让人眼前一亮。 前峪村位于林州市北部山区,2017年,该村成立前峪村农林牧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理、修缮土地200余亩,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生态稻米,成为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水稻种植产业基地。

    [更多详情]
  • 25 2019-11

    温县扶贫基地食用菌丰收了

    11月20日,温县北冷乡杜庄村食用菌扶贫种植基地,农民在收获平菇。今年以来,该乡利用34.4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兴建食用菌种植大棚,为69户贫困户每户购买优质菌种1000袋,所得收入可以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增收1500元。目前,该食用菌扶贫种植基地种植的香菇与平菇相继开始采摘,供不应求。

    [更多详情]
  • 25 2019-11

    杞县板木乡特色产业引领脱贫振兴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600多亩荠荠菜,产品主要供给思念、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在杞县板木乡北张庄村,河南省侬宜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勇带着记者来到田边,看着自己种植的600多亩肥硕翠绿的荠荠菜,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不算种植的40多亩水果玉米和80多亩上海青,光荠荠菜这一项就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像河南省侬宜乐专业种植合作社一样的合作社和企业受到了该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板木乡乡长李森告诉记者,同时该乡也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路子。 “侬宜乐专业种植合作社在流转土地、金融扶持和解决用工方面得到了板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杨勇说,目前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贫困户固定用工22名,每年务工收入1万~1.5万元。蔬菜收获季节贫困户临时用工达200余人,每天收入90元,实现了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一体化经营。 北张庄村刘传超是该合作社带动的贫困户之一。“我今年种了10亩荠荠菜,每亩产量3800斤,合作社按1.2元收购,这个价略高于市场价。”刘传超对自己种植荠荠菜带来的收入很满意,“光种植荠荠菜这一项,净收入4万多元。” 该合作社只是板木乡脱贫带贫产业中的一个典型。近年来,该乡党委、乡政府根据农、养、工等区域分布特点,着力打造四个产业功能区域,贫困户通过畜牧散养、收益分配、参与就业、优质种植等形式,扩大产业覆盖率,增加收入,为实现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该乡党委书记党伟说:“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没有产业带动,很难实现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而实施产业扶贫更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扬长避短、综合施策。” 目前,该乡为3个扶贫企业提供土地60余亩,金融政策支持资金320万元,签订务工岗位180个。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河南:粮油涨跌各异鸡蛋价格回落

    近1个月,河南省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有升有降,小麦、面粉、菜籽油价格上升,玉米、大米、大豆油价格下降。 据该省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监测,11月18日,全省城乡集贸市场混等小麦平均零售价2.26元/公斤,月环比上升0.89%;中等玉米1.84元/公斤,下降1.07%;特一粉4.36元/公斤,上升0.46%;标一粳米5.44元/公斤,下降0.36%;标一晚籼米5.06元/公斤,下降0.39%,受近期新大米集中上市影响,河南大米价格小幅下降;二级菜籽油16.32元/公斤,上升0.12%;二级大豆油13.54元/公斤,下降0.15%;二级花生油25.14元/公斤,下降0.08%。与此同时,鸡蛋价格月环比下降6.67%,目前集市平均零售价为11.20元/公斤,同比上升23.08%。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河南农大“80后”副教授杨森:让小小黑水虻卖出千万身价

    日前,在首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能转移大会上,河南农业大学与新加坡南达公司的一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引起大家关注。根据协议内容,河南农业大学将向南达公司授权黑水虻的人工繁育和相关技术,受让金额为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63万元。 黑水虻是什么?什么技术让新加坡的公司不远万里登门“取经”?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找到技术发明人——河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80后”副教授杨森一探究竟。 “黑水虻可是好东西,是联合国力推的昆虫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杨森告诉记者,黑水虻不携带病毒,不叮咬,不侵入人类的居住环境,本身还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幼虫能够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农副产品下脚料等作为食物,适应能力极强,能有效减轻环境污染。幼虫和蛹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说起黑水虻的好处,杨森如数家珍,“钟爱”之情溢于言表。 资料显示,黑水虻也称亮斑扁角水虻,原产于美洲,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营腐食性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2007年,刚考上研究生的杨森开始接触黑水虻,从硕士到博士,再到毕业回母校河南农业大学任教,十几年来,黑水虻一直是他科研的主攻方向。他从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入手,先后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在黑水虻资源化研究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 如今,杨森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黑水虻的全自动养殖和加工,8~10天就可以将相应比例的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废弃物质转化为昆虫蛋白、脂肪和生物有机肥,转化的同时没有臭气、废水等排出,达到零污染零排放。 杨森为黑水虻产业算了一笔账:使用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机械化生产线,每处理1000吨餐厨垃圾约需成本30万元,但可产生近60吨干燥的昆虫高蛋白,300吨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直接经济效益约96.8万元,利润可观,同时将极大减少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 据了解,郑州市每年产生约26万吨餐厨垃圾,按照以上转化1000吨餐厨垃圾可获得利润66万元计算,通过黑水虻与微生物的联合生物转化,每年可获利润约1.7亿元。如果10%左右的餐厨垃圾使用该技术进行处理,每年也能获得近1700万元的利润。 科学研究没有止境,杨森说:“生物世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打开更多宝藏的钥匙,让科学技术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太康县:养羊场30%利润送乡亲

