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1-06

    汝州虎头村:果蔬为媒 集体经济结“硕果

    6月1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汝州市汝南街道虎头村采摘园,一股清冽的甜香扑鼻而来,只见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正忙着摘桃、装桃、运桃,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桃子成熟后,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收购商开着大车来我们这,根本不愁卖。”桃丰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占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王占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9年了,种植果桃200余亩,培育30多个品种,今年在汝州市农业局的号召和培训下,尝试培育富硒产品,发展富硒久鲜桃、黄金蟠桃40亩。“从成品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其口感、色泽、个头就是比一般的好。” 合作社只是虎头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天然的水资源优势,虎头村村党支部依托地理优势,以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龙头,以千亩鲜桃种植基地为依托,以特色鲜桃品种突破为抓手,联合村内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成立“一村一品”产业联合体,实行“统购、统销、统一技术”的三统模式,通过合理规划,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 目前该村已发展种植公司、家庭农场共9家,桃树种植1100亩,葡萄种植180多亩,草莓种植130亩,芦笋及蔬菜种植150亩,全村林果业年产值达800万元。2020年成功创建为“一村一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容量200吨的果蔬存贮冷库项目也正在施工中。 “下一步将依托果树种植,延伸产业链条,把鲜桃、草莓、葡萄、苹果、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采摘、垂钓、观光、民宿、生产为一体的产业布局,促进村落多业态发展,沿汝河南岸在虎头地界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态农庄。”提到未来,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杨廷贤信心满满。 据悉,近年来,汝州市汝南街道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将“一村一品”作为富民兴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塑造特色果蔬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让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更多详情]
  • 16 2021-06

    河南叶县:又到一年六月天 金银花上摘“金银”

    “清热解毒人人夸,唯有山间金银花。”6月15日下午,走进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先锋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簇簇花朵挂满枝头,香飘四野。花田中近百名采花女工正顶着烈日采摘头茬丰收的花蕾。 “我经常过来摘金银花,一天摘十几斤,赚个一百多元钱,在家孩子也带了钱也挣了,两全其美,可美!”洪庄杨镇曹李村村民吕贵芳说道。 该基地负责人张先锋是曹李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张先锋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发现金银花一次性投入种植,受益年限高达60余年,并且具有较好的市场行情,头脑灵活的他将目光投向了金银花种植,率先在曹李村试种110亩金银花,发展金银花特色中药产业。 据了解,金银花为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以干花入药,是一种集保健、药用、观赏及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植物。其保健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张先锋瞄准了金银花的市场前景。2010年,成立合作社,购置烘干设备,进行深加工。 “今年这个金银花的情况是500斤湿花能加工100斤干花,100斤干花就能卖1万多元钱。”张先锋高兴地说。 “家有千株金银花,手中不愁没钱花”。近年来,洪庄杨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因势利导,大力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大力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目前,在当地每天参与金银花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的群众就多达300多人,年产值达百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拉长产业链,让金银花成为全镇群众的致富之花。”洪庄杨镇组织委员时伟东说。

    [更多详情]
  • 16 2021-06

    省农业气象专家提醒:注意出苗情况防止涝渍发生

    6月15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6月16日,全省大部有阵雨、雷阵雨,其中西部、南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6月17日,全省降水结束。6月18日到6月20日,南部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雷阵雨。 气象专家提醒各地,关注可能由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及地质灾害、内涝、田间渍水,加强对旅游景区、矿区、施工工地和重要路段的管理,防范雷电及雷暴大风可能带来的危害。 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一平说,我省6月12日至6月15日的降水改善了豫北、豫东大部和豫西南部分地区的墒情。已完成夏种的田块,要注意查看田间出苗情况,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补种,降水过多的田块要及时排水,防止涝渍发生。

