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4 2023-08

    理事会有标准 不能破规矩

         10元一盒的香烟,260元一桌的饭菜……8月2日,郏县东城街道渔池社区居民王先生为儿子举办了一场“寒碜”的婚宴。     王先生从事货运业,手头也宽裕,按说是大好的“显摆”机会,为啥“寒碜”给儿子办婚宴呢?一番打听才知道,这是社区红白理事会规定的标准,再有钱也不能破规矩。而且,像王先生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总共摆了12桌,鸡鱼都有,大家都吃饱了,礼金最多200元,大家都觉得轻松愉快。若同以前一样大操大办,没有两三万元下不来。”王先生说。     渔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金国说,以往居民办红白事很是“大方”,不管吃不吃得完,每桌至少18个菜,有的随礼上千元,烟酒档次也是就高不就低,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攀比之风盛行。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对彩礼、宴席、烟酒等有严格规定,家家户户有事必须到红白理事会报备。     近年来,东城街道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引导辖区社区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社区有了红白理事会,破除了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的陋习,真正理出了“新办风”“简办风”。居民也从自治管理的“软”约束中尝到了甜头,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增强,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东城街道6个社区的红白理事会已累计协助群众办理红白事30余起,节省资金近50万元,红白理事会以“小组织”理出了乡风“大文明”。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冒雨送“贷”上门

          “下这么大的雨,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你们打了电话,没想到你们真的就过来了。农商行的服务真是没的说,我为你们点赞……”7月29日下午,安阳商都农商银行许家沟支行客户经理王林书冒雨上门进行贷前调查,赢得客户王先生的称赞。     据了解,客户王先生长期从事运输生意,7月29日,他急需购进一批石料,但缺少周转资金,正焦头烂额时,突然想到上周农商银行的员工到村里普及金融知识时留下一张名片,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电话。王林书得知王先生的诉求后,没有一丝犹豫,拿起雨伞赶往他家。     经过现场调查,7月30日,13万元的贷款就到了王先生账上。当他看到短信通知时,激动地说:“农商行的效率真是高,从调查到钱到账还不到24小时。”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培育夜间消费新业态

          8月2日晚,2023“魅力开封·乐享生活”美食消费季暨开封首届青岛啤酒节快闪空间活动在开封市民广场盛大开幕,活动从8月2日持续到8月11日。活动现场,广大市民不仅畅饮青岛啤酒、品味特色美食、乐逛汽车家电,还欣赏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共同度过了一个激情洋溢、清爽怡人的夏夜。     近年来,开封从夜市、夜游、夜娱、夜购等领域丰富城市夜生活,开展了非遗市集、老字号市集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挖掘城市夜间经济潜力,积极培育夜间消费新业态,叫响开封“夜经济”品牌。     本次活动最大亮点是与举办方合作融入开封元素,融合了“美食、啤酒、音乐、家电、汽车”等多种元素,推出开封老字号、美食区、汽车和家电展示区,将多元消费业态融合于开封首届青岛啤酒节快闪空间活动中,展现“集成式”“多元化”“沉浸式”消费模式,通过传承和创新的方式,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消费信心,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蜜桃成熟时 引得满园客