    太康县高贤乡高东村村民侯大命15岁辍学,跟着父母学做生意,17岁那年,他独自到郑州闯世界。30岁时,他干出了名堂,坐拥千万资产回到村里,给乡亲们办了一系列实事。 帮村里修路 在高东村,一块红色“侯大命路”的牌子十分醒目。“这条水泥路,是10年前侯大命修的。”村民侯彦领说。 那年夏天的一天,事业有成的侯大命回到高东村,正赶上天下大雨,轿车抛锚在村内道路上,在村民的帮助下,轿车才得以从泥泞中出来。侯大命就产生了为村里修路的念头。他请来施工队,投资11万元,将村内泥土路修成了水泥路。竣工那天,村民们放鞭炮、跳秧歌,整个村子像过年一样热闹。 路修好后,侯大命又安装了路灯,并每年垫付照明费2500元。2018年,他再次投资2万多元,对全村路灯进行了更换。“以前一到晚上,整个村子黑乎乎的,自从有了路灯,村子和城里大街一样亮堂。”82岁的村民李继莲说。 给村民发福利 高东村路口有一个小卖部,村民拿着户口本就能从小卖部领取牙刷、牙膏、香皂等物品。“这些物品,我们不用掏一分钱,都是侯大命免费发放的。”70多岁的五保户李学成说。 今年5月,侯大命为村民购买了3万多元的香皂、牙刷、毛巾、蚊香等过夏物资。为让全村600多户村民过上一个祥和、快乐的中秋节,侯大命又从郑州送回来数万元的桶装食用油。 多年来,侯大命还供养着村里几位特困老人。“也不知道我哪辈子积的福,老了老了,又捡了个孝敬‘儿子’。”李学成逢人就夸侯大命。 建养羊场30%利润给村民 焊钢管、平土地、垒羊圈……在高东村东北角,一处占地20余亩的养殖场正在建设,这是侯大命投资200万元的养羊场。 要致富,产业是出路。侯大命深知,要做好高东村的脱贫工作,让村民发展产业是根本。经过考察,侯大命觉得养羊是一个风险小、收益快的致富门路。今年9月,侯大命决定在村里建养羊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我准备建50个养殖大棚,让村民过来管理,我负责提供技术和饲料等,风险我担,村民只负责喂养看管,30%利润分给村民。”侯大命说,养羊场建成后,预计可带动高东村50多户村民致富,每户村民每年可收入6万~9万元。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解读秋粮收购监督检查

