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5 2019-08

    河南新野电商女时静:杭州返家乡 特产网上香

    “老时家所有芝麻叶都是自己跟老妈还有村里的婶婶娘娘一起采摘的,老时家所有的产品都出自农家,因为小二知道,只有自家餐桌上吃的才是大家放心食用的,因此小二在这里承诺,所有农产品小二全程把控,优选源头好货,无化肥,无陈货,不短斤缺两,一份一斤即500克。”这是淘宝网上老时家店铺上的介绍。 老时家店铺老板时静并不老,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姑娘,她是新野县前高庙乡时楼村人,电商带头人。学校毕业后在杭州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工作之余,她开通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经营情侣服装,生意非常火爆,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姑娘。2018年新野县成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综合示范县,这是新野县推进“互联网+县域经济”电子商务产业的一个突破。得知这一消息后,时静内心很是矛盾,一边是高收入的工作,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年岁大了,身边还有两个要上小学的小不点儿,自己也很是思念家乡,最终让她做出决定放弃在杭州的高收入工作和朋友,是家乡电商发展的广阔前景,是前高庙乡领导的声声召唤。 该乡决定打造电商强乡,大力挖掘有淘宝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充分利用电商人才和网络平台优势,做好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及手工艺品的上行销售,打造“电商+基地+村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回到老家才知道,原来前高庙乡应聘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站长就有好几百人,整个新野达到了将近2千人,瞬间觉得压力山大,怎么从这么多人员当中脱颖而出呢?时静觉得人已经回来了,该面对的必须面对,于是,每天下乡,一个村一个村的地推广,挨家挨户走访,每天都在跟村民互动,发宣传页,跟他们细心的讲解电子商务究竟是干什么的,凭着认真踏实真诚,最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利拿下了时楼村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站长的名额,那一刻她真的太开心啦。 在选好了位置,店面,做了简单的装修之后,在商务局给她配好的一切设施之后便开始了为村民代购、代卖快递收发等服务,一开始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小到耳饰鞋袜,大到汽车家电,再到农用化肥,从一开始的一天十几个单做到最多时候的两三百个单,忙碌而充实的背后却又有了一些不甘心。因为她始终没有忘记成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站长的初心和责任,那就是线上线下要同时开展,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把乡村的农产品利用上行渠道推销出去,让村民发家致富。 于是,她重新打开了自己的网上店铺,坐在电脑前,忙碌了起来,一支笔,一个本子,写了将近一百种想要上架的产品,最终筛选了十几种比较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又能长期有货的产品,又是一通拍照,做图,编辑,上货,制定价格,卖货,最终把具有家乡美味的芝麻叶给做了起来,第一个产品销量稳定了之后,便开始了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现在的丝瓜络、马泡瓜、干豆角、花生米、洋槐花、蒲公英、龙潭黄酒等一些不受农药化肥污染的一些农产品上行,现在主打的三个农产品的月销量已经稳步上升,丝瓜络更是达到了月销量上千这么一个好成绩。 本地农产品几乎家家都有,适宜贫困户利用闲余时间增加副业收入,目前已带动周边贫困户100余户参与,户均增收6000余元,实现了可持续增收。今后,时静还想把家乡的土特产好玩的好吃的好用的都放上去,对于未来,时静很有信心。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三林”经济点绿生金

    平顶山市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推动花卉苗木种植、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盛夏时节,鲁山县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两侧,一片丰收的景色:漫山遍野的果园林木葱茏,圆黄、皇冠、红香酥等20多个品种的酥梨挂满了枝头,硕果累累。 “酥梨品种好,不愁卖。今年亩产能有3000斤左右,每亩收入5000元,目前已经签下了700吨的订单。”8月2日,刚刚和广东一客商签完订单,董周乡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磊磊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曾经无人问津、土壤贫瘠的乱石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覆盖董周、库区、瓦屋等乡镇38个行政村的特色经济林长廊,酥梨种植规模5.6万多亩,年产值达1.3亿元。 五里岭的蝶变,是平顶山市发展林木产业、林果产业、林下种植养殖业等“三林”经济,实现兴林富民、绿色惠民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市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使道路、荒山绿起来、美起来,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 如何将林地“资源”变成“资本”,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平顶山市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推动花卉苗木种植、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位于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的宝丰荣欣农业科技园,香樟、桂花、海棠、紫薇等苗木林立,郁郁葱葱;林下套种的丹参、防风等中药材长势正旺。 “园区一棵迎客松价值就在10万元左右,而林下种植的板蓝根,每亩利润也有7000元。”该科技园负责人华得欣告诉记者。 林上“栽金”,林下“刨银”,不止荣欣农业科技园如此。平顶山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大户牵头,股份合作”的形式,立体开发林下经济,形成了以林为主,林下间作(林苗间作或林菜间作或林养间作)的模式,昔日的绿色森林日渐成为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鲁山县耀伟甜柿基地,柿树上,果实累累;柿树下,鸡鸭成群;地面上,生态草繁密葱茏,旱时保墒,热时降温。鲁山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周耀伟说:“甜柿易管理、病害少,进入盛果期后亩产最高可达4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已在省内推广种植2000余亩。” “三林”经济,点绿生金,良好的绿色生态正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林业资源日渐盘活。全市共有林业用地面积340万亩,其中林地312万亩,林木蓄积量890万立方米,去年森林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达100亿元,林区农民来自林业的年均纯收入达8000元。 林果产业多元发展。全市特色林果面积达46.23万亩,千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基地发展到50多个,酥梨、蓝莓、血桃、软籽石榴等不仅成了当地的优质品牌,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全市千亩以上的非公有制林业大户240多户,总面积达60.12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14.8亿元,初步形成了林下养鸡、养猪、养鹅以及种植花生、中草药等多个特色产业。 广袤林间,阡陌纵横。如今的平顶山,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林业产业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商丘市梁园区四棚哈密瓜收入5万元