         8月2日,走进沈丘县周营镇欧营村一处精品生态果园,郁郁葱葱的桃树上挂满了黄金蜜桃,微风吹拂,阵阵果香扑鼻而来,引人垂涎欲滴。10多名果农不停地在林下穿梭,采摘、分拣、装箱、搬运黄金蜜桃,直供商超市场,丰收带来的幸福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景象,果园负责人郭妮乐开了花:“今年桃子水分、糖分足,口感好,吃起来香脆蜜甜,销路根本不用愁。”     郭妮说,今年的蜜桃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稍大点的、品相又好的桃,每斤价格8元以上,品相一般的桃,销售价每市斤5元。     果香不怕巷子深。桃子成熟开园采摘的消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后,不少附近水果批发商到果园抢购。     “香!甜!脆!今天准备批发收购1000公斤,拉回去销售不愁。前两天拉回去的桃子很快就销售一空。”说话间,来自沈丘县城的一位姓张的客商抱着一箱精品黄金蜜桃,笑得合不拢嘴。     黄金蜜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增收。郭妮说:“不少村民在采摘园里帮忙施肥、浇水、剪枝,每天能赚六七十元,最忙时有20多人在园里干活,平均每人年收入1.5万元以上。”     据了解,欧营村的精品果园占地180多亩,除了黄金蜜桃还种植了映霜红冬桃、冬枣、车厘子等新品种,经济效益可观。     近年来,该镇依据市场需求,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除了桃子,该镇还种有樱桃、葡萄、吊蔓西瓜、绿宝甜瓜、大棚草莓等多种精品水果,保证四季都有水果处于采摘期。积极打造集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水果乐园,稳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响“甜蜜产业”品牌,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蚂蚱变美食 蹦出新财富

         蚂蚱,又名蝗虫,是田间的一种害虫,让农民朋友十分头疼。     如今,随着蚂蚱的营养价值被发掘,它已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营养美食,养蚂蚱也成了一项新兴产业。小蚂蚱“蹦”上了餐桌,“蹦”进了市场,也“蹦”出了致富新路。     8月3日,伊川县江左镇北赵庄村,养殖户尚川淼刚推开蚂蚱养殖大棚封闭门,伴着一阵“沙沙沙”的飞腾声,密密麻麻的蚂蚱瞬间飞落到各个角落。     蚂蚱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嫩,可以作为食材、中药材和毒王蜂饲料,市场需求量大。尚川淼正是看到了这一商机,202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山东学习蚂蚱养殖技术。回到家乡后,他在北赵庄村投资建起了4座育种大棚、18座养殖大棚,还承包土地种植牧草,作为蚂蚱的饲料。     一年多的摸索,他经验日渐成熟。尚川淼介绍说,蚂蚱养殖相对简单,但对草料的选择非常严苛,不能接触任何药物,蚂蚱吃的全部是基地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和黑麦草。     据了解,蚂蚱养殖成本低、繁殖快、周期短,养殖期集中在3月到9月,平均30天至45天可出棚一茬,一年能繁殖4茬。目前,尚川淼的蚂蚱一茬能出1400公斤,产值3万余元,本地消化一部分外,大部分卖到了山东、北京等地。     如今,尚川淼在吕店镇南村建设的5个自动化养殖大棚即将投用,江左镇不少人也加入了养殖蚂蚱行业。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柳树岭致富有鹿

         7月31日,刚一走进鲁山县背孜乡柳树岭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一群梅花鹿就害羞似的躲到一个角落里,在主人李国太手中树叶的“诱惑”下,好大一会儿,才怯生生地来到了场地中央。     “梅花鹿胆子特别小,见到陌生人就会躲开,我们这个地方地处大山深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比较僻静,很适合养鹿。”李国太说。     李国太今年30来岁,前些年曾外出打工。“有一天闲来无事刷抖音,发现一个养梅花鹿的视频,顿时有了兴趣,就决定回乡创业养梅花鹿了。”李国太说。     今年春节前,他从太康那边引进5公6母梅花鹿,开始了创业路。     据李国太介绍,母鹿幼崽养到18个月后就可以交配,孕期7个月左右,幼崽出生3个月内主要吃母乳,三个月后就可以“断奶”了,母鹿基本上是一年一产崽,一般一胎一只,双胞胎的概率很小。     “目前我这里的母鹿已经产下4只幼崽了,都是公的。公鹿出生第二年就可以采鹿茸,一头成年公鹿一年可采2次鹿茸,5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能卖上万元。”李国太说。     除了给梅花鹿喂食栗树叶、杨树叶外,李国太还特意种了2亩多的苜蓿草,并配套建设了一个饲料仓库,购置了一台粉碎机。“梅花鹿是杂食性动物,几乎不挑食,啥草都吃。”李国太说。     李国太打算9月再从东北那边引进30余头梅花鹿,除了卖鹿茸外,也准备卖鹿肉,把事业做大。     “村里准备把梅花鹿养殖当作‘一村一品’产业来大力扶持,支持村里的养鹿事业做大做强。”来自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魏增雷说。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戴“项链”挂“耳钉” AI“打卡”