    为确保今年秋粮收购有序进行,秋粮上市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收购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目前,各地秋粮收购工作已全面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结合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内秋粮收购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突出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督查“两手抓”,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记者邀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秋粮收购及监督检查工作进行解读。 记者:当前秋粮收购进展如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11月以来,各地秋粮收购工作已陆续展开,进展总体顺利,市场运行平稳。截至11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3722万吨,同比减少710万吨。分品种看,中晚籼稻1708万吨、粳稻838万吨、玉米1065万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豆111万吨,同比有所增加。据监测,部分地区稻谷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先后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和四川等5省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 目前市场粮价基本稳定,优质优价特征更加明显。比如,江西省优质稻谷价格1.3~1.35元/斤,较常规品种高0.05~0.15元/斤;湖北省优质稻谷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0.02~0.03元/斤。 记者:各地在秋粮收购中有哪些新举措?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各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做好2019年秋粮收购工作通知》精神,辽宁、江西等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区)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宣传解读收购政策,做好收购资金、仓容等准备工作。四川省加快“智慧粮库”“低温粮库”建设,全省共建设低温仓库268个、仓容639万吨,可延长储粮时间1~3年。 为让农民交“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江苏省不断完善“满意苏粮”手机APP应用,用好预约卖粮、供需对接、订单种植等功能,实现农民“指尖卖粮”。江西省进一步推广“赣粮通”粮食收购微信小程序,便利农户售粮。河南省推广应用“惠三农”软件,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经纪人实行线上预约收购,为贫困户开辟绿色售粮通道,方便农民售粮。 安徽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粮食收购企业签订市场化收购贷款合作管理协议,目前已向47家企业投放市场化收购资金5亿多元。吉林省加强企业购销、库存、外运情况统计和市场监测,及时掌握行业经营意向和市场变化,积极引导企业入市收粮。 记者:秋粮收购督查的范围、对象包括哪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纳入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范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11省(区)是这次督查的重点省份,主要检查政策性粮食委托收储库点和租赁点,确保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记者:政策性收购执行预案的省份作为督查重点,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政策性粮食收购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粮价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切实强化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各环节,特别是定点和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 在定点环节,主要核查是否存在违反程序、审核不严、弄虚作假等不符合定点要求的行为。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违规租仓或委托储粮、启用未经报批和现场审核的仓房、启用存在安全隐患或已涉粮案件的企业仓房储粮等违规行为。 在收购环节,主要检查空仓验收制度执行、《仓储保管合同》或《仓储设施租赁合同》签订、收购入库流程和业务管理、收购资金拨付结算、收购业务公平公正公开和留痕等情况。重点排查收购业务流程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粮食收购入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以及相关国家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抬级抬价、压级压价,“以次充好”“先收后转”“转圈粮”“以陈顶新”“拒收合格粮食”“打白条”等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对市场化收购主体如何开展督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满足售粮农民需要。同时要加大对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指导企业严格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公布粮食收购品种、质量要求、量(价)折扣规则、12325粮食流通监管热线等相关信息,加强对多元主体收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拖欠售粮款、压级压价、坑农害农等违规行为。 记者:怎样保证秋粮收购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开展秋粮收购监督检查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强化行政监管的重要手段,必须抓好抓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一要强化社会宣传和监督,用好12325粮食流通监管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检查发现的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二要创新执法理念,用好双随机抽查应用平台,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将严格依法检查与督促完善收购政策制度、加强内部收购管理、建立有效监督检查机制等结合起来,不断规范政策性粮食收购行为,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地生根。三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检查情况,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发行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注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猪肉涨价推高物价涨幅 多地启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今年以来,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各地物价涨幅走高。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绝大多数省份启动价格临时补贴,目前至少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惠及困难群众达2.22亿人次。你领到这笔钱了吗? 猪肉价格上涨推高CPI涨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超100%,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 猪肉价格推动下,10月份有20多个省份CPI涨幅超3%。四川10月份CPI同比上涨5.2%,成为今年CPI涨幅首个突破“5”的省份。广西、广东以4.7%、4.6%的CPI涨幅紧随其后。 猪肉等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地上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些特定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为保障这些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绝大多数省份启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国家发改委9月曾透露,4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已有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已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达2.22亿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如,山东省今年已连续5次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截至9月底,山东省累计发放补贴金额约1.8亿元,补贴约930万人次,补贴范围惠及全省所有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以及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困难群众。 吉林省从4月到9月底,共向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连续发放6个月的临时物价补贴1.56亿元,累计救助622.14万人次。 部分地区降低启动条件增加保障对象 这么多人都享受了价格补贴,不少小伙伴关心,谁能领到这笔钱,自己是不是其中一个? 按照发改委等五部门201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联动机制保障对象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扩大保障范围,但不得缩小保障范围。 一些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四类保障对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了保障范围,以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和重点人员的基本生活。 如,海南省在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础上,增加了全日制在校大中专(含技校)学生。 另外,上述通知指出,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启动联动机制:(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二)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各地可结合实际降低启动条件,但原则上不得提高启动条件。 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地方降低了价格临时补贴启动条件。 如,江苏省规定,以设区市为单位,当设区市的月度CPI指数达到或超过3%,就要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按月发放。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5日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将重点关注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指导地方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更多详情]
  • 22 2019-11

    沈丘县:采摘游富了农家

    “这种草莓的味道好香啊!”11月16日,记者走进沈丘县付井镇王营村的裕禾草莓采摘园,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塑料大棚内,草莓的清香扑面而来,翠绿的植株上,鲜红欲滴的草莓点缀其间,十分惹人喜爱。兴高采烈的游客们,一边品尝一边采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我家种有`红颜’等10多个不同口味的优质草莓品种。”采摘园负责人李子海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0多亩大棚草莓,除了给草莓商贩供应一些外,大部分都卖给了前来采摘的游客。眼下草莓每公斤售价40元,收入可观。 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葡萄、食用菌、大棚瓜果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我们把采摘游与镇域现代农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力地拉动了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该镇党委书记王志明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