    8月1日,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周庄村村民盛敬亮在大棚内采摘哈密瓜。今年,盛敬亮在区工商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从新疆引种来“西州蜜25号”哈密瓜,经过精心培育产出的哈密瓜口感脆甜。目前,他的四座温棚哈密瓜已经收入5万多元。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葡萄成了鲁山贫困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连日来,在鲁山县鲁平大道东段,路两旁售卖葡萄的摊位鳞次栉比,到葡萄园里批销葡萄的车辆穿梭不断。该县辛集乡负责人介绍,该乡河扒移民新村的大棚葡萄已上市销售,全乡1.5万余亩露天葡萄也相继进入成熟期。 辛集乡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发展葡萄产业,该乡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和葡萄产业党总支,组建了以张平洋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通过党员示范、党员帮扶,以张庄村为中心,辐射周边28个行政村种植,其中16个行政村大面积连片种植。目前,该乡葡萄年产值超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葡萄种植成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该乡负责人介绍,全乡共有3500多户村民发展葡萄种植,其中贫困户就有800多户,另外葡萄园还常年安排410户贫困群众务工。“俺家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在河南理工大学上学,闺女读小学四年级,俺在葡萄园干些活儿,每月收入1000多元,供孩子上学有了活便钱。” 在张平洋的葡萄园里务工的贫困户杨秋芝高兴地说。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河南三门峡:小小“红啤梨” 带来大效益

    连日来,陕州区张湾乡红旗村一片繁忙景象,验梨的、卖梨的、运梨的,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红旗村位于张湾乡南塬上,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果品上色好、糖分高。2001年,红旗村率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西洋梨新品种——考密斯红梨进行繁育种植。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红旗村的考密斯红梨个大核小、果圆皮红、肉质细嫩,品质优良,而且比国内其他地区提早一个月成熟。东北、甘肃等地的果商纷纷前来收购,还出口到俄罗斯。目前,全村红梨已从最初的40亩发展到2600余亩,亩均纯收入1.2万余元。据统计,红旗村吸引外来固定客商100余家,本村有代收点30余家,设在其他乡镇的代收点有40余家,为果商快速组织货源、尽快外销发挥了巨大作用。仅每个代收点年纯收入4万多元,同时带动700余名闲散劳动力再就业。 2017年,陕州区红梨被正式命名为“红啤梨”。阿里巴巴集团将张湾乡“红啤梨”作为农村淘宝“淘乡甜”平台主打产品。央视经济频道《生财有道》栏目近期专门采访了红旗村“红啤梨”产供销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红啤梨”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果品生产质量和效益,张湾乡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充分利用“党建+”模式,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积极种植“红啤梨”。二是加强果品管理技术指导,提高“红啤梨”品质,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以红旗村为中心,在全乡范围内扩大新栽面积,打造张湾乡万亩“红啤梨”基地。目前,张湾乡“红啤梨”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辐射带动张汴、张村、菜园等乡镇种植“红啤梨”6000余亩。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农业农村部要求:坚持不懈抓好秋粮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当前,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紧要阶段。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坚持不懈抓好秋粮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立足抗灾夺丰收,坚持不懈地抓好秋粮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通知》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是稳物价、稳预期、保民生的重要基础,对于稳住农业这个“压舱石”,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意义重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要坚定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的目标不动摇,把抓好秋粮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大事要事,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好收成,再夺一个丰收年,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一份满意答卷。 《通知》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田间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重大灾害发生情况,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北方地区要以抢积温、促早熟为重点,加快生育进程,确保安全成熟;南方水稻产区要科学调控肥水,促进分蘖成穗,搭好丰产架子。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现场观摩与培训指导,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切实抓好干旱洪涝等灾害防御。目前,正值防汛抗旱最紧要的阶段,要密切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及早制定防范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救灾准备,推进科学抗灾,重点防御北方伏秋旱、洪涝、早霜和南方洪涝、高温热害、干旱等灾害。同时,指导受灾地区抓紧修复水毁农田,及时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防控。做好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草地螟、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开展统防统治。特别要持续加力防控草地贪夜蛾,落实部门指导、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防控责任。黄淮海、西北等玉米主产区要加密布设监测网点,及时开展点杀点治,防止大面积成灾。南方夏玉米产区要继续抓好虫情监测,及时开展联防联控,降低危害,压低外迁虫源,减轻北方防控压力,坚决打赢防虫害稳秋粮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邓州有了水产养殖院士工作站