         8月1日,西平县嫘祖镇优然牧场内,随着一辆精准饲料搅拌车缓缓驶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香甜的味道,在现代化钢架结构牛舍里,一头头奶牛吹着风扇,酣畅淋漓地咀嚼着由苜蓿草和秸秆混合制成的饲料。     伴随着耳畔不断传来的浑厚“哞哞”声,记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奶牛身上,环视一圈后,奶牛脖子上佩戴的“项链”和耳朵上挂着的“耳钉”,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这些是啥设备,有什么作用?     “奶牛佩戴的项圈和耳标都是智能设备,是奶牛的‘身份证’,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对奶牛的休息时间、反刍时间和体温变化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技术员张永刚说。     据了解,牧场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技术人员坐在数据中心敲击键盘就可以对牛舍里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而且智慧化信息平台可以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及时提醒牧场管理人员完善防寒、降暑等设施,为奶牛营造舒适宜居的环境。     走进位于牧场东侧的全自动挤奶车间,一眼望去,300余头奶牛正在排队等候,它们头顶的24台赛科龙风机和恒温喷淋系统紧密协作,为排队等候的奶牛带去了清凉,上午10时40分,经过AI识别系统的身份认证后,奶牛们依次踏上全自动转盘式挤奶机,开始听着音乐生产牛奶……产奶结束后,奶牛还要再经过AI识别系统进行“打卡”,这时产奶量等信息就会自动在数据平台更新,并记录到每头奶牛的档案里。     “数字化、智能化为我们管理奶牛提供了极大便利,依托智慧牧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牧场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确保每头奶牛都能获得充足营养。”牧场负责人强宏刚表示。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村村都有乡村振兴专职书记

          7月27日,安阳县高庄镇将台村优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优质面粉和石磨面粉两条生产线飞速运转,一粒粒小麦在流水线蜕变成粉。     “乡村振兴专职书记王贵平的到任为将台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将台村成立了安阳优粮专业种植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引导群众参与,兴办了安阳优粮食品有限公司,发展食品深加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将台村党支部书记董莉莎说。     在永和镇后刺头村,沿路都是瓜蒌棚架。“这瓜蒌长熟了金灿灿的,是群众致富的‘金瓜瓜’。专职书记李永军功不可没,他联系农业专家到村里测量土壤、考察气候,引进瓜蒌种植,当年一个瓜蒌种植园就挣了60多万元。”村干部申志彬说。     近年来,安阳县以选聘乡村振兴专职书记(专职主任)为抓手,引导他们通过资源返乡、技术返乡、智力返乡、资金返乡等方式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中,开拓出了一条能人志士反哺乡梓、带动父老乡亲致富的新路子。2022年至今,安阳县先后选聘乡村振兴专职书记(专职主任)312名,覆盖了305个行政村。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人才夜市”让劳动者“月下求职”

         摆地摊不只可以做生意,也可以招贤纳士;逛夜市不仅能买东西,还能找工作。8月2日傍晚,漯河市召陵区首个“人才夜市专场”招聘会在淞江路“雪霁花海”游乐园门前空地正式开摊。     暑假期间,高温连连,给日间户外招聘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为给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好的对接桥梁,召陵区组织用人单位“挑灯纳才”,让劳动者“月下求职”,区有关部门人员负责讲解人才政策,提供求职服务。     当天晚上,沿街一字排开的招聘台前,16家企业招聘负责人化身摊主,向求职者提供760个岗位,初步达成意向127人,发放招聘宣传页政策清单1500余份,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大龄护工、宝妈等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     召陵区别样的“人才招聘夜市”为城市的夜色增添不少人气,求职者用出门遛弯的时间、以逛夜市的休闲心情实现家门口找工作,达到便民利民、助力就业的效果。