    [更多详情]
  • 16 2021-06

    河南大规模机收作业基本结束

    6月12日,河南省大规模机收作业基本结束。今年,河南省小麦大面积机收作业自5月29日开始,至6月12日基本结束,历时15天,完成小麦收获8458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99.5%。另外,三门峡和安阳部分山区的小麦还未成熟,待成熟后,将会及时收割,预计6月下旬全省麦收彻底结束。 今年夏收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装备优化进度快。农机更新换代加快,8公斤/秒以上喂入量的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的主流。全省收获时间是除2018年以外近十年来最短的一年。二是机收减损质量高。通过广泛宣传培训,机手的机收减损意识大幅增强,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监督意识也普遍强化,全省小麦机收损失普遍降低。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三夏”农机工作高效完成,一是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二是得益于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三是得益于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措施得力。特别是6月6日以后,针对南北小麦同时成熟引发全省收割机普遍紧张的新情况,各地迅速启动应急方案,科学调度,快速支援收割机短缺区域,打了一个漂亮的机收歼灭战。四是得益于天气形势总体有利。

    [更多详情]
  • 15 2021-06

    河南省首个乡村产业实验区项目签约

    6月11日,镇平县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实验区项目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该项目为河南省首个乡村产业实验区项目,镇平县政府将与北京东方风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集泛太公湖景区、康养产业园、农业主题公园、蛋白桑产业种植基地、中医药产业园、百草园等于一体的乡村产业实验区。 据了解,该项目选址在镇平县老庄镇,总投资150亿元,将分三期进行建设。项目力争在10年内打造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AA景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据介绍,北京东方风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态、艺术、智慧为传承,以产业发展为驱动的集团公司。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国储林、矿山修复、河流治理、全域旅游、农业产业园、都市田园等。 签约后,镇平县政府、北京东方风景控股有限公司将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做进一步商讨,进而推动镇平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更多详情]
  • 15 2021-06

    武陟成立鹌鹑产业协会

    6月11日,我国首家县级鹌鹑产业协会——武陟县鹌鹑产业协会正式成立。 我国是鹌鹑养殖第一大国,也是鹌鹑消费大国。2020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中,已明确将鹌鹑列入家禽。武陟县是全国鹌鹑养殖大县,鹌鹑养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谢旗镇养殖户养殖鹌鹑从几百只发展到10万只,继而带动全村、全县乡镇发展鹌鹑养殖业。2021年,武陟县鹌鹑存栏量达2500万只,是我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之一。协会的成立为武陟县鹌鹑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多详情]
  • 15 2021-06

    汝阳举办艾草文化节

    祈福颂词、传统歌舞、佩戴香囊、太极拳、汉服走秀等文艺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浓情端午节氛围。6月14日,由汝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艾在龙乡·醉美汝阳——首届伏牛山龙乡艾草文化节”在刘店镇枣园村开幕。 汝阳甪里艾是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汝阳种植的龙草艾艾株平均植高为1.5米以上,最高可达2米以上,远超传统艾叶的直径大小,含有比普通艾草更多的天然有机成分。目前,该县艾草种植面积3万余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有艾绒、艾条、艾灸器具等产品230余种,形成了品种保护、生产种植、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产业体系。

    [更多详情]
  • 15 2021-06

    淮滨农民崔俊刚:散养山羊卖得俏

    6月9日,天刚蒙蒙亮,淮滨县固城乡半坡村村民李中强就赶着一大群山羊出门了。 李中强是给养羊大户崔俊刚打工的。崔俊刚2019年从山西引种200只羊进行育肥,长势良好,当年就收入了40多万元。崔俊刚说:“早些年,山羊不值钱,活羊才几块钱一公斤,市场需求也不大,销路不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肉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羊肉价格也是一路飙升。特别是近两年,淮滨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随之而来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去崔俊刚的羊到冬天好卖,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旺季。“一只体重30公斤以上的山羊,就能卖到2000元左右。到了过年,羊肉价格涨到40元一斤还是供不应求。”崔俊刚笑着说,由于他养殖的山羊全釆用放养模式和冬季秸秆喂养的办法,羊肉鲜嫩口感极好,深受客户的青睐,养的羊还没出栏,就已经被客户预定了。 “俺在这看羊,一个月给俺3000多元,跟着崔老板一起发‘羊’财。”李中强说。