    8月2日,邓州市举行“河南省邓州水产养殖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等出席揭牌仪式。 近年来,邓州市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配的6亿立方米丹江水资源,打造“丹江水”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此次水产养殖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标志着该市在引进集聚院士级高端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走出了新路子,搭建了新平台。 邓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贺迎表示,邓州市将以此借梯登高、借智兴业,把院士工作站办成涉水农业研究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把水产养殖业发展成为撬动邓州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新的支点。 “我们将根据水产养殖院士工作站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建立长效的科技运行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研发、科研成果应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各项工作,确保院士工作站顺利运行,助力邓州企业打造自主品牌,让水产业养殖技术成果在邓州开花结果。”桂建芳说。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河南:蛋制品乳制品等合格率100%

    8月2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抽查样品总体合格率达97.5%,其中蛋制品、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冷冻饮品等消费品合格率均达100%。 今年第二季度,省市场监管局共完成并公布32大类40364批次食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39344批次、不合格样品1020批次,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5%。大宗食品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如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9.0%、99.3%、98.8%、100%、100%,均高于样品总体合格率。 从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看,以农药兽药残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为主,此外还有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超标等问题。 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措施依法处理,并责令生产经营者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下一步,将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加大跟踪抽检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公众若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投诉或举报。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种啥棉花需求方说了算

    “从需求方入手,以高品质棉花为抓手,引领棉花主攻方向‘由量向质’转型升级,解决我国棉花产业多年来存在的品质短板问题。”这是8月4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在安阳市举行的高品质棉花可持续发展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高峰论坛上强调的。来自全国农业、科研、流通、金融等行业的400多名代表,围绕“质量兴棉、绿色兴棉”主题和5个议题进行了坦诚对话、深入交流,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国棉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坦言:“多年来,我国的棉花产业局面是‘科研单位研制什么,种子企业就卖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纺织企业不得不用什么’的传统生产模式,如今变革为‘纺织企业需要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种子企业就提供什么,科研单位就研制什么’的现代生产模式。”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事关国计民生,常年种植面积达500万公顷,涉及全国近1亿棉农的收入,1800多万纺织工人的就业岗位。 棉花全产业链条长,棉花产业管理环节多。2016年11月,国家农业部门主导成立了由“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服装—贸易”全产业链208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建立高品质棉花试验区。 近3年来,国棉联盟通过品种改良、示范园建设等,形成了“生产链+产业链”的双链驱动战略。同时,他们通过家纺类、孕婴童类、内衣类、卫生用品类等终端领域授权推广品牌,倒逼棉花生产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发展,推进“品质中低端”向“品质中高端”转变,全面提升了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次5个分论坛,围绕高品质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孕婴童服装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人服装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险+期货+金融”保障高品质棉花发展、棉花产业“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课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河南棉纱产量、纺织综合实力,分别在全国排名第二位和第六位。这次论坛对加快我省棉花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将促进我省棉花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常务会长袁建龙坦言。

    [更多详情]
  • 05 2019-08

    尿素期货9日 在郑商所上市

    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尿素期货将于今年8月9日在郑商所上市交易。首批上市交易尿素期货挂牌基准价均为1850元/吨。 根据规定,尿素期货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合约挂牌基准价的±8%,交易保证金为5%。在手续费收取方面,尿素期货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5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5元/手。尿素期货交割手续费、仓单转让手续费、期货转现货手续费按照0.5元/吨收取。 据介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尿素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是与农产品紧密相关的生产资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尿素是最常用的氮肥,也是最大的化肥品种。 市场人士认为,尿素期货上市后,可以为上下游企业及承储企业等相关经营主体提供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工具,稳定企业盈利水平。此外,农民与农业合作组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尿素期货规避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更多详情]