    [更多详情]
  • 04 2023-08

    温县,“味”来可期

        ●为广西九成的螺蛳粉厂提供汤包原料     ●为全国3000余个速食品牌提供研发服务     ●为全球3万家“蜜雪冰城”门店供应主原料     ●间接带动相关食品产业产值近千亿元     ●是全国最大的新式茶饮、速食调味料、冰淇淋脆筒、酸辣粉、非油炸方便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方便食品代工基地     □本报记者 冯佳志 通讯员 崔新娟     作为全国最大的速食调味料生产基地,温县为广西90%的螺蛳粉厂家提供汤包原料,为全国3000余个速食品牌提供研发服务,与中粮、双汇、金锣等20余家食品百强企业长期合作;作为全国最大的新式茶饮基地,温县服务于全球新茶饮行业10余个品牌,为全球3万家“蜜雪冰城”门店供应主原料。     温县素有“中原粮仓”“怀药之乡”美誉,基于原料、区位等优势培育出食品企业222家。近年来,其细分领域速食产业紧跟市场需求加快升级创新,将以“调料”与“茶饮”为主的一咸一甜“温县味道”从中原粮仓端上国人餐桌。     供应味道     8月2日,在位于温县经开区鑫源路的河南立达老汤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包包老汤系列调味料被包装成箱。“河南第一桶6包料的酸辣粉料包就是我们研发的,柳州80%的螺蛳粉厂家都是我们的客户。”该公司董事长邱保文说。     河南立达老汤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将传统老汤工业化生产的食品配料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在肉制品、速冻食品、速食食品、餐饮连锁、鸡精调味品、膨化食品等各个领域。     温县的京华食品科技公司、品正食品科技、香曼食品科技公司等企业都是全国各速食食品品牌的“味道”供应商,包括今麦郎、康师傅等品牌的方便面调料包,三全、思念馄饨的粉料包等。     俘获味蕾     撕开包装放入作料,或冲或煮,醋香辣味肆意飘散,嗦一口面舌尖生香,喝一口汤酸辣酣畅……在温县捞面姑娘食品公司的展台上,摆满了该公司开发的速食小吃。     该公司负责人冉宪刚说:“我们的面饼原材料用的是咱温县的‘麦乡’牌面粉,调味料来自温县立达老汤。”     温县调味料产品在速食食品、肉制品、面制品、餐饮连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赋能了全国食品行业知名品牌的发展,支撑了全国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带动螺蛳粉、酸辣粉、粉面菜蛋、肥汁米线、麻酱米线等数十个品类成为全国爆款,间接带动相关食品产业产值近千亿元。     慕伟冬曾经是温县某调料厂的一名工人,他现在的身份是米吉提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选择做速食行业,是因为温县有完整的食品产业链,面与调料,温县处处有精品,创业事半功倍。”慕伟冬坦言。     走向“味”来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简单洗脑的歌曲在社交平台火热传播的同时,也让蜜雪冰城迅速出圈,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茶饮。     而全球蜜雪冰城门店的核心原材料,就是从位于温县经开区的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发出的。     大咖国际是蜜雪冰城集团全资子公司,生产产品横跨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品类,是行业内茶饮原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饮品供应链服务商,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近10%。     在2023年6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河南省食品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的决定》中,温县的大咖国际、京华食品、天香面业、立达老汤4家企业榜上有名。     随着温县速食调味赛道的不断扩容,入场“玩家”也越来越多。目前,温县共有速食关联产业企业2300余家,形成以休闲饮品、速食调味料、方便食品、面制品、肉制品、健康食品为主的食品制造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式茶饮、速食调味料、冰淇淋脆筒、酸辣粉、非油炸方便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方便食品代工基地。温县“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