    [更多详情]
  • 15 2021-06

    西庄村:菜籽繁育鼓起农民腰包

    昨日,孟州市赵和镇西庄村脱贫户段三保正在紧张收割菜籽。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菜籽又是大丰收,去年我种植不到2公顷菜籽繁育田,纯收入有6万元。今年我种植菜籽繁育田2.4公顷,纯收入估计得有8万元。” 说到菜籽繁育,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今年菜籽繁育效益好,667平方米能产130公斤菜籽,净收入2700元没有问题。”脱贫户张喜乐说。张喜乐在该村党员结对帮扶人的鼓励下,今年种植了0.53公顷菜籽繁育田,估计纯收入有2万多元。 张喜乐是2020年西庄村最后1户脱贫户。张喜乐脱贫后,党员结对帮扶责任人针对张喜乐家庭实际,鼓励张喜乐扩大菜籽种植面积,并及时联系技术员进行种植、防虫指导,通过自身发展,一举进入致富奔小康行列。 “自去年申请实施菜籽繁育产业奖补项目,激励带动西庄村菜籽繁育再上规模以来,今年菜籽繁育又增加了6.6公顷多。目前,西庄村菜籽繁育田总计达33公顷,一年纯收入有87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冬平说。 为了做大菜籽繁育产业,该村党支部联系绿荫菜籽繁育公司运来菜籽精选机上门收购,并无偿提供菜籽精选场地和精选用电,确保种植户收获及时销售及时。 “今年和去年一样,俺家菜籽繁育种植继续保持在1.8公顷左右。村党支部、工作队、帮扶责任都很操心,加上连续4年的种植,俺对发展菜籽繁育产业很有信心。今年菜籽再获大丰收,净收入6万元没问题。”脱贫户李同运手捧着菜籽喜不自禁地说。 “我们村的菜籽种植产业属于订单农业,从种、管、收等各个环节都全程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购销服务,解决了种植户后顾之忧。全村44个脱贫户,其中有12户加入到菜籽繁育产业中,仅菜籽繁育一项,年均3万元以上。小菜籽,大产业。菜籽繁育真正成了乡村振兴的平台、乡亲们增收的利器。”孟州市民政局驻西庄村第一书记薛永庆介绍。 西庄村菜籽繁育面积达到33公顷,萝卜、大葱、洋葱等菜籽繁育已初步形成规模,由于连年好的收成,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菜籽繁育中来。下一步,该村将和济源市绿荫菜籽繁育有限公司做进一步沟通,扩大种植面积,使更多的群众加入,稳步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11 2021-06

    渑池县:金银花田摘“金银”

    近来,渑池县英豪镇水源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千余亩金银花迎来采摘季。阵阵微风吹过,金银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地里的村民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摘着金银花,手指舞动,含苞待放的花朵便落入筐中。 家住观音堂矿的赵俊花老人今年88岁,是金银花种植基地“采摘大军”中的一员。“发展金银花产业真是好!我们老年人没法出去工作,闲着也是闲着,在这一天至少能挣几十块钱呢。金银花让周围的村子都富起来了。”老人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 金银花的采摘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间。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为吸引周边群众参与金银花采摘,金银花种植基地采取灵活的用工方式,不限身份、年龄和时间,多劳多得,辐射带动周边千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我们都是随摘,随称,现场给钱。目前,采摘价格是八块钱一斤,村民干一天基本上能收入100多元。我们每年光支付村民的采摘费就有100多万元。”水源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月桂说。 水源村从2011年开始发展金银花产业,目前已形成1000多亩的种植面积,亩产收入七八千元,风险低、收益好。为了拉长产业链,该村还建设了金银花炕房,将优质金银花进行包装,并与其他药材配伍,加工成花茶再进行出售,增加金银花的附加值。 在水源村的辐射带动下,英豪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全镇十几个村种植金银花5000余亩。如今,小小金银花已变成致富的真金白银,为群众带来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